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点石联考2025届高三10月阶段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2024-10-13·11页·2.3 M

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10阶段考试

语文

本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

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近年有学者对古史起源问题的学术史做过梳理与回顾。其中舒铁指出,“古史起源多元论的三种代表

性论著——蒙文通的《古史甄微》、傅斯年的《夷夏东西说》和徐旭生的《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早已为

人所熟知。经由蒙文通、傅斯年、徐旭生等人的研究,人们得以从新的角度来审视中国种族、文化的起源

问题”。

傅斯年认为,“在三代时及三代以前,政治的演进,由部落到帝国,是以河、济、淮流域为地盘的”,

“地理的形势只有东西之分,并无南北之限”,“这两千年的对峙,是东西而不是南北”。也就是说,广

大南方地域的政治演进尚无足观,故而略过不论。蒙文通与徐旭生则认为可分河洛、海岱与江汉三集团或

华夏、东夷及苗蛮三集团。但对于三集团之间文化演进的先后与对比,二人的认识又有明显差异。徐旭生

认为北部华夏集团与东夷集团的文化要先于南部的苗蛮集团;蒙文通则认为三区的文化各成体系,其文献

的传承各有统绪,主要强调其差异,而不是先后或优劣。总的来说,关于中华文明的起源,学术界的看法

经历了从早期的“中原中心说”到后来的“满天星斗说”的发展历程。

蒙文通在《论《山海经》的写作时代及其产生地域》一文中指出,该书“记载了不少传说中的古代帝

王。但是,它的记载却和先秦时中原文化传统的说法不同”,它“并没有以黄帝作为传说中心。它更多提

到的历史人物是帝俊(帝喾)和帝颛顼”,“很多国家和历史人物都被认为是帝俊或帝颂顼的后代”,后

稷“作为进入农耕时代的重要历史人物”,也被“认为是帝俊所生”,而非中原传统说法所认为的黄帝后

裔。该书“从不以黄河中游地区作为天下之‘中’”,而是把“古巴、蜀、荆楚之地都作为天下之中来看

待”。

(摘编自尹玲玲《“洪水”新解——兼及中华文明起源问题的学术史梳理》)

材料二:

本文所谓“边缘”,是指人类文化适应上存在边缘效应的地方。边缘效应的说法来自生态学,如森林

的边缘存在更加多样的生态空间,它们能够给予物种更多样的适应选择。在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也存在

类似现象,尤其是在文化发展的转型期,如农业起源阶段。进一步拓展这一视角,用以考察中华文明起源

以及相关问题,可以丰富我们考察这些问题的维度。

在史前史的研究中,有学者较早注意到史前文化边缘发展的现象,在 1968 年就提出“农业起源于边

缘地带”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随着狩猎采集群体人口的增加,社群终将分裂,部分群体不得不进

入边缘地带。为了生存,这些群体开始广泛利用资源,进而强化利用部分有驯化潜力的物种,驯化由此发

生。以此为基础,人类的生计逐渐从狩猎采集转向农业。

边缘地带带来了人类的发展与扩散。早在人类起源阶段,就可以看到边缘发展现象。人类灵长类祖先

原本生活在热带雨林环境中,但是随后出现的气候变化,让部分地区变成了热带稀树草原。人类祖先不得

不改变体质以便适应环境,进化成更方便生存的直立行走姿态,减少阳光下曝晒的面积,以出汗的形式,

更高效地散热。同时,早时为了利用死亡的动物与埋在地下的植物根茎,他们制作出切割与挖掘工具。按

照“撒哈拉泵”假说,当气候潮湿的时候,撒哈拉大沙漠变成人类可以利用的环境,部分生活在沙漠边缘

的人类进入其中,随着气候的日益干燥,他们又被迫离开。如此反复,部分人群无法回到原处,于是向北

走出撒哈拉,人类由此走出非洲,正是边缘条件造就了人类的扩散。

边缘地带能够带来更多的交流机会,尤为有意义的是,边缘有利于革新的产生,因为这里的内部阻力

更小。在农业起源进程中,与中心群体较多受到主流文化的制约不同,生活在边缘地带的是从中心群体中

分裂出来的人群,闯入新领地中的移民受到更少传统与习惯的制约。狩猎采集让位于农业,意味着文化系

统全方位的调整,从技术、社会到意识形态层面都需要如此。旧的文化系统往往对发展存在巨大阻力,而

在边缘地带的人群遇到阻力的可能性要小得多。与之类似,对于文明化的进程,传统等级不明显的平均社

会让位于等级社会,挑战无疑是严峻的,阻力小的地方更有可能获得突破,此时边缘地带的优势就体现出

来了。

边缘效应的收益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这样的机会不是没有成本的,由于边缘地带容易发生变化甚至战

