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西省恩博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卷【赣抚吉】-语文+答案

2024-04-14·12页·1.1 M

姓名: 准考证号: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严禁转发(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吉安市2024高三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说明:1.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全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和重要载体,汉字既集中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特性,又参与

塑造了这些特性。

汉字是世界上三大自源文字体系之一,也是唯一持续使用至今的文字体系。汉字体系的

悠久性、持续性和稳定性,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得以记录、保存和传承,形成了世界上保存

数量最多的古典文献。汉字贯通古今,通过汉字典籍可以神交古人,理解和掌握中华文明的

内核和精髓。汉字本身也承载和保存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通过准确揭示和科学阐释其中

蕴藏的内涵,可以直接理解中华文化的核心,展示中华文化传承有序的历史。汉字是中华文

化传承的标志,这种传承是真正的中华基因。无论历史长河经历多少曲折,汉字体系一直保

持基本稳定,犹如定海神针,维系了中华文明的根脉,推进了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和传播。

汉字是中华文化自主孕育的智慧结晶,彰显了中华民族锐意创新的精神。汉字体系之所

以能够绵延数千年而不绝,就在于能够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完善文字构造方式,丰富字

词表达。汉字形体由不规则的块状逐渐演变成正方形的进程,映照着中华文明发展进步的历

程。汉字由产生之初的象形文字为主,发展出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方法,再到形声字为主,

突破以形表意,体现出中华民族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演变。待到秦汉之际的“隶变”

和后来发展出的楷书、行书等,汉字更加线条化、符号化,书写更加便捷。汉字不是封闭的语

言符号系统,而是不断接纳新事物,守正又创新。近代以来,科技领域出现大量术语,对此,汉

字创制了许多新词。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汉字鲜明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创新性,而且有

力推动了中华文明的有机更新。中华民族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新鲜事物,并内化为中华语

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示出中华文明的有机更新。微信公众号:试卷学习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的汉文字非常了不起,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汉文字的

维系”。在民族众多、疆域广袤的中华大地,汉字在统一思想文化观念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

重要作用。汉字形成和发展的时代,正是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历史时期。汉字的出现

标志着中华文化进入文明阶段。汉字记录夏商周的历史文化,传承先秦经典和诸子百家学

说,莫定了中华文明的主色调。秦朝大一统,“车同轨,书同文”,巩固了中央集权;汉代以后形

成的经学阐释传统,使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核心价值在我国这个多民族国家广泛传播,

进而塑造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共同的价值体系,形成了巨大的民族凝聚力。

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繁荣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文化的基因。只有深入挖掘汉字蕴

含的丰富的文化价值,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地

语文试题 第1页(共8页)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摘编自霍志刚《汉字:中华文明的守护者》

材料二:

汉字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揭示汉字的起源、发展及其蕴含的立化

价值,对于研究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微信公众号:试卷学习会

汉字的起源、发展马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基本同步。中国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是中华文

明起源的时代。在距今8000多年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了刻划在龟甲、骨器、陶器和石器

上的大量原始文字,带有刻符的背甲与腹甲是“天圆地方”的象征,这是古人宇宙观的反映,是

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体现。在安徽蚌埠双墩遗址,考古学者发现了数量不少的象形、会意符

号。这些符号与在距今5000多年的大汶口遗址等地发现的符号一样,属于原始文字。距今

4000多年的山西临汾陶寺遗址出土的扁壶上“文”“尧”二字清晰可见,表明该遗址与尧都平阳

密切相关。文字的起源和早期发展,是中华民族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识。

汉字丰富的内涵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古人造字赋予了字形以丰富的文化内涵,

因此,对古文字的正确解读,是了解中华民族精神品格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

了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特点。汉字的起源、发展充

分反映了这五大突出特性:从原始的刻划符号到今天的汉字,许多字形和内涵都一脉相承,体

现了突出的连续性;汉字发展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一楷书—行书-苹书”诸险

段,书写趋于简洁实用,体现了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文字形体至秦而归于统一,形成“书同

文”的局面,此后政令归一,又化一统,反映了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文字在发展过程中,充

分吸收不同族群、区域的特色,形音兼顾,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古人对“协”“和”“同”等文字的

创造和使用,将“武”解读为“止戈为武”,反映了中华民族追求和平的理念。

古文字是开启中华文明的管钥。只有深入探究其深刻的文化意蕴,阐发其在中华文明传

承发展中的作用,才能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摘编自代生《古文字:开启中华文明的管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8. 世界上有三大自源文字体系,汉字因为保存古典文献最多而成为其中唯一持续使用至

