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2024届高三第三次模拟测试-生物+答案

2024-05-19·11页·1.1 M

2024高三第三次模拟测试

生物学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 4 个选项中,只有 1

项符合题目要求,答对得 2 分,答错得 0 分。

1.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显微镜观察黑藻叶肉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现象明显

B.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做实验材料可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情况

C.由于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原生质层,所以无法发生渗透作用

D.秋水仙素可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作用时期为有丝分裂后期

2.下列关于细胞膜上转运蛋白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A.离子通过通道蛋白时,不需要和通道蛋白结合

B.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参与的运输方式分别为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

C.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的构象在控制物质进出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改变

D.通道蛋白贯穿磷脂双分子层中,同时具有亲水和疏水区域

3.普通小麦灌浆期往往出现叶片早衰现象,研究人员发现了一株滞绿突变体,其叶绿素分解较晚,淀粉产

量得到提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滞绿突变体的出现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B.灌浆期滞绿突变体对光能的利用率比普通小麦更高

C.滞绿突变体是通过延长有效光合作用时间来提升淀粉产量

D.若要确定突变体突变基因序列,只需对两种小麦叶绿体基因进行测序比较

4.已知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实验室有从自然界捕获的、有繁殖能力的灰

身雌、雄果蝇各一只和黑身雌、雄果蝇各一只,以这四只果蝇为材料进行实验,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取两只相同表型的雌雄果蝇进行杂交,根据子代的表现型可判定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及基因在染色

体上的位置

B.取两只不同表型的雌雄果蝇进行杂交,根据子代的表现型可判定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及基因在染色

体上的位置

C.若基因仅位于 X 染色体上,任取两只不同表型的雌雄果蝇进行杂交,根据子代的表型可判定这对相对

性状的显隐性

D.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任取两只不同表型的雌雄果蝇进行杂交,根据子代的表型可判定这对相对性

状的显隐性

5.已知基因型为 AaZbW 的昆虫,其某细胞处于细胞分裂过程中的一个时期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最合理

的是

A.该细胞为处于减数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

B.可判断该细胞在减数分裂前的间期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

C.与该细胞在同一过程中产生的卵细胞基因组成为 AZb 或 aZb

D.图示细胞中存在等位基因且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

6.红曲霉作为发酵食品常用菌种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接种在一定量大米上通过发酵可得到红曲,红曲

可用于酿酒、制醋、做豆腐乳的着色剂和调味剂等。红曲霉耐酸,古人接种时及培养过程中,会加入醋酸

或明矾水调节酸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蒸煮过的大米可为红曲霉的生长提供碳源和氮源

B.红曲霉接种到刚蒸煮好的热米饭上有利于提高酶的活性和发酵菌的代谢

C.接种时及培养过程中加入醋酸或明矾水调节酸度可抑制所有杂菌生长

D.接种的大米发酵时红曲霉种群数量呈现“J”形增长

7.外源性抗原是指抗原呈递细胞从细胞外部摄取的抗原,此类抗原在被处理后,通过 MHC类分子呈递给

辅助性 T 细胞识别。内源性抗原指在细胞内新合成的抗原,内源性抗原通过 MHC类分子呈递给细胞毒

性 T 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肿瘤抗原属于内源性抗原,大多数细菌抗原属于外源性抗原

B.B 细胞可以直接识别抗原,也可以产生 MHC分子呈递抗原

C.降低癌细胞中 MHC 分子基因的表达是治疗癌症的有效途径

D.免疫防御功能的实现需要 MHC 和 MHC分子共同参与

8.部分心肌细胞具有自动产生节律性兴奋的功能,从而引起其他心肌细胞的同步兴奋。图为心肌细胞节律

性兴奋产生过程中电位变化情况,其中 0-4 代表不同的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的兴奋都需要外界刺激

B.0 过程的产生是因为 Na+快速内流导致

C.与 3 过程相比,2 过程中单位时间 K+外流量更大

D.心肌细胞之间可通过胞间连丝进行兴奋传递

9.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STEC)是一种通过产生志贺毒素引起人畜共患病的肠道致病菌。大多食品材料中