争,所以更不稳定,迫使物种不得不频繁迁徙,不得不在适应上保持更高的弹性,以利用时空分布上不那

么确定的资源。随着人类社会的演化发展,环境条件的内涵从完全指自然环境,逐渐过渡到自然与社会环

境并重,有时甚至完全指社会环境,这在当代社会发展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由此,边缘的含义也随之扩充,

它也可以是社会环境意义上的。

总之,有关中华文明起源的认识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学界已普遍认识到,中华文明起源具有多区

域、多层次、多阶段的特征,其中可能存在多样的模式。边缘发展模式是其中的一种,是中华文明多元一

体发展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陈胜前《中华文明起源中的边缘发展现象》)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舒铁梳理、回顾了关于古史起源问题的学术史,认为蒙文通等学者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B.傅斯年认为在三代时及三代以前,南方地域的政治演进没有可观之处,因此可以忽略不论。

C.进入边缘地带的人群广泛利用资源,驯化潜力物种,其谋生方式逐渐从狩猎采集转向农业。

D.热带雨林因气候的变化变成了热带稀树草原,人类祖先只好改变体质,否则无法适应环境。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山海经》对古代传说中的帝王的记载与先秦时中原文化传统说法不同,这与该书对天下之“中”的

认知不同有关。

B.中华文明起源的“满天星斗说”代替了早期的“中原中心说”,说明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逐渐发展、

由浅入深的。

C.根据“撒哈拉泵”假说可知,撒哈拉地区干旱气候和潮湿气候交替,前者将人类祖先一次又一次地

“泵”出了非洲。

D.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生活在“边缘地带”的人群也是如此,他们有更多的交流机会,但也更容易

受到战争的冲击。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关于“边缘效应收益”观点的一项是(3 分)( )

A.末次冰期结束之后,海陆边缘作为典型的生态交错带,为文明化进程提供了舞台。

B.红山文化因环境的制约而崩溃,为更重视狩猎采集的小河沿、哈民等文化所取代。

C.尼古拉斯斯皮克曼认为,世界上最具权力潜质的场所,就是欧亚大陆边缘地区。

D.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原本位于西方边缘的美国取代了英国,成为新的西方中心。

4.在古史起源问题上,蒙文通、傅斯年、徐旭生三位学者的观点有何异同?请简要概括。(4 分)

5.荆楚文化是一种与中原文化不同的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请根据材料二谈谈其形成自身特色的原因。(6

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风云初记(节选)孙犁

区委连夜召集附近几个村庄的支部书记和武委会主任开会,布置了配合军队作战的任务。高四海担任

了侦察组的组长,组员里面有一个女的,就是春儿。

“你要我去干什么呀?”从会场出来,春儿问高四海,“给你们添累赘吗?”

“快到家里打扮一下,我们一块儿去出探,”高四海笑着说,“我知道你是个顶灵通的孩子!”

一老一少,在堤坡小屋里打扮好出来,天刚发亮儿,高四海背着大柴草筐,穿着件破夹袄,系着白搭

包。春儿举着红缨大鞭,赶着姐姐家那一群山羊。他们估计敌人可能从县城这个方向来,就奔着崔家老坟

去。春儿赶着羊在道沟里,老头儿走在道坡沿上,四下里瞭哨着。

四月初,小麦正扬花儿。早晨野外的风很凉,春儿的身上却是燥热,她说:“大伯,前边有动静吗?”

“什么也没有,夜里开了会,连路上行人都断绝了!”

“你眼花不眼花?”春儿笑着说,“别叫我和敌人走个碰头儿呀?”

“我眼花你给我去配花镜?”老头儿不高兴地说,“年少别笑白头人!”

到了崔家老坟,老头儿站住说:“我们就在这里安营扎寨,把羊轰上来!”

