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时量:75 分钟 满分:100 分
得分
第卷 选择题(共 75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5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7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203 凌萌霞)云南洱海白羊村遗址是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其中出土的陶器几乎都
是夹砂的,纹饰以划纹、绳纹和篦纹为主。划纹中也有之字纹,它同中原磁山文化的
之字纹以及内蒙古东南与辽宁等地的之字纹似不属于一个系统。这反映出,当时
A.云南地区制陶技艺高超 B.中国早期文化缺乏交流
C.该地区的陶器样式单一 D.中国早期文化多元发展
2.(2203 朱黎菲)关于尧、舜、禹之间的权力转移,不同于《史记五帝本纪》记录的
“禅让制”。韩非认为是“舜逼尧,禹逼舜”“人臣弑其君者也”。《古本竹书纪年》
中也有“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等类似的记载。这说
明了
A.原始社会军事民主制导致禅让传说产生
B.儒家所推荐的选贤举能与法家存在分歧
C.文献史料的研究需要史料实证和综合考察
D.禅让篡夺并存于从传贤到传子的过渡阶段
3.(2203 崔睿媛)禁,是承置酒器的青铜器具,起源于商代晚期至西周初年,消失于战国
时代。之所以称“禁”,盖因周人总结夏商两代灭亡之因,均在嗜酒无度。鉴于此,
西周颁布了中国最早的禁酒令《酒诰》。由材料可以推测
A.西周是古代最早提出禁酒的朝代
B.制造酒禁有维护长期统治的目的
C.西周之人因有禁酒令而不再饮酒
D.平民也可以使用“禁”表明立场
4.(2203 许静怡)《礼记哀公问》中所言:“不能安土,不能乐天;不能乐天,不能成其
身。”自古以来,中国人的血脉中便有“恋土情结”“恋乡情结”。但早期中国士人的
情节表达多为城市性的,多以废墟化旧国旧都作为情感依托;隋唐之后,则逐渐转向
以乡村为主导的恋土恋乡情结。带来这一变化的因素
A.有助于社会阶层流动 B.加速了商品经济发展
C.促进了法律制度的创新 D.促使租佃关系普遍化
5.(2204 佘泽龙)春秋时期,现任官员可以依据才能和品行向朝廷输送人才,“虽在农与工
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这体现了
A.选官制不断瓦解 B.百家争鸣下人才辈出
C.诸侯争霸的需要 D.尊贤重士的社会风气
6.(2203 屈卓瑶)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这句话表达孔子在审案时和别人一样,
但目的在于使人们不争讼。这反映出
A.儒家重礼轻法维护社会秩序 B.诉讼人要求公平公正
C.孔子主张法治与教化相适应 D.当时社会推崇以和为贵
7.(2203 屈薇)春秋前期,齐桓公在管仲的协助下,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帜,联合诸侯,打败山
戎,帮助卫国复国,抑制了楚北上的势头。孔子曾说,如果没有管仲,我们就都是“披发左衽”
的野蛮人。孔子赞扬管仲的原因是
A.管仲的成就使我们进入了文明社会
B.齐国是春秋五霸中实力最强的国家
C.管仲保存了中原的先进文化的功绩
D.管仲的辅佐使齐国拥有强劲的实力
8.(2203 李姝蓓)三星堆(今四川境内)出土的文物,证明了古蜀国的存在。下图是在三星堆出土的
青铜文物。这一青铜人面像眼睛硕大,双眼突出眼眶十几厘米,造型奇特。这说明
A.古蜀国青铜业造诣比较高 B.该地的宗教祭祀发展迅速
C.蜀地与华夏文明没有交流 D.青铜过度消耗使聚落崩溃
9.(2202 时慧婷)《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缇萦为救父上书文帝,“妾父为吏,齐中称其
廉平,今坐法当刑。妾切痛死者不可复生,而刑者不可复续,虽欲改过自新,其道莫由,终不
可得。妾愿入身为官婢,以赎父刑罪,使得改行自新也”。书闻,上悲其意,曰:“《诗》曰:
‘恺悌君子,民之父母。’今人有过,教未施而刑加焉,或欲改行为善,而道亡繇至,朕甚怜
