高考历史备考资料 - 历史学科知识通关宝典

2023-12-16·24页·1.7 M

1

中国古代史核心概念解读

按:历史概念主要由内涵与外延组成,内涵就是概念的内部结构,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

性,它包括时间、地点、内容(过程)、结局等史实要素。(要求识记);外延就是概念的外

部联系,所反映的是对象的范围,它包括背景、与之相关事件的联系、性质、作用和影响

等评价要素。(应多一些思考与理解)

石器时代:人类使用石器为主要生产工具的时代,可分为旧石器时代(打制制作)和新石器

时代(打磨结合制作)。

早期国家:夏、商、西周的国家形态为早期国家。保留了氏族公社时期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

社会组织,拥有合法的武力(公共权力),用以维护贵族对平民的剥削。

分封制:是西周时期实行的,将土地、人口分给诸侯建立诸侯国的地方行政制度。地方权力

较大,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经济发展,诸侯实力增强,逐渐被破坏。此制度的推行切合了西周

生产力水平较低的状况,推动了统治区域的扩大,传播了中原地区的文化,推动天下一家的

文化认同意识。

宗法制: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宗法制下,按照血

缘亲疏,社会成员分为大宗、小宗,等级森严,形成“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春秋战国时

期,逐渐被破坏。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

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保障了分封制的推行。由此衍生出的宗法

观念影响深远。

礼乐制:礼乐制度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制定一些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

乐,不同等级的贵族要行不同的礼仪。成为维护等级制度、维护分封制与宗法制、防止僭越

行为的工具,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

井田制:是中国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下的土地经营方式。土地所有权属于国王,周王把土地

分赐给臣下,臣下只能世代享用,土地不得买卖。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犁牛耕的使用,井

田制逐渐被破坏。

工商食官:是商周政府占有工商业者并进行垄断性经营的制度,政府垄断手工业和商业,春

秋战国时期被打破。

铁犁牛耕:春秋战国时期产生,是我国古代农业的最主要生产方式。产生后,加速了井田制

的解体,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小农经济的形成。

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

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

式。

变法运动(战国时期):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各国为富国强兵,纷纷开展政治、经

济、军事、社会制度改革,进行了一系列变法运动。各国通过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逐步

建立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后期楚国人。著有《老子》(《道德经》),其思想主张

有:世界本原是“道”;包含有朴素的辩证法,认为事物都存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对立

统一的矛盾;对现实不满,反对制度约束,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理想社会是小国寡民。

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出身于春秋后期鲁国没落贵族家庭,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针对春秋时期礼崩乐坏、政治动荡的局面,就伦理和

政治重建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孔子主张:仁,即人与人之间要相互爱护,要待人宽容;

为政以德:统治者要通过以身作则的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克己复礼”:主张恢复西周的礼

乐制度;“有教无类”:不分贫富贵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打破了贵族阶层垄断文化教

育的局面。孔子曾经整理《诗》《书》《礼》《易》《春秋》(后来称为儒家经典),对夏、商、

西周的文化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孔子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百家争鸣: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春秋战国时期,在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在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

2

争霸,分封制、宗法制趋于瓦解;在阶级关系上:“士”阶层活跃并受重用;新兴地主阶级

兴起;在思想文化上:学术逐渐下移,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推动了百家争鸣局面

的出现。百家争鸣的主体是士阶层,他们提出自己的政治社会主张和要求,试图影响现实政

治,都是为统治阶级出谋划策,以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

解放运动,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

源头活水。

商鞅变法: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推行的变法运动。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推广促进了生产

力迅速发展;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力强大,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不断遭到破坏;阶级

关系发生变化,出现了新兴地主和自耕农,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政治制度,建

立地主阶级专政;兼并战争激烈,为富国强兵,需要实行变法。商鞅变法在经济上:重农抑

商,奖励耕织;废除井田,授田于百姓。政治上: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普遍推

行县制,官员由君主任免。社会上:大家庭拆散为小家庭;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

发。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

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健全了国家职能,强化了中央集权。确

立了土地私有制,激发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增强了国力,奖励军功,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为

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局限性: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刑法严苛;加重了广大人民所

受的剥削与压迫。

重农抑商: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

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发端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主要是防止商业发展与农业争夺人

口。此政策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贵族政治:政治权力都掌握在世袭贵族手里,实行“世卿世禄制”,所有的官员都是贵族,

有封地而无薪俸,将政权固定在贵族的家族范围内,用族权维护王权。

官僚政治:建立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制基础之上,按照职能和职位分工建立起来的政治制度。