一丈多高的沟墙,就是山羊也爬不上去,春儿一个个把它们抱起来,老头儿扳着犄角,拉了上去。羊

们抖抖身上的土,就跑到坟坎里去吃草了。

老头儿把春儿拉上来。

这是一片大坟地。临道边,有两个老虎样儿的石兽,半截身子埋进土里,嘴上涂满车油泥。有几匹石

马也陷在泥土里。坟地里,密密的芦草有半人高,一排排高大的杨树,没有风,也在“哗哗”地响。春儿

摇动着大鞭,把羊们赶到芦草深处去。

高四海把草筐放在道沿上,割起芦草来,不断直起身子,瞭望通城里的路。

春儿有些着急,一有风吹草动,她就侧着耳朵听。她听见“咚咚”的响声,在她身边的一棵大杨树上,

有一只啄木鸟儿,展开华丽的翅膀。春儿脱了鞋,光着脚爬到树上,坐在树杈上瞭望。

“有人来了!”她小声对高四海说,把身子紧贴着树干。

从东边来了一个骑车子的,他在道沟上面,走走站站,看看前面,又看看后面。

路过坟边,他从车子兜儿里掏出一支手枪来。

高四海还是弯着身子割芦草,整整齐齐地放到筐里去。

“老头儿!”骑车子的人下来走到他跟前说,“你是哪村的?”

“你问我呀?”高四海直起身子来说,“小村庄,五龙堂的,你打哪里来呀?”

“你不要问!”骑车子的人把手里的枪一扬。

高四海就又弯腰割草。

“你们村里驻着军队没有?”骑车子的人问。

高四海不言一声。

“喂!”骑车子的人喊,“你聋了吗?”

“我不聋。”高四海一边割草一边说,“鸡叫狗咬我全听得见。你不叫我问你,你就也别问我!”

“这老头儿很倔!”骑车子的人把枪又一扬说,“你不怕这个玩意儿!”

“我不怕,”高四海说,“在我们这一带,凡是拿枪的都是八路军、工作人员。他们也从来不吓唬人,

除非是那些汉奸们,可我看着你又不像!”

“我不像吧?我不像一个汉奸吧?”骑车子的人笑着,把枪放在车兜儿里,把车子靠在石兽上。

“不要靠在那上边,那上边有油。”高四海说。

“可不是!你不说,我还没看见哩,”推车子的人把车子往前推了推,靠在高四海身边一棵小树上,

转过身来坐在一铺芦草上说,“你们这里的人,也够绝的了,这样一挖道沟,汽车坦克都不好走,通到你

们村里,都是这么深的沟吗?”

“到处都一样,”高四海说,“咱这里哪有汽车呀?”

“你们没有,日本人有呀!”骑车子的人说,“一边走一边填沟,你看有多么别扭!”

“他别扭他的吧,用不着替他们发愁。”高四海把烟袋递给骑车子的人说,“谁叫他侵略咱们呀!抽

袋烟吧!”

骑车子的人接过烟袋来,低头打火,他没有使惯火镰,老是打不着。高四海伸手从他的车子兜儿里把

枪摸出来,坐在屁股底下,说:“来,我给你打吧,你是使自来火儿的手!”

“你算猜着了!”骑车子的人说,“我平常抽的是烟卷儿,可是这两天,什么也买不到。”

“一看你就不像咱乡下人!”高四海又说,“你一定生在大地方!”

“唔!”骑车子的人说,“我是保定府人!”

“你是出来给日本人带路的?你一定是个汉奸!”高四海说着站起来。

骑车子的人立起来,就去车子兜儿里抓枪。

高四海把枪一举说:

“在这里呢!”

汉奸扑过来要夺,高四海一闪身子,顺劲儿一推,汉奸就栽到一个石老虎身上,亲了个嘴儿,沾了满

脸油泥。高四海把他的手背过来说:“你先不用回去给日本报信,就在这里凉快会儿吧!”

他把汉奸的裤带解下来,把汉奸的脑袋硬折过去塞到裤裆里,像打蒲包儿一样,用裤带捆了,推到芦

草深处一个狐狸洞口上。

“大爷,你不要活埋我呀!”汉奸在裤裆里说。

“谁家的坟地叫埋汉奸呀?”高四海说,“这叫看瓜园。说实话,你出来干什么?”

