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东省梅州市高三总复习质检试卷(二模)-语文+答案

2024-04-12·13页·869.1 K

试卷类型: A

梅州市高三复习质检试卷(2024.4)

语 文

本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

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

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

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8分)

汪教授写了一部关于海洋的科普著作,以下是某图书馆网站上关于该书的部分信息,包

括图书目录(部分)、试读内容和读者评论三个板块。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图书目录(部分)

第六章祸从海底来

第一节地震与海啸

第二节海底火山爆发

第三节海底漏油和漏气

第四节海底滑坡

第七章深海藏宝

第一节多金属矿

第二节烃类资源

第三节生物资源

第八章无风也起浪

第一节深海权益之争

第二节海底的保护

第三节权益之争与深海科技

第四节人类与深海

试读内容

早期的人类社会,与海洋只有零星的关系。16世纪人类在平面上进入海洋,通过航海导

致的“地理大发现”,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轨迹。当前的21世纪,人类正在垂向上进入海洋,向

高三语文试卷 第1页 共8页

海洋深处进军。那么这次人类和海洋关系的变化,是不是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也会改变历

史的进程?未来的事,只能由历史自己来回答,当前我们能做到的是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长远

的目光,处理好人和海洋的关系,处理好进军海洋进程中人类内部的相互关系。

回顾人类历史,其实是从野蛮到文明的进步史。在新石器时代里,人类在陆地上从狩猎

转向农牧,摆脱了动物世界的“丛林规则”。现在人类进入海洋内部,准备开发海洋的深处。估

计不用上百年的工夫,就有可能将深海、海底纳入人类社会生活的范畴。但是,人类对深海

的了解实在太少,远没有学会如何和海洋相处。地球表面只有陆地与海洋两个部分,人类需

要学好海和陆两种学问,才能和它们处好,把它们用好。人类对陆地的认识已经获得了大学

文凭,开始读研;而对海洋的认识至多有个小学毕业的水平,还没有考入初中。

认识海洋比认识陆地难,认识深海更是难上加难。因此“开发深海”决不能学当年的“淘

金潮”一拥而上,浮夸、急躁不但无济于事,而且隐患无穷。“般鉴不远”,墨西哥湾漏油就

是前车之鉴,根源在于人类对深海的了解实在太少。最为可怕的是以“万物之灵”的身份,摆

出“征服自然”的架势,与自然规律背道而驰,还没有弄明白深海有些什么,更不知道和深

海如何相处,就忙着要发“深海财”。

进军深海的另一条原则,是要处理好人类内部的相互关系,这里重要的是汲取历史的教

训。15—16世纪,欧洲人越洋远航,通过海面航道的开拓将世界各大洲联系起来,发展了殖

民经济,为自身带来了几百年的繁荣。同时也涌现出一大批的海上探险家、发现家,至今世

界地图上许许多多海湾和海峡的名称,都在铭记着这些欧洲开拓者的贡献。

宏观地说,16世纪的所谓“地理大发现”并没有改变人类依靠陆地的原则,只是借海面

的舟楫之便,跨海到另一个大陆去掠夺,海洋开发的本身,依旧是“渔盐之利,舟楫之便”。即

便如此,这已经产生了扭转社会历史的巨大进步。但是人类那一次进入海洋,带有浓重的血

腥气。虽然几百年前的历史,经过人脑记忆的“长距离筛选”,留下来的是被人称颂的英雄事

迹,可是历史本身并不会消失。近年来有人旧事重提,说到“跨大西洋奴隶贸易”的惨剧。从

15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从葡萄牙开始,欧洲人在四个半世纪里将上千万个奴隶贩运到拉丁

美洲开矿种地。他们像牲口般被锁在船舱底部,在途中大量死亡。

这里并不是想说几百年前的悲剧还会重演,只是21世纪人类进入海洋内部,向海洋深处

发展,必然也会给人类社会本身带来新的挑战。新一轮进军海洋又会产生什么样的社会效果?

