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天津市南开区高三质量监测(一)-历史+答案

2024-04-02·7页·527.8 K

2023一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质量监测(一)

历 史

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00 分,考试用时60 分钟。

第I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

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5 题,每题3 分,共45 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在原始农业、手工业、家畜饲养业相继得到一定的发展之后,人类所创造的社会财富就日渐丰富。氏族首

领往往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权力,想方设法化公为私,氏族的公有制遭到破坏,私有制便产生,进而导致阶级

的产生,文明社会即将到来。下列唯物史观的观点与该论述最相符的是

A.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B.社会形态的更替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

C.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D.社会发展的动力来自社会内部的矛盾性

2.有学者认为,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都在不同程度上对分封世袭制有过冲击,但以战功裂土封王仍是一种

普遍的社会观念和价值观念。即便在经过商鞅变法、改革最彻底的秦国和以后的秦朝,这种观念也十分普

遍。秦国的郡县制是战国七雄中最完善的,其他六国并未普遍实行。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分封是维护统治的最佳选择B.郡县制不符合历史潮流

C.郡国并行制符合特定历史环境D.中央集权制度是大势所趋

3.明朝文渊阁大学士丘濬在《伍伦全备记》中写道:“近世以来做南北戏文,用人搬演,虽非古礼,然人人观

看,皆能通晓,尤易感动人心,使人手舞足蹈不自觉。”这可用来说明,明代戏曲

A.重在宣传儒家思想B.大众化的色彩突出

C.属于高雅艺术范畴D.深受商品经济影响

4.慕天颜是康熙时著名封疆大臣之一,他在《请开海禁疏》中指出,“惟番舶之往来,以吾岁出之货,而易其

岁入之财。岁有所出,则于我毫无所损,而殖产交易,愈足以鼓艺业之勤:岁有所入,则在我日见其赢,而

货贿会通,立可以祛贫寡之患。”该论述强调的是开海贸易有利于

A.富国裕民B.缓和社会矛盾C.社会转型D.加强对外交往

5.20 世纪 30 年代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即追求近代化。

该观点的提出主要是基于

A.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性质B.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

C.反抗封建统治的斗争需要D.努力实现国家统一的追求

6.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写道:“国民对于政治上的自觉,实为政治进化的总根源…觉些什么

呢?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人民大

众的第一次全面觉醒开始于

A.鸦片战争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国民革命

7.下图所示的新中国“一五”“二五”期间工业城市布局,主要体现了

A.新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B.国民经济在地域上已经均衡发展

C.工业建设主要服务于军事目的D.有利于形成较为合理的工业布局

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系统

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从探索道路角度看,与该理论存在诸多相似之处的是

A.“三三制”原则B.新民主主义论

C.过渡时期总路线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9.1980 年前后,出国考察热持续升温,政府官员和经济学家对日本、美国、德国等国经济管理体制进行了综

合考察,同时国外经济学家也频繁应邀来访,各种经济学派的思想和著作开始系统地介绍到国内。这一现象

可以说明

A.经济改革意识不断深化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

C.中外经济思想相互吸收D.已经更深层次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10.下图是 16 世纪至 19 世纪初的某贸易航线图。据此判断,甲乙航线跨越的是

A.地中海B.大西洋C.印度洋D.太平洋

11.德国先后颁布了 1883 年《疾病保险法》,1884 年《意外伤害保险法》和 1889 年《伤残老年保险法》。三

大保险法的颁布,意味着德国社会保障制度开始建立。这实际反映了

A.应对工业化社会的挑战B.国家统一提高了基层治理的能力

C.推动企业进行科技创新D.战争背景下缓和社会矛盾的努力

12.从 20 世纪 30 年代起,拉美各国采取保护性关税、许可证制度、扶持民族工业、兴建国有企业等措施发展

经济。到 20 世纪 60 年代,拉美国家已初步成为西方“核心地区”(北美、欧洲、日本工业带)之外的第一个

新兴工业带。据此可知,拉美这一时期的成功主要得益于

A.摆脱了西方殖民主义的影响B.完成了民族独立任务

C.借鉴了不同经济模式的优势D.改变了国际经济秩序

13.经过长期实践,苏联用复杂的数学模型核算全国产品的投入与产出,其中数学家康托罗维奇因对资源优化

配置理论的贡献,获 1975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苏联在这一领域的成就,主要是源于

A.计划经济对资源精密分配的要求B.社会主义建设积累的经验

C.发展科技以提高国家实力的需要D.人民的教育水平普遍提高

14.唐代杜环所著的《经行记》现已失佚,仅有杜佑《通典》所转引的 1500 余字存世,所载被俘工匠中没有

造纸工匠,因而有学者不同意造纸术经怛罗斯之战西传的看法。近年也有中亚学者研究指出,在怛罗斯战役

前,造纸术就以和平方式传入中亚,10 世纪时传入叙利亚、埃及和摩洛哥等地。据此,下列最合理的理解是

A.文献记载和历史研究必须经考古发现证实

B.中亚学者研究结论形成较晚因而更加可靠

C.对造纸术经怛罗斯之战西传的看法应存疑

D.战争客观上为不同文化的交流提供了契机

15.从南宋到清末的 700 多年间,学术界和政界对王安石变法大多持否定态度,甚至把北宋亡国归罪于王安石

变法。到清末民国时期,梁启超等人积极研究并大力赞扬王安石变法。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某种程

