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南山中学2024年秋季高2022级九月月考历史题答案1.【答案】A【解析】据表格信息可知,商代的官职设置呈现系统性和多样性,各个官职有明确的职掌范围,共同维持国家运转,这反映了商代已经建立起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国家机构,故选A项;表格中只列举了商朝官员的职权,未涉及考核制度信息,排除B项;表格内容更多展示的是官职的设立和职掌,而非上层建筑的变革情况,排除C项;表格中的官职设置更多体现的是等级和分工,而非原始民主的风格,排除D项。2.【答案】D【解析】据材料“战国时……为其学派特色”可知,战国时期李斯等出儒入法,荀子思想存有重法成分,杂家“兼儒墨,合名法”,这体现了战国时期各家学派互鉴的特征,故选D项;材料强调各家学派相互交流,并非强调“私人讲学”,排除A项;据材料“吴起与曾子”“李斯、韩非”“荀子”等可知,材料阐述的是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的发展情况,并非“诸侯兼并”,排除B项;结合所学,士人阶层开始崛起的表现为士人阶层社会影响力的扩大,材料强调战国时期学术发展情况,并非“士人阶层开始崛起”,排除C项。3.【答案】A【解析】据材料可知,南郡守腾要求各县、道啬夫“通过传播法令的方式教化百姓”,有利于让南郡居民了解、熟悉、认同秦律及秦国统治,故选A项;“确立了中央对地方的绝对控制”的是郡县制的全面推广,排除B项;“舆论”偷换主体,应为“风俗”,排除C项;公元前221年,秦朝才实现统一,排除D项。4.【答案】C【解析】据材料可知,汉代边疆的官吏多来自异地,这一措施有利于汉代加强对边疆的统治,故选C项;材料反映的是边疆治理,未涉及长途贸易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材料中地方官员多为异地人但未涉及民族信息,无法得出民族交融程度加深,排除B项;在中央削弱相权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而材料涉及的是地方制度,排除D项。5.【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在造纸术发明以前,户籍账簿书写在简牍上,由于简册书写不便,运输不易,户籍账簿只能在乡编制;东汉末年蔡伦改进造纸术,纸张书写方便易运输,所以魏晋以来,账簿转为有国家控制力更强的县廷负责制作,推动了中央集权的强化,故选D项;户籍账簿在乡编制还是在县廷制作,体现的都是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户籍账簿有乡编制,转为有县廷负责,与政权更迭无关,排除B项;简纸更替反映了户籍的管理权,从在乡编制变成了县廷负责制作,只是说户籍管理的机构发生了变化,且基层主要是县以下的乡里,排除C项。6.【答案】C【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省之下设府(州),府之下设县(州)”,提及了“省”,即行省制,可知是元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改道为路,形成路、州(府)、县三级制”,可知是宋朝的地方行政区划——路、州(府)、县三级制;“郡下设县,根据户数多少,分别置官”主要表现的是秦朝的地方行政区划;“州成为一级行政机构,形成州、郡、县三级制”主要表现的是东汉末年的行政区划。由此可知,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是。选择C项符合题意。7.【答案】A【解析】据材料可知,汉魏、魏晋时期,国家政权的建立仰仗于豪强世家大族的支持,从而出现政权更迭以自上而下的禅让方式出现,减少了动荡,有利于士族继续垄断权力,体现了当时豪强世族力量的强大,故选A项;少数民族力量进入中原,是暴力手段实现政权更替,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世家大族的崛起,对皇权易形成威胁,排除C项;自耕农经济壮大与朝代更迭频繁没有直接关系,且有时会起到稳定政权的作用,排除D项。8.【答案】C【解析】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多个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各民族政权都将炎黄视为自己的始祖,这说明当时尽管政权并立,但民族交融促进了文化认同,意味着政权并立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故选C项;治史深受传统史学影响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题干所述是当时少数民族政权与汉族政权都有着对炎黄共同的文化记忆,而不是强调民族政权的发展,B不符合题目主旨,排除B项;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并未走向平等,夷夏观念还是非常强的,D项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9.【答案】C【解析】据材料“依附名例断之”“皆令其写律文断之”“皆须具引律令格式正文”可知三则史料均强调古代的司法审判需要依据明确的法律条文或者判例,体现了罪行法定的原则,故选C项;材料并未体现法律儒家化的相关信息,无法体现援礼入法的原则,排除A项;罪行法定的原则有利于司法公正,但是无法完全保证,“杜绝”的说法绝对化,排除B项;材料只是强调依法审判,并未强调皇权与法律之间的关系,排除D项。10.【答案】D【解析】据材料“市令管理市场交易之事,以‘三贾均市’管理市场物价......”