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 史
满分:100 分 时间:75 分钟
2024.11
本试卷共6 页,20 小题,满分 100 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
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填涂考生号。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
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
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
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3 分,共 48 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仰韶文化时期,黄河中游的彩陶风格影响所及,东到辽西和山东,南到江汉平原。而具
有江浙地区崧泽文化特点的陶器群也广泛出现在北至山东,西抵洞庭湖东岸的广大地带。
长江中游大溪文化风格的彩陶和刻纹白陶,出现在岭南直至珠江三角洲地带。这反映了
此时期的中国
A. 形成多元一体发展趋势 B. 区域间的交往与联系扩大
C. 中原地区主导文化发展 D. 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地域性
2.《诗经大雅假乐》开篇即谈道:“假(嘉)乐君子(周王),显显令德(美德),宜(适
合)民(庶民)宜人(群臣),受禄于天。”其中“宜民宜人”“受禄于天”等表述在后世的
官方祭典和文人祝词中被反复引用。该作品被后世所推崇,主要得益于其
A. 承载了天人合一的理想追求 B. 蕴含了无为而治的政治智慧
C. 体现了德主刑辅的施政理念 D. 阐释了以民为本的治国方针
3.“及元狩元年,博望侯张骞使大夏来,言居大夏时见蜀布、邛竹杖,使问所从何来,曰‘从
东南身毒国,可数千里,得蜀贾人市’。……骞因盛言大夏在汉西南,慕中国,患匈奴
隔其道,诚通蜀,身毒国道便近,有利无害。”汉武帝对此采取的措施是
A. 以冠军侯去病为骠骑将军,将万骑出陇西
B. 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
C. 令王然于、柏始昌、吕越人等,使间出西夷西
D. 因使(郑)吉并护北道,故号曰都护……都护治乌垒城
4.北魏分裂为东魏—北齐和西魏—北周政权后,东魏—北齐大力推行鲜卑化政策,采用胡
汉分治、以胡制汉的统治策略;而西魏—北周则推行“外鲜内汉”的“关中本位政策”,最
终灭掉北齐。这反映了
A. 北周结束分裂实现统一 B. 民族交融历程艰难曲折
C. 文化整合利于国家发展 D. 异质文化难以协调共生
5.宋徽宗时,东京汴梁(今开封)有 150 万常住人口。其中,各种暂住京城的浮客(流动
人口),远超本地人口。浮客可以四处游历,不会因无“过所”(古代用于关卡通行证明
的官文书)就被流放边疆或发配去做苦役。这种变化,可溯源于
A. 魏晋时期租调制 B. 隋朝均田制
C. 唐朝两税法改革 D. 宋转运司制
6.汉代“表彰六经”,而实际流传的“五经”,因“三礼”和“春秋三传”各有传承,形成“九经”。
唐代官方刻写的标准石经中收录《论语》《孝经》《尔雅》,形成“十二经”。进入宋代,
强调心性论的《孟子》上升为经,“十三经”最终定型。“十三经”形成的历程反映了
A. 儒家思想顽强的生命力 B. 官方正统思想的世俗化
C. 考据学对出版业的促进 D. 学术与政治的交互影响
7.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广东地方官商最感觉《南京条约》给他们私人利益
的打击”“《南京条约》以后,他们的意外财源都禁绝了,难怪他们要恨外国人。广州的
商人方面也是如此”。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 巨额赔款加重清政府财政负担 B. 协定关税阻碍了民族工商业发展
C. 鸦片战争后中国商贸中心转移 D. 列强侵略冲击中国传统经济结构
8.下表中清朝财政收入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原因是
清咸丰、同治时期(1851—1874)主要财政收入趋势表
(注:咸丰年间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在国内交通要道设立关卡,依商品数量或价值加
征约百分之一的税,称为“厘金”。)
A. 国内政局的剧烈变动 B. 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
C. 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D. 自然经济的彻底瓦解
9.洋务运动中后期,少数“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发展为独立经营的商办企业。甲午中日战
争前后,代表新的生产力的近代产业工人已达到 20 万人左右。这反映了
A. 近代工业发展加速自然经济解体 B. 洋务企业实现了向民营企业转型
C. 自救变革促进晚清社会结构变动 D.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初步发展
