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天壹名校三湘教育联盟2025届高三9月联考-语文试卷+答案

2024-09-30·13页·61.3 K

机密启用前2025高三第一次大联考语 文本试卷共8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有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 据布罗代尔的研究,“civilization”18世纪最先开始在法国流行,一般指与野蛮(savage)状态相对立的开化状态。在拉丁语中,civitas是公民权、公民身份的意思,civilitas则是公民教养的意思。在古希腊罗马,公民权是自由人区别奴隶和外邦人的权力。因此,可以说它所对应的教养或文化、文明,本身就具有一种用以区别他者的意识和意义。因此,civilization这个词始终带有它的拉丁词根civitas所具有的区别他者的身份意识,正是这种意识让civilization始终具有一种以特殊化自身的方式将自己与他者区别开来并划分等级的意图,civilization就意味着文明与野蛮的对立,意味着一种文明化的历史进化论进程。根据这套文明等级论述,将地理大发现之后所认识到的全世界人群分成了野蛮的、蒙昧的、半开化的、文明的、明达的或启蒙的五种,这样一套文明等级论述就成为欧洲国家认识世界的基础性框架。无疑,在这个等级论述当中,文明就等于欧洲文明。与这套文明等级相应的是国际法中不同的权利,只有文明国家才具有国家主权,不同文明等级对应着高低不同的国际权利,野蛮人的土地属于等待开发的无主荒地。在这个文明等级当中,中国被放置在半蒙昧、半文明的位置,是不拥有完全主权的状态。因此,“现代文明”就是以西方文明为中心的单数文明否定所有古老文明所呈现出来的“文明”。“文明”两个汉字合成一个词,最早见于《周易》乾卦文言:“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孔颖达对文言的解释是:“阳气在田,始生万物,故天下有文章而光明也。”根据冯时的研究,商周古文字的“文”,是一个人正面站立而明见其心的形状,“所以‘文’的原始内涵实相对于‘质’,如果说‘质’的思想乃在表现人天生所具有的动物的本能,那么‘文’显然已是经德养之后所表现的文雅,这种通过内心修养所获得的文雅自然是对初民本能之质的修饰,这种修养的文雅由内而外,以德容的形式彰显出来,这便是古人所称的‘文明’的本义”。我们可以进一步引申冯时的说法,“文”即是“德”,而“文明”就是把人的内在之德表现出来、彰显出来。不过,作为人之德的文德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品质呢?它是从天德而来的,是对天德的效法。冯时认为,古人从观象授时的活动中认识到“时间为信”的意义,从而以信为天德,亦即《礼记乐记》所说的“天则不言而信”,郭店楚竹书《忠信之道》所说的“至信如时,毕至而不结”。“文明”就是人对信实、诚信之德的发扬。“人文”效法“天文”,“人德”得自“天德”。“文明”是人文效法天文的结果,是人依循天德而实现的人德。因此,“文明”这两个汉字,就是在天人互动中人将自身内部所具有的天地之德开显出来的方式,文而明之、文而章之,文明不是人与天地对立的产物,文明更不是人与人区隔的产物,而是天地借以开显自身的方式及其进程,天地人构成一个完整的生命共同体。历史就是这一生命共同体开显实践的文明进程。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文化生命体”这一崭新的概念来定义“文明”。文化生命体就是从天地人构成的生命共同体的意义上来把握文明的开显进程。在这一意义上,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和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都是中华文明这个文化生命体开显天地之德的不同历史进程的连续阶段而已。无论是古老文明还是现代文明,中华民族的“文明”价值观都一以贯之。(摘编自张志强《深刻理解“第二个结合”的首创性意义》)材料二 第一,人的发展状况是衡量文明发展的重要尺度。在马克思看来,实现人的解放要以生产力解放为前提,只有创造出了丰富的物质财富,才有可能满足人的物质需要。然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仅表现为人的需要和能力的全面发展,更是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及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对此,马克思突出强调了个人的全面发展依赖于社会生产及社会进步,是社会历史条件为促进人的智力、体力、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奠定重要基础。可见,马克思从人的发展进步来审视和考量人类文明进步的基本状况,使文明发展最终指向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第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文明进步的客观归宿。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尺就是每一个人可以用于发展自身才能的社会历史条件的状况。如果没有个人的全面发展,就难有全社会的文明进步。因此,马克思曾强烈地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中个人生存的悲惨处境,将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目标与价值追求。