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八所重点中学2024届高三联考-历史+答案

2024-04-03·9页·3.4 M

历史答案

1.【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屈家岭遗址此前已发现长江中游地区最早的稻作遗存……

新发现迄今我国最早的水利设施。”可知人类在长江中游地区在农业发展、在利用自然方面

的跨越,故选 B 项;“早期国家初始形态”不合逻辑,判断早期国家初始形态的要素有阶级

分化、私有制、宫殿、礼器等,而材料仅提及稻、陶器、水利设施等,故 A 项错误;“成熟”

不合时空,材料未涉及青铜制造业,故 C 项错误;题干未提及屈家岭遗址以外的其他遗址及

其共性,故 D 项错误。

2.【答案】A【解析】材料主要反映了汉朝商业流通范围较广,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局面使得

各地往来更加方便,商业流通也更加频繁,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局面促进了商业的广泛流通,

故选 A 项;这种商业现象出现在汉武帝时期,故无为而治是错误的,故 B 项错误;长途贸易

的繁荣昌盛主要出现在明清时期,故 C 项错误;此时为汉朝,没有工商皆本的思想观念,故

D 项错误。

3.【答案】B【解析】通过“各级考试都由相应级别政府的主要首长主持”的历史现象,可

以判断科举制考试主要受各级政府官员的控制,而政府官员与国家意志密切相关,故选 B

项;学在官府的局面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被打破,故 A 项错误;公平是科举制的重要特点,

但与材料中的现象无关,故 C 项错误;科举制虽由地方官员主持,但材料中无法反映出结党

营私的现象,故 D 项错误。

4.【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张载看来,佛教讲“缘起性空”,但

却不能穷尽事物的本性,是不能作为真理而存在的,佛、道自身理论存在缺陷,穷理尽性是

儒家心性学说的根本,而穷理便是体察气化流行实有的、客观的性质、规律,故选 D 项;张

载通过批判佛、道对“性与天道”认识上的缺陷与不足来重振儒学之正统,但材料并未体现

对道教的批判,故 A 项错误;格物致知是南宋朱熹的观点,张载是北宋时期的思想家,故 B

项错误;“理性”偷换概念,“理性”与北宋“天理”完全不同,故 C 项错误。

5.【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以看出,明朝中后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文学作品,这些文

学作品又由不同的群体创作,故推动了社会思潮的多元化,故选 C 项;材料是指出了文学作

品的多样性,但未体现文化观念的交融,故 A 项错误;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但明朝时期,

儒家思想仍然是主流思想,故 B 项错误;材料中虽有小说、吸取、歌谣等世俗文化,但也有

思想家、文学家等群体,故不能反映世俗文化的兴盛,因此 D 项错误。

6.【答案】D【解析】通过表格可以判断,淮军装备表中先进武器的时间紧跟武器的发明时

间,甚至部分武器装备先于西方国家列装,说明了淮军始终紧跟世界军事技术潮流,把握住

了时代脉搏,因此选 D 项;材料中是军事装备的更新,无法体现军事体制的创新,故 A 项错

误;材料体现了洋务运动利用工业革命的成果,但没有体现中体西用,故 B 项错误;淮军引

进西方先进的武器装备,但没有扭转中外的差距,故 C 项错误。

7.【答案】B【解析】《卿云歌》是一首古典诗歌,歌颂舜帝禅位,歌词特点带有明显的古风

特点,属于传统文化的范畴,而 1915 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促进

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故多数人反对这首古风色彩浓厚的国歌,故选 B 项;新三民主义于 1924

年提出,故 A 项错误;材料的现象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没有直接关系,

故 C 项、D 项错误。

8.【答案】C【解析】《红色中华》为中华苏维埃的机关刊物,粮食突击运动是中央苏区时期,

根据革命斗争形势需要,由于战争的紧急动员的需要开展的,故选 C 项;粮食突击运动跟调

动农民革命积极性无关,故 A 项错误;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反帝反封,夸大了粮食突击运动

的目的,故 B 项错误;根据图 1 所示,此时是土地革命时期,不是土地改革,故 D 项错误。

9.【答案】C【解析】据材料“全中国人民动员起来,武装起来,参加抗战”可知,该动员

有利于团结国民党和广大民众,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扩大抗日整体力量,故选

C 项;洛川会议召开时间是 1937 年 8 月,战争还未进入相持阶段,故 A 项错误;该动员是

为了争取民众抗日,没有关于“根据地新民主主义性质”的表述,故 B 项错误;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于 1936 年西安事变时已初步建立,故 D 项错误。

10.【答案】A【解析】材料中呈现出来的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上海从改革开放的

经济“后卫”顺利转变为经济发展的“前锋”,故选 A 项;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浦东新区的

开发都是上海发展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故 B 项、D 项错误;1993 年提出建立现代企业

制度,1994 起开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故 C 项错误。

11.【答案】A【解析】材料中的滚印是权力和身份的象征,体现了阶级的逐渐诞生,反映了

这一时期从部落到国家的发展趋势,对探索国家产生具有重大作用,故选 A 项;滚印主要是

与国家权力有关,无法体现奴隶制经济的繁荣,故 B 项错误;材料只是体现了苏美尔文明,

无法反映文明的多元化特征,故 C 项错误;滚印是所有权和身份的标志,但不是君主制的产

物,无法反映君主专制的建立,故 D 项错误。

12.【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而要实现这一目标的唯一途径便是加强皇权”,可知该学