之。”此岁中亦除肉刑法。由此可见,汉文帝废除肉刑的原因是
A.弘扬儒家传统孝道 B.减轻民众刑罚压力
C.稳定文景之治局面 D.重视德行教化作用
10.(2203 袁晨)据公元前 212 年记载,来自东部滨海的一方士卢生与另一方士交谈时,指责“始
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贪于权势至如此”。始皇大怒,亲自下令调查与这两个方士相关
联的文人并处死。对这一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A.为秦朝的灭亡埋下种子 B.群众舆论对统治的压力
C.对儒学进行严重的打压 D.统治者治理的昏庸无能
11.(2203 梁译夫)汉代法律规定,男子成长到二十三岁时需要服兵役。与汉代兵制基本全民皆兵
相比,唐初从 21 岁到 60 岁的成丁中间挑选,每隔 3 年或者 6 年挑选一次,被选中的青壮年
划入折冲府,冬季或闲时参加训练。这一变化体现了
A.唐综合国力较汉更强盛 B.唐朝时期人口增长较为迅速
C.兵农合一体制有所调整 D.唐朝重文轻武现象较为突出
12.(2206 李楚翰)下表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中“止戈为武”的相关内容。根据所学知识和下表,
下列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武”的呈 “武”的二元 “德”的规制
“德” “力”
结果
现领域 对立表征
国家治理 霸王道杂之 王道 霸道 外王内霸
军事实践 兵儒合流 儒家伦理 兵家诡道 义战思想
武术 德技双修 武德 技艺 止戈为武
A.“德”“力”的施用透射出国家治理的“止戈”思想
B.“兵儒合流”是儒家仁义治国与兵家克敌制胜的结合
C.“外王内霸”体现出了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的融合
D.“德技双修”不符合儒家思想中“崇德修礼”的观念
13.(2203 陈乐妍)公元前 81 年,盐铁会议召开,因贤良文学指责盐铁官营和均输、平准等政策
“与民争利”,桑弘羊与之展开辩论,以“民不加赋而国用足”为主题,受到了统治者的青睐。
由此可见
A.汉朝统治者为民生考虑 B.国家政策以农为本
C.政府与商人争夺利益 D.商业发达政府重视
14.(2203 王艺霏)一些颇有影响的中国学者的著作未能列入世界参考文献目录。例如,陈直有多
种秦汉史研究专著,内含丰富的考古文物资料,参考文献目录仅引有《两汉经济史料论丛》一
种,未列入《史记新证》《汉书新证》等书。这种现象表明
A.历史文献在材料方面所引较多,论著则较少
B.中外学术界成果的彼此交流还有必要进一步加强
C.秦汉史研究以考古文物材料与文献相印证为特色
D.部分学者著作不具备成为录入史料的价值
15.(2201 陈柘霖)《世说新语》中记载,阮籍母亲过世,好友裴楷来吊唁,阮籍“方醉,散发坐
床,箕踞不哭”。这一现象可以折射出
A.魏晋玄学的思想解放作用 B.封建礼教趋向于彻底瓦解
C.佛道兴盛超越了儒家地位 D.魏晋名士不拘礼法的个性
16.(2206 彭卓彦)汉代以后,“五德终始”学说逐渐定型,汉承秦为火德,东汉改“洛阳”为“雒
阳”而都,以避与炎汉相冲。此后,魏承汉为土,晋承魏为金……为历代所用。这表明当时
A.阴阳学说成为主流思想 B.统治阶级盲从封建迷信
C.多用五德宣示正统地位 D.天命变更说法深入民心
17.(2202 胡睿杰)流行歌曲《烟花易冷》的歌词创作灵感源于北魏时期杨街之所著《洛阳伽蓝记》,
书中描述了盛极繁华后倾塌颓圮的千年古都洛阳城。其中歌词“伽蓝寺听雨声盼永恒”中
“伽蓝”一词(梵语“僧伽蓝摩”之略称),意为“众园”或“僧院”。是佛寺的统称。这反
映出北魏
A.佛教发展,此时已经完成本土化 B.市井繁华,都城中多有寺庙修建
C.治理昏庸,帝王朝廷中奢靡盛行 D.文化繁荣,百姓普遍信佛求永恒
18.(2202 陈思靓)在地方,隋初沿袭前代的州、郡、县三级制。但当时南北各地均置侨州、
郡、县,“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开皇三年隋文帝根据
杨尚希等的建议,废除郡级机构,并省州县,裁减冗官。对于地方各级官吏,统由尚
书省的吏部负责选任,所谓“大小之官,悉由吏部”“执政参吏部之职,吏部总州郡