今的文字体系。微信公众号:试卷学习会

B 汉字从以象形字为主到以形声字为主的演变历程,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维从低级向高级

的发展过程。

C. 汉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深入挖掘这些文化价值,古为今用,有助于中华民族现代文

明的发展。

D. 汉字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人们只有通过对古文字的正确解读才能了解中华民族

的精神品格。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勿

A. 汉字如果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就可能像有的文字体系一样走向消亡,进而影响到

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和传播。

B 古人席地而坐,没有专门供人坐的家具,后来生活方式改变了,“椅”“凳”等字也随之产

生,这说明汉字具有包容性。微信公众号:试卷学习会

C. 人们在河南舞阳贾湖、安徽蚌埠双墩等考古遗址上发现了很多原始文字,这些原始文字

是中华文明历史悠久的有力证据。

D.“人”和“戈”组成“伐”,“田”与“力”组成“男”,“戍”是“人”侧有“戈”……由此可知汉字字

形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语文试题 第2页(共8页)

3.材料一论述了汉字和中华文明的关系,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惦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

是(3分)微信公众号:试卷学习会

A. 纵观古今汉字,体式多样,形态各异,但方块是其绵延千年的根本特性。正如语言学家

所说:“方形之内,乃对称平衡意识最佳的培育土壤和表现天地。”

B. 汉字在漫长的积淀、演变过程中形成了规范的文字体系,传播深远,与其他文字相互交

融,影响了周边国家的文化,形成了覆盖多国的“汉字文化圈”。

C.汉字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文”的阶段和“字”的阶段。“文”的造字方法是象形,其形成

的多是独体字;“字”的造字方法是组合,其形成的是合体字。

D. 文字学家指出:“汉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持续稳定且历久弥新的自源文字符号系统,

这一特点从根本上保证了中华文化的完整保存和持续传承。”

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张表格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甲得文 雀文 小寒 供书 精书 行6 英名

、l/

米 N 小 火 火 八 火

日 日 F 日

月 2 六

; 月

山 U fl 1 山 山

田 田 田 丑

A. 汉字最初以象形文字为主,这些文字的起源和发展,是中华文明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标识。

B.从“日”“田”来看,汉字形体在演变过程中,具有从不规则的玦状逐渐转向正方形的特点。

C.从原始刻划符号到今天的方块字,汉字演变的各阶段持续而稳定,使字形和内涵一脉

相承。

D.从整体看,汉字逐渐从描摹事物形状向线条化、符号化转变,书写更加便捷,注重简洁实用。

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根据材

料一的相关内容,简要概括汉字在中华文明创新性方面的表现,(6分)

答 :

(二)现代文阅读 II(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保卫樱桃

裘 山 山

樱桃小学学生从没有吃过学校的樱桃。因为每年樱桃成熟的时候,十里八乡的村民们就

会翻过学校墙头, 一夜之间就将五棵树上的樱桃一掠而光。

一年又一年,渐渐地,学校不再枉费心机地等待樱桃成熟了。德高望重的老校长说:“全

当这些樱桃树是不结果的。我们学校是以升学率高著称的,不能让区区樱桃影响了教学。”

事情的变化,是在新校长上任之后。

新校长很年轻,而且,是个女的。 年轻的女校长是个追求完美的理想主义者,在她看来,

樱桃被偷事件不是损失几颗樱桃的问题,而是关系到道德教育、学校尊严以及保护集体财产

语文试题 第3页(共8页)

等问题。 一所堂堂正正的学校, 一个救书育人的地方,怎么能眼睜睜看著大量的人進行盗竊

活动而不制止?这不等于是給学生们一种暗示:偷东西没什么大不了的,甚至是被允许的吗?

她认为,保护櫻桃就是保护学校财产,保护櫻桃就是对学生乃至村民进行最实际的道德

品质教育,这样的事比升学率更为重要。微信公众号:试卷学习会

学校加高了围牆,还发动学生上山割荆棘,将荊棘遍插牆头。

完成这些工程正是櫻桃开花的时候,学生们每天到学校,第一件事就是跑到树下去看。

他们仰着笑脸,从樱桃花看到绿豆那么大櫻桃,再看到黃豆那么太,再往花生那么大看。

就这样,櫻桃在师生们的目光里一天天地大了,泛红了。

学生们每天都来问新校长:“什么时候可以摘櫻桃呀?”