显然这是百年,或者几百年后才能回答的问题,但是至少可以在两个层面上指出方向:海洋

的保护和海洋的合作。如果人类依然把大洋当作地球的“垃圾桶”,如果核废料和有毒废料的

投放得不到控制,海洋就有可能变为威胁人类生存的环境负面因素。如果世界各国在深海的

开发利用上不能协调合作,如果将16世纪的掠夺伎俩搬进深海,海洋就有可能沦为地球上的

“火药桶”。

进军深海,为华夏振兴提供了新的机遇。从历史上看,具有大陆性质的华夏文明和以古

希腊为代表的地中海海洋文明,走了两种不同的道路。直到15世纪初,中国海军的实力仍远

远超越欧洲。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航行早90年,郑和的船队超越哥伦布一两个量级,郑和的

航程是哥伦布的5倍,但是改变世界历史航程的却是哥伦布的航行,中国的“海禁”和欧洲

的海上崛起都是在此之后。随后的几百年里,这两种文明各行其道,直到19世纪的碰撞,中

国的大陆文明败给西方的海洋文明,中国沦为次殖民地。现在,古老的中国已经重新崛起,“建

设海洋强国”的国策已定,但是华夏文明的大陆性质留存至今。华夏振兴的道路需要翻山越

岭,考验之一就是要过“海洋关”。了解深海、进军深海,对于中国来说,有着比其他国家更

加深刻的意义。

高三语文试卷 第2页 共8页

读者评论

小慧:华夏文明具有大陆性质,作者也说认识海洋比认识陆地难,认识深海更是难上加

难。我认为保持对深海的神秘感,不要过多地打扰深海,其实就是对它的最好保护,我们不

必在深海方面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1. 以下不符合试读内容文意的一项是(3分)

A. 人类向深海进军需要处理好人和海洋的关系,以及进军海洋进程中人类内部的相互关系。

B. 地球表面只有陆地与海洋两个部分,就日前而言,人类对陆地的认识远远超过对海洋的认识。

C. “地理大发现”只是借舟楫之便跨海掠夺,带有浓重的血腥气,并没有对海洋进行开发。

D. 华夏文明和地中海海洋文明的性质不同,从历史上看,两种文明的发展轨迹也不相同。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墨西哥湾漏油事故的发生,与当事者在进军深海时对深海还不够了解就急躁冒进有关。

B. 文本提及“跨大西洋奴隶贸易”惨剧,意在提醒人类,要警惕人脑记忆的“长距离筛选”。

C.21 世纪人类向海洋深处发展必然带来新的挑战,必须特别重视海洋的保护和海洋的合作。

D. 对比哥伦布航行,郑和下西洋时间早、规模人、航程远,但对世界史的影响没有前者大。

3. 根据材料,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从图书目录判断,试读内容应该选自第八章,小节标题是“人类与深海”。

B. 遵循自然规律,不发“深海财”,应该视为人类进军深海的重要原则之一。

C. 麦哲伦海峡、库克海峡等海峡名称,是对欧洲航海开拓者贡献的一种纪念。

D. 要避免海洋成为“火药桶”,人类就必须加强协调合作,处理好深海权益之争。

4. 材料提及的“进军深海”,是人与海洋的特殊关系的一种反映,下列不属于“进军深海”

的一项是(3分)

A. 中国海上钻井平台在南海成功试采可燃冰。

B. “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载人下潜深度纪录。

C. 我国对位于西北太平洋3000平方公里的富钴结壳进行勘探。

D. 大连、深圳等沿海城市通过填海造地拓宽了城市有限空间。

5. 请结合图书目录和试读内容,梳理可以用来反驳读者小慧的要点。(6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红鬃野马

陈应松

我们喝茶。这是最后一次用火垄里的火煨茶。最后一次抽烟。最后一次,坐在苦楝树荷子

上说话。他起身,后来坐到门槛上。后来,他揉了揉眼睛,说:“棠娃,这把椅子就留在这儿。”

我愣着看父亲。

“等我们再回来的时候,看到有把椅子还在这里。是呀,我们的椅子就放在这里。”父亲

转身瞅瞅搬空的屋子,“这椅子别背走了。”

