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云南省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语文+答案

2024-04-20·11页·636.1 K

秘密启用前 【考试时间:4月 18日9:00—11:30】

2024云南省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

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学校、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在规定的位置贴好

条形码及填涂准考证号。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

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 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 题。

材料一

中医成为国粹,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中科院外籍院士李约瑟认为,中医是疾病记载方面几乎

唯一拥有连续性著述传统的医学,在古代的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占有先进的地位。

新文化运动后,许多激进的知识分子认为中医与科学精神背道而驰,是落后腐朽的东西。晚

清文学家教育家吴汝纶说,与西医相比,中医典籍都可以烧掉。鲁迅在《呐喊自序》中也曾质

疑过中医的议论和方药。尤其是国民政府肇建之初,激进派视中医为中国现代化的绊脚石,不惜

以“规划现代化的卫生工作”为名,提出《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该法案被国民

政府通过,开辟了五四以来以政治法权解决文化论争的先例。面对自身岌岌可危的生存态势,中

医界有识之士拼力抗争。从此,论战、抗争以及探寻中医出路,便构成了中国近代社会中医变迁

史的双重基调。

作为一门关涉国计民生的应用技艺,医学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它既是关爱生命、促进健康、

治疗疾病的科学、艺术和实践,又包含着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深层的文化要素。诚如熊月之先

生所言:“西医最得西方古典科学重具体、讲实证的精神,中医最得中国传统文化重整体、讲联

系的神韵。如果在各种学科中,举出最能体现中西文化特征的一种,我以为医学最为合适。”从

这个意义着眼,医学无疑可为活生生的文化标本。

从宏观角度来看,传统中医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创新等问题的研究,应该被视为史学研究的一

部分,应该成为中华文明史的一部分。然而,这一工作是由医学家承担还是由史学家来运作呢?

现实中,我们往往看到:在一般性的史学著作中,出现了历代名医和医学经典的记述,但涉及医

理知识、医疗手段等技术性问题则难以深入;而在一些医学史著述中,虽在各章之前冠以“时代

背景”“历史回顾”等史学名词,但对历史背景的回溯和医学内容的阐发往往貌合神离。这种医

学和史学之间学科体例的异质和交叉研究的两难,至今仍然困扰医学史研究向纵深领域的开掘。

语文试卷第2 页(共8 页)

(摘编自郝先中《近代中医存废执政研究》,有删改)

材料二

据《中国古代疫情年表》统计,从公元前 243 年到公元 1911 年的 2154 年里,中国共发生

有史可查的瘟疫 352 场。其中,东汉和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上疫病大流行的两个高峰期。

东汉末年诸候割据,战乱频仍,又是我国历史上气候相对寒湿的时期,仅建安年间就发生

五次大疫。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自序中说:“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

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他“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天之莫救,乃勤求古

训,博采众方,撰成《伤寒杂病论》”,创立了六经辨证论治体系,将中医辨证施治的研究与

运用推上高峰,为抗击疫病作出了前所未有的贡献,被后人尊为医圣。《伤寒杂病论》最突出

的贡献就是制定了诊断标准和治疗规范,这种先“辨证”再“施治”的方法从此为中医所推崇

明末清初时局动荡,气候干冷异常。崇祯十五年,全国瘟疫大爆发,“一巷百余家,无一

家仅免,一门数十口,无一仅存者”(《吴江县志》)。时医恪守古训,以仲景之法应对来势

汹汹的疫情,因致病情延误加重者不计其数,枉死者不可胜数。此时,民间草根医家吴有性冒

死深入疫区,勘察病情,潜心钻研,大胆提出了新的看法。他强调这种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

,非六淫之邪外侵,而是由天地间存在的一种“异气”导致,与伤寒病截然不同。他指出此“

异气”不同于一般六淫致病之气(自然界的风、寒、暑、湿、燥、热),是一种“疫毒”之气

。吴有性依据大量病案资料,最终撰成了《温疫论》,开创了我国传染病学研究和治疗的先河

。《温疫论》由此也成为继《伤寒杂病论》之后,又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标志性著作。

(摘编自贾振华 李红蓉《中医学应对疫病的历史回顾与思考》有删改)

材料三

事实上,在西医进入中国之前,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健康都是由中医呵护的。中医需不需

要废除?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只需注意一个简单的事实:晚清的中国人口已达4 亿,这就是中

