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科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I 卷(选择题)和第卷两部分,共 100 分。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
写在答题卡上。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
将答题卡交回。
第卷(选择题 共 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 分,共 25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在人类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人们由此认识到原子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B.卢瑟福通过对 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发现了质子
C.爱因斯坦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成功解释了氢原子光谱是分立的线状光谱
D.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中存在原子核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甲可知,状态的温度比状态的温度低
B.由图乙可知,气体由状态A 变化到B 的过程中,气体分子平均动能一直增大
C.由图丙可知,当分子间的距离r>r 0 时,分子间的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
D.由图丁可知,在r由r 1 变到r 2 的过程中分子力做正功
3.千斤顶在汽车维修、地震救灾中经常用到。如图所示是剪式(菱形)千斤顶,当摇动把手时,螺纹杆迫使
A、B 间距离变小,千斤顶的两臂靠拢(螺旋杆始终保持水平),从而将重物缓慢顶起。若物重为G,AB与AC
间的夹角为,不计千斤顶杆件自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G
A.AC、BC 两杆受到的弹力大小均为
2cosq
B.当=60时,AC、BC 两杆受到的弹力大小均为G
C.摇动把手将重物缓慢顶起的过程,AC、BC 杆受到的弹力将减小
D.摇动把手将重物缓慢顶起的过程,重物受到的支持力将增大
4.北京时间 2020年 12月 17日1时 59 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标
志着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嫦娥五号于 11月 24 日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并进入
地月转移轨道,然后实施2 次轨道修正、2 次近月制动,顺利进入环月圆轨道。已知嫦娥五号探测器在环月圆
轨道上的运行周期为T,轨道半径为r,月球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则( )
4p 2R 3
A.月球的质量为
GT 2
4p 2r 3
B.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RT2 2
4p 2R 3
C.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rT 2
2p R
D.“嫦娥五号”探测器运行的速率为
T
5.如图所示,虚线a、b、c 是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实线为一个带正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P、
Q 是轨迹上的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等势面中,等势面a 的电势最高
B.粒子在Q 点时的电势能比在P 点时大
C.粒子在Q 点时的动能比在P 点时大
D.粒子在Q 点时的加速度比在P 点时大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5 分,共 15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都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
全部选对的得5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 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 分。)
6.杜甫在《曲江》中写到:“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平静水面上的S处,“蜻蜓点水”时形成一
列水波向四周传播(可视为简谐波),A、B、C 三点与S 在同一条直线上。某时刻A 在波谷且与水平面的高度
差为H,B、C 在不同的波峰上,其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已知波速为v,A、B 在水平方向的距离为a。则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波通过尺寸为 1.5a 的障碍物能发生明显衍射
3a
B.到达第一个波峰的时刻,C比A 滞后
v
2a
C.经过 的时间,质点B、C 之间的距离为 14a
v
pv 3 p
D.从图示时刻开始计时,A 点的振动方程是 y= Hsin t +
a 2
7.如图所示,某小型水电站发电机的输出功率P=100kW,发电机输出电压 U1 = 250V 经变压器升压后向远处
