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高三10月期中调研-历史试题+答案

2024-10-25·8页·927.2 K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六校联合体10月联合调研

高三历史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史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表选项中史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严密且表达正确的是

史料 结论

早期文明催化了宗教崇拜

良渚神徽的简化图式

红山文化遗址出土了有“中华第一龙”美称的 C 形玉龙 龙是中国先民共同的信仰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和稻茎叶 长江中下游已出现水稻种植

东汉牛耕图画像石拓片 精耕细作农业开始出现

A. B. C. D.

2.东汉后期,累世公卿的门阀大族实力强大,如“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等,他们的“门

生故吏遍于天下”。同时,宦官集团也“任人及子弟为官”“父兄子弟皆为公卿列校,牧守

令长,布满天下”。这一状况

A.导致了宦官专权的产生 B.推动了门阀政治的形成

C.导致了阶级矛盾的激化 D.加剧了统治集团的矛盾

3.唐前期去往印度求法的僧侣大多选择陆路,而唐后期选择海路者更多。仅唐朝义净《大

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所载 60 位西行求法僧人中就有 33 位往来取道南海。这一变化

A.起因于匈奴在北方对唐的威胁 B.归因于唐朝后期政局动荡

C.反映出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 D.取决于南方经济的大发展

4.有学者指出,元朝疆域辽阔,路府数量繁多,中央很难一一统属。因此,元朝设立数目

有限的行省,代替中书省对其力所不及的地区进行管理,中央再从大局上对诸行省实施节制,

提纲挈领,纲举目张。该学者意在强调元朝

A.边疆管理呈现一体化的趋势 B.重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C.地方行政制度调整的必要性 D.制度建设汲取前代经验

5.清代雍正以后,在聚族而居的福建、江西等地推行族正制度,令地方官让每族公举老成

公正二人为族正副,官给印照,责令约束族丁,“酌订祠规,列示祠中,予以化导约束之责,

第 1 页 共 6 页

{#{QQABBQAAggCoABJAAQhCQQ0SCAKQkgECASgOgEAAMAAACBFABAA=}#}

族中有口角争讼之事,传集族正,秉公分剖,先以家法劝诫”,这一做法导致

A.强化儒家伦理纲常统治地位 B.将族权纳入政权的控制下

C.实现清朝基层社会自我更新 D.加强古代的乡里宗族组织

6.有学者对晚清某一时期的教育改革做如下总结:其一是突出培养翻译人才的重要性;其

二是广设学堂,提高全民族文化水平;其三是教育观的发展性和开放性,尤其是务实性。其

存在的局限主要是分散化推进,缺乏整体认知和顶层设计。据此推断,在这一时期

A.废除八股文已成为社会共识 B.教育改革动摇了儒家思想统治地位

C.教育改革以经时济世为主旨 D.废除科举制度为实施新政提供条件

7.1930 年颁布的《苏维埃土地法》没有诸如物权、典权等晦涩难懂的概念,代之以“抽多

补少”“抽肥补瘦”等表述,还出现“肥田”“柴火山”等方言词汇。这些用语的使用,表

明中国共产党

A.放弃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 B.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推进革命

C.实现了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转变 D.注重土地革命与农村实际相结合

8.1947 年 3 月西北野战军在彭德怀指挥下取得了一个大胜仗,此役沉重打击了胡宗南集团

的气焰,极大地鼓舞了解放区军民的斗志。下图是该战场态势图。该战场态势

A.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B.中共主动出击打破敌人的“囚笼”

C.揭开了中共战略进攻序幕 D.摧毁了国民党军队主要军事力量

9.下图是创作于 1950 年的历史宣传画。据此可知

配文如下

现在物资已平稳

油米布煤足供应

折实牌价多正确

计算公开又公平

A.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 B .新生人民政权的建立

C.国家工业化建设起步 D .社会主义革命的完成

第 2 页 共 6 页

{#{QQABBQAAggCoABJAAQhCQQ0SCAKQkgECASgOgEAAMAAACBFABAA=}#}

10.下表摘录了 2012 年以来中国部分重大主场外交活动。这表明新时代中国致力于

时间 外交活动

在北京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确立

2014 年

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启动亚太自贸区进程。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中国引导协调各方在创新增长、