医的巨大成效。放眼当时的世界,这个成效足以傲视群伦。

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指出,从古至今,人类一直在使用不同的图像描绘外部世界,

而且这些不同的图像在哲学上具有同等的合理性。我们完全可以认为,支撑中医的理论就是人

类用来描述外部世界的图像之一,虽然这个图像完全不同于西方人描绘的图像,但它同样有着

哲学上的合理性。我们应珍视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医理论,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加以

传承和弘扬。

(摘编自江晓原《从中医科学看“李约瑟之问”》)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新文化运动后,作为国粹并在医学史上拥有领先地位的中医,遭到了许多知识分子极力的

否定。

B.熊月之先生不仅对中西医学精神作了客观精当的评价,还将二者看作是中西文化差异性的

代表。

C.张仲景六经辨证论治理论已经形成了诊治伤寒病证的有效体系,为以后的中医施治创建了

语文试卷第2 页(共8 页)

规范。

D.三则材料在谈及中医理论发展创新时,虽各有自己的角度和见解,但它们都肯定了中医的

价值。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民国政府最终施行《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符合当时部分激进知识分子希

望中国医学西化的愿望。

B.材料一认为应从宏观视野来研究中医理论与实践,并将其纳入中华文明史研究的范畴,这

一工作宜由史学家完成。

C.自明末清初吴有性撰写《温疫论》以后,遵循张仲景六经辨证理论体系的伤寒论学派逐渐

淡出了传统医学的历史舞台。

D.从材料内容可看出,东汉末年和明清两代,既是我国疫病发生的高峰时期,也是我国历史

上人口增长的低谷时期。

3.下列选项切合材料二中吴有性认为导致瘟疫流行原因的一项是(3 分)

A.“疠气流行,此乃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是故生疫。”(三国曹植)

B.“凡所以得霍乱者,多起饮食,或饮食生冷杂物。”(晋葛洪)

C.“凡伤寒之病,多从风寒得之。始表中风寒,入里则不消矣。”(金成无己)

D.“人感怪戾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唐巢元方)

4.请解释材料一中加点词语“双重基调”“貌合神离”的语境含意。(4 分)

5.结合三则材料内容,对材料三所谈的中医的合理性作简要分析。(6 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 题。

水上英雄

袁静 孔厥

春天,大淀口给敌人占领了。鬼子的汽船来来往往,老百姓打的鱼,养的鸭子……常给他

们抢去。

一天,大水集合队员们研究,想治治那汽船。他的兄弟小水,十六岁了,一听说要打汽船

,心里乐得怪痒痒的,急忙喊:“哥!我有个好主意!”大水一脸正经地说:“这是开会,什

么哥不哥的!”众人都笑了。

小水吐了吐舌头,说:“不准叫哥,我就报告队长,我有个意见。”大水说:“好,你说

吧。这是工作,你可别闹着玩儿!”小水说:“我这么寻思,大枪一枪一个子儿,打不准就完

蛋啦。使咱们的火枪打他兔崽子,只要离得近,一打就是一大片,准叫他喂王八!-我的意见

完啦!”

有些队员笑着说:“嘿,这个主意倒使得!”打过十年水中围猎的赵五更说:“我看咱们

要使火枪,干脆弄上几十支,说打一齐打,他没个跑!”大水想了一下,说:“我看这个办法

倒不错,咱们就这么试试看,再用手枪大枪配合着。”

这一天,汽船又过去了,估摸它下午回大淀口,大水他们划着二十只小船,出发了。五月

,水面上苇芽子一人多高了。这苇塘方圆好几里,里面横一条,竖一条,都是沟濠;一长串小

语文试卷第2 页(共8 页)

船儿钻进去,一个也不见了。敌人的汽船要回去,准得从苇塘前面过。

日头歪了。听得见西边鸣儿地叫。大水说:“来了!”大伙儿手里都拿着火香,从苇丛里向

外张望。一只绿色的小汽船刚一到,大水喊声打,几十支土枪一齐轰隆隆地打出去,也看不清打

得怎样了,光听见汽船突突突地响。小水低声说:“真邪门儿!怎么回事儿?人死了没有呀?又

不还枪,又不开船走!”大水说:“别作声!瞧!”