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文明打破了封建等级制度所固化的人身依附关系,为人的发展带来许多有利条件。然而,在资本逻辑的强势统治下,资本主义文明发展归根到底还是通过牺牲人的方式获得发展。从根本上看,文明的发展程度与人的解放的实现程度具有内在一致性。资本主义文明代表的只是资产阶级的利益,而不是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在此意义上,马克思揭露出资本主义文明的本质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文明,由于其先天缺陷以及固有矛盾,必将被更高的发展阶段所代替,“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由此可见,资本主义文明并不是人类文明的终极形态,代表人类文明前进方向的将是超越资本主义的新型文明,是能够消灭私有制、实现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发展的,既具有世界各国现代文明的基本特征,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创造了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摘编自段妍《马克思的文明理论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按照西方“civilization”一词所发展而来的文明观,中国的土地属于等待开发的无主荒地。B.汉字“文明”所表达的文明观与根据“civilization”而来的西方文明观,是两种不同的文明观。C.处于不同历史进程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中华民族古老文明,其“文明”价值观是一以贯之的。D.马克思认为没有生产力的解放就没有人的解放,没有丰富的物质财富就没有人的物质需要的满足。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古希腊、罗马,奴隶没有公民权,公民权属于有教养和文化的自由人与外邦人。B.相对于“质”,“文”这种以德容的形式彰显出来的文雅,是通过内心修养获得的。C.马克思的文明理论既分析了人类文明的结构特征,又对其发展趋势做了科学预测。D.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为一种人类文明的新形态,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3.下列不符合材料一中关于“天、地、人”观点的一项是(3分)( )A.《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B.《礼记中庸》:“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C.张载《西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D.《吕氏春秋先己》:“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4.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不是文明断裂的产物”。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4分)5.中国传统的“天地人构成一个完整的生命共同体”的文明观,对建设中华现代文明有哪些启示?请结合材料谈启示。(6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召唤肖复兴在我的印象中,父亲胆子很小,一直到他去世,都活得谨小慎微,树上掉片树叶都要躲着,生怕砸着自己的脑袋。长大以后,当我知道父亲的一些事情之后,对父亲的印象有所改变。父亲很年轻的时候就独自一人离开家乡河北沧县,跑到天津去学织地毯。我的爷爷当过乡间的私塾先生,略有文化,他有两个孩子,一个是父亲,一个是父亲的哥哥。和一辈子守在乡下种田的哥哥不同,父亲在乡间读完初小,就想离开家乡。别个怎么劝都不行,他还是来到了天津。天津离沧县120里地,是离沧县最近的大城市。沧县很多人都曾经到天津跑码头,这个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在现在天津的街头还能碰到不少打工者,操着沧县口音。想想,父亲只身一人跑到天津学织地毯的情景,很像如今那些北漂。尽管时代相隔了近百年,年轻人躁动的梦想和盲目的行为方式基本相似。那时的父亲,胆子并不小,性格里有很不安分的成分。我一直在想,父亲为什么曾经会有这样不安分的性格?后来,为什么又将这种性格磨平乃至变得如此谨小慎微呢?受我爷爷当私塾先生的影响,父亲读书的时候,爱看一些杂书,特别是章回本的旧小说。我读小学的时候,在晚上我和弟弟睡觉前,他常常讲《三国演义》《聊斋志异》里的一些故事给我们听,也不管我们听懂听不懂,爱听不爱听。他也喜欢沧州地区有名的文人纪晓岚的《阅徽草堂笔记》,他常讲一些他小时候听到的关于纪晓岚的民间传说。一直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听他绘声绘色地说起纪晓岚小时候,有一位从南方来的大官,看见纪晓岚在田里放牛,大夏天的,还穿着一件破棉袄,摇着一把破芭蕉扇,觉得很可笑,就随口说了句:穿冬衣,拿夏扇,胡闹春秋。纪绕岚回了一句:到北地,说南语,不识东西。