之权”。这反映出
A.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B.州郡县三级制从历史上消失
C.地方权力的集中
D.隋初因战乱人口减少
19.(2204 罗小雅)《周易》中提道:“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
其序”;《二程遗书》卷二上中则说:“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
知、信皆仁也。”这一变化体现了
A.天人合一思想的延续 B.宋明理学背弃儒家传统
C.人本观念进一步提升 D.仁义道德观进一步强化
20.(2202 段妍竹)苏小妹相传为苏轼的妹妹,是当时出名的才女,秦观的妻子。其故事最
早出现于宋人的小说作品《东坡居士佛印禅师语录问答》。然而据后人考据,苏小妹
本人在历史上并不存在,是相关作品中为了塑造苏轼等人物形象而登场的虚拟人物。
这一现象反映了
A.历史研究需辨别史料真实性 B.两宋时期市民文化十分繁荣
C.宋人对苏轼抱有极强的崇拜 D.女性角色只能作为配角衬托
21.(2203 彭怡茗)宋代统治者开历史之先河,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由于土地的转移十分频繁,时人形容为“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甚至还有“千
年田,八百主”的谚语。北宋初,客户占总人口的 40%,到 1072 年,客户所占比例下
降到 30%。出现这种反常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赋税制度的完善 租佃制度的衰退
土地交易的放宽 垦田技术的提升
A. B. C. D.
22.(2203 欧阳佳仪)下图为宋代《货郎图》(局部),它反映了
A.白描手法广泛使用 B.风俗画深受文人青睐
C.跨区域贸易的兴盛 D.世俗审美观念的发展
23.(2203 田馨儿)南宋时期,地方政府十分重视农艺技术的总结、推广与指导,出现了以往罕见
的出版农书、劝农文的热潮。除了重印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唐朝韩鄂的《四时纂要》,
还编纂了反映当时农业生产新水平的农书,如曾安止《禾谱》、曾之谨《农器谱》等。这一热
潮
A.主要源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B.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方官员的政绩
C.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促进了“苏湖熟,天下足”格局的形成
24.(2203 李怡萱)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在西方人眼中似乎是一夫多妻,但这种婚姻形态在礼法上
却是一夫一妻多妾的制度。传统礼经中有所谓“妻者,齐也”的说法。这说明在中国古代
A.夫妻地位完全等同 B.借鉴西方婚姻制度
C.以父系礼法为核心 D.政府倡导男女平等
25.(2203 杜海飞)《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在当时,并不是说把全国划分成几个地方行政
区 所以行中书省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换言之,是中央
侵入了地方。行省制度
A.与郡县制有本质区别 B.实际是为了行政方便
C.开始的时间就是元代 D.使皇帝加强君主专制
26.(2203 罗雨诗)朱元璋在位时,除长子朱标被册立为太子外,他的二十三个儿子和一个从孙都
被封为藩王,分驻于全国各个军事要地,以“藩屏帝室”。这些藩王各置官属,护卫甲士,
少者千人,多者至万人。如宁王朱权,就藩喜峰口外的大宁,“带甲八万,革车六千”,俨然
是一支不小的武装力量。对明代分封制合理的解释是
A.北方边防面临着严峻压力 B.有利于巩固各地区的统治
C.为统治危机出现埋下隐患 D.强化了统治者的专制统治
27.(2204 文馨)清朝广州十三行的总商和行商们在贸易上是中外商人之间的中介;在外交上又是