她总是笑吟吟地说:“再等等,红透了才甜呢。”

哪知一群人借着月光来偷櫻桃了。三米高牆他们相帮着攀上去了,但他们没有想到荆棘

不好对付,有人不小心被扎了一下, 一甩手就失去了重心,咚的一声从墙头摔下来,痛得哇哇

大叫。其他人见状,胡乱摘了几把,就抬上受傷者仓皇撤離了。

新校长第二天得知这一消息,连忙去看樱桃树,树上的櫻桃还在,而且因为受了惊吓, 一

下红透了, 一嘟喑一嘟嚕如红珍珠般掛着枝头。新校长高兴地说:“咱们总算没白幹,这围牆

起到保护作用了。同学们,可以摘櫻桃了!”微信公众号:试卷学习会

这是他们有校史以来第一次收获本应属于他们的櫻桃,正当全校师生沉浸在丰收喜悦中

时, 一大群村民包圍了学校,他们抬着受伤者,要求学校承担他的一万元医疗费。理由是被学

校围墙摔伤的。

新校长平靜地说:“請问他为什么要翻我们学校围墙?难道那是他回家必经之路吗?”

村民坦然承认:“当然不是,他来是为了摘樱桃。”

新校长立即尖锐地指出:“我看应该叫偷吧?难道你们不知道私自采摘他人果实是违法

的吗?”

村民们笑起来,说:“违法?违什么法!要是违法的话,公安怎么不抓我们?”

新校长听到这样的新鲜理论,有些生气,但依然声音细细地说:“你们跑来偷我们学校的

櫻桃属于犯罪。我们不追究你们就罢了,你们怎么好意思来找我们要医疗费?”

听见这话,那位受伤者忍痛坐了起来,大声说:“怎么不好意思?我们就是要找你拿医药

费,我们又不是头一次来学校摘樱桃,我们年年都來。但往年我们从没有人受伤,今年你來了

就受伤了。你明知我们要来摘樱桃,还故意加高围墙,还在墙上插那么多刺,这不是成心让我

们摔下来吗?这不是成心整我们吗?”微信公众号:试卷学习会

新校长惊诧莫名,她气得一时讲不出话,村民就鬧得更起劲了, 一时间出现了故强我弱的

局面。

正在这个时候老校长赶来了,大声地呵斥说:“都给我回去,你们这么闹學生娃怎么

上课?”

村民们散去后,学校召开紧急会议、

新校长义正辞严地表示绝不能向他们妥协,但多数老师包括老校长在内,都认为不能硬

来,要和颜悦色地协商解决。老校长说:“医药費我们肯定是不出的,但总得让他们消气。所

以我建议把摘下的樱桃给他们送去,特别是给那个受伤的家伙送去。我们要面对现实:村民

多年养成惡习难以一下子改變,何况六年级的娃马上要考中学了,你和他们幹就会影响学生

就会影响学校的升学率,这可是大事。”

新校长霍地一下站了起来,声音发顫地说:“我认为这件事比升学率更重要,这是正义和

非正义的较量。”

语文试题 第4页(共8页)

第二天,村民又抬着受伤者围住了学校。新校长一夜未眠,她决定克制自已,并个人拿出

500元作为抚慰金。

村民们说:“500块钱够干什么?不满足我们的要求是不会回去的。”

正如老校长预见的那样,村民的行为极大地影响了学校教学,学生老师都有些心不在属。

到了中午,新校长也有些沉不住气了,她决定再做出一次让步:按老校长说的,把采摘的樱桃

送给村民。村民们见到如此鲜红的樱桃很是喜悦,马上回家去了。

没想到第三天早上,又有一部分村民来了。

新校长只得到镇上派出所求救了。微信公众号:试卷学习会

所长听了事情的原委,说:“钱你们不用出了。你回去摆三来酒席,我出面把他们请来,我

保证酒过三巡,他们就会答应不再闹事了。”

新校长又一次霍地一下站了起来,她用最后残存的一点斗志大声地说:“你要我请他们吃

饭?向他们求情?这绝不可能,这简直是对我人格的侮辱!”

说罢毅然离去。所长追上去说:“校长你别生气……你听我说……这样吧,我现在枕跟你

一起回去劝说他们,我不能把他们全都抓起来,再说他们毕竞也没犯什么大事嘛?”