可知,唐朝时期设置专门的官员管理市场交易,按照商品质量将物价定为三等,这些做法的目的是规范市场的交易秩序,故选D项;据材料“《唐六典》记载,市令管理市场交易之事”可知,《唐六典》是唐朝一部行政性质的法典,反映的是封建政府对商业活动的管理,这有利于商业的发展,并非是对商业活动的限制,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市令是管理市场的官员,不负责税收,与保障政府财政收入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商家的恶意竞争是市场秩序混乱的表现之一,因此规范市场管理并非只针对商家的恶意竞争,“杜绝”的说法也太绝对,排除C项。11.【答案】C【解析】据材料“唐朝士人存在‘觅举’的风气”反映唐代广大举子奔走士大夫门下,以诗文自荐求得提携的现象,结合所学可知,唐朝统治者将科举制作为官员选拔的制度,科举以分科考试选拔人才为特点,分为制举和常举,制举由天子下诏,内外官举荐,即通过达官贵人、朝廷重臣或是社会名流的举荐而入仕,旨在选拔“非常之才”,因此荐举也是选官的重要途径,故选C项;唐代规定凡官吏士庶人等只要出身清白、不属于工商杂类,均可参加科举考试,材料反映的是唐代广大举子奔走士大夫门下,以诗文自荐求得提携的现象,没有涉及选官范围扩大,排除A项;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士族阶层日益把持选官大权,唐朝科举制的实行,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统治基础,排除B项;自荐的对象王公等不一定就是考官,排除D项。12.【答案】A【解析】据材料并结合纲要上册第9课所学可知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可知,为了平衡文武关系、稳固江山秩序,宋初统治者大力提倡、推崇“儒将”;北宋中后期,崇文抑武风气浓厚,“儒将”和“武夫”对立尖锐,“儒将”渐为文士所专用。“靖康之变”后,由于战争形势紧张,南宋武将势力扩张,“儒将”标准放宽,且更注重务实。宋代“儒将”观念的演变,反映了宋代文武关系的变迁,折射了政治形势的变迁,故选A项;“崇文抑武的贯彻”以偏概全,与材料“南宋时期‘儒将’的标准悄然放宽”——武将地位上升相悖,排除B项;“科举制度的发展”以偏概全,其只能反映北宋中后期“儒将”为“文士所专有”,排除C项;“中央集权的强化”以偏概全,其主要与宋崇文抑武政策变化相关,排除D项。13.【答案】C【解析】据材料表明可知,面对皇明祖训,明朝的皇帝有的内容遵循了(不变),有的却违背了(变化),深入分析这些内容,废丞相后不再立丞相,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设立专门的太监学校,是为了扶植宦官制约内阁,必须加强宦官的知识文化,也是为了强化皇权,所以选C选项;制度的变与不变都是表象,嬗变只看到了其中变化的表象,排除A选项;制度变与不变都是为加强君主专制,有明确目的,不是随意的,排除C选项;宦官专权只回答了变化部分的直接原因,没概括不变部分的原因,排除D选项。14.【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朱单在经系列改革后,成为可通过引行中介进行交易的有价证券,这种变化使得朱单的交易频率增加,使得朱单成为保值增值的有价产品,变相提高了引盐运销商成本增加,故选B项;材料中的做法有利于朱单的流通,有利于商人参与官盐的经营,排除A项;朱单的交易不属于金融市场的范畴,且朱单的交易频次的不断增加,实质是风险的不断积累,排除C项;材料中显示了朱单这一有价证券的交易,但这种有价证券的交易不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证券,因为中国古代资本主义萌芽一直没有发展起来,排除D项。15.【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部分食物的原产地及传入中国的时间表”可知,中国古代从西汉到清朝,外来食物源源不断的传入中国,历经千年,说明食物物种的交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故选C项;西汉时期食物传入通过路上丝绸之路,明清时期通过海上贸易传入中国,排除A项;西汉时候就已经有外来食物传入中国,排除B项;材料只提到外来食物传入中国,并未涉及中国食物外传的内容,无法体现双向交流,排除D项。16.【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清朝前期通过设立理藩院和颁布相关律例、章程等措施,注重用礼仪教化促进边疆民族的国家认同,这些举措不仅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和管理,也促进了边疆民族与中央的融合和发展,故选,即D项;吴国王子季札出使中原列国不仅展示了吴国的文化和实力,还加强了与中原列国的联系和交流,为吴国的崛起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吴国是通过打败楚国后举行黄池之会等一系列会盟活动,成功地在诸侯国中树立了霸主形象,并一度取得了霸主地位,排除 ,即A项;“应运而兴,复大禹之业”不仅是赫连勃勃的政治口号,也反映了他的政治目标,是对其统治区内汉族和其他民族的一种号召,以共同的文化和历史记忆来凝聚人心,西夏政权是由党项族的首领李元昊建立的,排除,即B项;标志着中国古代戏剧艺术成熟的是元杂剧,与材料中历史事实的“散曲”不符,排除,即C项。17.【答案】(20分)(1)图 3:辽、金、元时期;(2 分)。图 4:明清时期。(2 分)。