2016 年

多边投资、气候变化等问题制定出一系列指导原则和指标体系。

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峰会就当前国际形势、全球经济治理、金

2017 年 砖合作、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等深入交换看法,重申开放包容、

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

A.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完善 B .推动建立新型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C.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 D .构建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合作关系

11.世界古代历史上出现过几个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如下图所示的帝国为世界文明所做的

贡献是(图中颜色较深、粗黑线范围内皆为该帝国版图)

A.推动中国的造纸术传入欧洲 B.《罗马民法大全》对后世影响深远

C.促进了“希腊化时代”的到来 D.继承统合东罗马帝国与伊斯兰文化

12.15 世纪,意大利神学家米兰多拉提出:人之所以高贵,是因为人的形象和上帝依自己

模样创造出的犯罪之前的亚当很相似,和复活之后的基督很相似。人通过自身的努力不仅可

以超越万物,而且可以进入神的境界,与上帝融为一体。米兰多拉的主张基于

A.人文主义强调追求人权 B.教会加强了思想束缚

C.文艺复兴挑战教皇权威 D.时代的独特精神内涵

13.1835 年德意志第一条铁路正式建成通车,随后德意志掀起一股铁路建设高潮,1845 年

铁路运营里程 2300 公里,1865 年达到 14690 公里,形成稠密的铁路网络。当时德意志铁路

建设速度之快、投资增长之巨,均名列欧洲大陆之首。上述现象反映当时的德意志

A.巩固国家统一的迫切需求 B.工业革命进程促进铁路建设

C.政治变革推动了铁路建设 D.国家实力已经跃居欧洲之首

14.下表为 1935—1950 年美国对外投资中私人投资和政府投资情况统计(单位:亿美元),

第 3 页 共 6 页

{#{QQABBQAAggCoABJAAQhCQQ0SCAKQkgECASgOgEAAMAAACBFABAA=}#}

这两种投资的结构性变化反映了美国

年份 私人投资 政府投资

1935 135 101

1940 122 221

1945 147 222

1950 190 354

A.恢复经济发展的努力 B.放松了对拉美的控制

C.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 D.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

15.当代语言学大师杭士基分析,随着区域经济的全球化,居于中心位置的国家对全球化的

边陲国家的宰割与剥削,几乎达到了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代的“日不落”的大英帝国,而且

尤有过之。这一现象

A.推动了区域经济集团化不断发展 B.加剧了“逆全球化”的现象

C.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经济持续发展 D.降低了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度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55 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

材料一

《明皇都城图》(引自《金陵古今图考》) 明《南都繁会图》(南京版《清明上河图》)局部

材料二 明朝定都南京前后,曾经数次大规模营建南京。周长号称九十六里,外环一百

八十里的郭城,内有皇城与宫城。整个城市分为三个区域:城东部为政治文化区域,此外宫殿

5

园囿、官舍衙门、国子监等建筑鳞次栉比,辉煌壮丽;城西部则以内桥为界,“南有坊以

居民,北有营以设行伍”;城西南则为工商业区域,“市魁驵侩千百嘈杂其中”。正德之后,

南京作为工商业经济中心的地位却在逐渐突出。“四方商贾,肩背相摩。万货辐犊,五谷丰

多”。在明中期以后,当地农业生产、手工业生产及商品经济也有一定程度的活跃。六合

县“民多商贾。其乡民则力田,农隙则为土木工,或编草破竹为笠、箕之类以规利。”