中央集权制度:是一种国家政权的制度,以国家职权统一于中央政府,削弱地方政府力量为

标志的政治制度。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

的命令,一切受控于中央。中央集权处理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

基本模式——小农经济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保证

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新兴的地主阶级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来巩固其统治地位,维

护其政治、经济利益,保护其土地所有制度。这种封建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中央集权制度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能

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以及救灾行动,利于社会经

济的发展;在统一的环境下,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容易形成暴

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在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钳制了思想,压抑了创

造力。

君主专制:是国家决策的方式,与民主政体相对立,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行政

效率较高但不利于决策的科学性。

皇帝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以皇帝为中心,实行皇位世袭、地位独尊、皇权至上和皇权专制

的政治制度。

三公九卿制:秦王朝建立的一套适应封建统一国家需要的中央行政制度。特点是分工明确、

彼此牵制配合,以皇权为中心,集权于皇帝,官僚政治色彩浓厚,家天下成分在减少。三公,

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即奉常、廷尉、治粟内史、典客、郎中令、少府、卫尉、

太仆、宗正。三公的职责分别为: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事务,是皇帝的助手。从秦开始,

丞相正式成为官职,为中央政府中皇帝之下的最高长官;太尉,协助皇帝掌管全国军队;御

史大夫,为丞相的助手,掌图籍章奏,监察百官,相当于副丞相。三公之间互不统属,直接

隶属于皇帝,便于皇权集中。 三公之下的九卿的职责为:廷尉,掌司法;治粟内史,掌国

家财政税收;奉常,掌宗庙祭祀礼仪;典客,处理国内各少数民族事务和对外关系;郎中令,

掌管皇帝的侍从警卫;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要的山海地泽收入和官府手工业;卫尉,掌管

宫廷警卫;太仆,掌宫廷车马;宗正,掌皇帝宗族事务。

朝议制度:朝议是封建社会重要政治制度,当国家面临重要事情及君王遇到难断之事,皇帝

3

便会召集三公九卿及相关官员召开会议,商谈解决方案,最终决断仍归皇帝所有。皇帝可以

听取更合理的方案,减少失误,对封建社会发展其重大作用。

郡县制:是中国古代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管理行政制度,几乎盛行整个

封建时代。郡县制下,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地方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的流官担任且有任期,

使地方处在中央的管辖之下,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统一,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血缘

政治。

汉承秦制:汉朝建立后,基本承袭秦朝的制度,如郡县制、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

郡国并行:汉初在地方上既实行郡县制,又分封诸侯建立诸侯国。诸侯国实力逐渐增强,汉

景帝时期,发生七国之乱,严重威胁中央集权。汉武帝时期通过推恩令等一系列措施削弱了

王国势力,强化了中央集权。

中外朝:中朝即内朝,由皇帝左右的亲信和宾客所构成。外朝也称外廷,指公卿大夫。中外

朝之分出现于汉武帝时。汉武帝为了加强君权而削弱相权的权势,对于重要政事,依靠一些

亲信在宫廷之内作出决策,中朝由此而得以形成,以丞相为首的外朝不再参与决策,成为执

行机构。中外朝制度的设立削弱了丞相权力,加强了皇权。

推恩令:推恩令是汉武帝为了巩固中央集权而颁布的一项重要政令。汉初,在地方上实行郡

国并行制,王国实力逐渐增强,威胁中央集权。推恩令要求由以前的各诸侯所管辖的区域只

由其长子继承,改为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

地成为列侯,由郡统辖。诸侯国被越分越小,削弱了王国势力,无力与中央对抗,加强了中

央集权。

察举制:西汉武帝时期确立的一种自下而上选拔官吏的制度,以举孝廉和举贤良为主,主要

考察品行和才干。推动儒家思想成为汉代选拔官吏的标准,扩大了官吏来源,为汉代统治提

供管理人才。但容易任人唯亲,荐举人和被荐人容易形成集团。

中外朝制度:

盐铁官营:是中国封建社会政府为打击富商大贾,增加财政收入而实行的对盐和铁的垄断经

营政策。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汉武帝时加强,此后历朝历代都不同程度地加强了盐铁专卖。

天人感应:是关于天和人互相影响的一种神秘观点。源于商,发展于战国时阴阳家,成于西

汉董仲舒。他认为天是宇宙间的最高主宰。认为天按照自己的模式创造人类,人类的形体、

精神、道德品质等都是天的复制品。还认为“天亦有喜怒哀乐之气,哀乐之心”。“国家将有

失道之败,而天乃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反之,如果人的行为符合天意,也能感应上天,使社会安定。天人感应论在一定程度上起到

