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天津市南开区高三质量监测(一)-物理+答案

2024-04-02·9页·843.2 K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质量监测(一)

物理学科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I 卷(选择题)和第卷两部分,共 100 分。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

写在答题卡上。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

将答题卡交回。

第卷(选择题 共 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 分,共 25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在人类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人们由此认识到原子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B.卢瑟福通过对 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发现了质子

C.爱因斯坦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成功解释了氢原子光谱是分立的线状光谱

D.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中存在原子核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甲可知,状态的温度比状态的温度低

B.由图乙可知,气体由状态A 变化到B 的过程中,气体分子平均动能一直增大

C.由图丙可知,当分子间的距离r>r 0 时,分子间的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

D.由图丁可知,在r由r 1 变到r 2 的过程中分子力做正功

3.千斤顶在汽车维修、地震救灾中经常用到。如图所示是剪式(菱形)千斤顶,当摇动把手时,螺纹杆迫使

A、B 间距离变小,千斤顶的两臂靠拢(螺旋杆始终保持水平),从而将重物缓慢顶起。若物重为G,AB与AC

间的夹角为,不计千斤顶杆件自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G

A.AC、BC 两杆受到的弹力大小均为

2cosq

B.当=60时,AC、BC 两杆受到的弹力大小均为G

C.摇动把手将重物缓慢顶起的过程,AC、BC 杆受到的弹力将减小

D.摇动把手将重物缓慢顶起的过程,重物受到的支持力将增大

4.北京时间 2020年 12月 17日1时 59 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标

志着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嫦娥五号于 11月 24 日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并进入

地月转移轨道,然后实施2 次轨道修正、2 次近月制动,顺利进入环月圆轨道。已知嫦娥五号探测器在环月圆

轨道上的运行周期为T,轨道半径为r,月球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则( )

4p 2R 3

A.月球的质量为

GT 2

4p 2r 3

B.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RT2 2

4p 2R 3

C.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rT 2

2p R

D.“嫦娥五号”探测器运行的速率为

T

5.如图所示,虚线a、b、c 是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实线为一个带正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P、

Q 是轨迹上的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等势面中,等势面a 的电势最高

B.粒子在Q 点时的电势能比在P 点时大

C.粒子在Q 点时的动能比在P 点时大

D.粒子在Q 点时的加速度比在P 点时大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5 分,共 15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都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

全部选对的得5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 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 分。)

6.杜甫在《曲江》中写到:“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平静水面上的S处,“蜻蜓点水”时形成一

列水波向四周传播(可视为简谐波),A、B、C 三点与S 在同一条直线上。某时刻A 在波谷且与水平面的高度

差为H,B、C 在不同的波峰上,其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已知波速为v,A、B 在水平方向的距离为a。则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波通过尺寸为 1.5a 的障碍物能发生明显衍射

3a

B.到达第一个波峰的时刻,C比A 滞后

v

2a

C.经过 的时间,质点B、C 之间的距离为 14a

v

pv 3 p

D.从图示时刻开始计时,A 点的振动方程是 y= Hsin t +

a 2

7.如图所示,某小型水电站发电机的输出功率P=100kW,发电机输出电压 U1 = 250V 经变压器升压后向远处

输电,输电线总电阻R 线=8,用户端用降压变压器把电压降为U 4=220V。已知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P 线

=5kW,假设两个变压器均是理想变压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电机输出的电流 I1 = 40A B.输电线上的电流 I线 = 25A

C.降压变压器匝数比 n3: n 4 = 190 :11 D.升压变压器匝数比 n1: n 2 = 1: 20

8.2020年 12月2日 22 时,经过约 19 小时月面工作,嫦娥5 号完成了月面自动采样封装,这其中要用到许多

压力传感器。有些压力传感器是通过霍尔元件将压力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当压力改变时有电流通过霍尔元件。

如图所示,一块宽为a、长为c、厚为h 的长方体半导体霍尔元件,元件内的导电粒子是电荷量为-e 的自由电

子,通入如图所示方向的电流时,电子的定向移动速度为v。若元件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于上表面

向下的匀强磁场中,前后两表面会形成电势差U。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自由电子受到的洛伦兹力方向为垂直前表面向外

B.前表面的电势比后表面的高

eU

C.自由电子受到的洛伦兹力大小为

a

D.前、后表面间电势差U= Bhv

第卷(共 60分)

9.(12 分)