中国政府同夷商之间的中介,他们是外国人的贸易对手,又是外国人在华期间的保人和管制
人。这表明当时
A.十三行商人从垄断外贸特权中崛起
B.清政府确保了控制外商的在华贸易
C.银丝之路大量白银从美洲传入中国
D.外贸采用以官制商和以商制夷方针
28.(2203 王泽楷)1858 年,英法等西方国家通过《天津条约》获取了在内地游历、经商等权益。
在 1863 年之前,西方人在华游历的首选之地为东三省、天津和北京;而到了 1865 年之后,
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南地区逐渐成为西方人游历的热门地区。对这一变化,以下解释合理的
是
A.传统宗藩关系逐渐解体
B.东南互保保护列强权益
C.受到太平天国运动影响
D.西方侵略深入东南沿海
29.(2204 冉宇杰)1899 年,梁启超曾鼓吹“破坏主义”和“排满”“讨满”。 1902 年,梁启超又撰写
《释革》一文,称“革”字含“ Reform”和“ Revolution”:前者“因其所固有而损益之,以迁于
善”,后者“若转轮然,从根底处掀翻之,而别造一新世界”。 由此可见,梁启超
A.思想解放后反对曾经的尊孔保教 B.与康有为在政治思想上逐渐地靠拢
C.从激进排满到准备发动王朝革命 D.受到西方民族民主观念的影响加深
30.(2203 钟浩程)1911 年 11 月《民立报》报道:“先是鄂省新军首先倡举义旗。电传到湘,湘省陆军第
二十五协一、二两标,炮、马、工程、辎重各队新军士兵即谋同时响应。”当月,陕西、江西、山
西、云南等地新军纷纷起义宣布独立。这一政治局势
A.体现新军群众基础较为广泛 B.说明新政培养了革命力量
C.使得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缘于民族资本主义的蓬勃发展
31.(2201 符可)民国时期,鲁迅曾深有感触地说:“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
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他的这番话反映出当时
A.文人对国民政府缺乏信任 B.社会秩序经历长时间动荡
C.仁人志士丧失了救国信心 D.国民党统治面临各种危机
32.(2203 周一帆)清末民初之际,国内报刊开始关注欧美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运动。1897 年,《时务
报》刊登了英国工人罢工“议减工作时刻”的消息;1913 年,《法政杂志》摘译了《日本国家学会
杂志》关于美国八小时工作制法案的报道;1916 年 9 月 1 日,美国铁路工人罢工推动了《亚当森
法》的通过,其中规定了铁路工人的八小时工作制,《民国日报》称此为工人运动“未有之大成
功”。这着重说明了
A.清末新政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
B.资本主义国家工人权利得到了保障
C.当时国内各方对工人权利日益重视
D.报刊成为传播先进思想的重要载体
33.(2203 陈于乐妍)1909 年,《京华百二竹枝词》咏叹女学生曰:“或坐洋车或步行,不施脂粉最文明。”
其实,“文明”一词在当时十分流行,它以其特有的模糊性和包容性罗扩了种种旧俗之外、与西洋
相关的新事物。这可用以说明
A.列强重视文化输入 B.中体西用的思想传播
C.西学东渐推动近代化进程 D.近代中国受到西方文化冲击
34.(2204 符哲玮)由下表可推知,此时
民国时期大学生社会来源分布(单位:%)
家长职业类别 比例
农 13.08
商 38.89
公务人员 10.92
专业技术人员 20.37
职员 2.99
工 2.28
其他 11.47
A.高等教育成本高昂 B.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C.商业得到巨大发展 D.教育机会分配得当
35.(2203 李弘毅)1940 年,党中央正式提出“为争取工业品的半自给而奋斗”的号召和
“以发展轻工业为主”“集中领导、分散经营”的方针。1941 年,党中央又提出,工
业要由“半自给过渡到完全自给”。这些方针的改变
A.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体现了根据地的实力变化
C.彰显了中共政策的原则性 D.反映了抗战形势日益严峻