讲完这个故事,父亲呵呵地笑,他故意将“识”说成“是”,然后又对我们讲这里一语双关的意思,讲这个对子里的对仗,对得非常简单,又非常有趣。我和弟弟也觉得特别好玩。父亲去世之后,整理他的极其简单的几件遗物,其中有一本旧书,就是《阅微草堂笔记》。父亲从来没有对我讲过这类文学书对他的影响,他只是说自己从小喜欢读书,以此来教育我和弟弟要好好读书。所以,只要是我买书,他从来都不反对,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他为我买了第一本杂志——《小朋友》,那是一种很薄的画册。之后,我识字多了,他为我买《儿童时代》。再以后,他为我买《少年文艺》。这样三种杂志,成为我童年读书的三个台阶,应该说是父亲领着我一步步走上来的。那时候,我家住的大院斜对门有一家邮局,那里卖这些杂志。跟着父亲到邮局里买这些杂志,成了我童年和少年时代最快乐的事情。我想,以后我能写一些东西,最初应该是父亲在我心里埋下的种子。偶尔一次,父亲对我说,在部队行军的途中,要求轻装,必须得丢掉一些东西,他却还带着些旧书,舍不得扔掉。其实,说这番话的时候,父亲只是为了教育我要珍惜读书的机会,不小心说秃噜了嘴,无意中透露出他的秘密。当时我想,部队行军,这么说,他当过军人,什么军人?那时候,我也就刚读小学四五年级,一下子心里警惕了起来。我家那时有一个黄色的小牛皮箱,我知道,里面放着粮票、油票、布票等各种票据,还有父亲每月发下来的江资,都是我家的“金银细软”。有一天,我打开这个小牛皮箱,翻到了箱子底,发现了一本厚厚的相册和一张委任状的硬皮纸。委任状上,写着北京市政府任命父亲为北京市财务局科员,下面有市政府大印,还有当时北京市市长聂荣臻手写体签名的蓝色印章。这是北京和平解放之后,对于像我父亲这样的国民党政府留.下的人员接收时的证明。应该说,没有任何问题,问题出在那本相册上。那是一本印刷品,当我打开相册,看见里面每一页都印着一排排穿着国民党军服的军官的蓝色照片,我一下子愣在了那里,小小的心,被万箭射穿。读中学之后,我才渐渐弄清楚。父亲在天津学织地毯,并没有多长的时间,他是觉得这样一天天织下去,没有什么前途,就投奔了在冯玉祥部队当军需官的一位亲戚。父亲不安分的心,再一次蠢蠢欲动。因为他多少有一些文化,在部队里很快得到了提拔,最后当了一个少校军衔的军需官。抗日战争结束后,他从部队转业,集体到南京国民政府受训,然后转业到地方的财务局,从信阳到张家口再到北京。父亲曾经拥有过的这样一个身份,犹如一块沉重的石头,一直压在父亲的心里,父亲的棱角就这样渐渐被磨平。我长大了以后,要去北大荒插队之前,曾经和父亲当年一样,没有和父母商量就那样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家,当时父亲什么话也没有说,他知道说什么也没有用,眼瞅着我从小牛皮箱里拿走户口本,跑到派出所注销自己的户口。我离开家去东北的那天,父亲只是走出了家门,便止住脚步,连大院都没有走出来。他也没有对我说任何送别的话,只是默默地看着我离开了家。后来,读北岛的《城门开》,书中最后一篇文章是《父亲》,文前有北岛题诗:“你召唤我成为儿子,我追随你成为父亲。”文中写道:“直到我成为父亲……回望父亲的人生道路,我辨认出自己的足迹,亦步亦趋,交错重合——这一发现让我震惊。”读完这篇文章,我想起了我的父亲,眼泪禁不住打湿了眼睛。(节选自《肖复兴散文》)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前后两次提到了父亲的“不安分”,表明年轻时的父亲是一个有追求,甚至有野心,不想安于现状的人。B.标题“召唤”引自北岛的诗,表达了父子两代人总有些相似的东西,是遗传的基因,也是潜移默化的结果。C.父亲经常给“我”和弟弟讲关于纪晓岚的民间传说,那些有趣的故事为“我”枯燥的童年生活增添了无限趣味。D.作者在对往事的追忆中穿插了许多议论性语句,这不仅有助于读者理解作者的思考,也是作者成长的见证。7.作者十分重视郁达夫强调的散文创作的“清、真、细”三个特点,下列关于本文中这三个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清”是指气韵清和,这既缘于作者的修养,也体现着时代的风貌。本文作者以清澈的襟怀,表达了.对父亲厚重的爱.,以及亲情薪火相传的历史责任感。B.“真”是指真情实感,文学作品应该表现出真情实感,才能打动人心。本文的这种真情实感不只在于叙述真切逼真的生活,还在于真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C.“细”既可以指构思的精巧细致,也可以指情感的细腻入微。本文作者善于捕捉生活的细微之处,人物内心复杂情感都是通过往事的巧妙剪裁直接呈现的。D.散文的“清”与“细”皆为“真”服务。作者以清晰流畅的行文,配合平淡质朴的语言,真实记录父子之间生活的点滴,带些淡淡的苦,也有微微的甜。8.作者对父亲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请结合全文作简要说明。(4分)9.假如你是“人民网”的编审,你认为本文是否适合编入“奋进新时代,传扬好家风”这一专栏?请结合文本谈谈你选用或弃用的理由。(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 初,石守信、王审琦等皆帝故人,有功,典禁卫兵。赵普数以为言,帝曰:“彼等必不吾叛,卿何忧之深邪?”普曰:“臣亦不忧其叛也。然熟观数人者,皆非统御才,恐不能制伏其下,则军行伍间万一有作孽者,彼临时亦不能自由尔!”帝悟。一日,召普从容论天下之事,因喟然叹息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八姓十二君僭窃相踵,兵革不息,生民涂炭。吾欲息天下之兵,建久长之计,其道如何?”普对曰:“节镇太重,唯稍夺其权,则天下自安矣。”帝曰:“卿勿复言,吾已喻矣。”