了约束君权的作用,体现了一定的民本色彩。

均输平准:均输:西汉时为克服贡物运输征用大量农民从事劳役,妨碍农业生产等弊端,桑

弘羊主持在各郡国设置均输官,一般贡品则按当地市场价格,折合成当地的土特产品,交给

均输官,由他负责运到其他价高地区销售。既可免除各郡国输送贡物入京的烦难,减轻农民

的劳役负担,又可避免贡物在运输中损坏和变质,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平准:在长安和主要

城市设立掌管物价的官吏,利用均输官所出物资,根据市场物价,贵时抛售,贱时收购。

外儒内法:是一种中国从汉代到清代长时间内国家政权实行的一系列国家政策的内在指导思

想。即表面上推崇儒家思想,但是实际操作上也依赖法家的思想,往往是儒法结合、儒法互

济。

春秋决狱:春秋决狱又称经义决狱,是西汉中期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提出来的,是一种审

判案件的推理判断方式,主要用孔子的思想来对犯罪事实进行分析、定罪。即除了用法律外,

可以用《诗》、《书》、《礼》、《易》、《春秋》等儒家经典中的思想来作为判决案件的依据。

豪强地主:豪强地主一般都是世代公卿的大族,他们拥有私人的庄园,还拥有人数较多的部

曲。东汉时豪强他们在政治上,世代为官;在经济上,大量兼并土地,广占田园;在文化上,

宣传儒学,奴化百姓;同时,他们还拥有自己的私人武装,用来维护自己的反动统治,造成

东汉时期阶级矛盾尖锐。

门阀政治:指中国东晋时期出现的士族与皇权的共治的历史现象,是一种在特定条件下出现

的皇权政治的异变。

门阀士族:是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地主阶级中有特殊身份和地位的一个阶层专称。形成于魏晋

4

之际,鼎盛于东晋,从东晋末至南朝逐渐衰落,自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声名显赫的士大夫

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称为士族。士

族享有特权,把持政权,世代为官,严格等级,标榜门第,构成了强大的社会政治势力。

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

制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东汉

末年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大族控制了地方选人权。220 年,魏王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

在各州、郡设置大中正、中正,由本籍在中央任高官的人担任。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

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称为“状”。获得资品的士人,由吏部授官。

九品中正制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后来随着门阀士族的发展,门阀士族垄断

用人权,中正选人只看家世,不看道德才能,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阻碍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使社会阶层固化。

庄园经济:即在封建制社会发展过程中从统治集团分化出来具有特殊社会身份和地位的世家

大族地主,在私属军事武装力量的监督下,将其购买、兼并、强占所获得的大量私有化土地

租佃给部曲和佃农耕种,从中收取实物地租,以农业经济为主,结合一定比重的工商贸经济

活动的一种独立自然经济形态。

寺院经济:指魏晋南北朝,佛教传入中国,寺院僧侣一直享受着国家的免税政策,从而形成

以寺院为中心的独特经济形式。寺院经济过度发展,广占田宅,侵夺百姓;与政府争夺劳动

力,影响政府财政收入;加重农民的负担。寺院经济的发展,为佛教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

基础。

魏晋风度:指的是魏晋时期名士们所具有的那种率直任诞、清俊通脱的行为风格。饮酒、服

药、清谈和纵情山水是魏晋时期名士所普遍崇尚的生活方式。魏晋是一个动乱的年代,也是

一个思想活跃的时代。新兴门阀士大夫阶层社会生存处境极为险恶,同时其人格思想行为又

极为自信风流潇洒、不滞于物、不拘礼节。士人们多特立独行,又颇喜雅集。正是在这个时

代,士大夫们创造了影响后世的文人书法标杆,奉献了令人模范景仰的书圣,竹林七贤,

即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在生活上不拘礼法,常聚于林中喝酒纵歌,

清静无为,洒脱倜傥,他们代表的魏晋风度得到后来许多知识分子的赞赏。

魏晋玄学:是中国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魏晋之际,统治阶级内部的政治残

杀非常频繁,社会上出现了逃避现实政治斗争、崇尚老庄的玄学。玄学家用老庄的思想解释

《周易》等儒家经典,主张虚无的“道”,宣扬“无”是产生万物的根本。他们认为,政治

上应当“无为”,生活作风上要任其“自然”,社会风气上崇尚“清谈”。

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士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魏晋时期,