听了这话,新校长突然明白了,她所面对的不仅仅是一群村民。

………

夜深了,新校长想到这些天发生的事,想到那几株好看的樱桃树,想到自己的妥协,又想

到自己的学生们,不由得失声痛哭。哭过之后,她找出一把锋利的斧头,她要将五棵樱桃树一

一砍掉……

来到操场边樱桃树下,她愣住了。那些樱桃树下站满了她的学生,他们挽着手站在那儿,

为樱桃树筑起了一道栅栏。他们说:“校长你不能砍,这是我们的樱桃树,我们从现在开始就

日日夜夜保卫它!绝不让外人再碰它!我们发誓明年的今日, 一定会再次收获樱桃!”

新校长愣了片刻,丢掉斧头,和学生们拥抱在了一起……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学校樱桃每年被一掠而光却无人干涉,其重要原因是老校长认为这不影响学校的升学

率,无关紧要。

B.学生们每天仰着笑脸观察樱桃的变化,表明了学生内心对果实的期待,暗示校长保卫樱

桃的做法非常有意义。

C. 一些村民坦然承认偷摘樱桃,但毫无羞愧感,摔伤后又胡搅蛮缠,写出了这些人对违法行

为的集体无意识。

D. 派出所所长的解决方案竟然是请客吃饭,这让新校长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从而导

致她决定砍掉樱桃树。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小说开头叙写樱桃小学从未收获自己樱桃的事实,既交代了故事的背景,也为下文保护

樱桃的系列情节埋下了伏笔。

B.文中写成熟的樱桃,先是说它“受了惊吓”,后用“红珍珠”来作比,笔调活泼生动,展现了

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C.文中两任校长未赋其名,只是以“新”“老”冠之,“新校长”“老校长”之间观念和行为的冲

突,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D.作品通过“保卫樱桃”这一事件,展现了老校长、村民、派出所所长的是非价值观,折射出

当今乡土中国的某些现实。

语文试题 第5页(共8页)

8.文中写道“年轻的女校长是个追求完美的理想主义者”,请分析“女校长”的“理想主义”体现

在哪些方面。(5分)

答:

9.小说结局给作品增添了一抹亮色。作者裘山山说,如果没有这个结局,我就不会写这个小

说。请你谈谈对小说结局的理解。(6分)

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用国者,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三得者具而天下归之,三

得者亡而天下去之。天下归之之谓王,天下去之之谓亡。汤武者,修其道,行其义,兴天下同

利,除天下同害,天下归之。故厚德音以先之,明礼义以道之,致忠信以爱之,赏贤使能以次

之,爵服赏庆以申重之,时其事、轻其任以调齐之,潢然兼覆之,养长之,如保赤子。生民则致

宽,使民则萘理,辨政令制度,所以接天下之人百姓;有非理者如豪末,则虽孤独鳏寡必不加

焉。是故百姓贵之如帝,亲之如父母,为之出死断亡而不愉者,无它故焉,道德诚明,利泽诚厚

也。乱世则不然。污漫突盗以先之,权谋倾覆以示之,俳优、侏儒、妇女之请谒以悖之,使愚诏

知,使不肖临贤,生民则致贫隘,使民则极劳苦。是故,百姓贱之如旭,恶之如鬼,日欲司间而

相与投藉之,去逐之。 卒有寇难之事,又望百姓之为己死,不可得也。说无以取之焉。孔子

曰:“审吾所以适人,适人之所以来我也。”此之谓也。

(节选自《苟子王霸》)

材料二:

欲为天下者,必重用其国;欲为其国者,必重用其民;欲为其民者,必重尽其民力。无以畜

之,则往而不可止也;无以牧之,则处而不可使也。远人至而不子则有以畜之也民众而可一则

有以牧之也。见其可也,喜之有征;见其不可也,恶之有刑。赏罚信于其所见,虽其所不见,其

敢为之乎?见其可也,喜之无征;见其不可也,恶之无刑。赏罚不信于其所见,而求其所不见

之为之化,不可得也。厚爱利足以亲之,明智礼足以教之。上身服以先之,审度量以闲之,乡

置师以说道之。 然后申之以宪令,劝之以庆赏,振之以刑罚。 故百姓皆说为善,则暴乱之行无

由至矣。

(节选自《管子枚修》)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远人至A 而不去国则有[ 以畜之也D 民众回而可回一G 则有H 以牧之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指称王,与“沛公军霸上”中“军”字的用法一样,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B.诚,指的确、确实,与《谏太宗十思疏》“必竭诚以待下”中的“诚”意思相同。