高三语文试卷 第3页 共8页

他又看看火垄屋窗台上的那个酒瓶,里面插了两枝打破碗花花。我们要走了,要离开冷

杉坳。 一连三天,我们将家什搬到清风岩的公路上,等待农用车拖走。我一个人背一口立柜,

几次都差点要晃下悬崖。柜子磕磕碰碰,树枝或者头上的悬石要将我抵下万丈深渊。

老人都不会走,他们属于老屋。但他们终是要走,与我们一起。走就是离开,不再回来。

野马河的声音像是啜泣。父亲蹲在屋檐下,他再也不会蹲在搁着他棺材的屋檐下了,他要走

了,去山下享福。我们坐在磨损得凹下去的门槛上,那是很结实的枸骨冬青木,它被一次次踏

过的鞋,磨成一块狗啃过的骨头。房子搬空了,房子也是一块骨头,是骨架,它被时间掏空了。

父亲抽着烟,他走了一天的山路,他也一趟趟地背,他的背篓不比我小。他背上的汗渍

缀在一块蓝色的补丁上,这还是多年前母亲给他缝补的,他舍不得扔掉。背篓的篾绳费衣服,

总是先把肩膀磨破。他再也不会背背篓了,不会背这么重的背篓,这么重的东西。

门前的野马河在歌唱送别,令人烦乱。 一只乌鹅站在屋场前的冷杉上,俯身张望。 一阵

风,把屋顶上的落叶吹下来,恍似在撵我们。

还有红薯,我从角落里扒出来几个,把它们壅进火垄里。我们将会打开门,让野兽进来,

从大门进来,从窗户进来,从墙缝进来,从即将破溃的屋顶进来。人一旦离开,房子会迅速

朽烂,房子是靠人撑着的,人撑住,房子才不会倒。怠倦,无力。父亲坐在那里,原是准备

一直坐到生命的尽头,但现在他生命的尽头在山下,在一个叫月亮湖的移民新村。

秋天是红色和黄色全面攻占的季节,天空晶蓝,糖分布满山坳。秋色在山里隐秘而盛大,

它从河中发红的苔藓开始。蜂巢盛满了密,山林用疯狂的炽热成熟果实。植物要有一次死去

和坠落的机会完成自己的一生,树叶也是精灵。天上的一颗星,地上的一个人,树上的一片

叶。秋天正在夯实每一粒种子,没有凋敝之意,不用赞美它自美。呼啸的风吹不完树上的叶

子,雪也埋不了炊烟。

我们开始在鸟儿的归巢声中怀念我们经历的一切。“爹,还来么,您?”我在黄昏的光线里问。

“嗯。”他说。微信公众号:试卷学习会

“有时间的,会有的,我们是要给动物让路了。”我安慰他。

他很老了,也许不算太老。他有皱纹,掉了几颗牙齿,两腮峭寒,颈上挂着枯壳松的皮。

他双手宽大,那只丢失的脚趾是被石头偷去的。他曾经手握撬棍, 一个人挖平屋后的山,修

建了厨房,引来了山泉水。

“是的,我们会回来的。”我说。

椅子。窗台上行将枯萎的花朵。我们回来的那天,花会枯萎,椅子会坍塌,被白蚁蛀空,

葛藤缠上靠背,而坐过的地方会长苔,并生出一朵朵菌子。

河流发出嗡嗡的湍鸣声,这是我的梦。

如果放一把椅子, 一朵花,在群山间游荡的红鬃野马就会到来,但是我们已经永远离开

了这儿。我们会忘记一切吗?甚至会忘记埋在茶树下的父亲的脚趾。当我们离去后,这个脚

趾会在这里四处走动,在堂屋,在卧房,在火垄屋,在厨房,在牛栏、羊圈、猪窝,在山上

的挂坡地,在溪水中走动,在母亲的坟前走动。噢,脚趾是不会离去的,它填充着这儿人去

楼空的荒寂,它是老屋最后的见证者,它将与这儿的空虚交锋,抵御残酷的遗忘。

屋檐下晾着的旧衣,将永远晾晒下去。破鞋,还有挂在墙上的生虫的苞谷、露出箬叶的

斗笠、曾经挂过腊肉的吊钩,都不要了。让这些零落的旧物,带着曾经逝去的烟火味儿,让

苔藓和野草攻击它们,但是我们活过。磨刀石还在,那石头上曾经发出过刀刃沙沙的出锋声。

磨锄,磨镰,磨猎叉,磨月光。

高三语文试卷 第4页 共8页

篱笆短墙上,依然爬着绿叶肥厚的南瓜藤。父亲把南瓜种在母亲的坟上,让南瓜藤疯狂

地奔跑。南瓜的藤叶覆盖了母亲的坟包。他会摘下一个南瓜,他会摘下一堆南瓜。每摘一个,

就等于是去那儿看望了一次母亲。他什么也不说,他去那儿转悠,去见我很久就离去的母亲。

我楚回屋里,看到了门杳旯里一个铁砧。铁砧上凸出的“罗记铁铺”四个字,这是铸造