“日本人叫我来打探这里有没有八路军,道路儿好走不好走。”汉奸说。

“日本人到了哪里?有多少人马?”高四海问。

“到了新营,”汉奸说,“两辆汽车,二十匹马队。现在也许过了河。”

“走哪条路?奔哪里来?”高四海问。

“就打算走这条路,奔子午镇来。”汉奸说。

“你在树上猴着吧,我去给你姐夫送个信儿,”高四海望着春儿说,“就骑着这辆自行车!”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高四海让春儿加入了侦察组,但从春儿“给你们添累赘吗”等问话中,可以看出她心里很不情愿做这

个工作。

B.高四海从骑车的人“走走站站,看看前面,又看看后面”,和他带着手枪这些行为上,就可以知晓他

的身份。

C.为了阻止敌人的进攻,抗战军民挖掘了很深的道沟,敌人要想利用汽车和坦克,就只好“一边走一边

填沟”。

D.高四海把汉奸“推到芦草深处一个狐狸洞口上”,是在警告他,如果像狐狸一样狡猾不老实,就将他

活埋掉。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中初次写到石老虎时,说它“嘴上涂满车油泥”,这一细节给下文相关情节做了铺垫。

B.骑车人路过坟边,“从车子兜儿里掏出一支手枪来”,这一动作描写表现了人物警觉的心理。

C.高四海说“谁家的坟地叫埋汉奸呀”,这简短的话语中,透露出人民对汉奸的鄙视与仇恨。

D.文章语言清新,用词生动形象,如最后一段中的“猴”字就将春儿的灵活表现得恰到好处。

8.文本塑造“春儿”的形象,主要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4 分)

9.孙犁在文章中曾多次称赞抗战军民的智慧,本文中高四海是怎样做到“智擒”汉奸的?请结合全文简要

分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材料一:

李林甫善刺上意,时帝春秋高,听断稍怠,厌绳检,重接对大臣,及得林甫,任之不疑。林甫善养君

欲,自是帝深居燕适,沈蛊衽席,主德衰矣。林甫每奏请必先饷遗左右审伺微旨以固恩信。至馨夫御婢皆

所款厚,故天子动静必具得之。性阴密,忍诛杀,不见喜怒。面柔令,初若可亲,既崖阱深阻,卒不可得

也。公卿不由其门而进,必被罪徒;附离者,虽小人且为引重。以王铁、吉温、罗希爽为爪牙,数兴大狱,

衣冠为累息。林甫有堂如偃月,号月堂。每欲排构大臣,即居之,思所以中伤者。若喜而出,即其家碎矣。

子岫为将作监,见权势熏灼,惕然惧,尝从游后园,见辇重者,跪涕曰:“大人居位久,枳棘满前,一旦

祸至,欲比若人可得乎?”林甫不乐曰:“势已然,可奈何?”

(节选自《新唐书李林甫传》)

材料二:

人主当务好要,而不当务无为。夫无为之言为妙矣,此羲、农、尧、舜得道之事也,而庸君昏主闻其

说而乐之。深居奥处,蔽塞耳目,是非过前而不察,奸臣愚弄而不悟,视人之利害、国之存亡,若越人问

秦人之疾痛者,曰:“我无为也。”耽乐饮酒,便嬖女色,晏朝早罢,游荡无度,亦曰:“无为也。”是

故莫若好要。吾不治事,付人以事而观其成;吾不吝权,分人以权而观其趋。事成而利则可,事成而害则

必治其故,而赏罚行焉。分吾之权而志于公,则任之;盗吾之权而行其私,则弃之,而用舍分焉。此之谓

要。知好要则进乎无为矣。

唐明皇用李林甫十余年,尽失贤者之助,太宗之法度废革略尽,贞观之风俗变坏无遗。林甫朝夕所从

事者,非聚敛奢侈以荡移人主之心意,即罗织刑狱以破灭人之家族也。国门之内,干戈砧钺未尝绝,而间

为神仙鬼神之说以动其心。而明皇恬不为虑,漫不知察,利器去手而不觉,一败涂地,没世不复。凡此者,

其始好无为之说者也,后之人主可不戒哉?

(节选自张耒《又读唐书二首》)

【注】辇重者:运输重物的人。好要:抓住政务的要领。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

处给 1 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 分)

林甫每奏 A 请 B 必先饷 C 遗 D 左右 E 审伺 F 微旨 G 以 H 固恩信。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刺,刺探、探询,与《屈原列传》“以刺世事”中的“刺”意思相同。

B.徙,贬谪、贬黜,与成语“流离转徙”中的“徙”意思不同。

C.存亡,偏义复词,指灭亡,与《孔雀东南飞并序》“昼夜勤作息”中的“作息”用法相同。

D.绝,停止,与《劝学》“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中的“绝”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李林甫阴险狠毒,而相温和喜悦,似乎很容易亲近,其实心机深沉。他培植了一批党羽,屡次制造大