10.晚清时期,西方列强加紧对中国的侵略,中国边疆地区出现了严重危机。下列选项相
关史事发生的空间位置与序号对应正确的是
A. 左宗棠打败阿古柏后清政府在建省 B. 刘永福率黑旗军在反抗日军占领
C. 冯子材率领清军在取得镇南关大捷 D. 北洋舰队官兵在处重创日本舰队
11.19 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对美国建国史的叙述主要分为两大类:“集体建国”和“华盛
顿建国”。19 世纪中后期,“华盛顿建国”逐渐成为中国知识界的主流叙事。到 19 世纪
末,更将其纳入到汤武革命的故事框架,华盛顿甚至被视作“汤武”。这反映了当时
A. 革命思想的深入人心 B. 世界视野的不断开阔
C. 救亡图存的迫切希望 D. 史学观念的与时俱进
12.1912 年孙中山曾经说:“今日满清退位,中华民国成立,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到,
唯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今后吾人所当致力的即在此事”。1914 年他创建中华革命党,
并在章程中规定“本党以实行民权、民生两主义为宗旨”。这一转变的原因是
A. 中华民国的成立 B. 二次革命的失败
C. 护国战争的爆发 D. 袁世凯复辟帝制
13.新文化运动早期,改革者们对儒学与中国传统的批判,几乎没有遇到真正有力的对手。
但是到了“五四”末期以及以后,一些学者以对东西文化及西方哲学理论的研究为基础,
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反对西方文化派。这一转变源于
A. 一战引发了对西方文明的反思 B.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C. 学者对儒学思想的近代化改造 D. 平民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14.1919年3 月,李大钊发表《现代青年活动的方向》,提出“尊劳主义”,呼吁青年探寻
劳动者苦痛悲惨的根源和解救劳动者痛苦的办法,并针对“许多的同胞,都陷溺到黑暗
中间”,号召青年“尽管拿你的光明去照澈大千的黑暗”。可见,李大钊是在号召青年
A. 壮大中国共产党的力量 B. 融入劳工启发民众
C. 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 号召工人武装斗争
15.1926年 11月 30 日斯大林说:“在中国,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中国革命
的特点之一和优点之一就在于此。中国革命军队的特殊意义也正在于此。”当时的“中国
革命军队”
A. 领导国民革命运动并最终取得胜利 B.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
C. 使革命由长江流域发展到珠江流域 D. 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16.下表是 1930 年以前英法美四国在华银行历年设立情况统计表(含在华总行及其分行。
单位:家)。以下相关解读,正确的是
甲 乙 丙 丁
1894 年前 16 2 0 2
1895—1913年 5 15 5 33
1914—1930年 11 13 40 103
A. 甲为美国 B. 乙为英国 C. 丙为法国 D. 丁为日本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 小题,共 52分。
17.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
材料一
早在宋代前后,广东番禺就是全国五大甘蔗种植区之一。明清时期广东各府县都有种植
甘蔗,尤以珠江流域的番禺、东莞、增城种植最多,“蔗田几与禾田等”。增城人陈忍庵,“往
来于蔗畦稻田垄之间,躬树艺,自旦至暮不少休,收田圃之入以裕”。合浦人陈大恒,于乾
隆十六年(1751)雇佣长工短工种植甘蔗,并开设糖坊,榨蔗制糖,一次就卖给一个糖商五
万片,其规模已相当可观。”广东的“香、糖、……诸货,北走豫章、吴、浙,西北走长沙、
汉口;其黠者走澳门,至于红毛(指在东南亚的荷兰殖民者)、日本、琉球、暹罗(今泰国)、
吕宋(今菲律宾)、帆踔二洋,倏忽数千万里,以中国珍丽之物相贸易,获大赢利。”。
——摘编自陈学文《论明清时期粤闽台的蔗糖业》
材料二
由于欧洲人对蔗糖的需求源源不断,蔗糖很快在欧洲市场上获得了价格优势,种植园主
们也顺应形势变化,逐渐转向种植甘蔗和生产蔗糖。尽管圣基茨、巴巴多斯和马提尼克这些
地方最先种植的作物是烟草,但是到 17 世纪中期时,殖民者们已经普遍放弃它而选择种植
甘蔗了。
——摘编自王倩《“蔗糖革命”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广东甘蔗种植业发展的有利条件。(8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蔗糖革命”对美洲的影响。(6 分)
18.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4 分)
李鸿章(18231901),安徽省庐州府(今属合肥市)人,晚清政治家、外交家、军事