社会上盛行清谈之风。清谈是相对于俗事之谈而言的,亦谓之清言。士族名流相遇,

不谈国事,不言民生,谁要谈及如何治理国家,如何强兵裕民,何人政绩显著等,就被贬讥

为专谈俗事,遭到讽刺。因此,不谈俗事,专谈老庄、周易,被称为清言。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 年 12 月 16 日至 763 年 2 月 17 日)由唐朝

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

转折点。唐朝开元年间,边疆形势随着版图的拓展日益紧张。唐玄宗在边境重地增置军镇,

加强边防,军镇长官节度使兵力随之扩大。唐玄宗统治后期,国家军事布局出现外重内轻的

局面且这一时期朝政趋于腐败。755 年,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这

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从此,唐朝由盛转衰。

黄巢起义:指的是乾符五年(878 年)至中和四年(884 年)由黄巢领导的民变,也是唐末民变

中,历时最久,遍及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黄巢之乱转战近半唐朝江山,导致

唐末国力大衰。

五代十国:五代十国(907-979 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此时期政权更迭频繁,

社会黑暗,地方势力强大,武将飞扬跋扈,是唐中后期藩镇格局的继续和扩大。

科举制:科举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具有分科考

试,取士权归中央所有,允许自由报考和主要以成绩定取舍等特点。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

(605 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 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

1300 年。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

5

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

中正制。科举制,选拔过程相对公平;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扩大了统

治基础;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忽视实用性,不利于科技发展,阻碍社会进步;对后世影响深

远。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魏晋南北朝三省雏形出现,隋

朝正式确立,唐朝完备,以后历朝基本沿袭,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

执行。三省各自的职责:中书省:草拟皇帝的诏令;门下省:审核诏令;尚书省:执行。六

部职责:吏部:负责官吏考核、任免;户部:负责财政、国库;礼部:负责贡举、祭祀、典礼;

兵部:负责军事;刑部:负责司法事务;工部:负责工程建设。三省的长官同为宰相,三省分

权,既相互制约,加强皇权,又分工合作,提高行政效率。皇帝所颁布政令,未经政事堂通

过,不能施行,在一定程度上节制君权。集体议政,有利于科学决策。

租庸调制:唐初实行的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的,按人丁征收赋税的制度。赋税征收的对象为

21 至 59 岁的成年男子。租为田租,调为帛或布,庸为用帛或布代徭役。以庸代役,保证农

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唐中期,随着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

行,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

两税法:唐中期,均田制被破坏,租庸调制无法推行,政府财政收入锐降。为解决财政困难,

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

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两税法,简化了税收名

目,扩大了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

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藩镇割据:唐朝开元年间,边疆形势随着版图的拓展日益紧张。唐玄宗在边境重地增置军镇,

加强边防,军镇长官节度使兵力随之扩大。唐玄宗统治后期,国家军事布局出现外重内轻的

局面且这一时期朝政趋于腐败。755 年,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在

平叛过程中,唐朝许多将领拥兵自重。安史之乱期间和以后,唐朝陆续在内地增设藩镇,有

些藩镇独立性很强,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

羁縻府州:唐代周边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一种带有自治性质的地方行政机构,因其俗以为治,

有别于一般州县。由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刺史或都督,并允许世袭其职。还有财政上的自主权,

但必须接受唐代在地方设置的最高行政机构都护府的监领。体现了唐代对少数民族采取笼络

政策和松散管理方针,有利于民族之间的和平相处和自然融合。

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是发生在宋神宗时期的改革,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

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北宋立国后,为了防止地方割据,收归行政权、财权、

军权,采用分化事权的方式,维护中央集权;政治上实行文人治国,军事上奉行守内虚外。

同时由于大兴科举、采用恩荫制、奉行恩逮于百官唯恐其不足的笼络政策,导致官员多贪

恋权位,官僚机构庞大而臃肿(冗员)。为稳定社会秩序,抵御北方民族的南侵,宋初实行

养兵之策,形成了庞大的军事体系;同时为了防止武将专权,实行更戍法,使得兵将不

相习,兵士虽多但不精,对外作战时处于不利地位(冗兵)。军队、官员的激增导致财政开

支的增加,使得本就拮据的政府财政更加入不敷出,形成了冗费。三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最终形成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外敌的侵扰给北宋政权带来巨大的生存压力。北宋建国以后,