(选自《宋史纪事本末收兵权》,有删改)材料二 汉王甫破项羽,还至定陶,即驰夺韩信军;天下自此宁矣。大敌已平,信且拥强兵也何为?故无所挟以为名而抗不听命,既夺之后,弗能怨也。如姑缓之使四方卒有不虞之事有名可据信兵不可夺矣。夺之速而安,以奠宗社,以息父老子弟,以敛天地之杀机,而持征伐之权于一王,乃以顺天休命,而人得以生。且信始不从蒯彻之言而与汉为难者,项未亡也。叁分天下,鼎足而立,蒯彻狂惑之计耳。信反于齐,则张耳扼其西,彭越控其南,鼎足先折而徒为天下蟊贼。信知其不可而拒彻,计之深也。项王灭,汉王倦归于关中,信起而乘之,乃可以得志。彻之说,信岂须臾忘哉?其曰“不忍背汉”者,姑以谢彻耳。削王而侯,国小而无兵,尚欲因陈豨以发难;拥三齐之劲旅,西向而虎视,尚谁忌哉?或曰宋太祖之夺藩镇也类此。而又非也。信者,非石守信、高怀德之俦也。割地而王,据屡胜之兵,非陈桥拥戴之主也。故宋祖惩羹吹齑而自弱,汉高拔本塞源以已乱,迹同而事异。其权不在形迹之间也。(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有删改)【注】蟊贼:比喻危害国家或人民的人。陈豨:早年跟随刘邦并被封侯,后反叛被杀。三齐:秦亡,项羽以齐国故地分立齐、胶东、济北三国,后泛称“三齐”。韩信灭齐后,被刘邦封为齐王。惩羹吹齑:被热汤烫过嘴,连吃冷菜也要吹一吹。比喻鉴于已往的教训,遇事过于小心。齑,细切的肉菜,冷食品。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如姑A缓之B使C四方D卒E有不虞之事F有名G可据H信I兵J不可夺矣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数,屡次,多次,与《鸿门宴》中“范增数目项王”的“数”意思相同。B.行伍,五人为伍,五伍为行,代指军队,《过秦论》中“蹑足行伍之间”的“行伍”即是此意。C.稍,稍后,不久,与《苏武传》中“稍迁至栘中厩监”的“稍”意思相同。D.俦,辈,类,表示一类人或事物,与之意义相同的词还有“属”“徒”“伦”“侪”等。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普认为石守信等人统领禁军不妥,于是向宋太祖进谏,宋太祖刚开始认为赵普多虑了,后来才醒悟。B.在与宋太祖议论天下形势时,赵普指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节度使的势力过大,会影响国家安定。C.刘邦在刚刚打败项羽后,迅速抓住时机和平夺取了韩信的兵权,王夫之认为此番夺权的意义十分重大。D.王夫之认为刘邦夺韩信兵权与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有本质的不同,因为石守信等比不上韩信,赵匡胤也不如刘邦。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吾欲息天下之兵,建久长之计,其道如何?(4分)(2)拥三齐之劲旅,西向而虎视,尚谁忌哉?(4分)14.王夫之认为刘邦夺取韩信兵权是“拔本塞源以已乱”,为什么?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马嵬(其二)李商隐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注】安史之乱潼关被攻破时,唐玄宗逃往蜀地避难。随行军队行至马嵬(wi)驿哗变,杀死杨国忠,并要求杀死杨贵妃。唐玄宗不得已令杨贵妃自缢,史称“马嵬之变”。海外徒闻更九州:杨贵妃死后,有术士说在海外的仙山找到了她,并带回金钗之类的饰物给唐玄宗看。鸡人:宫中掌握时间的卫士。莫愁:古时洛阳女子,婚姻美满。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一开篇夹叙夹议,先概述方士在海外寻见杨贵妃的传说,接着用“徒闻”加以否定,讥讽了唐玄宗的痴心空想。B.颈联中的“笑”字语含讽刺。当时笑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而今被逼赐死杨贵妃,从此想一年一度相逢也不可得。C.从章法上看,诗歌运用了倒叙手法,先说寻见杨贵妃,再追叙马嵬之变,最后点出问题的实质,可谓一波三折,曲折幽深。D.唐人咏马嵬之变的诗很多,本诗也和其他大多数作品一样,认为罪责在杨贵妃,责其媚上误国,而对唐玄宗深表同情。16.《马嵬》一诗,前人评论说“讽意至深,用笔至细”。请结合诗句从对比方面简要分析你对“讽意至深”的理解。(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毕业纪念册上,小刚引用《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寄语同学要兼具“内美”与“修能”,不断提升自我。(2)如果要劝一个同学在学习上学会坚持,正面阐述“只有坚持不懈,才会有所成就”的道理,可以选用《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3)课余,小刚和同学玩飞花令,确定了以“芙蓉”这一意象为题,因此,他们很有可能吟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古诗词名句。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中国学术向来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为鹄的,而域外文化很少强烈关注。及至晚清,列强环伺,国难当头,西方文化凭借着近代工业和军事力量欺凌中国,使中国人开始务实地正视西方文化的存在价值。为了 A ,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留心于中西文化的异同,不过自晚清直到五四前夕,从事文化比较的学人大体限于“东方尚道,西方尚艺”的结论。