烟散了,看得见汽船上一个人也没有了,那汽船在水面上打转儿呢。赵五更忙说:“我去探

探!”他拿了小水的一把短而尖的刀,跳下水,一个猛子扎过去。那精瘦的身上流着水,悄悄地

扒着船帮,往里瞧,见一个日本鬼子趴在船尾巴上瞄着枪呢。他连忙翻进船里,鬼子一回头,尖

刀已经插进了这鬼子的后心窝,再一刀,就死了。

船可还是突突突地往前开,赵五更朝后面招手喊:“快来哟!这玩艺儿弄不住,别给跑喽!”

立时二十只小船像赛跑似的,哗哗哗划着,都来捉汽船。汽船直冲直撞,一下子闯到一片苇子地,

嘟嘟嘟地还想往里钻;大伙儿追上来,才把它捉住了。

小水看着汽船说:“哈!这玩艺儿可怎么弄回去呀?”大水听说过,这号小汽船可以卸开来,

就叫大家拧螺丝钉,一下子把汽船都拆开了。机器搬到小船上。船壳儿被大伙儿七手八脚地抬上

小船。弄停当,才欢天喜地地划回来。二十条小船走成个人字形了。村里的老百姓,听说打了汽

船,都聚在岸上看。有个老先生,捋着长长的白胡子,笑呵呵地指着说:“哈,你们瞧!真好看!

”旁边一个老渔民拍着手大喊“瞧瞧瞧,这是个雁翎队啊!”老百姓都拍手叫好,喊着:“雁翎

队!雁翎队!”从此,雁翎队的名儿就传开了。

晌午,雁翎队又出发了。这一次,侦察来的消息,说敌人有二十几个,坐着两只大汽船过去

了。大水他们找了个更好的地点,两边都是苇塘。队伍分成两拨子:大水一拨在南边,准备打第

一只汽船;赵五更一拨在北边,准备打第二只汽船,两拨子错开。这会儿苇叶子唰唰唰地响。风

吹过来一阵阵清香味儿。原来是苇塘东边,南北两大片荷花都开了;望过去,千朵万朵,在风里

摇摆……

大家等了很久,汽船还不来。天变了,黑云远远地拥过来。大家着急地说:“糟了!一下雨,

火药淋湿了,就打不成啦!”有的说:“汽船怕不回去了,咱们走吧!”大水说:“别忙!咱们

再等等看吧。”一句话没说完,就听见咔哒咔哒的响声,像是汽船过来了。大水忙叫:“快准备!

”又给斜对面一拨子打暗哨。队员们急忙擦洋火点香,风很大,一擦着就灭了。几个人碰成堆,

费了很大的劲儿,才把香点着。响声越来越近,果然是汽船来了。

一霎时,第一只汽船快到大水这一拨的跟前;第二只汽船也快到赵五更那一拨的跟前了。大

水看见那桅杆顶上的瞭望哨-“猴儿”-尽朝远处望,就偷偷地用枪瞄准他。那“猴儿”一低头,

忽然发现苇丛里有人拿枪瞄着他,吓得抱着桅杆立起来。大水不等他喊叫,一枪打中他的小肚子,

“猴儿”向后一仰,就两腿朝天地从上面摔了下来。

接连着两声霹雳似的轰响,烟和云黑成了一片。听得见第二只汽船撞到南边苇塘里,不响了。

第一只汽船可还咕咚咕咚地响着,机关枪一个劲儿往这边扫射。大水他们都在苇塘的边上,没想

到敌人有机枪,大水忙指挥队伍转移阵地。人们纷纷乱乱地抱着大枪往水里跳,连跑带游,向苇

丛的深处钻。赵五更那一拨打了一排枪,小船也都钻了濠,转走了。

风把黑烟刮跑,雨点儿也过去了。那汽船又打了一阵机枪,就开到这边苇塘来,发现了许多

小船,船上都绑着很长很长的枪。日本人没见过这号枪,觉得很了不起,嘀哩嘟噜地说着话儿,

把土枪都弄到汽船上去了。

语文试卷第2 页(共8 页)

突然一声枪响,汽船上的机枪手倒下了。紧接着一阵排子枪,鬼子都打死在船里。有

两个打伤的,着慌跳了水,也给淹死了。原来大水一伙从苇塘里绕过来,偷偷藏在南边一

大片荷花丛里,每人头上顶着大荷叶,多半个身子浸在水里,说是“荷叶军”,一齐埋伏

着……

风吼着,雨又下起来,雨点儿打在荷叶上,像珠子一样乱转。平静的水面,起了波浪

。天连水,水连天,迷迷蒙蒙一大片。

(节选自《新儿女英雄传》,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一听说要打敌人的汽船,小水马上心痒痒,言语间表现出跃跃欲试的兴奋。