携带 STEC,因此食品加工中面临如何减少该病原体和降低毒性的问题。毒素对细胞的损害程度是细菌产

毒能力的指标, 下图为对三种 STEC (ST462、ST378、D3146) 产毒能力的研究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

A.该实验目的为探究盐浓度和温度对三种 STEC 产毒能力的影响

B.在检测三种 STEC 产毒能力时,应保持各种菌的数量相同

C.无法判断 25和 37哪种温度更适合 ST378 生长繁殖

D.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在食品加工中应适当提高盐浓度和温度

10.番茄在采后储藏的过程中,果实内的叶绿素含量会逐渐减少,类胡萝卜素逐渐积累。红光和蓝光对储存

的番茄果实中叶绿素和脱落酸(ABA)含量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番茄果实中叶绿素和 ABA 含量随储存时间变化趋势相同

B.红光和蓝光均可促进叶绿素降解和 ABA 的生物合成

C.据图可知,ABA 可促进叶绿素的分解从而导致番茄果实颜色的变化

D.可利用红色 LED 光照射储藏的番茄果实,使其上市的时间提前

11.微塑料(可进入细胞内,但无法被动植物利用)在食物链中已广泛存在,下图为某区域微塑料的迁移示

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家禽和无脊椎动物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

B.图中有 4 条食物链能使微塑料迁移到人体内

C.微塑料浓度会沿着食物链逐级递减,人体中浓度最少

D.通过筛选并培养能分解微塑料的微生物可促进物质循环

12.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特殊的染色体行为,其中包含程序性 DNA 双链断裂(DSB)的产生及修

复过程。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重组起始于程序性 DSB,四分体可通过交换相应的片段修复 DSB.如

果在着丝粒周围形成大量 DSB,它们在以交换的形式被修复时会破坏着丝粒连接等,干扰染色体分离。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源染色体联会、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等是减数分裂过程中特有的染色体行为

B.程序性 DSB 的同源修复增加了遗传多样性,改变了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或排列顺序

C.着丝粒周围 DSB 干扰染色体分离可能导致受精卵出现染色体数目变异

D.若四分体时期 DSB 的修复造成两条非同源染色体的片段交换,则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

二、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 4 个选项中,有 2 项

或 2 项以上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3.人体脂肪细胞分为储存能量的白色脂肪细胞以及产热并消耗能量的棕色和米色脂肪细胞。寒冷、肾上腺

素等刺激可使白色脂肪细胞转变为米色脂肪细胞,并激活棕色和米色脂肪细胞,促进线粒体产热。下列相

关说法错误的是

A.同一个体中的不同脂肪细胞的 DNA 种类和含量相同

B.同一个体存在不同种类脂肪细胞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C.白色脂肪细胞数量的异常增多可导致肥胖的发生

D.适度冬泳可增加棕色脂肪细胞的数量从而达到减肥的效果

14.为探究慢性睡眠剥夺(CSD)对大鼠葡萄糖稳态产生的影响,研究者选取 24 只大鼠随机分为 CSD 组和

对照组(CON 组),对 CSD 组大鼠进行慢性睡眠剥夺干预后,检测所有大鼠空腹血糖 (FBG)和空腹胰

岛素 (FINS)浓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组别 FBG (mmol/L) FINS (mmol/L)

CSD 组 6.53 10.97

CON 组 5.14 10.76

A.CSD 可能会造成大鼠肌细胞和肝细胞合成糖原的能力下降

B.实验结果表明 CSD 一定导致了大鼠胰岛素活性下降

C.负反馈调节机制是维持血糖相对稳定的基础

D.可通过检测内环境中葡萄糖转运蛋白含量来探究 CSD 的作用机制

15.大王花是一种大型雌雄异体的全寄生植物 (其所需营养物质全部来自宿主),花瓣上具有艳丽红白斑

点和毛状结构,开花时可通过增加产热来促进腐臭味物质的挥发,以驱赶大型动物捕食和吸引腐食性昆

虫,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大王花体内无叶绿体,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B.大王花可通过同一信息传递给不同动物,发挥不同的作用