视西方文化为器用的文明、物质的文明,东方文化为( 甲 )。基于这种认识而提出的文化对策 B 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持这种观念的典型代表是张之洞,但这一观念实际上代表了清末民初一大批学人的思想,直到三四十年代尚有余波。如实地说,对“中体西用”论( 乙 ),而应具体的分析。因为“中体西用”较之封建顽固派的“中体中用”来有明显的进步。况且从体用角度研究中西文化,强调以我国文化为主体来吸收西方先进文化,这种方法论原则也是正确的,因为外来文化的移植,离不开一个接受外来文化的主体。我认为,“中体西用论”主要错误有三:其一,“中体西用”论所讲的“西学”,只限于西方文化的物质层面,即“船坚炮利之术”,最多包括部分的西政(如教育、工商等)而不包括西方的科学精神、民主制度和反封建专制主义的价值体系;其二,其所谓“中体”,也不是指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如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民本主义政治思想、无神论传统等),而恰恰是当时已成为历史障碍的封建纲常名教;其三,“中体西用”论的理论基础是形而上学的“器变而道不变”论。【注】鹄的:箭靶中心,引申为目的、想要达到的结果。18.文中第一段出现了三处引号,都是同一用法,下列语句中的引号与文中第一段三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科学家借用一名乡村歌手的名字,给这只克隆羊起名为“多利”。B.“落木千山天远大”充分说明了这个空阔,这是到了要斩断柔情的时候了C.你真是个“聪明”的学生,竟然把作业都抄错了。D.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也是一个“危机”的时代。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20.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21.洋务运动的失败,宣告了“中体西用论”的破产。“五四”时期,一批青年知识分子主张“全盘西化”,即学习西方的思想、行为方式,将中国的封建文化全盘抛弃。文中第三段指出了“中体西用”论的主要错误,请模仿这一格式,指出“全盘西化”的错误。要求:不少于两条,表意完整,表达流畅,符合事理。(5分)2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有时候我们会认为,一个自信的人是丝毫不会怀疑自己的,而现实并非总是如此。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5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语文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答案】A【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对阅读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归纳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根据材料一第一段“不同文明等级对应着高低不同的国际权利,野蛮人的土地属于等待开发的无主荒地。在这个文明等级当中,中国被放置在半蒙昧、半文明的位置,是不拥有完全主权的状态”,可知中国“被放置在半蒙昧、半文明的位置”,不属于“野蛮人”,其土地不是“等待开发的无主荒地”。2.【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一第一段“公民权是自由人区别奴隶和外邦人的权力”可知,“外邦人”是没有公民权的,所以A项错。3.【答案】D【解析】ABC三个选项的句子都涉及了天、地、人的关系,其中“诚者天之道也”中的“天”,指天地宇宙。只有D选项“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讲的是统治者要加强自身修养,才能统治好天下,这一句只涉及了人事,而没有谈到人事与天地宇宙的关联。4.【答案】(1)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是中华文明这个文化生命体的一个阶段,它与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价值观是一以贯之的,其具有连续性,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现代化。(2)中国式现代化是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与中国传统文明理论一脉相通,价值观相同,促进了中华文明的连续与更新。【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对文本的综合分析与把握能力。题干中引用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不是文明断裂的产物”,共有两层含义,一是中国式现代化是立足于中国大地长出来的,不是照抄照搬其他国家,具有历史的连续性和独立性,二是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自古以来的文明“更新”的结果,这一更新,结合材料二来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因此,要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评分参考】答出一点计2分,答出两点计满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得分。