输电,输电线总电阻R 线=8,用户端用降压变压器把电压降为U 4=220V。已知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P 线
=5kW,假设两个变压器均是理想变压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电机输出的电流 I1 = 40A B.输电线上的电流 I线 = 25A
C.降压变压器匝数比 n3: n 4 = 190 :11 D.升压变压器匝数比 n1: n 2 = 1: 20
8.2020年 12月2日 22 时,经过约 19 小时月面工作,嫦娥5 号完成了月面自动采样封装,这其中要用到许多
压力传感器。有些压力传感器是通过霍尔元件将压力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当压力改变时有电流通过霍尔元件。
如图所示,一块宽为a、长为c、厚为h 的长方体半导体霍尔元件,元件内的导电粒子是电荷量为-e 的自由电
子,通入如图所示方向的电流时,电子的定向移动速度为v。若元件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于上表面
向下的匀强磁场中,前后两表面会形成电势差U。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自由电子受到的洛伦兹力方向为垂直前表面向外
B.前表面的电势比后表面的高
eU
C.自由电子受到的洛伦兹力大小为
a
D.前、后表面间电势差U= Bhv
第卷(共 60分)
9.(12 分)
(1)某实验小组用插针法测量玻璃的折射率。
在白纸上放好玻璃砖, aa 和 bb 分别是玻璃砖与空气的两个界面,如图甲所示。在玻璃砖的一侧插上两枚
大头针 P1 和 P2 ,用“+”表示大头针的位置,然后在另一侧透过玻璃砖观察,并依次插上大头针 P3 和 P4 。在
插 P3 和 P4 时,应使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 P3 只挡住 P1 的像B. P4 只挡住 P2 的像 C. P3 同时挡住 P1 、 P2 的像
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实验时应注意的是________。
A.入射角应尽量小些
B.玻璃砖的宽度应小一些
C.大头针 P1 、 P2 之间的距离及大头针 P3 、 P4 之间的距离应适当大些
甲同学在画界面时,不小心将两界面 aa 和 bb 间距画得比玻璃砖宽度大些,如图乙所示,则他测得的折射
率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不变”或“无法确定”)。
乙同学在完成光路图以后,以入射点O 为圆心,适当长度为半径画圆,分别交入射光线 PP1 2 于A 点,交入
射点O 与出射点 O 连线的延长线于C 点。过A点、C 点作法线 NN 的垂线AB、CD,垂足为B点、D点,
如图丙所示。用刻度尺量得AB=8.50cm,CD=5.00cm,由此可得出该玻璃的折射率n=________。
(2)将铜片和锌片插入苹果中制成一个“水果电池”,利用下列所给器材测量该“水果电池”的电动势E和
内阻r。
电流表A 1(量程 0.6A,内阻约 0.5)
电流表A 2(量程 20mA,内阻约 10)
电压表V 1(量程 3V,内阻约 1k)
电压表V 2(量程 15V,内阻约 4k)
滑动变阻器R 1(0~10)
滑动变阻器R 2(0~1000)
待测“水果电池”(电动势E 约为 4V,内阻r 约为 200)
开关S,导线若干
为尽量减小实验的误差,实验中电流表选择________;电压表选择________;滑动变阻器选________。(填
写字母代号。)
甲、乙两个实验电路中最合理的电路为________(选填“甲”或“乙”)。
甲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U-I 图线,如图所示。由图线可得“水果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__V,内阻
r=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3 位有效数字)
乙同学利用图像对所选最佳实验电路进行误差分析。在下图中实线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点作图得到的U-I 图像;
虚线是没有电表内阻影响的理想情况下该电源的路端电压U 随电流I 变化的U-I 图像。则与该实验对应的U-I
分析图像是________。
A. B. C. D.
10.(14 分)2023年 10月3 日,杭州亚运会女子 10 米跳台决赛中,中国运动员全红婵的惊人一跳,赢得全场
7个 10 分,并最终夺得冠军。在进行 10 米跳台跳水训练时,运动员必须在距离水面一定高度前完成规定动作
并调整好入水姿势。某兴趣小组对 10 米跳台跳水进行模拟研究,将运动员视为质点,若运动员起跳时获得竖
直向上的初速度v 0=1m/s,并在距离水面,h0=1.6m 前完成规定动作并调整好入水姿势竖直入水,其入水深度
h=2.5m,跳台距水面高度H=10m,运动员质量m=40kg,重力加速度g=10m/s 2,空气阻力不计。求:
(1)运动员距离跳台的最高距离 hm ;
(2)运动员完成规定动作允许的最长时间 tm ;
(3)运动员即将入水时速度v 的大小和入水至水深h 处的过程运动员受到水的平均作用力F 的大小。
11.(16 分)如图所示是列车进站时利用电磁阻尼辅助刹车的示意图,在车身下方固定一单匝矩形线框 abcd,
ab 边长为L,bc 边长为d,在站台轨道上存在方向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的有界矩形匀强磁场
MNPQ,MN 边界与 ab 平行,NP长为d。若 ab 边刚进入磁场时列车关闭发动机,此时列车的速度大小为v 0,
cd 边刚离开磁场时列车刚好停止运动。已知线框总电阻为R,列车的总质量为m,摩擦阻力大小恒定为 kmg,