就与东北边境的契丹族和西北边境的党项族连年发生战争,由于北宋政治腐败和军队软弱涣

散,虽然耗费了巨额的财力和人力,但每每以失败告终。庆历三年(1043 年),以范仲淹为

首的庆历新政,历经一年即告失败,并未改变这一严峻形势。宋神宗即位后,大宋王朝虽

然表面上一派繁荣,其实内部已经蕴涵着深刻的矛盾和问题。由于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大批

农民丧失土地,兼之富豪隐瞒土地,导致财政收入锐减,出现了立国以来少有的财政赤字。

王安石颁布一系列改革措施,青苗法,在农民青黄不接之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获

后还本付息,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募役法,纳钱代役,保

障农业生产时间,有利于经济发展,增加政府收入;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保

证灌溉,防洪赈灾;均输法,朝廷物资用贱去贵、用近舍远,节省费用,增加了政府的财政

收入,减轻了人民的负担;方田均税法,重新丈量土地,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

增加了政府收入,农民得到实惠;市易法,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打破了

6

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实行“省兵”措施,精简军队,缩减编制,

实行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节省军费开支,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宋军的战斗力;改革

科举,废诗赋取士,重经义策论,有利于选拔和培养人才,有利于推动改革,有利于扩大统

治基础;批判“恩荫”制度,破按资升迁,提拔有志改革官员;改革太学,优异的太学生可

直接做官。王安石变法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负担,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改善了积贫

积弱的局面,但改革触动了地主阶级的利益,最终以失败告终。

二府三司:宋代中央机构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合称“二府三司”。宋代,增设三司分割

宰相的财政权,增设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军政权,中书门下增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通过机构分权,削弱了宰相权力,加强了皇权。

防弊之政:北宋之时通过防微杜渐确保政治格局与统治秩序稳定的政治措施。第一原则是收

权,即将地方权力收日中央,从制度上保证藩镇割据局面不再复现,包括“稍夺其权,制其

钱谷,收其精兵”;第二原则是分权,即使各层权力机构的权力趋于分散,令其互相牵制,

防止专擅,包括分相权、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离等;第三原则是重文轻武,大力抬高文官、

士人地位,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鼓励台谏言事,强化监察工作,逐渐形成了“不杀士

大夫及言事者”和“与士大夫治天下”的传统“家法”。

分化事权:中国古代为加强集权而采取的措施。唐沿袭和完善隋的三省六部制,把相权一分

为三,互相分权,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和决策程序,北宋在宰相下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

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使分割军权,设三司使分割财权。在地方,包括转运司在内,先后

设立平行的四个路级机构,合称“四监司”,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以达到加强中央集

权的目的,便于中央集权。

澶渊之盟:公元 1005 年北宋和辽朝在经过二十五年的战争后缔结的盟约。公元 1004 年秋,

辽国君主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 宋真宗因宰相寇准的力劝至澶州督战。辽通过降辽旧将王

继忠与北宋朝廷暗通关节。宋真宗也赞同议和,于 1005 年 1 月与辽订立和约:辽宋约为兄

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 10 万两,绢 20 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因澶州在宋朝称