C. 不肖,与文中“贤”的意思相对,指不成材、不正派的人,也可用来称不孝之子。

D. 度量,指用以计量长短和容积的标准,引申为规章制度,也可指能宽容人的限度。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治国的关键在于顺民意、得民心,如果能得到老百姓的支持、赞誉甚至为国家拼死效

力,那就证明治国者真正获得了民心。

B.荀子认为,为君者应该以德为先,明礼忠信,选贤任能,爱护百姓,永葆赤子之心,才能使

百姓亲之如父母、敬之如上帝。

语文试题 第6页(共8页)

C.在混乱的社会中,君主品行污秽卑劣,玩弄权术阴谋,重用无德无才之辈,使百姓生活贫

穷困苦,会招致百姓的鄙视和厌恶。

D. 管子认为治理百姓要做到赏罚分明,对做好事者要有奖赏,以期望激励更多人去做好

事,对做坏事者要有惩罚,以儆效尤。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卒有寇难之事,又望百姓之为己死,不可得也。(4分)

译文:

(2)然后申之以宪令,劝之以庆赏,振之以刑罚。(4分)

译文:

14.材料一中引用孔子的话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朝中措夜来听雪晓来看

朱敦儒

夜来听雪晚来看。惊失却尘寰。摇撼琼林玉树,心疑身是仙官。

乘风缥缈,凌空径去,不怕高寒。却被孤鸿相劝,何如且在人间。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人夜里听风吹雪,晨起看雪,“惊”字从侧面写出雪势之大之广。

B.白雪皑皑,树林一片银装素裹,置身其中,词人恍若自己已是仙人。

C.词人欲御风逐雪,离开尘世,却被孤鸿哀鸣声拉回到苦闷的现实母。

D.本词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显得真切而自然,令人心驰神往。

16.同是咏雪之作,本词与毛泽东《沁园春雪》中所写雪景的特点及寄寓的情感有何不同?

(6分)

答 :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屈原在《离骚》中经常用香花芳草作喻,而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用

6

李 ”揭示了这样设喻的原因。

(2)鲍照《拟行路难(其四)》中,采用比兴手法,以水流方向的不一来喻指人生穷达各殊的

句子是“ ?

(3)自古诗酒一家亲,诗人或把酒言欢“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或借酒消愁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临松”是古地名, A 就是临近松树的地方。以此推断,在遥远的古代,这里应该

有茂密的原始森林。

冰雪下面的幽谷,小河淙淙,塔松林立,悬崖的影子笼罩着万古不变的岑寂。黄昏或黎

明,旱獭独立于西风,蓝马鸡悠闲散步,在它们的眼里,世界就是蓝天和雪山、野花和蝴蝶组成

的风景,永远美丽、恬谧、安静。

语文试题 第7页(共8页)

山谷中何时有了人烟,不得而知,或者说,在浩如烟海的史籍中,从未有过 B 的

记载,就连所有的民间传说也云里雾里,也语焉不详。但事实是,在一个日子里,有一个胡人

部落,从逸远的地方迁徙于此,这以后,临松山谷的河滩上便有了穹庐、祭坛、马匹和羊群,

炊烟沿着山坡向四下里飘散,风中不时传来咿呀呼噜的游牧歌谣,如果在雾岚迷蒙的黄昏,还

可以看到身着狼皮袍子的匈奴兵卒,骑马射箭、挥刀逐鹿的身影. C 。后来,史书上就

把这个部落称为卢水胡。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下列句子中的“或”和文中加点的“或”啦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我们看不惯的事越来越多,或是因为我们的心态出了问题。

B.《朝花夕拾》文体大概很杂乱,因为是或作或辍,经了九个月之多。

C. 敏锐的直觉和细腻的思维,使他们成为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D.社会上崇敬名人,于是以为名人的话就是名言,却忘记了他之所以得名是哪一种学问或

事业。

20.“树荫密匝,苔藓青碧,流水潺潺”这句描写句出现的位置,最恰角的是(3分)