(1)某实验小组用插针法测量玻璃的折射率。

在白纸上放好玻璃砖, aa 和 bb 分别是玻璃砖与空气的两个界面,如图甲所示。在玻璃砖的一侧插上两枚

大头针 P1 和 P2 ,用“+”表示大头针的位置,然后在另一侧透过玻璃砖观察,并依次插上大头针 P3 和 P4 。在

插 P3 和 P4 时,应使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 P3 只挡住 P1 的像B. P4 只挡住 P2 的像 C. P3 同时挡住 P1 、 P2 的像

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实验时应注意的是________。

A.入射角应尽量小些

B.玻璃砖的宽度应小一些

C.大头针 P1 、 P2 之间的距离及大头针 P3 、 P4 之间的距离应适当大些

甲同学在画界面时,不小心将两界面 aa 和 bb 间距画得比玻璃砖宽度大些,如图乙所示,则他测得的折射

率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不变”或“无法确定”)。

乙同学在完成光路图以后,以入射点O 为圆心,适当长度为半径画圆,分别交入射光线 PP1 2 于A 点,交入

射点O 与出射点 O 连线的延长线于C 点。过A点、C 点作法线 NN 的垂线AB、CD,垂足为B点、D点,

如图丙所示。用刻度尺量得AB=8.50cm,CD=5.00cm,由此可得出该玻璃的折射率n=________。

(2)将铜片和锌片插入苹果中制成一个“水果电池”,利用下列所给器材测量该“水果电池”的电动势E和

内阻r。

电流表A 1(量程 0.6A,内阻约 0.5)

电流表A 2(量程 20mA,内阻约 10)

电压表V 1(量程 3V,内阻约 1k)

电压表V 2(量程 15V,内阻约 4k)

滑动变阻器R 1(0~10)

滑动变阻器R 2(0~1000)

待测“水果电池”(电动势E 约为 4V,内阻r 约为 200)

开关S,导线若干

为尽量减小实验的误差,实验中电流表选择________;电压表选择________;滑动变阻器选________。(填

写字母代号。)

甲、乙两个实验电路中最合理的电路为________(选填“甲”或“乙”)。

甲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U-I 图线,如图所示。由图线可得“水果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__V,内阻

r=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3 位有效数字)

乙同学利用图像对所选最佳实验电路进行误差分析。在下图中实线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点作图得到的U-I 图像;

虚线是没有电表内阻影响的理想情况下该电源的路端电压U 随电流I 变化的U-I 图像。则与该实验对应的U-I

分析图像是________。

A. B. C. D.

10.(14 分)2023年 10月3 日,杭州亚运会女子 10 米跳台决赛中,中国运动员全红婵的惊人一跳,赢得全场

7个 10 分,并最终夺得冠军。在进行 10 米跳台跳水训练时,运动员必须在距离水面一定高度前完成规定动作

并调整好入水姿势。某兴趣小组对 10 米跳台跳水进行模拟研究,将运动员视为质点,若运动员起跳时获得竖

直向上的初速度v 0=1m/s,并在距离水面,h0=1.6m 前完成规定动作并调整好入水姿势竖直入水,其入水深度

h=2.5m,跳台距水面高度H=10m,运动员质量m=40kg,重力加速度g=10m/s 2,空气阻力不计。求:

(1)运动员距离跳台的最高距离 hm ;

(2)运动员完成规定动作允许的最长时间 tm ;

(3)运动员即将入水时速度v 的大小和入水至水深h 处的过程运动员受到水的平均作用力F 的大小。

11.(16 分)如图所示是列车进站时利用电磁阻尼辅助刹车的示意图,在车身下方固定一单匝矩形线框 abcd,

ab 边长为L,bc 边长为d,在站台轨道上存在方向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的有界矩形匀强磁场

MNPQ,MN 边界与 ab 平行,NP长为d。若 ab 边刚进入磁场时列车关闭发动机,此时列车的速度大小为v 0,

cd 边刚离开磁场时列车刚好停止运动。已知线框总电阻为R,列车的总质量为m,摩擦阻力大小恒定为 kmg,

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线框 ab 边刚进入磁场时列车加速度a 的大小和安培力对 ab 边做功的功率P;

(2)线框从进入到离开磁场过程中,线框产生的焦耳热Q;