B.高高的苇芽子,加之地方大,使苇塘隐蔽性强,成为大水他们占据的“地利”。

C.雁翎队用小船和土枪,战胜了敌人的汽船和机枪,表现出英勇无畏,机智善战。

D.“众人都笑了”,老先生“笑呵呵地指着说”,这两处“笑”满含赞赏之情。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中的赵五更、小水等人物个性鲜活,与作者善用对话描写、细节刻画等多种手法

有关。

B.文中写队员们争先恐后合力追缴汽船的过程,当中连用两个“捉”字,描写生动传神

C.“风吼着,雨又下起来”,水面动荡,天地迷蒙,暗示战斗未结束,更大的危险即将

到来。

D.“雁翎队”的称呼表达了村民的赞许和支持,这与《荷花淀》中全庄人来送水生异曲

同工。

8.“火枪打他兔崽子”“准叫他喂王八!”“快来哟!这玩艺儿弄不住,别给跑喽!”

等语言,有何表达效果?请结合文本概括。(4 分)

9.文中的两次战斗,都发生在苇塘,都是伏击敌人汽船,都以我方取胜为结果,但读来

并无雷同之感,请分析其原因。(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材料一

夫废法度而好私议,则奸臣鬻权以约禄,秩官之吏隐下而渔民。谚曰:“蠹众而木析

,隙大而墙坏。”故大臣争于私而不顾其民,则下离上。下离上者,国之“隙”也。秩官

之吏隐下以渔百姓,此民之“蠹”也。故有“隙”“蠹”而不亡者天下鲜矣是故明王任法

去私而国无“隙”“蠹”矣。

(选自《商君书卷十四修权》)

材料二

语文试卷第2 页(共8 页)

元载结中人董秀,厚啖以金,使刺取密旨。帝有所属,必先知之。探微揣端,无不谐契,

故帝任不疑。时拟奏文武官功状多谬舛,载虞有司驳正,乃请别敕授六品以下官,吏部、兵部

即附甲团奏,不须检勘,欲示权出于己。载智略开果,久得君,以为文武才略莫己若。纵诸

子关通货贿。京师要司及方面,皆挤遣忠良,进贪猥。凡仕进干请,不结子弟,则谒主书。

城中开南北二第,室宇奢广,当时为冠。近郊作观榭,帐帟什器不徒而供。膏腴别墅,疆畛

相望,且数十区。帝尽得其状。载尝独见,帝深戒之,警然不悛。会李少良上书诋其丑状,载

怒,奏杀少良。道路目语,不敢复议。载由是非党与不复接,生平道义交皆谢绝。帝积怒,大

历十二年三月庚辰,帝御延英殿,遣左金吾大将军吴凑收载,系政事堂。分捕亲吏、诸子下狱

。乃下诏赐载自尽,妻及子扬州兵曹参军伯和、祠部员外郎仲武、校书郎季能并赐死;毁私庙

主及大宁、安仁里二第,以赐百官署舍,破东都第助治禁苑。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卷七十》)

【注】附甲:在他人奏议上签名(画押)表示同意。干请:请托。 主书:指主书官卓英倩、李

待荣,均为元载心腹。帟 y,帐幕。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每涂对一处给1 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 分)

故有“隙”A “蠹”B 而不亡者C 天下鲜矣D 是故E 明王任法去私F 而国无“隙”G“

蠹”矣。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结,意为勾结,与司马迁《报任安书》中“意有所郁结”的“结”意思不同。

B.子弟,原意指儿子与弟弟,亦可泛指弟弟、侄子或年轻的后辈,文中指儿子。

C.收,逮捕,与贾谊《过秦论》中“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的“收”意思不同。

D.狱,意为监狱,与“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一句中“狱”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商鞅认为,如果废除法度,喜好私议,那么就可能出现卖官求财、鱼肉百姓的情形。

B.大臣争相谋取私利而不顾及百姓,百姓就会远离君主,君主与百姓之间便会产生裂痕。

C.元载把持朝政,无视君权,任用贪猥,大肆贪腐,骄奢淫逸,最后祸及祖先与子孙。

D.皇帝初时对元载任用不疑,掌握其贪腐情形后,曾郑重告诫他,但元载傲慢不悔改。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载智略开果,久得君,以为文武才略莫己若。