趋势:秦汉时期核心区主要在关中,长安、洛阳是其基本点;中晚唐至北宋,政治、军事中心东移,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元明清时期,政治重心主要是在以北京为中心的华北北部地区,经济重心是江南地区,虽然元明清时期经济政治重心相背离,但通过京杭大运河密切联系。(6分)(2)影响因素:中国历代王朝统治核心区的变动与都城设定密切相关。此外还包括经济、政治、文化、交通条件、自然地理、军事因素、民族关系、历史传统等因素。(4分)示例:文化因素——北魏虽然实现了北方的局部统一,但民族之间存在着严重隔阂,文化冲突剧烈,不利于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改变鲜卑民族的旧俗,深化改革。为了使北魏王朝以华夏正统的姿态雄踞中原,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因此将都城从平城南迁到洛阳。(列举某一因素得2分,能够围绕这一因素举例说明得4分,共6分。)【解析】(1)据图3“乌兰巴托”(今蒙古国首都)“和林”(历史上蒙古帝国首都)、斡难河(蒙古部落发源地)及所学可知,这是元朝的前身蒙古帝国的核心区,根据箭头指向上都、大都,得出忽必烈打败阿里不哥后,首都先迁徙到上都,最后迁到大都(今北京),形成元朝以大都为中心的政治核心区;据图3“上京”及所学可知,这是辽朝的首都与核心区,据图3“上京”后来改名会宁府、黄龙府(岳飞《满江红》“直捣黄龙府”),得出灭亡辽国与北宋的金国拥有包括黑龙江、松花江流域的核心区;所以,图3是辽、金、元时期;据图4“京都”及所学可知,这是明清以都城北京为核心的北方核心区,据图4“扬州府”“苏州府”等信息及所学可知,这是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核心的南方核心区,明清时期首都均设在北京,南宋后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江南地区农业、手工业发展较快,商品经济发达,所以形成了以都城北京为核心的北方政治核心区和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核心的南方经济核心区,故图4是明清时期。据材料图1可知,秦汉时期,王朝的核心区域在关中地区及河南、河内、河东等区域,长安洛阳是其基本点;据材料图2及所学可知,中晚唐时期王朝核心区域在长安与洛阳的中原地区,北宋以河南开封为王朝的核心,所以中晚唐五代北宋的王朝核心区域在汴(开封)洛(洛阳)与河北,政治、军事中心东移;据材料图3及所学可知,辽、金、元皆起源于北方草原,而后建立政权进入燕地,据材料图4及所学可知,明朝建国初定都南京,但很快迁移到北京,清朝最终定都北京,其王朝核心区为南北直隶与畿辅地,所以,元明清时期,政治重心主要是在以北京为中心的华北北部地区,经济重心主要是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核心的江南地区。(2)第一小问因素,据材料“据之即足以控制全国”“拥有统治全国的合法性”“兵甲所出、财赋所聚、人才所萃、正统所寄的地区”及所学可知,中国历代王朝统治核心区的变动与都城设定密切相关。一般包括经济、政治、文化、交通条件、自然地理、军事因素、民族关系、历史传统等因素。第二小问举例说明,选择影响中国古代核心区域变动的任一因素,以某一朝代为例加以说明。如选择文化因素,以北魏为例说明:北魏虽然实现了北方的局部统一,但民族之间存在着严重隔阂,文化冲突剧烈,不利于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改变鲜卑民族的旧俗,深化改革。使北魏王朝以华夏正统的姿态雄踞中原,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因此将都城从平城南迁到洛阳。18.【答案】(20分)(1)特点:礼法结合(律令儒家化);体现封建等级制度;要求规范执法;对老弱妇孺及情况特殊的罪犯酌情论处;封建法律的继承性与延续性。(任意四点8分)(2)变化:从依照《明律》和旧制到融历代封建法律于一体;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制定专门法律。(4分)意义:法律与教化并重的传统得到继承与发展;维护法律政令统一,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是封建法典集大成者。(4分,任意二点4分)(3)认识:古代法律的阶级性(不公平性)——本质是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君主统治)的重要工具,所以“刑不上大夫”;古代中国法律的时代性——体现“礼法结合”的立法思想;古代法律的继承性与发展性。(任意两点4分)【解析】(1)据材料表格信息内容“《春秋》之义,父为子隐”、“杀一罪人,未足弘宪;活一孝子,实广风德”、“以其首罪免父,有光孝义”、文字信息“诸犯死罪非十恶,而祖父母、父母老疾应侍,且近亲中又无成年男丁者,须奏报裁决”并结合所学可得礼法结合(律令儒家化);据材料一“皇亲国戚、皇帝故旧、高级官僚、贵族等八类人犯罪时”可得体现封建等级制度;据材料“诸断罪皆须具引律、令、格、式正文”可得要求规范执法;据材料“九十以上……依律酌情而处”可得对老弱妇孺及情况特殊的罪犯酌情论处;从表格信息得出从汉到唐律令儒家化的趋势不断加强,体现了古代法律的继承性与延续性。(2)第一小问变化,据材料二“清入关初,曾依照《明律》并参酌关外旧制,制定法律”可知,清初,依照《明律》和旧制制定法律;据材料二“乾隆时期,修成了集历代封建法律之大成的《大清律例》”可知,乾隆时期制定了《大清律例》,融历代封建法律于一体;据材料二“清代还制定了《蒙古律例》《回疆则例》等”可知,清朝政府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制定专门法律。