5.【答案】(1)要追求人与人、人与天地宇宙之间的和谐共生,推动和谐发展、绿色可持续发展,在天人互动中人要将自身内部所具有的天地之德开显出来。(2)要秉持正确的文明观,实现文明与文明之间的平等相待、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3)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实现传统的创造性转化,推动中华文明在持续发展基础上的不断更新,使文明发展最终指向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对文本的综合分析与提炼能力。中国传统的“天地人构成一个完整的生命共同体”的文明观,结合材料来看,应该涉及了三层含义:一是天地人构成一个完整的生命共同体,人与人之间、人与天地之间要能和谐共生,并在天人互动中人要将自身内部所具有的天地之德开显出来。二是材料一中提到这一文明观没有西方传统文明观中的疏隔与等级观念,“天地人构成一个完整的生命共同体”,因此文明之间是平等的,应当和平共处、交流互鉴。三是马克思主义的文明观,与中国古代“天地人构成一个完整的生命共同体”的文明观念有深深的契合之处。一者指向在天人互动中人将自身内部所具有的天地之德开显出来,追求人的完善与发展;一者在批判资本主义文明的基础上,指向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二者应进一步结合起来,实现中国传统文明的创造性转化,建设好中华现代文明。【评分参考】答出一点计2分,答出三点计满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得分。6.【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选项“枯燥的童年生活”于文无据。7.【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学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鉴赏评价能力。C选项“直接呈现”表述不全面,本文作者的情感复杂,有直接表达的,也有通过叙事和描写间接呈现的。8.【答案】(1)不理解。对父亲一辈子谨小慎微行为的不理解。(2)感恩。对父亲在文学上的引领和支持的感恩。(3)愧疚。对长时间未能读懂父亲,甚至误会父亲的愧疚。(4)怀念。当“我”读懂父亲时,已经物是人非,只能怀念。【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概括文学作品相关内容,梳理文本情感发展脉络的能力。与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鲁迅两篇文章的学习任务相一致。文章开头部分就给定了父亲的性格特征,并明确表达了“我”一直的“不理解”;第四到六段作者回忆了父亲给“我”和弟弟讲文学经典和名人趣事,以及不反对“我”买书的事,体现的是父亲在文学上的引领与支持,从第六段的议论性语句可以看出,作者对此心怀感恩;第七到十段讲述了父亲的“为官”以及“我”的“插队”经历,从中可感受到“我”因对父亲长时间的误解而愧疚的心理;最后一段读北岛的《城门开》而泪湿眼眶,可分析出“我”对父亲的怀念之情。【评分参考】每点1分,要有“我”对父亲情感的概括,也要有结合文本的简要分析。情感的分析应该与文章的写作顺序相契合。如考生将“怀念”之情答成对父亲厚重的爱,亦可酌情给分。9.【答案】观点一:适合编入。本文虽有一定的历史年代感,但体现了“好家风”的传承,具体表现在:(1)追求的传承。在年轻时总会不安分地试图改变现状,寻求突破,父亲如此,儿子如此,当时的沧县人如此,现在的年轻人亦如此。(2)亲情的传承。在特殊的年代里,父亲为了孩子,从曾经的血气方刚变得谨言慎行,这份厚重的爱让“我”追随“父亲”成为“父亲”。(3)教育的传承。从当私塾先生的爷爷,到爱看书、喜欢藏书的父亲,再到在父亲影响下爱上阅读和写作的“我”,体现了家庭教育的传承。观点二:不适合编入。理由如下:(1)时间不相符。父亲那个年代与现在相隔近百年,不能很好地展现新时代家风的特点。(2)人物不典型。无论是从经历上,还是从人生追求上看,父亲这一人物的示范性都不够。(3)主题有偏差。儿子一度不理解父亲,父亲也未参与儿子成长中的重大选择,此种父子关系不利于形成“好家风”,更不适合传扬。【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学作品内容和主题把握的能力,以及个性化解读的能力。这是一道典型的开放性题目。无论观点是什么,都应充分考量本文的人物和主题与“奋进新时代,传扬好家风”这一主题之间的关联。“新时代”是时间背景,“传扬好家风”是主题要求。从内容上看,本文与初中教材中莫怀戚的《散步》有相关联处,都涉及“生命的传承和延续”。如选择“适合编入”,考生可依据已学课文去感受和探究本文中的“传承”;如选择“不适合编入”,则可从“新时代”上找时间偏差,从“好家风”上找人物和主题偏差。【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2分,只呈现选择结果但不阐述理由,不得分。如在“适合编入”的理由中答到文化的传承(小时候父亲常给“我”和弟弟讲沧州地区有名文人纪晓岚的民间传说),或者期待的传承(父亲将自己在文学上未曾实现的梦想不由自主地延伸到“我”身上),亦可酌情给分。