——摘编自陈忠平《明清时期南京城市的发展与演变》

第 4 页 共 6 页

{#{QQABBQAAggCoABJAAQhCQQ0SCAKQkgECASgOgEAAMAAACBFABAA=}#}

材料三 庄园制曾极大推动了英国封建经济发展,但到 14、15 世纪却逐渐衰落。1348 年黑

死病传至不列颠之后,农奴数量急剧减少。与此同时,租佃制的繁盛以及养羊业的发展促使领

主改行经营方式——他们雇佣劳工,从事农场种植,或者发展养羊业,从事羊毛加工。随着英

王权势日盛和英国普通法的发展,国家法庭管辖范围越来越大,作为领主司法特权的庄园法

庭作用愈来愈小,领主司法权利丧失殆尽。16 世纪英国庄园经济最终瓦解。

——摘编自付龙海《英国庄园制衰落之原因探析》

(1)根据材料一、二,自拟一个研究课题,并说明两则材料对该课题的研究价值。(6 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英国庄园经济衰落的影响。(4 分)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 14—15 世纪中英两国社会发展趋向。(4 分)

17.材料:南宋洪迈《夷坚丁志》中的一则故事:“番阳士人黄安道,治诗,累试不第。议

欲罢举为商,往来京洛关陕间,小有所赢,逐利之心遂固。方自京赀货且西,适科诏下,卿

人在都者交责之曰:“君养亲,忍不自克而为贾客乎?”……以书应举……果登第。”

材料中黄安道的故事是宋代某些历史场景的再现。从材料中提取历史信息,运用所学知

识,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题目自拟,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

晰,表述成文)13 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 分)

材料一 抗战时期,受战争影响,中国的人口、工业布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工业重心由以

上海为中心的东部向以重庆为中心的西部转移,重庆、成都、西安、昆明等西部城市得到发

展,人口增长迅速,重庆由 1937 年 47 万增至 1945 年 125 万。而东部地区受战争影响,很

多城市人口一度锐减,其中尤以南京、武汉、广州、杭州、长沙最为严重。南京因日寇暴行,

人口由 1937 年 6 月 101 万降至 1938 年 12 月 47 万。东北城市比较特殊,沦陷时间早,情况

也较为不同。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四大城市中,沈阳 61 万,哈尔滨 40 万,大连 30 万,长

春 12 万。沦陷期间,大量日本侨民、朝鲜人、外国商人以及关内人员涌入东北,致使东北

城市人口迅速增长。

——摘编自《从老照片老地图看民国时期的前 20 大城市》

材料二 七届二中全会报告明确指出:“从我们接管城市的第一天起,我们的眼睛就要向着

这个城市的生产事业的恢复和发展。”在城市斗争中,“我们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

团结其他劳动群众,争取知识分子,争取尽可能多的能够同我们合作的代表人物站在我们方

面。”毛泽东指出:“必须使城市工作和乡村工作紧密地联系起来,决不可以丢掉乡村,仅

顾城市。”提出由军事管制委员会及临时市政府出面邀请若干人组成各界代表会,成为在军

管初期传达政策,联系群众的协议机关。并对改造旧城市、建设新城市方面提出了“实用、

经济、美观”的城市建设原则。

——摘编自莫岳云《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城市管理思想》

第 5 页 共 6 页

{#{QQABBQAAggCoABJAAQhCQQ0SCAKQkgECASgOgEAAMAAACBFABAA=}#}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归纳抗战时期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概况并分析原因。(10 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共产党城市管理的基本理念并分析其历史作用。(6 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一 张雁、严恺在《世界科学活动中心转移的历史初探》一文中罗列了世界科技活动中

心的转移过程,其中第五次如下表:

美国文化的多样性及缺乏传统的维系力量,文

化突出强调个人的重要性,这反而确保了美国的创

第五次 美国 1920—2000

新能力超越其他国家;美国高等教育的开放性使它

得以吸引来自全世界的智力资源,并大受裨益。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归纳概括美国成为第五次世界科技活动中心的原因。(6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说明 20 世纪中期以来科技新发展所呈现出的特点和对现