综上可知,材料二表明清朝在法律制定方面出现的变化主要有从依照《明律》和旧制到融历代封建法律于一体;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制定专门法律。第二小问意义,据材料二“非徒示之禁令,使知所畏惧”“弼成救化,以治其好生之德”可知,清朝法律的制定,使法律与教化并重的传统得到继承与发展;据材料二“使司法管辖深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维护了法律政令的统一”可知,清朝边疆少数民族法律的制定,维护法律政令统一,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据材料二“至乾隆时期,修成了集历代封建法律之大成的《大清律例》”可知,清朝《大清律例》是封建法典集大成者。(3)据材料一“皇亲国戚、皇帝故旧、高级官僚、贵族等八类人犯罪时”说明法律的不公平性,本质是维护君主统治的重要工具,体现阶级性;据材料一“诸犯死罪非十恶,而祖父母、父母老疾应侍,且近亲中又无成年男丁者,须奏报裁决”体现中国古代法律“礼法结合”的立法思想,体现时代性;据材料二“曾依照《明律》并参酌关外旧制”“修成了集历代封建法律之大成的《大清律例》”可知,体现古代法律的继承性与发展性。19.(12分)【答案】示例论题: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演变体现了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松弛。(2分)阐释:唐朝中期以前的赋税征收都是以人丁为主,如魏晋时期租调制和唐初租庸调制征收标准都是以人丁为主,按户征收粮和绢帛。为保证赋税收入,国家将农民牢牢的控制在土地上。唐中叶,由于均田制度遭到破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改为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征收标准以人丁为主转变为以资产为主,表明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减弱。到了清朝1712年,康熙帝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即位后,实行“摊丁入亩”,人头税彻底废除,表明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8分)总之,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征收标准由人丁为主逐渐转变为以资产为主,人头税逐渐减少直至废除,体现了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松弛,这有利于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适应了历史发展趋势。(2分)【解析】首先,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演变”自拟论题。据材料“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人头税被彻底废除”可拟定论题: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演变体现了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松弛。其次,围绕该论题进行阐释。据材料“魏晋时期,开始实行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可知,唐朝中期以前的赋税征收都是以人丁为主,如魏晋时期租调制和唐初租庸调制征收标准都是以人丁为主,按户征收粮和绢帛。为保证赋税收入,国家将农民牢牢的控制在土地上。据材料“两税法是以地税、户税为基础,以资产多寡为课税标准的税制”及所学可知,唐中叶,由于均田制度遭到破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改为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征收标准以人丁为主转变为以资产为主,表明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减弱。据材料“各省都已实行‘摊丁入地’……人头税被彻底废除”及所学可知,到了清朝1712年,康熙帝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即位后,实行“摊丁入亩”,人头税彻底废除,表明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最后,进行总结得出,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征收标准由人丁为主逐渐转变为以资产为主,人头税逐渐减少直至废除,体现了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松弛,这有利于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适应了历史发展趋势。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25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答案
2024-09-21·4页·40.3 K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