案,缙绅士大夫都为之战战兢兢。

B.李岫认为父子二人同朝为官而权势熏天,因而深感忧虑。他曾劝说父亲不要贪恋权位,树敌过多,李

林甫认为形势已经如此,没有办法。

C.昏庸之主深居宫中,闭目塞听,受到奸臣的蒙蔽玩弄而不醒悟,荒于政事,贪图享乐,还自以为这就

是无为而治。

D.明君抓住了政务的要领,将权力下放。分权的人如果秉公办事,就受到重用;如果怀着私心办事,就

会被斥逐。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每欲排构大臣,即居之,思所以中伤者。

(2)事成而利则可,事成而害则必治其故,而赏罚行焉。

14.唐明皇最后为何会“一败涂地”?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5~16 题。

忧国陆游

恩许还山已六年,誓凭耕稼饯华颠。

养心虽若冰将释,忧国犹虞火未然。

议论孰能忘忌讳?人材正要越拘挛。

群公亦采刍荛否?贞观开元在目前。

【注】此诗绍熙五年(1194)作于故乡山阴。淳熙十六年(1189)诗人被劾罢官,至此已

有六年之久。华颠:白头。刍荛:割草砍柴的人,后多用以指草野之人,此为作者自指。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诗人回故乡已六年,他发誓要在耕作中度过余年。

B.“冰将释”比喻心无挂碍,犹如冻冰融解毫无沾滞。

C.诗人虽然闲居家乡,但一念及国事便会忧心如焚。

D.诗人为国事而担忧,对国家能否中兴仍心存疑虑。

16.本诗题为“忧国”,诗人是为国家的哪些事而忧虑?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在思政课上,老师引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教导学生,

做人要明白道义,不要唯利是图。

(2)小明暑假到成都旅游,特地去拜谒了武侯祠。他想到诸葛亮赍志以殁、壮志未酬的不

幸遭遇,不禁深情地吟出了杜甫《蜀相》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

(3)用典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特色之一,它能使得语言更为精练,同时也增加了内容的丰富

性和表达的生动性,如唐诗宋词中的“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2 小题,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19 题。

森林不仅分布广泛, 。比如被称为“海上森林”的红树林,它们是湿地木本植

物群落,生长在热带、亚热带的海岸潮间带,由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乔木或灌木组成;

再如生长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榕树,茎和枝条能向下生长出许多气生根,接触土壤后形成

支柱根,支撑榕树不断向外生长,因此“独木”也可“成林”;热带雨林中,乔木、灌木或

藤本植物的树干、枝丫或叶片上,还生有木质大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等,形成“树上生

树”“叶上长草”的景观。此外,值得注意的是, ,但能达到森林定义标准的竹林

也是森林。作为速生、可降解的生物质材料,竹子是塑料的重要替代品,竹产品已应用于日

用品、工业制品等多个领域。

。森林既是水库、钱库、粮库,也是调节气候的碳库,还是很多陆地生物栖息

的家园。让我们了解森林,珍视森林,守护好地球家园。

1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

处不超过 12 个字。(6 分)

19.请根据材料中的信息,给“红树林”下一定义。要求:使用单句,不超过 60 个字。(4

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3 小题,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0~22 题。

月,它泛爱众生,无一点儿私心,无半点儿偏狭。它君临人间,宛如一只奇异的巨大的

天灯,把清辉普洒。月光就是有这个脾气,无论是 ,还是蓬牖茅椽,无论是山间平

原,还是江河湖海,不管他是 ,抑或平民百姓,不管他是古人,抑或今人,万代同

辉映,千里共婵娟,都在同一个月亮的惠顾之下。它爱人间总是那样执着:“玉户帘中卷不

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无论是万姓仰望的时候,还是 的深夜,它都默无声息地守

护着人们。照遍各式各样楼阁草房,泻进透光的柴门和雕花的窗棂,抚摩着安眠的人或有心

事睡不着的人,无声无息,有始有终。最使人感动的是,它做这一切的时候,一点儿也不顾

及自己有好处,也没有人过留名、雁过留声的半点念头。人们知道:它自己并没有光,而是

借了太阳的光。人们看见:它把人间万物的影子留在地上,而把自己的倩影藏在水中。

20.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 分)

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可少量增删

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 分)

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以“池中的青荷”为对象写一个句子,

要求:语意完整,表达流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3 分)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奥运会的魅力之一,就在于比赛结果的不确定性。不少运动员在看似没有获胜希望时却

峰回路转,意外地赢得了胜利,但这个现象真的仅仅是一种意外吗?

对此你有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

息;不少于 800 字。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