度上也受到王安石“新法”的影响。该材料最能说明影响历史评价的因素是

A.个人情感B.时代需求C.阶级立场D.研究方法

第卷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3 题,共55分。

16.(20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部分时期人口数量

时期 年份 口数 出处

东汉 157 年(桓帝永寿三年) 约 5600万 《晋书地理志》

西晋 280 年(武帝太康元年) 约 1600万 《晋书地理志》

隋 581 年(文帝开皇元年) 约 2900万 《隋书李德林传》等

755 年(玄宗天宝十四

唐 约 5300万 《通典食货》

年)

材料二 《后汉书仲长统列传》记载:(东汉后期)“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

附万计”。(注:奴婢、徒附为依附人口,不为国家所掌握。)

材料三 清朝经过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的增长,至道光二十年(1840 年),人口总数增至4亿3 千多

万,达到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最高峰。人口的快速增加导致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

——摘编自任惠玲《洪亮吉人口思想与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比较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内容,指出东汉至西晋人口数量变化较大的原因,并分析表格中的人口数据

在历史研究中的价值。(10 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内容,说明清朝人口数量增长的原因及产生的社会问题。(10 分)

17.(20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亨利基辛格指出:“克里米亚战争(注:1853一 1856 年),使维也纳会议费尽心血所建立的梅

特涅秩序崩溃。”维也纳体系建立之后,英国与俄国分别是大陆均势体系的两个平衡者,英俄关系对欧洲体系

的稳定至关重要。然而,战争促使了英法两国结盟,那就意味着拿破仑战争的“后遗症”基本上被战争清洗

干净:战争也意味着神圣同盟的终结,欧洲的协调机制蜕化。

克里米亚战争并非仅仅影响欧洲和俄罗斯,事实上对大清帝国的安全也同样产生了重要影响。尽管在克

里米亚战争中被打败,但在对待大清帝国的问题上,俄国与英国、法国、美国却又形成“共谋”。俄国在经济

和安全利益的驱动之下,在大清帝国得到了最大的“补偿”,从而使俄国的帝国形象可以重新与其他殖民帝国

尤其是英国相比。

俄罗斯的确是输掉了克里米亚战争,但俄罗斯也从中学会了一些东西,正如俄罗斯当时一些西方派所说

的那样:“文明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什么准备工作了吗?我们不能以我们所

有广阔的领土和无数的人口来对付这场斗争。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以来,

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止不前。我们唯一得到的一点安慰是,俄国将通过这一

经历学到今后对它有用的一课。”

——摘编自胡键《“东方问题”远东化、克里米亚战争与大清帝国的安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内容,指出维也纳体系的主要特征,并概括克里米亚战争对欧洲国际关系的影响。

(10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相关史实,简要说明你对“对大清帝国的安全也同样产生了重要影响”及“俄国将通过

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有用的一课”的理解。(10 分)

18.(1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0一 2012 年中国 GDP 增长速度波动曲线图

一一摘自郭旭红《新中国 GDP 增长速度发展演变研究》

从材料中提取至少三方面的相关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内容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

论述充分,表述清晰。)

2023一 2024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质量监测(一)

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I卷共 15 题,每题3 分,共4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C B A B C D B A D A C A C B

卷共3 题,共55 分。

16.(20 分)

(1)原因: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战乱频繁;豪强地主势力发展迅速,大量户口依附于豪强地主,导致政府

控制人口低于实际人口。(4 分)

价值:上述数据属于政府实际控制人口,并非当时全部人口;但上述数据来源于官修正史等文献史料,对研

究不同时期政权掌握的人口数量与变化趋势、户籍制度与赋役制度等问题有较高价值。(6 分)

(2)原因:出现“康乾盛世”,经济繁荣,社会相对稳定,疆域进一步开拓并巩固;玉米、甘薯等高产农作

物推广种植;推行“摊丁入亩”等赋税制度改革。(6 分)

问题:人地矛盾突出,资源危机和社会危机加重;过度开垦土地,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4 分)

17.(20 分)

(1)特征:大国协调、欧洲均势。(4 分)

影响:打击了俄国,使其国际地位下降;英俄关系受损,促成英法结盟,法国地位上升;冲击了维也纳体系。

(6 分)

(2)1856 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美俄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

俄国趁机侵占中国大片领土。(5 分)

俄国从克里米亚战争中吸取了失败教训,不断进行社会改革,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

展,进一步推动了俄国工业化的进程。(5 分)

18.(15 分)评分标准

分值 答题情况描述

13-15分 论题明确,提取三条及以上信息,史论结合,论述充分,表述清晰。

8-12分 论题较明确,提取信息不少于两条,史论结合,论述较充分,表述较清晰。

1-7分 论题不明确,提取信息单一,史论脱节,论述不充分,表述不清晰。

0分 没有作答;或答案完全不符合题意。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