澶渊部,故史称“澶渊之盟”。此盟约结束了宋辽之间长达二十五年的战争,宋节省巨额战

争开支,以较少的代价换取战争难以达到的效果,促进宋辽之间经济文化交流。

庆历和议:宋仁宗庆历四年(公元 1044 年)与西夏达成的和议。宋夏战争爆发后,宋朝屡

遭失败,损伤惨重,朝野震惊。且军费开支浩大,人民负担加重。宋遂密派使节与西夏言和。

西夏在对宋战争中损耗也颇严重。又因双方停止互市,西夏国内物资日见匮乏,故亦欲遣使

与宋议和。双方定议:西夏首领元昊答应取消帝号,而由宋朝册封为夏国主;宋每年赐

予西夏绢十三万匹、银五万两、茶二万斤。另有其他岁时赏赐,合计绢十五万匹、银七万两、

茶三万斤;重开保安军(今陕西志丹)、高平寨(今宁夏固原)等沿边榷场贸易。史称“庆

历和议”。

偏安一隅:封建王朝不能统治全国,苟且安于仅存的部分通统治地区。靖康之变后,宋王室

失去谁河以北的土地,赵构定都临安,主和派得势,故不思收复北方土地,与金耻辱的议和,

仅以保有江南一隅,史称“偏安江南”。

宋代商业革命:指宋代在商业领域出现了一系列革命性变化:如坊市制度被打破;海上丝绸

之路的繁荣;纸币和信用票据的出现与大量使用;围绕大城市的镇市大批出现,形成以大城

市为中心、以水陆交通线为网络,以镇市、村市为网络交结点的多级市场结构。

经济作物:是指具有某种特定经济用途的农作物,主要种植目的为赚取高回报,而不以提供

粮食为其目标。经济作物的种类很多,主要包括棉花、油料、麻类、桑柞丝、茶叶、糖料、

蔬菜、果品、药材等。

榷场:是指辽、宋、西夏、金政权各在接界地点设置的互市市场。辽、宋、西夏、金等政权

虽处于对峙状态,但因生活的需要各政权仍有商业往来。设有官吏监督,商人在榷场交易需

交纳商税和牙钱。榷场的设置,常因政治关系的变化而兴废,地点也会变化。有利于边境的

和平与稳定;促进少数民族政权地区的开发与经济发展;丰富各族人民的物质生活,提高生

活水平;加强各民族政权间经济文化联系,促进民族交融。

经济重心南移:指中国古代经济地理格局的变化:南方经济优势逐渐凸显并最终超过北方。

一般认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始于隋唐,完成于南宋。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主要

7

是由于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北方农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为

江南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江南统治者为发展实力,比较重视发展经济;南北方劳

动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开发了江南;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比较优越。经济重心南移带来

一系列变化:南方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南粮北运等。

元朝海运:元朝,经济重心在南方,政治中心在北方,将南方物资运至北方成为重要的任务,

海运成本低,运输量大,改变了当时中国历史上用漕运来运粮的情况,是当时运粮的一种转

折。在当时海运开发了之后,南北的沟通就更加的频繁了,而且还非常的便捷,对南北经济

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南北分卷:北宋时,南方经济发展带动了文化的进步,南方人在全国统一的科举考试中优势

明显,朝廷采取南北分卷制度,各自分配名额,分别录取。对南方考生,不完全公平;体现

了区域公平的原则,影响深远;有利于北方人参与政治;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稳定。

南北面官制:辽朝统治者针对统治区域内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民族,采取因俗而治统治方

法建立的两套行政体制。北面官为统治契丹和其它游牧民族所建立的一种特殊制度,担任者

一般是契丹贵族,主要是宗室和外戚,终辽一代,始终是贵族政府。北面官系统是辽政权重

心所在。南面官是辽统治者模仿唐代制度而建立的一套管理汉人的机构。较重要的机构有汉

人枢密院和尚书省,由于决策权掌握在北面官机构,所以南面官中书省、门下省都有名无实。

猛安谋克:金朝管理女真民族的一套管理系统。女真民户,每三百户编为一谋克,十谋克编

为一猛安。他们大批迁入中原,平时耕作,战时选拔丁壮出征。

行省制度:是 13 世纪以来中国的主要地方行政制度,起源于元朝,明清两朝得到发展,最

终影响了现代中国的行政体制。行省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提高了行政效率,巩固了多

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省制的开端,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四等人制:是元朝统治者为维护对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所建立

的制度,蒙古人作为统治民族列为第一等级。其次根据所征服地区民族的时序,又依次分为

色目人、汉人、南人三个等级。并认为四等人的政治待遇有所区别,在任职、科举、刑律等

方面,均有不同的待遇。

三司(明朝):元朝在地方上实行行省制度,行省长官权力较大,威胁中央集权。明初,废

行省,设 13 个布政使司,在地方上实行省、府、县三级制,在省一级设立三位长官,布政

使:主管民政和财政;按察使:掌管司法;都指挥使:掌管军事,互不统属,分别归辖于中

央相关部门。三司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但造成地方权力过于分散,

行政效率低,不利于地方建设。明中后期,在三司之上设巡抚、总督,整合地方权力,提高

行政效率,为清朝所沿用并称为定制。

内阁:明初,朱元璋为加强君主专制,废丞相,罢中书省,置大学士,为皇帝顾问。明成祖

即位后,选拔一些文官到皇宫内的文渊阁值班,充当秘书。从此,一个常设的辅佐皇帝处理

政务的秘书机构形成,称“内阁”。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

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大学士的日常工作主要是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

见,称为“票拟”。票拟是否被采纳取决于皇帝的批红。清朝,随着军机处的设立,内阁逐

渐被架空。

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是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一场海上远航活动,首次航行始于永乐三