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线框 ab 边刚进入磁场时列车加速度a 的大小和安培力对 ab 边做功的功率P;
(2)线框从进入到离开磁场过程中,线框产生的焦耳热Q;
(3)线框进入磁场过程中,通过线框横截面的电荷量q。
12.(18 分)东方超环,俗称“人造小太阳”,是中国科学院自主研制的磁约束核聚变实验装置。该装置需要将
加速到较高速度的离子束变成中性粒子束,没有被中性化的高速带电离子需要利用“偏转系统”将其从粒子束
中剥离出来。假设“偏转系统”的原理如图所示,混合粒子束先通过加有电压的两极板再进入垂直于纸面向外
的矩形匀强磁场区域,中性粒子继续沿原方向运动,被接收器接收;未被中性化的带电离子一部分打到下极板,
剩下的进入磁场发生偏转并被吞噬板吞噬。已知混合粒子束宽度为d,各组成粒子均纵向均匀分布,混合粒子
qU
进入两极板的初速度均为 v = 2 ,方向平行于极板。离子带正电、电荷量为q,质量为m,两极板间电
0 m
压为U,间距为d,极板长度为2d,吞噬板长度为2d。离子和中性粒子的重力可忽略不计,不考虑混合粒子
间的相互作用。
(1)要使离子能直线通过两极板,则需在两极板间施加一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 B1 ,求 B1 的大小和方向;
2 mU
(2)直线通过极板的离子进入偏转磁场,若偏转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B = ,且离子全部能被吞噬板吞
2 d q
噬,求矩形磁场 B2 的最小面积;
(3)撤去极板间磁场 B1 ,且 B2 边界足够大,粒子束有部分带电离子会通过两极板进入偏转磁场,若要求进
入偏转磁场的离子全部被吞噬板吞噬,求磁场 B2 的取值范围。
2023~20234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质量监测(一)
物理学科
答案
选择题(每小题5分。6~8 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都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
5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 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 分。)
1 2 3 4 5 6 7 8
A D C B C ABD BC AC
9.(12 分)(1)C(1 分) C(1 分) 偏小(1 分) 1.7(2 分)
(2)(每空1 分)A 2,V1,R2 乙 3.78~3.82,186~188 C
10.(14 分)
2
解:(1)运动员从起跳到最高点有 -2ghm = 0 - v0
得 hm = 0.05m
v
(2)运动员从起跳到最高点所用时间 t =0 = 0.1s
1 g
设运动员从最高点到距水面 1.6m 所用的时间为 t2 ,
1 2
有 hm + H - h0 = gt 2 t2 =1.3s
2
运动员完成规定动作最大允许的时间为 tm = t1 + t 2 =1.4s
1
或 -H - h = v t - gt 2 t =1.4s
0 0 m 2 m m
2
(3)运动员即将入水时有 2g H+ hm = v
1
或 mg H+ h = mv2 或 2gH= v2 - v 2
m 2 0
得 v = 201m / s
1
运动员入水至水深h 处的过程有 mg- F h =0 - mv2
2
得 F = 2008N
11.(16 分)
E
解:(1)线框刚进入磁场时 E= BLv , I = , F= BIL
0 R 安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安 + kmg = ma
B2 L 2 v
联立解得 a=0 + kg
mR
B2 L 2 v 2
安培力对 ab 边做功的功率 P= F v = 0
安 0 R
(2)线框由进入磁场到离开磁场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
1
W- kmg 2 d = 0 - mv2 又 QW=
安 2 0 安
1
解得 Q= mv2 - 2 kmgd
2 0
E BLd
(3)线框进入磁场的过程,由 q= It I = E = =
R t t
BLd
解得 q =
R
12.(18 分)
U
解:(1)离子能直线通过两极板,则洛伦兹力等于电场力 qv B= q
0 1 d
1 mU
得 B =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1 分)
1 2d q
v2
(2)由 qv B= m 0 ,得 r= d
0 2 r
即从上极板边缘进入磁场的离子,正好打到其正下方2d 处的吞噬板上;从下极板边缘进入磁场的离子,正好
2
打到其正下方2d 处的吞噬板上。则矩形磁场的两边长分别为3d和d, B2 的最小面积为 Smin =3 d d = 3 d
(3)对于沿上极板运动的离子,在两极板间做类平抛运动
1 U 1
有 y= at 2 , 2d= v t , q= ma 得 y= d
2 0 d 2
U 1 1
设离子出两极板的速度为v,根据动能定理 qy= mv2 - mv 2
d 2 2 0
v
离子进入偏转电场时的速度偏向角的余弦值为 cosq = 0
v
5 5qU 2
得 v= v = , cosq =
2 0 m 5
v2
由 qvB= m
2 R
1
离子射出偏转电场时,与吞噬板上端相距为 d ,且当该离子恰好打到吞噬板上端时,偏转半径最小,磁场 B
2 2
最大。
d
4 d 8 mU
由几何关系有 cosq = = 得 B2max =
RRmin4 min d q
1
若从距离上极板 d 射入的离子,将恰好从两极板的右侧下边缘进入偏转磁场,且当该离子刚好打在吞噬板下
2
d
边缘时,偏转半径最大,磁场 B2 最小由几何关系有 cosq =
Rmax
2 mU
得 B =
2min d q
2mU 8 mU
故 B 的取值范围为 B
2 d q2 d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