(2)载由是非党与不复接,生平道义交皆谢绝。

14.材料一中的“隐下而渔民”在元载身上有何体现?(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516 题。

浪淘沙

陈著

有约泛溪篷,游画图中。沙鸥引入翠重重。认取抱琴人住处,水浅山浓。 一笑两衰

翁,莫惜从容。瓮醅灰芋雪泥菘。直到梅花飞过也,桃李春风。

语文试卷第2 页(共8 页)

【注】醅:酒。菘:白菜。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沙鸥自在飞翔,引着词人渐入山水深处;“翠重重”描绘出景色的层次和色彩。

B.词的上片写得颇为轻灵,泛舟溪上,抱琴人住处,水浅山浓,亦含隐逸之趣。

C.“衰翁”指年老男子,词人以哀伤口吻称呼自己与友人,颇有年华不再的感叹。

D.“瓮醅灰芋雪泥菘”写出词人与老友享用薄酒蔬菜的愉悦,气氛融洽,画面温馨。

16.请简要赏析“直到梅花飞过也,桃李春风”。(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诗经大雅》中“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与《谏太宗十思疏》中“ ,

”两句的意思相近。

(2)杜甫在《登岳阳楼》中“ , ”二句,写出了洞

庭湖的磅礴气势和恢宏气象。

(3)语文老师组织同学们围绕“古诗词中的意象”进行研究性学习,某小组以“潮”作

为研究对象选择诗句,如“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龙”图腾是我国的传统图腾文化之一,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 A

的典籍中,许多有关中华民族文化祖先的产生与体征的描述往往与“龙”有关,形成了传

统文化中的龙图腾印记。

盘古作为传说中开天辟地的大神,是被普遍认同的中华民族文化祖先,与“龙”的关

系非常密切。盘古之后的文化祖先如伏羲、女娲都与“龙” B ,许多地区出土的不

同时代关于他们的画像石、木刻、帛画中均可见其蛇体、龙身的文化特征。。黄帝与“

龙”的文化关系更是 C 。。段宝林在探讨“龙”、龙图腾与龙的传人的文章中认

为,“历史记载、考古事实等都证明,从传说中的盘古,到人祖伏羲、女娲,到炎帝神龙

氏、黄帝轩辕氏,直至夏禹一族均以“龙为图腾”。

。甚至后世许多帝王的产生也建构出与“龙”的联系,如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

》中记载“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后世“龙”也被人们尊崇,成为一

种身份或权力的象征。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 分)

19.下列句子中的“特别”与文中加点的“特别”,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我喜欢乡下,特别是春天。 B.要注意我特别提到的一点。

C.这是一个特别聪明的孩子。 D.特别的场合,要注意形象。

20.“《山海经海外西经》中记载“黄帝之民,人面蛇身,尾交首上”。这句话出现的位

置,最恰当的是(3 分)

语文试卷第2 页(共8 页)

A.处 B.处 C.处 D.处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2 题。

盐分对植物的影响很大。土壤中的盐分会结合水分形成高渗溶液,溶解的盐粒会把土壤中

的水分聚集到一起,影响植物对水分的吸收。,植物的根系需要有更强大的吸力。进入细胞

的盐分也非常危险,会损伤细胞中的酶和细胞膜,破坏植物的代谢功能和正常生长能力。如果

给不适应盐地的植物浇上盐水,植物根系的生长就会受阻,植物体就会发育不良,直至枯萎。

在全世界大约 30 万种显花植物中,只有少数种类能够适应盐分含量较高的环境,。我

们在海岸区域,只发现了很少的盐生植物。盐生植物进化出了各种各样的生理机制来对抗土地

中的盐分。这些植物可分为两类:拒盐植物和泌盐植物。拒盐植物的根系会阻止溶解的盐粒进

入植物内部;,但是又会立即排出,防止细胞中的盐浓度过高。有一种尤其擅长排出盐分的

植物叫作“补血草”,每到8 月,它们就会把盐碱地变成一片紫蓝色的花海。它们的叶子上分

布有腺点,专门负责把盐分排出体外。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

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22.概括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准确流畅,不超过 50

个字。(5 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在科幻电影《回到未来》中,布朗博士说:“路?我们想去哪就去哪,在我们要去的地方