之初就有的。这是祖父的遗物,他是一个铁匠。在这条曾经繁华的川鄂古盐道上,他锻打过

农人与猎人各种各样的器具,也打过刀剑,打过铁锅、锅铲、剪刀和猪毛刮刀,打过拴狗的

铁链。在墙角,它不会生出锈渣,它太结实了。微信公众号:试卷学习会

“那边也有南瓜,还有。”他指指后山。他用摘南瓜的暗示,让我最后去看母亲,向她告

别。我不想再去打扰母亲,让她在那里沉睡。她在家里看家。她属于冷杉坳永远的居民;直

到墓碑倒塌。傍晚有稀落的鸟声,还没有找到栖枝。在渐渐长满了雷公菌和刺架的小道上,在荒

草漫上以后,这里没有了时间的年轮,没有了“以后”。

当鸟声偃息,我们惊异地把头抬起来,周围的树,早就像饥饿的凶兽向我们逼近,它们

要吞噬这座屋子,要把我们挤出山坳。

可是我们赖在这里的时候,没有什么能撵走我们。只要我们稳稳地坐在那把椅子上,敞

着咸味的胸脯喘气,鸟声、水声和风声会把我们的生活乖乖留给我们,把抚慰抛给我们,让

我们相信活到明天是值得的。

懒洋洋的夕光像一块未经雕琢的红宝石搁在山峦上,五骏峰被一把抹红了。我递给父亲

一个红薯,拍打着上面热嘈噜的灰。我添了最后一次柴,我们吃最后的烤红薯,它喷出的香

味瞬间弥漫了房屋,好像我们又回到了过去。

(选自《芳草》2024年第1期,有删改)

6.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悬崖”“悬石”“深渊”等以及搬家什的艰难,表明冷杉坳出行不便,生活条件较艰苦。

B. “老人都不会走”“但他们终是要走”体现了现代文明冲击下冷杉坳老人的生存困境。

C.祖父锻打过的各种器具和物件,既表现了祖父的能干,也反映了冷杉坳往昔生活的兴盛。

D. 母亲缝补的IH衣、父亲种南瓜摘南瓜等生活细节,休现了父母间质朴、深沉的感情。

7.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关于父亲脚趾四处走的叙述具有神秘色彩,又符合父亲的日常,想象与现实融合,赋

予作品独特的魅力。微信公众号:试卷学习会

B. 秋风恍似在撵我们,树要把我们挤出山坳,以白然对人类的驱逐,侧面表现了人类活

动对自然的侵害。

C. 文本灵活运用全知和限知视角,叙述了搬离冷杉坳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巧妙地融

景、情、事、理于一炉。微信公众号:试卷学习会

D. 文本以烧火煨茶开始,以添最后一次柴,吃最后的烤红薯结束,首尾呼应,蕴含着离

别的感伤和对新生活的憧憬。

8. 本文的语言表达富于艺术性,体现了作者的语言锤炼之功。请选择两个角度,对画线部分

的句子进行赏析。 (5分)

9. 小说开头、中间、结尾三处写到椅子,编含着不同的思想感情。请结合文本分析。(6分)

高三语文试卷 第5页 共8页

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子路鼓琴,孔子闻之,谓冉有曰:“甚矣,由之不才也!夫先王之制音也,奏中声以为节,

入于南,不归于北。夫南者,生育之乡;北者,杀伐之域。故君子之音,温柔居中,以养生

育之气。忧愁之感,不加于心也;暴厉之动,不在于体也。夫然者,乃所谓治安之风也。小

人之音则不然,亢丽微末,以象杀伐之气。中和之感,不载于心;温和之动,不存于体。夫

然者,乃所以为乱之风。昔者,舜弹五弦之琴,造《南风》之诗,其诗曰: ‘南风之薰兮,可

以解吾民之愠兮; 南风之时兮,可以阜民之财兮。’唯修此化故其兴也勃焉德如泉流至于今,

王公大人述而弗忘。殷纣好为北鄙之声,其废也忽焉,至于今,王公大人举以为诚。夫舜起

布衣,积德含和,而终以帝。纣为天子,荒淫暴乱,而终以亡。非各所修之致乎?由,今也

匹夫之徒,曾无意于先王之制,而习亡国之声,岂能保其六七尺之体哉?”冉有以告子路。子

路惧而自悔,静思不食,以至骨立。夫子曰:“过而能改,其进矣乎!”