C.大王花在不同阶段细胞呼吸强度发生变化是适应的体现

D.大王花和腐食性昆虫的种间关系为互利共生

16.植物细胞悬浮培养方式有分批培养、半连续培养、连续培养。实验室常用分批培养的培养方式,即将愈

伤组织培养在一定容积的培养基中,最后一次收获的培养方式,一般经历延滞期、指数期、稳定期和衰亡

期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植物细胞悬浮培养需要在一定的温度、激素浓度等条件进行,需要进行无菌操作

B.延滞期的形成可能是因为培养初期,细胞基数小,分裂少,细胞还没有适应新的培养液

C.需在衰亡期进行传代培养,否则培养液中的营养物质逐渐消耗完毕将会导致细胞死亡

D.植物细胞悬浮培养可用于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12 分,共 60 分。

17.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合成。下图为植物的光合作

用过程和人工合成淀粉过程。

(1)人工合成淀粉的过程中,能量形式的转变为 。

(2)图示的过程相当于植物光合作用的 阶段,过程相当于植物光合作用的 过

程。

(3)中间体 C6 能在细胞质基质中首先被分解,其释放的能量去处有 。

(4)固定等量的 CO2,人工合成途径与绿色植物相比积累的淀粉含量 ,原因是 。

(5)若该技术未来能够大面积推广应用,你认为可解决当前人类面临的哪些生态环境问题?

(至少写出两点)。

18.森林火灾会导致成熟阶段的优势树种死亡,从而在林冠层形成空隙称为林窗,图 1 是一个林窗在 40 年

间物种种类的统计图。

(1)森林火灾后发生的群落演替类型为 。

(2)分析图 1 结果,草本和灌木优势地位被逐渐替代的主要原因是 。在 30~40 年间,为保护

生物多样性可以采取的措施为 。

(3)落叶松是我国温带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人工林树种,研究人员探究了林窗大小对土壤动物群落的

影响是否有所不同,选取小型 (S)、中型(M)、大型 (L)的林窗各 3 个,同时以无林窗作为参照

(U),得到结果如图 2:

不同土层土壤动物的种类有显著的差异体现了群落的 结构。在统计各个林窗下土壤动物的丰富

度时,还可统计物种在群落中的相对数量,常用的统计方法有 。

已知林窗面积增大,林下温度会升高,微生物繁殖加快。研究表明,随林窗面积增大腐食性土壤动物所占

比例逐渐减小,从两种不同的种间关系角度分析出现该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

19.A 基因通常只表达于睾丸,缺失蛋白 A 的小鼠其精子发生受阻于减数分裂前,因不能产生精子而绝

育,减数分裂停滞的雄性生殖细胞凋亡现象明显增多。研究发现由 B 基因表达的 B 蛋白对雄性小鼠的育性

也存在影响,现有分别敲除了 B 基因(bb)和 A 基因 (aa)的纯种小鼠,请设计实验探究 B 基因和 A 基

因对雄性小鼠育性的影响是否存在相关性,写出实验思路(不考虑 XY 同源)。

(1)选择 进行杂交;

(2) 将 ;

(3)检测发现 F2 中的雄性小鼠存在 9 种基因型,说明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 ;

(4)从 F2 中选择基因型为_的纯种雄性小鼠;制作睾丸切片,观察 情况;

(5)若 B 蛋白可促进细胞凋亡,A 蛋白可抑制细胞凋亡且对 B 蛋白功能具有抑制作用,另外发现小鼠体

内还存在与 B 蛋白作用类似的蛋白质,请用柱状图的形式预测实验结果。

20.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即血压,血压过低或过高(低血压、高血压)都会造成严