年(1405 年),末次航行结束于宣德八年(1433 年),共计七次。由于使团正使由郑和担任,

且船队航行至婆罗洲以西洋面(即明代所谓西洋),故名。在七次航行中,郑和率领船队从

南京出发,在江苏太仓的刘家港集结,至福建福州长乐太平港驻泊伺风开洋,远航西太平洋

和印度洋,拜访了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

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也是 15 世纪末欧洲的地理大发现的航行以前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

一系列海上探险。郑和下西洋从某种意义上说,起到了招徕各国朝贡使者,为之扫清海道的

作用,标志着明初朝贡贸易达到了鼎盛时期。

倭寇:从元朝末年起,日本海盗不时在我国东部沿海骚扰,被称为“倭寇”。倭寇出没中国

东部沿海,烧杀抢掠,造成巨大破坏。戚继光等人平定倭寇,东南沿海形势稳定下来,朝廷

遂放松了对私人海外贸易的限制。

8

朝贡贸易:朝贡贸易亦称随贡贸易、贡舶贸易。宋代以后中国政府准许外国使节在进贡

的前提下,随所乘船舶、车马携带商货来中国进行的贸易。明代实行贡舶制度,在通商口岸

设市舶提举司,管理朝贡和朝贡贸易。朝贡贸易是封贡体系的衍生物,也是海禁政策催生的

产物,以厚往薄来为原则的官方贸易。

军机处:也称“军机房”、“总理处”。是清朝时期的中枢权力机关,于雍正七年(1729 年)

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处理西北紧急军务之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设军机大臣、军机

章京等,均为兼职。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成为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完全置于皇帝的直

接掌握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其特点是简、速、密,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奏折制度(密折制度):清朝部分官员可单独向皇帝呈送报告,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不经

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形成奏折制度。这种官员与皇帝的联系方式,迅速、机密,使皇帝

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过了决策效率,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改土归流:长期以来,中原王朝在西南各民族聚居区实行土司制度。土司由当地民族首领世

袭担任宣慰使、知府、知州等职务。虽然土司承袭在形式上必须经过中央批准,并承担缴纳

赋税、出兵助战等义务,但还有一定的割据性。自雍正时起,清政府在西南大规模推行“改

土归流”政策,逐步取消土司世袭制度,任命有任期、可调动的流官,随之进行清查户口、

丈量土地、核实赋税等工作。改土归流,强化了清政府对西南地区各民族的管理,推动了当

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十三行”:是清代专做对外贸易的牙行,是清政府指定专营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在一口

通商时期,十三行的发展达到了巅峰,成为天子南库,与亚洲、欧美主要国家都有直

接的贸易关系。1757 年,随着乾隆皇帝仅留粤海关一口对外通商上谕的颁布,清朝的对外

贸易便锁定在广州十三行。位于珠江边上的中外交易场所,十三行口岸洋船聚集,几乎所有

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这里拥有通往欧洲、

拉美、南亚、东洋和大洋洲的环球贸易航线,是清政府闭关政策下唯一幸存的海上丝绸之路。

此机构是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具体表现,妨碍了中西贸易的发展。

中国近现代史核心概念解读

一、中国近现代政治概念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侵略和反封建、建立资本主

义社会的国家为目的的革命。从 1840 年鸦片战争到 1919 年“五四”运动前为旧民主主义革

命时期。其中辛亥革命是比较完整意义上的一次旧民主主义革命。

2、半殖民地半封建:半殖民地”是指形式上独立,实质上丧失部分主权的国家;“半封建”

是指封建社会开始或已经解体,但又未完全解体;同时资本主义近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新

因素出现,既保留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起止时间

(1840--1949)

3、领事裁判权/治外法权:是指帝国主义国家侨民不受居留国法律管辖的特权。主要内容是:

该侨民在居留国犯罪,或成为民事诉讼的被告时,只能由其本国在居留国的领事或法庭依其

本国法律审理。

4.租界:是帝国主义国家强迫半殖民地国家在其口岸或城市划出的作为外侨“居留和经商”

的一定区域,成为“国中之国”,是列强侵略的据点。

5、总理衙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总署”、“译署”,为清政府办洋务及外

交事务而特设的中央机构,于 1861 年由咸丰帝批准成立。总理衙门存在了 40 年,直到光绪

二十七年(公元 1901 年),据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辛丑条约》第 12 款规定,改为外务部,

仍位列六部之上。45、6、外交近代化:是指鸦片战争后我国在外交上逐渐与国际接轨的过

程。表现为外交观念、设立外交机构、互派公使、利用和遵守国际法和国际规则,建立近代

外交体制等。基本特征:与国际接轨,互派公使,平等交往,不再是天朝上国和华夷观念。

7. 立宪派:即 20 世纪初,随着“新政”和“预备立宪”而崛起的资产阶级上层及其政治代

表所组成的政治派别,以张謇、梁启超等为代表,主张在中国实行宪政。立宪派的基本主张

是 既反对清朝统治的现状,要求改革,也反对革命,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即继续保持以