(节选自《孔子家语》)

材料二:

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选自《论语先进篇》)

材料三:

张械曰:以瑟为言者,盖瑟之声音象其中之所存也。子路之气禀偏于刚,虽其学之有至,

气质不为不变,然于其所偏终有化之未能尽者。 在圣人之门为有未知也,斯言所以警子路而

进之。 夫自得其门而入,以至于升堂,独未及夫间奥之地耳。圣人斯言非特以发明子路,亦

所以使门人知学之有序也。

(节选自张试《癸已论语解》)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唯修此[A] 化[B]故[C] 其兴也[D] 勃焉[E]德如泉[F]流[G] 至[H] 于今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治安,指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与现在所说的“社会治安”的“治安”意思不同。

B. 忽,指快速、迅速,与《离骚》“日月忽其不淹兮”中的“忽”词义相同。

C. 堂,指正屋。古代宫室前为堂后为室,“升堂入室”喻学问由浅入深,达到很高水平。

D. 特,指特意,与《答司马谏议书》“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中的“特”词义不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孔子认为,君子之音温柔居中,具有涵养万物生长之气、修身养性、教化百姓等作用。

B. 孔子认为,小人之音有杀伐气,会扰乱世风,殷纣王就因喜好小人之音而使国家衰亡。

C. 冉有把孔子的话转告给子路,子路听了很受触动,他深思不食,以至于形销骨立。

D. 张试认为,瑟为心声,从子路的瑟声可知,虽然他师从圣人,气质却没有得到改变。

高三语文试卷 第6页 共8页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南风之薰分,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微信公众号:试卷学习会

(2)在圣人之门为有未知也,斯言所以警子路而进之。

14. 孔子善用批评和表扬的育人方法,请结合文本相关事例简要说明。(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南池

[宋]陈丕

杂树疏阴覆小亭,池塘流水自泠泠。

残荷犹结高秋绿,深柳遍含斜日清。

宇内谁堪千古在,眼中吾已二毛侵。

旧时游侣展星似,墙角啼蛩不可听。

【注】二毛:斑白的头发。蛩:蟋蟀。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景视听结合,以声衬静,绿树掩映小亭,水声清越,写出了环境的清幽。

B. 颈联上句议论,表达对宇宙永恒的思考;下句叙述,流露出韶华已逝的感慨。

C. 尾联上句运用比喻,“晨星”写出旧友日见稀少,与颈联的“二毛侵”相呼应。

D. 尾联下句“不可听”,是因为秋天墙角蟋蟀的鸣叫声凄切,容易引发哀伤之情。

16. 有人评价这首诗的颔联“衰而不败,哀而不伤”,请试作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的“ ”两句话,

既是对公西华愿做小相的谦虚的赞许,又是对他的鼓励。

(2)《短歌行》中诗人仰望明月,忧思不绝,想起宾客曾“ ”,屈驾前来看望自

己,大家“ ”,重温往日的情谊。

(3)小嘉最近沉迷于游戏,无心向学,陈老师引用古代诗文“ ”,

教育他要防微杜渐,不能玩物丧志。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 (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过去,科学家们普遍认为睡眠是一段恒定不变的时期,身体和大脑只有很少的活动。直

到1952年,研究者记录了睡眠中人的脑电波, 。

一个晚上,你可以多次进入一个被称为“快速眼动睡眠”的状态,这个阶段你的脑电波

看起来很像醒着的时候, . _,只有眼动肌会动。这个时候你会做一些生动而详细的梦。对

高三语文试卷 第7页 共8页

于这个阶段, 一个形象的说法是: 一个瘫痪的躯体里有一个活跃的脑。

相应的,其余的睡眠时间你则处于一种叫做“非快速眼动睡眠”的状态。这个阶段一般

不会产生复杂的梦,但你的身体是可以活动的。这个阶段可以被描述成: 。

俗话说,解决一个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睡一觉。历史上有很多传奇故事似乎证明了这句