将领,清末重臣。李鸿章经历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是晚清社会的重要人物,对
晚清转型时代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影响深远。
通过对与其相关的史料进行研究,更能清楚地了解和认识李鸿章。下表是近现代研究李
鸿章的部分相关史料。
《钦定剿平粤匪方略》,编自道光三十年(1850 年)至同治五年(1866 年)
史料1
奏报、上谕
史料2 《中国轮船招商局》,《申报》第2 版(1872年 11月 29 日)
史料3 《李文忠公朋僚函稿》,同治元年(1861 年)至光绪二十六年(1900 年)
史料4 《李文忠公全集》,吴汝纶,金陵书局 1908年
史料5 《义和团档案史料》,1959 年出版
史料6 《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1992 年出版
(1)阅读材料,将上表中的文献史料进行分类,并说明其史料价值。(6 分)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李鸿章在近代中国的社会形象加以阐释。(8 分)
19.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不同社会应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的治理组合。如图1 所示,我们将自治、法治与德治画
在一个三维坐标图中。S 坐标代表自治,L 坐标代表法治,V 坐标代表德治,三者构成社会
治理的“三轴”。SOL是“自治法治”,SOV是“自治德治”,LOV是“法治德治”。其余分布
在空间中的组合就是“自治法治德治”,在不同社会治理中,自治、法治与德治存在程度上
的差异,有的自治水平高,有的法治水平高,等等。我们可以用“自治指数(Self-governance
Index, SGI) 、法治指数”(Rule of Law Index,RLI) 、“德治指数”(Rule of Virtue In dex.RVI)
来刻画一个社会的治理水平。
——郁建兴、任杰《中国社会治理中的自治、法治与德治》
根据材 料,从中选择一种社会治
理组合模式,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阐述合理,中国史、世界史均可)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一
晚清以来,民族危机深重,面对西方的经济侵略,“商战”思想成为反抗的重要理论武器。
郑观应认为相对“兵战”,西人以商为战更具威胁力,他主张应以工商为基础,发展国家总体
实力,以达富强之目的,以应对外敌。1905 年春,美国公使对清政府提出继续限制赴美华
工,一时激起群情义愤,上海总商会致电各省省会,要求合力拒绝美货;70 多个行业集会
签名表示不进不卖美货。这次的抵制美货运动持续了半年之久,最终在清政府的干涉下失败;
在运动中,倡导国货之声逐渐萌芽,许多人意识到自造国货才能根本挽回利权。
材料二
1912—1921 年《申报》广告中涉及民族主义的国货广告统计(以5月 15日至 21日为
统计样本)
年日 1912 1913 1914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1920 1921
5月 15日 3 3 1 6 2 4 2 7 0 2
5月 16日 2 1 3 5 0 3 3 10 3 0
15月 17日 1 1 2 7 2 5 0 16 2 1
5月 18日 2 2 1 9 0 4 1 14 1 1
15月 19日 2 2 0 7 1 4 3 13 5 2
5月 20日 2 2 1 8 0 2 2 14 4 4
5月 21日 2 3 2 6 1 4 1 22 2 2
总计 14 14 10 48 6 26 12 96 17 12
——以上材料改编自向娟《民族主义语境下的国货运动》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1905 年抵制美货运动的历史背景。(6 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 1912-1921 年间国货广告中出现民族主义用语高峰的原因。(6 分)
2025 届高三综合测试(二)
历史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A C C C D C A C A C B A B D D
17.(1)地理条件优越,气候环境适宜;种蔗历史悠久;蔗糖业的发展;国内外市场对蔗糖
的需求;种蔗获利丰厚。(每点 2 分,共 8 分)
(2)影响:改变了美洲部分地区的种植结构,改变了当地的生态;使美洲进一步被卷入资
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欧洲经济附庸;大量黑人奴隶被贩卖至美洲,改变了美洲的人口结
构,使美洲出现了新的族群;各个族群共同生活在美洲,不同文化彼此交融,形成了新的
文化认同,发展了新的美洲文化。(每点2 分,共6 分)
18.(12分)参考答案:
(1)分类与价值
史料1、5、6属于文献史料中的档案与文书,是最原始、可靠、权威性的记录,史料价
值最高。可用于研究李鸿章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汉族地主官僚的崛起;研究李鸿章对义和团
运动的态度和作用。