,不需要路。”说完便乘着他的时光机车飞去了。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

信息;不少于 800 字。

2024 年云南省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

语文试卷第2 页(共8 页)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D(材料三未谈及中医理论的发展创新)

2.A(B 项,材料一指出中医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是目前难以解决的问题,文中并未明确指出宜

由史学家完成。C 项,伤寒论学派淡出传统医学的历史舞台,于文无据。D 项,从材料三可看

出,清代人口不减反增)

3.D(吴有性认为天地间“异气”进入人体,会引起疫病流行,与巢元方的观点符合)

4.(4 分)

双重基调:近代以来,中医的发展是在与西医的论战、抗争和自身寻求出路之间交替进行的。

貌合神离:作者认为在医学史著作中,历史背景的回溯和医学内容的阐发,二者缺乏内在的一

致性。

(每个词语解释2 分)

5.(6 分)

中医先进诊治理论经受了历史的检验,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作出了贡献。

中医最得中国传统文化的神韵,可为中国文化标本。

中医理论和实践是与时俱进的,在与历次疫病的对抗中得到发展创新。

中医具有独特描绘世界图像的完备理论,该理论具有哲学上的合理性。

历代中医名家所具有的使命意识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

废除中医只是少数人一时的狭隘偏见,他们的观点经不起历史的考验。

(每点2 分,答出3 点满分;其他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6.D(第一处“笑”不含赞赏之情)

7.C(“更大的危险即将到来”,于文无据)

8.(4 分)

富有地域色彩的语言与人物身份照应,故事充满乡土气息。

口语化的表达使文本更贴近生活,增加了真实感和亲切感。

个性化的语言可以让读者了解人物性格,如小水的直率,赵五更的风趣。

话语内容体现了战士们的乐观心态和必胜信念。

(每点2 分,答出2 点满分;其他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9.(6 分)

情节内容不同。第一次战斗捉了一只汽船,第二次战斗伏击了两只汽船。

细节侧重不同。第一次战斗突出了赵五更上船杀鬼子的干净利落,第二次战斗突

出了鬼子的瞭望哨被击毙时的情状。

战术运用不同。第一次战斗是几十只火枪一起打,第二次战斗是迂回设伏。

主要人物不同。第一次战斗侧重描写小水、赵五更,第二次战斗侧重描写大水。场景呈现

不同。第一次战斗没有具体描绘,第二次战斗在荷花盛开的场景下展开。(每点2 分,答出3

点满分;其他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10. C D F

11.D(“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一句中“狱”的意思为“案件”,意思不同)

语文试卷第2 页(共8 页)

12.C(“无视君权”错)

13.(8 分)

(1)(4 分)元载有智谋,通达果断,长期受皇帝信任,认为文武官员的才干谋略没有比得

上自己的。

(“果”“得”每译对一处1 分。译出大意2 分)

(2)(4 分)元载从此不是同党之人便不再接触,平生道义相交的朋友都被拒绝。

(“党与”“谢绝”每译对一处1 分。译出大意2 分)

14.(3 分)

欺上瞒下,专权乱政,不如实上报官员功劳,买官卖官。

贪赃枉法,放任儿子亲信收受贿赂,贪得无厌。

盘剥百姓,广建别墅台榭。

排挤忠良,残害言官,堵塞民众言论。

(每点1 分,答出3 点满分;其他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15.C(“哀伤”“年华不再的感叹”皆不准确)

16.(6 分)

意象优美。“梅花”“桃李”“春风”营造出一种优美的意境。

意蕴丰富。这两句既写出了季节的更替,还寄寓着对春天的期盼。

心境旷达。词人以乐观的心态面对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变迁。

(每点2 分,答出3 点满分;其他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回答,言之成理亦可)

17.(6 分)

(1)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3)示例: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8.(3 分)

A:浩如烟海 B:息息相关 C:源远流长

19.A(A.尤其;B.特地、特意;C.格外;D.不一般)

20. B

21.(6 分)

要获取更多的水分;这类植物被称作“盐生植物”;泌盐植物会吸收盐分。

(每空2 分)

22.(5 分)

盐分对植物的影响很大,因为盐分会阻止植物吸收水分,进入细胞的盐分会破坏植物生长。(

概括内容3 分;写出因果关系2 分)

23. 【试题分析】

语文试卷第2 页(共8 页)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