10.【答案】BFH【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包括对句读的理解、文意把握、文言语感等。联系前文,本处文字是假设论证,若刘邦稍有迟缓,韩信兵权就不可夺去。根据“主谓宾”完整的原则,由谓语动词确定相应的主语、宾语,B、F、H三处句点便很清晰了。11.【答案】C【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关键词语的能力。C项不正确,文中的“稍”和《苏武传》中的“稍”都是“渐渐,逐渐”的意思。12.【答案】D【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对阅读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归纳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因为石守信等比不上韩信,赵匡胤也不如刘邦”并非二者夺兵权的本质区别:拥立赵匡胤的石守信等人未必如韩信般有反心,赵匡胤释兵权是“自弱”,解除一众武将的兵权造成了日后兵力、国力的削弱;占有绝对优势的刘邦夺兵权则是“已乱”,消灭了与王权抗衡的力量,巩固了自己的统治。13.【答案】(1)我想平息天下的战争,(为国家)建立长治久安的政策,有什么办法吗?(2)(而他当年)拥有齐地精锐的军队,朝西对着(关中地区)虎视眈眈,还会忌惮谁吗?【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综合把握能力、翻译能力,要求整体把握语句在文段中的意义和作用,正确理解具体语言环境中词语的意义,重点关注关键词语的理解,注意古今词义的区别,同时要对特定的句式结构有所了解。【评分参考】(1)息,平息;兵,战争;道,主张,办法;句意1分。(2)补出主语“他”或“韩信”;虎视,虎视眈眈,窥伺觊觎;尚谁忌哉,宾语前置句,尚忌谁哉;句意1分。14.【答案】韩信虽在刘邦麾下,但逐渐拥有了与之抗衡的实力与野心;灭项羽后,刘邦速夺韩信兵权,使天下免于新一轮的战乱,也巩固了自己的王权。【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综合理解能力以及信息筛选能力、观点归纳能力,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材料二可析分为三层:开头至“而人得以生”为第一层,点明刘邦迅速而和平夺取韩信兵权的事实及意义;“且信始不从蒯彻之言而与汉为难者”至“尚谁忌哉”为第二层,剖析韩信叛汉的实力及野心;“或曰宋太祖之夺藩镇也类此”至文末为第三层,反驳宋太祖释兵权与刘邦夺兵权类似的观点,指出二者看起来类似却有着本质的区别。解答此题时,可扣住“拔本塞源以已乱”的观点,综合以上对材料二内容层次的分析,从夺兵权的原因和结果两个角度分别概括即可。【评分参考】每点2分,答对两点得5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文言文参考译文】材料一 起先,石守信、王审琦等都是宋太祖的旧交,有功劳,掌管禁卫兵。赵普数次向太祖提出收回石守信、王审琦等人典领禁卫军权力的谏言,宋太祖说:“他们绝不会背叛我,你为什么如此忧虑呢?”赵普说:“我也不忧虑他们会背叛。不过仔细观察这些人,他们都没有统管部下的本领,恐怕不能制服部下,那么军中万一有人作乱,到那时他们也就不可能控制得住,只能任人摆布了。”宋太祖明白了。一天,宋太祖召见赵普随口谈论天下之事,于是叹气道:“自唐末以来数十年间,八姓十二君接连越分窃取帝位,战乱不断,使得百姓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我想平息天下的战争,(为国家)建立长治久安的政策,有什么办法吗?”赵普回答说:“地方藩镇势力太大,唯有逐渐削夺其权力,那么天下便能安定。”宋太祖说:“你不必再说了,我已经明白了。”材料二 刘邦刚刚击败项羽,回到定陶,就疾乘马车赶到韩信军营,夺走了他的兵权,天下从此安宁无事了。大敌已灭,韩信仍手握重兵还有什么用呢?所以,他无法找到合适的借口来抗令不遵,(而且)被剥夺兵权之后还不能心生怨恨。如果(刘邦的行动)有所迟缓,一旦四方突然发生了什么不测事件,(韩信)有了借口可以利用,(那么)他的兵权就剥夺不了了。(刘邦)剥夺兵权迅速而平和,可以稳固宗庙社稷,可以减轻天下父老子弟的负担,可以收敛天地之间的杀机,从而使征战讨伐的大权集中在君王一个人的手里,(这样)就可以顺应上天美善的旨意,使人民得以活命。况且,韩信当初之所以不听从蒯彻的游说而反叛刘邦,是因为项羽还没有灭亡。(让韩信与刘邦、项羽)三分天下,像大鼎的三足一样并立,不过是蒯彻狂妄昏惑的计策罢了。(如果)韩信(真的)在齐地谋反,那么张耳扼守在其西面,彭越控制其南部边境,(这样一来)鼎足就先折断而自己也白白地当了天下的害人虫。韩信知道蒯彻的计谋不可行,所以拒绝他,(这是他)深谋远虑啊。项羽灭亡后,刘邦疲惫不堪地回到关中,韩信趁此良机起兵反汉,才能如愿以偿地取得成功。蒯彻的主张,韩信每时每刻何曾忘记?他之所以说“不忍心背叛汉王”,只不过是暂时推辞拒绝蒯彻的话罢了。(后来韩信被)削去楚王封号而改封淮阴侯,封国弱小而且没有军队,尚且想要借陈豨叛变之机而发难;(而他当年)拥有齐地精锐的军队,朝西对着(关中地区)虎视眈眈,还会忌惮谁吗?有人认为宋太祖削夺藩镇军权的做法与刘邦夺韩信军权相似。(这种说法)却是不正确的。韩信,不是石守信、高怀德之流所能比拟的。割地以分封诸侯王、统率屡战屡胜的军队的(刘邦),也不是在陈桥兵变中被拥戴(而黄袍加身)的赵匡胤。因此,宋太祖杯酒释兵权,是鉴于已往的教训,过于小心而削弱了自己,汉高祖则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来防止叛乱,(两人的做法)看起来相似但实际大相径庭。