话。比如著名化学家凯库勒通过一条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形成旋转的环状的梦想通了苯分子

的环状结构。那么,梦中真的可以“解题”吗?从研究者目前积累的大量资料来看,睡眠确实

有助于学习和记忆的巩固。当然,睡眠不是万能的灵药,白天的努力工作和学习也是必需的。

18.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

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19. 把文段中画线的句子改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句子

原意。(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只见云气氤氲来,飞升于文殊院、清凉台,飘拂过东海门、西海门,弥漫于北海宾馆、白鹅

岭。如此之漂泊无定,若许之变化多端。毫秒之间,景物不同;同一地点, . A 。一忽

儿阳光普照, 一忽儿雨脚奔驰。整个的公园,藏在其中。几枝松,几个观松人,溶出溶

入; 一幅幅,有似古山水,笔意简洁。而大风呼啸,摇撼松树,如龙如凤,显出它们矫健多

姿。它们的根盘入岩缝,和花岗石一般顾色, 一般坚贞。它们有风修剪的波浪形的华盖;它们

因风展开了似飞翔之翼翅。从峰顶俯视,它们如苔葬,披覆住岩石;从山腰仰视,它们如天

女,亭亭而玉立。沿着岩壁折缝, 一个个的走将出来,薄纱轻绸,露出的身段, B _。而这

舞松之风更把云雾吹得千姿万态,令人. C _。

20.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微信公众号:试卷学习会

21.“却永有云雾,飘去浮来;”出现的位置最合适的是(3分)

A. 处 B. 处 C. 处 D. 处

22. 把画波浪线部分的“溶出溶入”改为“时隐时现”,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四、作文(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知所先后”出自《大学之道》,可理解为做人做事知道什么为先,什么为后。这句话虽

然产生于两千多年前,但至今仍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辉,给我们以启迪。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袋;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三语文试卷 第8页 共8页

梅 州 市 高 三 总 复 习 质 检 语 文 试 卷 参 考 答 案(2 0 2 4 .4 )

1.C【解析】“并没有对海洋进行开发”错误。文中的表述是“海洋开发的木身,依旧是‘渔

盐之利,舟楫之便’”,表明“渔盐之利,舟楫之便”也属于海洋开发。

2.B【解析】文章提及“跨大西洋奴隶贸易”惨剧,不是用来提醒人脑具有“长距离筛选”

的功能,而是用来说明16世纪“地理大发现”,人类进入海洋,带有浓重的血腥气。

3.B【解析】文中人类进军深海的原则,可以归纳为两点: 是认识深海,处理好人和海洋

的关系;二是处理好人类内部的相互关系。且“不发‘深海财’”说法不严谨,原文只是反

对“还没有并明白深海有些什么,更不知道和深海如何相处,就忙着要发‘深海财’”的做

法。

4.D【解析】填海造地不是进军深海。

5.示例1:从图书日录看,第六章“祸从海底来”及第七章“深海藏宝”分别从海洋(深

海)的灾难祸害与资源宝库的角度(一“祸”一“宝”),说明海洋对人类生活、社会发展

的影响,可见我们有认识深海的必要性;从试读内容看,我国己经制定了“建设海洋强国”

的国策,进军深海,能为华夏振兴提供新的机遇。对于中国来说,了解深海、进军深海,具

有特别深刻的意义。

示例2:从图书目录看,第六章“祸从海底来”说明海洋可能带来许多气候、地质问题,

了解海洋才能更好地应对;第七章“深海藏宝”表明海洋蕴藏着诸多宝藏,合理开发利用,

有助于人类文明的发展;试读内容认为人类已经向海洋进军,进军深海,才能把握发展的

先机。我国已经制定了“建设海洋强国”的国策,进军深海,为华夏振兴提供了新的机遇。

(评分参考:结合图书日录第六、第七章从“祸”和“宝”的角度梳理,各2分;结合试读

内容梳理2分,从把握发展先机或巾国“建设海洋强国”因策梳理均可)

6.B 【解析】搬离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生存困境”理解错误。作品中“老人不会走,他