A. 处 B. 处 C. 处 D. 处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微信公众号:试卷学习会

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大都用于

新年时张贴,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随着传承与创新,年画开始回归与振

兴,随着更多艺术与工艺人才的参与,年画也将迎来新的发展良机。

随着时代的发展,年画已不再局限于木版彩色套印,而是以各种新颖的形式呈现在人们

面前,如数字化印刷、立体制作等。 _,年画始终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

化,传递着对新年美好的祝愿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到明代中后期,天津西郊杨柳青镇初步产生了木版年画艺术,明末出现了最早的画铺,到

了清代雍正、乾隆年间,才逐渐繁荣起来。 :创稿、分版、刻版、套印、彩绘、装

裱。前期工序与其他木版年画大致相同,都是依据画稿刻版套印; _,却是花费

较多的工序于手工彩绘,把版画的刀法版味与绘画的笔触色调巧妙地融为一体,使两种艺札

相得益彰。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

超过15个字。(6分)

答:

22.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年画”下一个简要定义,不超过45个字。(5分)

答: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多声部合唱是在舞台上由不同群体分声部演唱的合唱形式,对演唱技巧的要求很高。演唱

者首先要把握音准、表现力度,同时还要做到既不能被别的声部带走,又不能故意趣位破坏整体

效果,必须校准音调,跟上节拍,使自己歌唱发声状态与整体保持协调,这样才能展现最美和声。

对此,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

息;不少于800字。

语文试题 第8页(共8页)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0

1 2 3 4 6 7 10 11 12 15 工 20

C B D C D C BDG B B C D A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 I (本题共5小题,18分)

1 . (3分)C(A 项,因果倒置,原文意思是,汉字体系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使中华文化得

以传承,才形成了古典文献,而非因为“保存古典文献最多”使汉字能够持续使用至今; B

项, “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错误,原文是说“体现出中华民族出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

的发展演变”,“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没有低级、高级之分; D 项,“只有……才”

表述绝对,原文是说“对古文字的正确解读,是了解中华民族精神品格的重要途径”)

2 . (3分)B( “这说明汉字具有包容性”错误,根据材料 “汉字不是封闭的语言符号系

统,而是不断接纳新事物,守正又创新”等内容可知,这种现象说明了汉字具有发展性和创

新性)

3 . (3分) D (材料一论述了汉字和中华文明的关系,其核心观点是“汉字既集中休现了巾

华文明的特性,又参与塑造了这些特性”,只有D 项能支撑这个观点。A 项,只是说明汉

字的“方块”特点; B 项,只是说明汉字的影响力; C 项,只是说明汉字的造字方法)

4.C(3 分 ) (“汉字演变的各阶段持续而稳定”,文中无此信息,与“字形和内涵一脉相

承”不构成因果关系)

5. (6分) 汉字形体不断变化;造字方法不断丰富;不断接纳新生事物,创造了许多

新词。(每点2分,意思接近或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7分)

6 . (3分) D (导致新校长决定砍掉樱桃树的原因不是她对白身能力的怀疑,而是她对现实

的无能为力)

7 . (3分)C (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并非两位校长之间的冲突,而是新校长在面对多方面困

境的坚持)

8.(5分)观念上,认为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比追求升学率重要。

(1分)性格上,嫉恶如仇,正直果敢,限里不容沙子。 ( 2 分 ) 行动上,坚持原则,

勇于担当,通过保卫樱桃事件实施道德教育。 ( 2 分 )

9.(6分)新校长从保护樱桃到试图砍掉樱桃,揭示了其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丰富了作品

的意蕴。新校长砍樱桃、学生护樱桃的行为使情节逆转,让故事具有张力。学生自觉地

保护樱桃树的行为,彰显出正义积极温暖的力量。

(每点2分,意思接近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给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 (3分)BDG (原文标点:远人至而不去,则有以畜之也;民众而可一,则有以牧之也。)

11. (3分) B (意思不同, “必竭诚以待下”中的“诚”是“真诚、诚心”的意思)

12 . (3分)B( “如保赤子”不是“葆有赤子之心”的意思,原文的意思是“像爱护初生的

婴儿一样爱护百姓”)

13.(8分) (1)突然发生了外敌入侵的事,还指望百姓为他卖命,这是不能够办得到的啊。

(赋分点:卒,通“猝”,突然;寇难,敌人侵犯之难;死,拼死,卖命;不可得也,省略

句、否定判断句。每处1分,共4分)

(2)这样再用法令加以约束,用奖赏加以鼓励,用刑罚加以威慑。 (赋分点:申,约束;