36.(2204 文博宇)医书《黄帝内经》在历史上几经编修。王冰为其作序:“二十四卷,勒
成一部……君臣请问,礼仪乖失者,考校尊卑……时大唐宝应元年(762 年)。”当代其
书序言如下:“将遗篇根据注本补入……于 1957 年做了一次修订……希望同志们提供
改进意见和批评。”这反映了
A.社会环境稳定促进书籍编修
B.社会矛盾发生剧变
C.书刊发行被广泛接受与传播
D.传统医学不断发展
37.(2203 钟佳玉)《飘》是美国南方作家米切尔创作的一部取材于美国南北战争和战后重
建的小说,作者以同情农奴主的观点来处理这一历史题材。20 世纪 50 年代起,该书
再无新的中文译本产生,老译本亦无重印。1979 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决定再版发行 1
940 年译本《飘》。然而,1980 年,《解放日报》对此发文批判“(社会主义)‘飘’到
哪里去?”。随后,《光明日报》也发文提出争议。直至邓小平对《飘》公开作出较肯
定的评论,国内对该书正面客观的评价才占据了主流。由此可见
A.“文化大革命”导致文艺活动止步不前
B.黑奴制度在 20 世纪影响仍未消除
C.书籍出版受到政治环境影响
D.中美关系正常化推动文艺界交流
38.(2203 粟冠馨)在古典奴隶制中,希腊各邦一般不以本城公民为奴,所使用的奴隶多是
外邦人和蛮族人。雅典自梭伦改革以后已取消公民中的债务奴隶制,在雅典影响下,
提洛同盟和其他希腊城邦在公元前 5 世纪也普遍保护本国公民不遭奴役。这侧面反映
了古希腊
A.崇尚民主和平观念 B.海运事业较为发达
C.奴隶比自由民更多 D.阶级矛盾日益缓和
39.(2201 赵芷萌)从 1282 年起,佛罗伦萨城市政府的行政首脑便由七大行会选举产生。
1289 年,市政府命令取消农奴制。1293 年又制定法律规定了佛罗伦萨城市共和国的
性质。这些措施的影响是
A.让意大利成为近代民主国家 B.为文艺复兴运动准备了条件
C.导致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瓦解 D.促进了封建行会地位的巩固
40.(2203 曹妙棋)恩格斯曾对 16 世纪的社会活动指出:“要在每个国家内从各个方面成
功地进攻世俗的封建制度,就必须先摧毁它的这个神圣的中心组织。”这里的“神圣
的中心组织”指的是
A.封建的贵族势力 B.西欧的天主教会
C.稳固的庄园经济 D.集权的君主专制
41.(2203 曾晋鹏)据学者统计,16 世纪 20 年代前,墨西哥等拉丁美洲地区的真实工资水平(指人
均实际能够买到的商品数量)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而在此之后,这一水平有所提高,并在
17 世纪达到最低生活标准。这一现象是源于
A.银矿的开采推动了价格革命
B.大帆船贸易促进了商贸繁荣
C.早期殖民扩张的残酷性
D.西欧先进体制的引入
42.(2203 陈奕岑)下图描述的是 1636—1637 年荷兰郁金香(郁金香于 16 世纪引进西欧)价格的变
化。该图反映的是
A.殖民活动下的物种交换 B.荷兰股票交易迅速发展
C.欧洲市场经济持续繁荣 D.荷兰国内出现投机泡沫
43.(2203 李左伊)“每个阶级都有意志坚强的人,他们能够在不利的形势下脱颖而出,凭借自身
的优秀建功立业,不断得到了自己所属的那个阶级的颂赞,而且还能获得全社会的颂赞。大
门应该公平地对所有人敞开。”这段摘自《联邦党人文集》的文字说明
A.该篇作者主张精英政治
B.北美沿袭英国治理方式
C.人性平等受到极力推崇
D.启蒙思想受到广泛认同
44.(2204 肖怀乐)《宾夕法尼亚杂志》的编辑托马斯潘恩于 1776 年发表小册子《常识》。其中
指出,在英国君主立宪政体中,国王体现着暴政的残余,上议院是贵族政治的残余,而下议
院又不起牵制国王的作用,因此君主立宪政体“纯粹是君主政体”。托马斯潘恩意在
A.建立民主共和体制 B.宣传民族民主思想
C.批判君主立宪统治 D.实现民族自治独立
45.(2203 易佳琪)在英国的各个工业部门中,机器的最早采用,并不是在英国的传统工业羊毛手
工工场中,而是在一个新的工业部门棉纺织业中。由此可推断,当时的英国
A.旧行规对技术革新有阻碍作用 B.棉纺织业是当时最兴盛的工业
C.毛纺织品比棉纺织品价格更低廉 D.是世界上重要的棉花原产地