们属于老屋”“终是要走”表现的是老人们对故土的卷恋,对离别的不舍。

7.A【 解析】B. “秋风似在撵我们”“树要把我们挤出山坳”是作者即将离开冷杉坳的主观

感受,并非“自然对人类的驱逐”,也没有侧面表现人类活动对自然的侵害。C.木文采用的

是第一人称“我”的限知视角。D.由文中“回到过去”可知,蕴含的是对过去生活的卷恋,

不是“对新生活的憧憬”。

8.在词语的使用上,作者用词生动鲜明,活泼灵动。如“全面攻占”“疯狂”“炽热”“夯

实”等词准确地写出冷杉坳的秋天旺盛的生命活力,形象地表达了“不用赞美它自美”的热

爱之情。

在句式上,整散结合,富有韵律节奏美。“天上的一颗星,地上的一个人,树上的一片叶”,

“吹不完”“埋不了”等句式整饬,间有散句,错落有致,有助于抒发对冷杉坳秋天的赞美

以及对生命的思考。

在修辞上,运用比喻、通感等手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疯狂的炽热”将秋天人

格化, “糖分布满山坳”将味觉化为视觉,形象可感,展现了自然的生机和秋天的美好。

在情理表达方面,作者在盛赞秋天的冷杉坳白然之美时,兼有哲性之思。以“植物要有一

次死去和坠落的机会完成自己的一生”,天上的星、地上的人、树上的叶皆如此,表达了死

亡与娄落亦是生命的一部分的思考。

1

(评分参考:答对1点得3分,选择角度1分,角度包括推敲词语、灵活运用不同句式、巧

用修辞、情理交融,结合文本分析1分,表达效果1分;答对2点5分)

9.父亲把“椅子”留下,希望“有把椅子还在这里”“我们的椅子还在这里”,椅子代表

的是父亲对家园的不舍和眷恋。

“我”想象到离开后椅子将会坍塌,会被植物占领,既表达了对家园行将荒芜的感伤,也

有对自然生命力量的敬畏。

“我”回忆过去劳作后坐在椅子上休总的场景,表达了对过往生活的铭记,以及对白然的

包容和赐了的感恩。

(评分参考:答对1点得2分,包括结合文本内容分析1分,指出不同的情感或作用1分;

答 对 3 点 得 6 分 )

10.BEG

11.D【解析】“特”在文本中解释为“只,仅”,与《答司马谏议书》中“特”的词义相同。

“非特”指不但,不仅。

12.D【解析】“气质却没有得到改变”错。材料三“虽其学之有至,气质不为不变”意思是

虽然他学有所得,气质也发生了变化。

13.(1)多么温和的南风啊,可以消除我们百姓心中的怨恨啊!

(评分参考:关键词“薰”,温暖、温和、和暖; “愠”,怨恨、怨气;关键词1个1分,

大意2分)

(2)在圣人的门下学习还是有未知之处,孔子的这句话是用来告诫子路让他进步的。

(评分参考:关键词“所以”,用来、拿来; “进”,让……进步,促使……进步;关键词

1个1分,大意2分)

14. 批评子路弹琴不合先王之音,后见其改过,又表扬了他的进步。批评子路奏瑟不合

师门要求,但吞到门人因此而对子路不敬时,又及时表扬子路的琴技已经登堂。

(评分参考:能够结合材料简要说明批评了什么,表扬了什么各1 分,答对3处可得3分)

15.B【解析】错在“表达对宇宙永恒的思考”。颈联上句意思是,在这个世界上,有谁的生

命能够千古长存呢?表达的是对生命短暂的思考。

16.景物衰而不败:池塘中的荷虽大部分枯娄,但仍留有碧绿挺拔的枝叶;繁茂的柳树虽

在秋日的斜阳中,仍不减清俊之姿。情感哀而不伤:从“衰而不败”的秋景中,可以看出

诗人处于时序之秋,却没有悲秋的伤感,处于人生之秋,却没有颓唐悲愁的心境。

(评分参考:结合诗句分析景物“衰而不败”得3分,从“衰而不败”的景物中分析诗人“哀

而不伤”之情得3分)

17.(1)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2)越陌度阡契闹谈宴

(3)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丁所溺(欧阳修《伶官传序》)

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参考译文:

材料 :

2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