史料2属于文献史料中的报刊类,反映当时社会生活各领域的状况,具有一定的史料价
值。可用于研究李鸿章参与洋务运动的情况。
史料3、4属于文献史料中的文集与书信,内容丰富,史料价值较高,可与其他史料相互
印证。可用于研究李鸿章在清朝晚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活动。
(每点3分,任答两类即可得6分,只要按史料类型分类可酌情给分,未按史料类型分类不给
分)
(文献史料的分类:史书;档案与文书;文集、笔记、书信与日记;地方史志;报刊;碑铭
与简牍;族谱、契约、账簿)
(2)阐释:李鸿章社会形象是晚清的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将领,清末重臣。清朝晚期,
清政府统治腐朽,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激化,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李鸿章积极参与洋
务运动,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积极筹划海防建设,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作为封建
士大夫,他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参与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维护腐朽落后的封建统治,
具有阶级局限性。(5分)
总之,李鸿章作为晚清重要历史人物,在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上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受时
代和阶级局限,以维护腐朽的清政府统治为己任,具有落后性。(1分)
(社会形象1分,背景分析2分,阐释内容两个方面共4分,总结1分,共8分,其他言之
成理可酌情给分)
水平三(7—8 分) 指出李鸿章的社会形象,运用正确史实解释;逻辑清晰。
水平二(3—6 分) 指出李鸿章的社会形象,史实解释基本正确;逻辑较清晰。
水平一(0—2 分) 没有指出李鸿章的社会形象,史实错误,解释混乱。
19.参考答案
示例一:
论点:中国古代传统基层治理是自治与德治相结合。(2 分)
论证:在传统中国,“自治德治”型治理组合模式是在宗法人情社会的基础上形成的,受到
儒家思想和小农经济等因素的影响。(2 分)
中国传统基层社会治理中,伴随着“皇权不下县”的是“国法不下乡”。国家大规模编排民
户,制定户籍,如隋朝的“大索貌阅”以及明朝的“黄册”,并在此基础上设定什伍组织、里甲
制、保甲制等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机制,实现有效的基层自治。(3 分)
在管理方式上,社会治理深受儒家主张的道德礼仪教化民众的思想影响,强调“孝”、
“义”。宋明以来,儒学确立统治地位,逐渐向基层渗透,政府通过“圣喻”教化民众,在社会
上广泛传播礼仪道德,民间通过乡约、族规和家训规范民众行为,实现德治。
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基层治理依托基层管理实现强调儒家礼仪道德的德治社会。(2 分)
示例二:中国古代传统社会治理是德治与法治相结合。(2 分)
论证:“法治德治”型治理组合模式是中国古代为维护社会稳定与巩固政权,结合儒家民本
思想形成的主要的社会治理模式。(2 分)
早期中国,统治者已用法律来治理国家,战国时期,法家思想顺应发展潮流,受到推崇,
秦朝以法治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被后世所继承,通过“律、令”,实现对国家的有效治
理,维护社会稳定。(3 分)
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主流,儒家知识分子以经注律、援儒入法,礼法逐渐走向融
合,《唐律疏议》是礼法结合的典范。明清时期,用律令解释具有道德规范性质的“圣喻”已
普遍化,乡约与法律合流成为社会治理的主要方式。(3 分)
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社会治理礼法并施,德治与法治相结合,引用律令解释圣喻,使乡
约具有更加广泛的约束力,与法律合流,实现对民众的教化,对社会的治。
20.(12 分)
(1)背景:美国限制赴美华工政策继续推行;洋务运动中“商战”思想的产生;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列强掀起瓜分狂潮,民族危机深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壮大(清末新政取得一定成
果);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的发展。(6 分,每点2 分)
(2)原因:1919 年为最高峰,原因是当年的五四爱国运动激发了民族主义热情;1915 年是
次高峰,原因是当年日本强逼中国签署《二十一条》激起了群众性的反日运动;总体原因是
列强侵华的加剧、民族主义的持续影响。(6 分,每点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