46.(2202 郭夕子秦)2024 年 4 月 8 日是法国和英国签订《挚诚协定》120 周年纪念日。这张 120
年前的明信片中代表英国的不列颠尼亚与代表法国的玛丽安娜共舞,反映了当时
A.英国固守光荣孤立政策 B.法国为与英合并作准备
C.两国开始实行绥靖政策 D.德国的崛起让法英警惕
47.(2203 龙潇霄)20 世纪 20 年代至 30 年代,欧洲曾流行多个世纪的长发和繁复服饰不再被眷恋,
女性利落的短发流行。这体现了
A.经济危机的冲击 B.女权运动的兴起
C.战后经济的复苏 D.社会意识的转变
48.(2202 舒伊颜)20 世纪的苏联文学生机勃勃,反映了苏联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
一大批优秀作家敏锐地观察社会,创作了许多反映苏联社会巨大变革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
享有世界声誉,向世界各国人民展示了全新的社会主义文学风采。这表明
A.社会主义文学成就领先世界 B.伟大文学造就社会巨大变革
C.苏联文学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 D.优秀文艺作品植根于社会生活
49.(2204 唐嘉杨)1949 年,在矿物丰富的北罗得西亚(今赞比亚,于 1964 年独立)从事开矿的欧
洲公司将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总卖得 3670 万英镑,并将其中的 200 万给了在矿井里干活的非
洲人,让这里的每个成年非洲人的年均收入达到了 27 英镑。由此可见,当时
A.二战结束后非洲国家经济发展 B.亚非拉国家开始卷入世界市场
C.殖民统治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 D.欧洲公司在非洲殖民剥削猖獗
50.(2202 刘骏绅)1973 年 1 月 22 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以 7: 2 票数表决通过判决,宣布德州堕
胎法违宪,将堕胎权作为“女性基本隐私权”之一并受到宪法保护。但 2022 年在判决另一起
有关堕胎权的案件中,最高法院推翻了上述判例,允许各州自行决定堕胎是否合法。这表明
A.美国法律的延续性极差 B.平权运动的成果已经遭到完全破坏
C.联邦与州关系得到缓和 D.美国司法制度中判例的地位较突出
第卷 非选择题(共 25 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1 小题,共 25 分)
5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
材料一 唐末五代逐渐荡涤了士族和贵族因素,宋代科举制的繁荣,士大夫集团成为社会上主
导性的政治力量,对皇权形成约束和限制,标志着“士大夫政治”的发达成熟。官僚群体具
有较大的自主性,较优厚的特权,较浓厚的“自利取向”和较淡薄的“服务取向”。明清君
主专制大为强化,王朝官僚的“服务取向”分量加重,“自利取向”的空间变小,
“贵族化”倾向受到了更大抑制,优惠、特权相对减少。宋朝忌武人而竭力优遇士大夫,明廷则改故辙而
忌士人,不惜严刑酷法“期使士人震慑于王室积威之下”。
—摘编自阎步克《“品位—职位”视角中的传统官阶制五期演化》等
材料二 金、元王朝直接脱胎于部族政权,带有明显的北方民族“家产制国家”特征,由父家长权力发展而
来的皇权很少受到约束,至高无上,“家天下”色彩浓重。官僚制度大大简化,金朝大臣多为佞幸和近侍充
任,元朝大臣则多是皇帝的家臣。周良霄先生认为元朝的“君臣关系也就是主奴关系,这无疑也增益了皇帝
的专制权成”。金、元王朝正是通过这种内外朝人员不断的往来流动,对庞大的官僚机器实施了有效的控制。
这与明朝皇帝在朝廷内外遍设宦官机构的做法,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摘编自张帆《论金元皇权与贵族政治》
(1)根据材料一,比较宋朝与明朝统治的不同。(12 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金元政治制度的特点,并分析明朝君主专制强化的原因。(1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