代文明的意义。(6 分)

第 6 页 共 6 页

{#{QQABBQAAggCoABJAAQhCQQ0SCAKQkgECASgOgEAAMAAACBFABAA=}#}

2024—2025 学年第一学期六校联合体 10 月联合调研

高三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2 3 4 5 6 7 8 9 10

C D B C B C D A B A

11 12 13 14 15

A D B D 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55 分。

16.(14 分)

(1)示例一:明朝南京城市建设的发展。(2分)(明朝1分)

材料一属于图像史料,两者均为一手史料,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材料二属于后人研究成果,

属于文献史料,有一定的价值。(2分)材料一对研究明朝南京的城市建置、布局等提供了重

要样本。(1分)材料二对研究明朝南京城规模的扩大提供了重要参考。(1分)

示例二:明朝南京城市经济的发展。(2分)(明朝1分)

材料一属于图像史料,两者均为一手史料,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材料二属于后人研究成果,

属于文献史料,有一定的价值。(2分)材料一对研究明朝南京的经济、城市布局等提供了重

要样本。(1分)材料二对研究明朝南京城的社会经济提供了重要参考。(1分)

(2)影响:加速了农村人口的转移,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劳动力;促进了英国商品经济发展

和早期资本主义兴起;英国王权进一步加强,统一的民族国家逐步形成;客观上推动了英国

的近代化。(4 分)

(3)中国: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小农经济仍然占主体地位;依然是封建社会。

英国:早期资本主义发展;向近代社会转变。(4 分)

17.(13 分)示例:

宋朝社会风貌的变化

两宋时期政治经济发生重大变化,随之社会生活、思想文化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1

分)

(具体信息细节略)由材料信息反映出宋朝科举制完善,向全社会开放;商品经济发

展,市民阶层壮大;门第观念淡化,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宋代政府适当放松了对社会的

控制,社会流动加强;宋代文学世俗化、平民化趋势。也反映了士人的价值取向没有发

生根本性改变。(任选 4 点 8 分)

故事由南宋洪迈所作,是文学作品,具有主观性,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可作为研

究宋朝社会风貌变化的参考。(2 分)两宋时期虽然社会经济发展进步,社会面貌改

{#{QQABBQAAggCoABJAAQhCQQ0SCAKQkgECASgOgEAAMAAACBFABAA=}#}

观,但囿于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和现实政治的考量,社会面貌的改变有限,也就无法

促成宋代的根本社会变革。(2 分)

18.(16 分)

(1)概况:中国近代城市化曲折发展。东部地区城市遭到严重破坏,人口锐减。东北地区

与西南地区的城市则得到了很大发展。(3 个地区加一个概括得 4 分)

原因:东部:日军占领,日本的野蛮掠夺。东北:侵华战争基地和人口的流入。西部:东部

沿海工业和人口大规模西迁(每个地区 2 点 2 分合计 6 分。)

(2)理念:恢复和发展城市的生产;依靠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进步力量;实行城乡兼顾与

城乡互助;实行城市民主建政;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任选 4 点得 4 分)

作用: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利于巩固政权);为新中国城市管理积

累经验。(任选 2 点 2 分)

19.(12 分)

(1)一战后的美国长期处于世界经济霸主地位;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保持了国内的社会

稳定;美国政府长期重视科学的发展;远离欧亚大陆,本土没有受到两次世界大战的破

坏;美苏争霸和长期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客观上刺激了科学的发展;美国多元文化的特

性;美国吸引了科技人才。(任意 6 点,每点 1 分)

(2)特点:技术领域广泛;参与国家众多;国际合作趋势;影响深远。(任选 3 点 3 分)

意义: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经济全球化趋势;改变了生产方式与社会生活;推动世界多极

化发展;(任选 3 点 3 分)

{#{QQABBQAAggCoABJAAQhCQQ0SCAKQkgECASgOgEAAMAAACBFABAA=}#}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