重后果。人体血压同时受心脏和血管状态的影响,下图为心脏活动的调节模式图,其中压力感受器主要感

+

知血流量对血管的压力,化学感受器可以感知 CO2 和 H 浓度的变化,表格中展示的是作用于心脏和血管

的有关神经释放的神经递质类型和作用。

神经 神经递质 受体 作用

心交感神经 去甲肾上腺素 心率加快

心迷走(副交感)神经 乙酰胆碱 M 心率减慢

交感缩血管神经 去甲肾上腺素 收缩

交感舒血管神经 乙酰胆碱 M 舒张

副交感舒血管神经 乙酰胆碱 M 舒张

(1)心血管中枢位于人体的 部位,与其连接的传出神经属于 ,其交感和副交感神经

作用不一定相反,据表分析可知,主要取决于 。

(2)请根据信息写出血压升高时,对心脏的神经调节过程:

血压升高 血压降低

(3)摄入过多高盐食物会导致高血压,请分析原因: 。

(4)高血压患者不可剧烈运动,跑步过程中引起血压上升的原因是: 。

21.现有假单胞菌减毒活疫苗(Pp)和敲除了 M 基因的缺陷型假单胞菌减毒活疫苗(Pp-m),Pp 只能预

防白点病,研究者欲将外源抗原基因导入到 Pp 中表达,以构建能预防多种疾病的多联疫苗。已知含抗性

基因的质粒存在安全性风险,现为获得无抗性基因但可通过其他方式达到筛选目的的质粒,并让该质粒携

带抗原基因从而实现对多联疫苗的研制。

(1) 图中是操作中使用的 PBBR1 质粒(kan+为卡那霉素抗性基因,该质粒上只有 BamH和 Sac限制

酶识别位点)和 M 基因(M 基因为假单胞菌在不含氨基酸的普通培养基上合成谷氨酸的必需基因),其

中 P1-P8 为设计的引物;利用 PCR 技术扩增 M 基因,应选择 引物,利用 PCR 技术扩增不含卡

那霉素抗性基因的 PBBR1 质粒并使其线性化时应选用 引物。

(2)图中右下方为供选择使用的限制酶及识别序列(箭头为限制酶的切割位点)。由于 PBBR1 质粒和

M 基因两端都没有相同的限制酶识别序列,应在设计上述两对引物时增加两种不同的限制酶识别序列,可

选择 识别序列分别加在引物的 5’端。

(3)利用上述 PCR 产物经相同的两种限制酶酶切和连接,将连接产物导入 (填 Pp 或 Pp-m)

中,将转化产物接种在 培养基上,挑选出能在培养基上生长的单菌落。

(4)提取上述菌落中的质粒,为防止抗原基因与质粒的反向连接,利用 限制酶处理质粒和抗原

基因,将构建的重组质粒导入假单胞菌中以生产多联疫苗。

2024 届高三第三次模拟测试

生物学 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 4 个选项中,只有 1

项符合题目要求,答对得 2 分,答错得 0 分。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A B D C C A C B D D C C

二、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 4 个选项中,有 2 项

或 2 项以上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3. AD 14. AC 15. AD 16. ABD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12 分,共 60 分。

17. (12 分, 除注明外每空 2 分)

(1) 光能电能化学能

(2) 光反应 (1 分) CO的固定 (1 分)

(3) 合成 ATP, 以热能形式散失

(4)更多 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人工合成中没有呼吸作用

(5)能节约大量的耕地和淡水资源;减少因农药、化肥的使用带来的环境污染;缓解温室效应等

18. (12 分, 除注明外每空 2 分)

(1)次生演替 (1 分)

(2)乔木更高大,在竞争阳光中更有优势 定期合理砍伐木材

(3)垂直 (1 分) 目测估计法、记名计算法

a、随林窗面积增大,林下温度升高,微生物增多,加速了凋落物分解,使得腐食性土壤动物食物来源

减少 b、杂食性和肉食性土壤动物数量上升,捕食腐食性土壤动物 (4 分)

19.(12 分, 每空 2 分)

(1)敲除了 B 基因(bb)的雄鼠和敲除了 A 基因 (aa)的雌鼠

(2)F1 雌雄小鼠随机交配

(3)两对常染色体上

(4) AABB、AAbb、aaBB、aabb

四组小鼠的生殖细胞凋亡

(5)见右图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