者意在强调罗马法复兴主要是由于世俗权力的现实需要,故选 C 项;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

与时俱进的法律特点、市民阶层的时代需求都会推动罗马法的复兴,但不是该学者强调的主

要原因,故 A、B、D 项错误。

13.【答案】D【解析】法国人并非不知道太平洋的存在,如此处理或许是因为彼时他们对太

平洋地区缺乏兴趣。相反,诺曼地图大都对北美海岸和巴西作详细描绘,德塞利耶的地图甚

至将北大西洋直接称为“法兰西海”,这与法国商人和君主企图打破西、葡垄断,在美洲拓

殖的兴趣相一致,故选 D 项;人类地理知识在探险中进步,不是材料要表达的主旨,故 A

项错误;材料与法国国家主权意识的加强无关,故 B 项错误;16 世纪法国、西、葡均未成

为资本主义国家,故 C 项错误。

14.【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霍布斯认为管理国家的技艺并非来自一般的经验,而是

从经验中提取的科学的、理性的法则,故选 A 项;材料均未体现 B、C、D 项,故排除。

15.【答案】B【解析】肯尼迪上台后更加重视亚、非、拉新独立国家的战略地位,他认为世

界环境已经发生巨变,传统西方盟友的利益固然重要,但不应该为此把亚、非、拉等新兴国

家作为对立面甚至抛弃它们。肯尼迪对第三世界的重视也是基于苏联在第三世界的活动,他

对苏联的第三世界政策以及对这些国家的外援都显得极度敏感,故选 B 项;传播自由主义思

想不是主要目的,故 A 项错误;壮大第三世界力量不是肯尼迪的目的,故 C 项错误;70 年

代美国才进入到经济滞胀时期,故 D 项错误。

16.【答案】B【解析】通过材料可以判断第三次科技革命以群体形式出现,并形成多层次的、

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的高技术群。这些技术的横向关联性、综合性、交叉性极为突出,从

而使这些技术又呈现出极强的群体性,故选 B 项;材料无法体现科学转化为技术的速度加快,

故 A 项错误;世界市场已经形成,故 C 项错误;材料只是提到了技术,没有科学的概念,故

D 项错误。

17.(1)原因:统治者的重视,认识到修撰前朝史的重要性;唐朝开明包容的民族政策、“天

下一家”的思想;包含鲜明的正统观念,符合统治者的需求;南北经济联系的加强。(任答

三点即可,共 6 分)

(2)进步性:发展“大一统”理论,扩大了“中国”的范围和疆域;突破传统的“华夷之

辨”,强调各民族多元一体;废长城,撤除华夷之间的一道藩篱;推行郡县制,使边疆与中

原逐渐一体化;因俗而治、因地制宜,重视加强中央与边疆少数民族的联系。(任答两点即

可,共 4 分)

意义: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控制与管理;进一步强化了中央集权,形成了空前“大一统”的

局面;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清朝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

的版图。(任答两点即可,共 4 分)

18.(1)特点:从业人数多;活动地区广;经营行业多;渗透能力强;商业资金分散;竞争

力较弱。(任答三点即可,共 6 分)

(2)原因:政治局势的动荡,包括太平天国运动、抗日战争等;交通格局的变化;外国资

本主义入侵造成经济格局的变化;自身的弱点;重农抑商的政策;农本商末的传统思想;儒

家传统观念。(任答三点即可,共 6 分)

19.(1)历程:第一阶段:1066—1166年,以土地为纽带,建立起封君和封臣关系,规范封

建权利和义务,形成贵族庄园和等级制。

第二阶段:1166—1350年,盾牌钱和《买地法令》的出现,推动工商业和市场经济发展,削

弱了封建生产关系。

第三阶段:1350—1500年,封建主义经济逐渐走向衰亡,货币和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出现

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共6分)

(2)变化:成员关系更加平等;活动范围扩大;悠闲生活方式多样化。(任答两点即可,共

4 分)

原因:法国共和制逐步确立,人们的民主意识和社会地位进一步提升;工业革命的逐步深入,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动,中产阶层群体日益扩大;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

的发展;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任答两点即可,共 4 分)

20.示例:

主题:改革开放提高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2 分)

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国家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这三幅宣传画描绘了 1978

年改革开放后的经济新气象,反映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 分)1978 年,农村经济体制

改革开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党和国家号召人民锻炼身体,建

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 分);1984 年,城市经济体制全面展开,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公有

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计划经济体制逐渐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农民可以把农产

品自由定价,将自己生产的水果投入市场,提高收入(2 分);1980 年,国家开放深圳、珠

海、汕头、厦门为经济特区,1984 年开放 14 个沿海开放城市,国家主动对外开放,走向世

界市场,人民可以接触到可口可乐、芬达等外国商品,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2 分)

宣传画作品展现了百姓审美价值,承载了特定时期的历史记忆,对研究改革开放的成就、人

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百姓社会需求的变迁等诸多方面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2 分)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分唯一标准,如考生就其他角度进行阐释也可得分。)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