(3)线框进入磁场过程中,通过线框横截面的电荷量q。

12.(18 分)东方超环,俗称“人造小太阳”,是中国科学院自主研制的磁约束核聚变实验装置。该装置需要将

加速到较高速度的离子束变成中性粒子束,没有被中性化的高速带电离子需要利用“偏转系统”将其从粒子束

中剥离出来。假设“偏转系统”的原理如图所示,混合粒子束先通过加有电压的两极板再进入垂直于纸面向外

的矩形匀强磁场区域,中性粒子继续沿原方向运动,被接收器接收;未被中性化的带电离子一部分打到下极板,

剩下的进入磁场发生偏转并被吞噬板吞噬。已知混合粒子束宽度为d,各组成粒子均纵向均匀分布,混合粒子

qU

进入两极板的初速度均为 v = 2 ,方向平行于极板。离子带正电、电荷量为q,质量为m,两极板间电

0 m

压为U,间距为d,极板长度为2d,吞噬板长度为2d。离子和中性粒子的重力可忽略不计,不考虑混合粒子

间的相互作用。

(1)要使离子能直线通过两极板,则需在两极板间施加一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 B1 ,求 B1 的大小和方向;

2 mU

(2)直线通过极板的离子进入偏转磁场,若偏转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B = ,且离子全部能被吞噬板吞

2 d q

噬,求矩形磁场 B2 的最小面积;

(3)撤去极板间磁场 B1 ,且 B2 边界足够大,粒子束有部分带电离子会通过两极板进入偏转磁场,若要求进

入偏转磁场的离子全部被吞噬板吞噬,求磁场 B2 的取值范围。

2023~20234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质量监测(一)

物理学科

答案

选择题(每小题5分。6~8 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都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

5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 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 分。)

1 2 3 4 5 6 7 8

A D C B C ABD BC AC

9.(12 分)(1)C(1 分) C(1 分) 偏小(1 分) 1.7(2 分)

(2)(每空1 分)A 2,V1,R2 乙 3.78~3.82,186~188 C

10.(14 分)

2

解:(1)运动员从起跳到最高点有 -2ghm = 0 - v0

得 hm = 0.05m

v

(2)运动员从起跳到最高点所用时间 t =0 = 0.1s

1 g

设运动员从最高点到距水面 1.6m 所用的时间为 t2 ,

1 2

有 hm + H - h0 = gt 2 t2 =1.3s

2

运动员完成规定动作最大允许的时间为 tm = t1 + t 2 =1.4s

1

或 -H - h = v t - gt 2 t =1.4s

0 0 m 2 m m

2

(3)运动员即将入水时有 2g H+ hm = v

1

或 mg H+ h = mv2 或 2gH= v2 - v 2

m 2 0

得 v = 201m / s

1

运动员入水至水深h 处的过程有 mg- F h =0 - mv2

2

得 F = 2008N

11.(16 分)

E

解:(1)线框刚进入磁场时 E= BLv , I = , F= BIL

0 R 安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安 + kmg = ma

B2 L 2 v

联立解得 a=0 + kg

mR

B2 L 2 v 2

安培力对 ab 边做功的功率 P= F v = 0

安 0 R

(2)线框由进入磁场到离开磁场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

1

W- kmg 2 d = 0 - mv2 又 QW=

安 2 0 安

1

解得 Q= mv2 - 2 kmgd

2 0

E BLd

(3)线框进入磁场的过程,由 q= It I = E = =

R t t

BLd

解得 q =

R

12.(18 分)

U

解:(1)离子能直线通过两极板,则洛伦兹力等于电场力 qv B= q

0 1 d

1 mU

得 B =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1 分)

1 2d q

v2

(2)由 qv B= m 0 ,得 r= d

0 2 r

即从上极板边缘进入磁场的离子,正好打到其正下方2d 处的吞噬板上;从下极板边缘进入磁场的离子,正好

2

打到其正下方2d 处的吞噬板上。则矩形磁场的两边长分别为3d和d, B2 的最小面积为 Smin =3 d d = 3 d

(3)对于沿上极板运动的离子,在两极板间做类平抛运动

1 U 1

有 y= at 2 , 2d= v t , q= ma 得 y= d

2 0 d 2

U 1 1

设离子出两极板的速度为v,根据动能定理 qy= mv2 - mv 2

d 2 2 0

v

离子进入偏转电场时的速度偏向角的余弦值为 cosq = 0

v

5 5qU 2

得 v= v = , cosq =

2 0 m 5

v2

由 qvB= m

2 R

1

离子射出偏转电场时,与吞噬板上端相距为 d ,且当该离子恰好打到吞噬板上端时,偏转半径最小,磁场 B

2 2

最大。

d

4 d 8 mU

由几何关系有 cosq = = 得 B2max =

RRmin4 min d q

1

若从距离上极板 d 射入的离子,将恰好从两极板的右侧下边缘进入偏转磁场,且当该离子刚好打在吞噬板下

2

d

边缘时,偏转半径最大,磁场 B2 最小由几何关系有 cosq =

Rmax

2 mU

得 B =

2min d q

2mU 8 mU

故 B 的取值范围为 B

2 d q2 d q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