清朝皇帝为代表的大地主 大买办阶级的统治,而只把它的政权组织形式改变。召开议会,

9

建立责任内阁,以便上层民族资产阶级参政。

8.革命派;主张推翻清朝皇帝统治,实行共和,代表中小资产阶级利益。

9. 保路运动:(又称铁路风潮)是清朝末期四川、湖北、湖南、广东等省反对清朝政府将地

方准备兴建的川汉铁路、粤汉铁路进行国有化而发生的运动,其中四川省的运动最为激烈。

此次运动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及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

斗志,直接导致了辛亥革命的总爆发,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立下了不朽的功绩。

10. 五色旗(五族共和旗),是 1912 年 1 月 10 日中华民国建国之初执政的南京临时政府和

北洋政府所采用的国旗,也是中华民国第一面法定国旗。旗面按顺序为红、黄、蓝、白、黑

的五色横条,比例为 5:8。红、黄、蓝、白、黑分别表示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所

选用的五色为五个民族传统上所喜爱的颜色,象征着这五族共和。1928 年 12 月 29 日国民

政府北伐后五色旗完全被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取代。

11.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 年 3 月为了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孙中山颁布

了参议院制定的此法案。约法规定强调主权在民、否定君主专制;规定自由平等原则,否定

封建等级;体现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实行责任内阁制。这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

法,从法律上宣告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是近代中国民主化的一座丰

碑,也是辛亥革命的最主要成果。

12、辛亥革命: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推翻封建帝制和清王朝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

1911 年 10 月 10 日武昌起义为起点,1912 年 3 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为结束,

其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

13. 北洋军阀:北洋军阀,民国军阀势力之一,由袁世凯掌权后的“北洋新军”主要将领组

成,袁死后,无人具有足够能力统领整个北洋军队及政权,各领导人以省割据导致分裂,以

军队为主要力量在各省建立势力范围。在名义上仍接受北京政府的支配。但北京政权实际上

由不同时期的军阀所控制,故而在北洋军阀时期北京政府又有北洋军阀政府(简称北洋政府)

的称呼。

14、巴黎和会:(1919 年 1 月-4 月)是指一战中胜利的协约国为缔结合约在巴黎凡尔赛宫召

开的会议。巴黎和会上各战胜国最终签订了《凡尔赛和约》,但由于大会将战前德国在山东

的特权交给日本,损害了中国的利益,中国代表拒绝在合约上签字。巴黎和会最终构筑了凡

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其实质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列

强重新瓜分世界的一场分赃大会,未能从根本上协调好各国的争议,埋下了二战的种子。

15、共产国际:第三国际又名共产国际,列宁领导创建,存在于 19191943 年,总部位于

莫斯科,是一个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组织的国际组织。第三国际为自己规定的任务是团结工人

阶级和劳动群众,推翻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统治,确立世界范围的无产阶级专政,建立世界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1922 年 7 月,中国共产党二大决定参加共产国际,成为它的

一个支部。1943 年 5 月 15 日,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团为适应反法西斯战争的发展,并

考虑各国斗争情况的复杂,需要各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处理面临的问题,作出《关于提议解

散共产国际的决定》。

16.农村革命根据地:指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中共在南方山区建立的军事据点。毛

泽东秋收起义后,在井冈山建立了红色革命根据地,走出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

17、大陆政策:也称大陆经略政策,是日本自明治维新后,“不甘处岛国之境立足于用战争

手段侵略和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的对外扩张政策,是日本近代军国主义的主要特

征和表现。

18、苏区:“苏维埃”即十月革命后苏联的基本政治制度。国共对峙时期,受苏联影响,1931

年中共组织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苏区,就是中共“苏维埃政权”领导下的地区。中央

苏区即中央革命根据地。

19、中华苏维埃共和国,1931 年 11 月 7 日-1937 年 9 月 6 日),简称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

时期,由中国共产党人独立领导创建的第一个国家政体。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中华人民共和

国的历史预演,首都先后是瑞金、延安,主要城市有遵义,光山等,政权性质是工农联盟的

苏维埃政权。

20、中央革命根据地:由赣西南、闽西两块根据地合并而成,又称中央苏维埃区域,简称中

10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