这其中的关键并不在事情的表象上面啊。15.【答案】D【解析】“认为罪责在杨贵妃,责其媚上误国,而对唐玄宗深表同情”错误,本诗表达了对唐玄宗荒废朝政、迷恋女色的批判。16.【答案】颔联宫廷中的“鸡人报晓筹”和马嵬驿的“虎旅传宵柝”(或颈联当时的“七夕笑牵牛”和此日的“六军同驻马”),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处境和心情跃然纸上,暗讽唐玄宗正是因为昔日的沉迷女色,荒废朝政,才有今日的凄怆悲凉。尾联贵为天子保不住宠妃和普通百姓夫妻恩爱形成对比,发人深思,暗讽唐玄宗正是沉迷女色、荒废朝政,才致使国家动乱,宠妃不保。【评分参考】指出对比,每处1分;讽意分析两处内容相似,2分;语言表述规范,1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17.【答案】(1)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又重之以修能(2)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3)示例一: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 示例二:小楫轻舟 梦入芙蓉浦示例三:制芰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 示例四: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示例五:芙蓉如面柳如眉 对此如何不泪垂【解析】(1)(2)题将需要默写的语句置于原始叙述语境之中,要求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正确作答,答案具有唯一性;(3)题答题有开放性,也有限定性。试题设置了内容要求——含有“芙蓉”意象、古诗词名句,与此符合的均可被选择。参考答案示例一出自《涉江采芙蓉》,示例二出自周邦彦《苏幕遮》,示例三出自屈原《离骚》,示例四出自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示例五出自白居易《长恨歌》,其他答案符合情境要求的,也视为正确答案。【评分参考】每空1分,漏字、错字不得分。18.【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A项表示特殊含义;C项表示讽刺;D项表示强调;B项表示引用,和文中第一段引号用法相同。故选B。19.【答案】A救亡图存B自然而然(理所当然顺理成章)【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处语境指的是要把国家从国难中拯救出来,故填写“救亡图存”。B处语境指的是基于某种认识,提出某种策略的自然性、合理性和正当性,故填写“自然而然(理所当然顺理成章)”。【评分参考】每处1分,其他合适的成语也可给分。20.【答案】甲:道的文明、精神的文明乙:不应简单的否定【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甲句填写的是句子的部分内容,要表达与“器用的文明、物质的文明”相对的意思,从第三段“器变而道不变”可知,与“器用”相对的是“道”,与“物质”相对的自然是“精神”,故答案是“道的文明、精神的文明”。乙句填写的同样是句子的部分内容,与下一句“而应具体的分析”构成转折关系,要表达是肯定“中体西用论”的意思,故答案为“不应简单的否定”。【评分参考】每处2分,意思对,符合字数要求即可。21.【答案】示例:我认为,“全盘西化”论主要错误有三:其一,就西方文化系统来说,它是在西方特定的历史时空和条件下产生的,这就决定了这一文化体系不可能“全盘”化入在另一历史时空中形成的文化体系之中;其二,从中国文化本身来看,它是在中国的历史时空中形成和发展的,中国文化特有的个性也不可能被另一文化“全盘”化去;其三,“全盘西化”毫无实践的根据,也毫无指导实践的价值。【解析】试题对“全盘西化”做了解释,显然这是一种片面的、极端的错误思想。文中分别从“西学”“中体”“理论基础”三个角度指出“中体西用论”的错误,这提示我们也可以从这些角度来分析“全盘西化”的错误,西方文化不可能彻底融入中国文化,中国文化也不可能被西方文化取代。【评分参考】每点2分,语言表述规范1分。22.【答案】“而域外文化很少强烈关注”改为“而对域外文化很少强烈关注”。“使中国人开始务实地正视西方文化的存在价值”改为“使务实的中国人开始正视西方文化的存在价值”。【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语病,第一处:成分残缺,“域外文化”前缺少介词“于”或“对”,和上句中的“以”相呼应。第二处:语序不当,“务实”显然是用来修饰中国人的。【评分参考】每处2分。23.【参考立意】一个自信的人,并非不会自我怀疑,而是更有能力与自我怀疑共处,让自己变得更自信。真正自信的人内心强大,对外界认识清楚、自我定位清晰,不会陷入自我怀疑。【解析】这则材料思辨意识明显,观点鲜明。针对生活中的常见认知“一个自信的人是丝毫不会怀疑自己”,指出“现实并非总是如此”,这只是部分情况,可见材料隐含着另一个观点——有时候,一个自信的人也会产生自我怀疑。这就促使考生围绕“自信”与“自我怀疑”的关系展开一系列的深度思考:高度自信、真正自信的人为何丝毫不会怀疑自己?一个自信的人在什么情况下会陷入自我怀疑?陷入自我怀疑后,是越来越自信还是越来越自卑?为什么?如何从自我怀疑中走出,变得更为自信?当然,在此思考过程中,考生可能需要界定清楚两组概念——“自信”与“自负”,“自我怀疑”与“自我否定”。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