劝,鼓励;振,威慑;状语后置。每处1分,共4分。另:中,如解释为“中明”或“反复

表明”也可给分)

14.(3分)道理:要有同理心,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样对待你。 ( 1 分 )

分析:君主爱护百姓,百姓就愿为他赴死;召主思弄百姓,百姓就厌恶他背离他。 (2

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治理国家的人,得到百姓尽力耕种的就富足,得到百姓殊死作战的就强大,得到民众称

赞颂扬的就荣耀。这三件事都具备了,天下人就会归顺他;这三件事没具备,天下人就会背

离他。天下人归顺他叫作称王,天下人背离他叫作灭亡。商汤、周武王遵循这条准则,奉行

这种道义,兴办天下人都认为有利的事,除掉天下人的共同祸害,于是天下人归顺他。所以,

君主重视用道德声誉来引导人民,彰明礼义法度指导他们,尽力做到忠诚守信来爱护他们,

赏识贤人重用能人来安排不同等级的职位,用爵位、服饰、赏赐、表扬去反复激励他们,根

据时节安排他们的劳动、减轻他们的负担来调剂他们,广泛普遍地庇护他们,抚养他们,就

像爱护初生的婴儿一般。养育百姓要做到极其宽厚,役使人民则极其合理。制定政策法令,

是用来对待天下百姓的;如果它有不合理的地方,哪怕像毫毛的末端一样细微,那么就是对

孤儿、孤独老人、鳏夫、寡妇,也一定不要施加到他们头上。如此,百姓就会像尊重上帝一

样尊重他,像爱戴自己的父母一般爱戴他,就算为他豁出性命断然牺牲也会心甘情愿。这没

有什么其他的缘故,仅仅由于君主的道德确实贤明,恩泽确实深厚。混乱的社会就并非如此。

君主用污秽卑鄙、强取豪夺的行为来引导百姓,玩弄权术阴谋、搞倾轧陷害来给他们作榜样,

让艺人、侏儒、女人私自求见说情来搞昏自己,让愚蠢的人去教诲有智慧的人,让没有德能

的人凌驾于有德才的人之上。养育百姓则使百姓极其贫穷困厄,役使百姓则使他们极其疲劳

辛苦。故而百姓厌恶他就像鄙视残疾人一样,厌恶他就像厌恶鬼魅一般,天天想寻求机会而

一起来抛弃践踏他,摒除驱赶他。 突然发生了外敌入侵的事,还指望百姓为他卖命,这是不

能够办得到的啊。这种治国理论没有可取之处。孔子说: “看看自己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

会同样对待自己。”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材料二:

想要治理好天下,必须珍惜本国国力;想要治理好国家,必须珍惜国内百姓;想要治理

好百姓,必须珍惜民力(不使之耗尽)。没有办法养活百姓,人们就要外逃而无法阻止;没

有办法治理百姓,即使留下来也不能很好的为国效力。 远地的人们来了而不离开,是因为有

办法养活他们;人口众多而可以统一号令,是因为有效地治理了他们。 见到人们做好事,表

示喜欢要有实际奖赏;见到人们做坏事,表示厌恶就要有具体惩罚。赏功罚过,对于亲身经

历的人们确实兑现了,那么,没有亲身经历的也就不敢胡作非为了。如果见到人们做好事,

空自喜欢而没有实际奖赏;见到人们做坏事,空自厌恶而没有具体惩罚。赏功罚过,对于亲

身经历的都没有兑现,要指望没有经历的人们为之感化,那是办不到的。君主能够给予更多

的关怀和利益,民众就会亲近君主;明确了是非和礼节,民众就能得到教化。在上位的要以

身作则来引导百姓,制定法规制度来防范民众的不良行为,设置乡师官吏来教导民众。这样

再用法令加以约束,用奖赏加以鼓励,用刑罚加以威慑。这样,百姓就都愿意做好事,暴乱

的行为也就不会有机会发生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5. (3分) C( “苦闷的现实”理解有误,词人借孤雁劝说自己不如留在人世间,可见在词

人看来人间还是值得留恋的,现实也并非“苦闷”的)

16.(6分)本词侧重表现雪的洁白如玉、纤尘不染,(1分)冰雪世界寄托了词人对纯洁

美好的理想世界的向往和追求。(2分)《沁园春雪》侧重描绘的北方雪景广表无垠(或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