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试卷共8页,19 道题,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75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考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表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
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
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共16 题,每小题3 分,共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 仰韶文化彩陶纹饰繁丽悦目,许多图案以鱼、鸟、花瓣、叶片为主题,单一纹样逐步演化为丰富多姿的
组合图案。如图是仰韶文化复杂型鱼鸟组合图像的典型代表。这表现出( )
A. 文明起源的多元特征 B.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C. 先民社会生活的丰富 D. 当时生存环境的稳定
2. 春秋时期,出奔是一项有准备、有选择、有退路的 政治出行。据统计,由中原地区的诸侯国向周边地区
的出奔中,春秋前期是国君、公子出奔占主流,春秋中后期卿大夫及家臣逐渐成为出奔者的主流。这一变
化反映了( )
A. 传统政治秩序彻底瓦解 B. 当时政治斗争错综复杂
C. 政治权力下移现象明显 D. 政治发展进程的差异性
3. 下图是据《三国志》整理的 景元元年(260 年)蜀魏吴三国的人口数量统计状况。这一状况( )
第1页/共6页
A. 缘于南方政治动荡不安 B. 奠定了国家重新统一的基础
C. 加速了江南地区的 开发 D. 形成了魏蜀吴三国对峙局面
4. 唐朝大历时期,国家榷盐,粜于商人,商人纳榷,粜于百姓。商人售盐,即使百姓没有现钱,用米谷
杂物交换也能成交,某些场合甚至还可以赊购。穷乡僻壤,甚至深山幽谷三五户居家之处,商人肩挑背
负,足迹亦能抵达。这表明,榷盐法的实施( )
A. 提升了国家对物价的调控力 B. 提高了商人的社会地位
C. 促进了基层商业网络的发展 D. 造成借贷关系的普遍化
5. 北宋时期,西北和京师是消费性商业市场,而东南则是生产发达的地区,京师与西北货币供应量大,东
南货币供应量小,而东南的铜钱不断地通过上供形式流向北方,这一矛盾是宋代商品货币流通的一大特
色。该特色反映了这一时期( )
A. 东南地区商品经济滞后 B. 政治、军事因素影响货币流通
C. 铜钱地区间分布不平衡 D. 西北与东南地区无法直接贸易
6. 《醒世恒言》中的刘老汉开的只是个小酒店,“却极肯周济人的缓急”,对年老的穷军汉,不仅不收食宿
费,还在其病重时冒着满天风雪外出为其求医问药,照顾得无微不至。“三言二拍”在表现市民阶层经商
求财以至发迹的同时强调,“富本无根,尽从勤里得”的思想。由此可见,当时( )
A. 世俗化文化承载着教化功能 B. 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了文化世俗化
C. 文学作品能够如实再现历史 D. 市民文化迎合士大夫的文化品位
7. 史学家邓嗣禹在谈到近代中国某历史事件时说:“军事上的失利代表着中国已经失去了融入世界的主动
性。这也奠定了清政府饱受西方列强欺凌的基础。向外委曲求全,向内必然是压榨人民。苛捐杂税的收取
不得不逼着一部分支付不起这笔钱的人铤而走险”。下列能够支撑该观点的是( )
A.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洋务运动 B. 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兴起
C. 八国联军侵华与义和团运动 D. 甲午中日战争与维新变法运动
8. 《捉拿康梁二逆演义》成书于戊戌政变后不久,是以康梁为题材的时事小说。其时事材源,既有京报或
报刊转载的奏折、上谕等官书,也有当时的新闻报道,还有一些士大夫口耳之间流播的传闻,见于同时代
第2页/共6页
书信、笔记等私家材料。据此理解准确的是( )
A. 该书是一手史料,史料价值高 B. 该书有艺术加工,史料价值低
C. 戊戌变法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D. 戊戌变法失败有其经济根源
9. 如下图是某中学历史社团进行课题研究时使用的一幅示意图。该社团研究的课题是( )
A. 教育学术力量内迁 B. 民族工业向西南大后方转移
C. 中国远征军开赴战场 D. 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
10. 《湖南省1950 年秋征后调运粮食总结会议大会总结报告》指出,湖南境内偏远地区的大量的“难运
粮”和“死角粮”,经过党和政府充分发动民众,利用民船,实现水陆联运,“调运工作做好了,死的粮
食就会变成活的粮食,山沟里的粮食就会到城市来,到工厂里来,甚至到华北西北等地去,发挥了他应有
的效果”。湖南的粮食调运( )
A. 标志着国民经济恢复工作的完成 B. 有利于粮食价格的稳定
C. 彰显出农业合作化运动成果显著 D. 说明计划经济体制形成。
11. 两河流域古文明沿两河由南往北单线溯流而上,阶梯性发展;埃及古文明沿尼罗河由南往北顺流而
下,也是阶梯性发展;爱琴海流域的古文明也是由其南端的海中岛国,即克里特文明,越海向北发展为伯
罗奔尼撒岛上的迈锡尼文明,再往北影响了以雅典城邦为代表的古希腊文明。由此可知,这些古文明
( )
A. 发展模式受社会性质的 影响 B. 扩展方向受地理条件的限制
C. 具备了早期世界帝国的特征 D. 呈现出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
12. 蒙古征服罗斯后,认识到封建割据不利于统治,便将中国古代行政管理体制的内容带到罗斯,扶持“弗拉
基米尔及全罗斯大公”作为代理人。这使罗斯大公尝到了专制权力的甜头,刺激了罗斯大公攫取专制特权的
野心,推动了罗斯国家的统一。这可用来说明蒙古西征( )
第3页/共6页
A. 推动了罗斯政治体制的演变 B. 开启了亚欧大陆的民族交流
C. 传播了蒙古开明的民族政策 D. 为东西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
13. “哥伦布大交换”对“旧大陆”的社会、经济等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据如图可推知,玉米引植到中
国( )
A. 利于缓解明清人口增长压力 B. 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趋势
C. 削弱了传统小农经济的优势 D. 促使精耕细作农业走向成熟
14. 1927 年苏联开始对劳动英雄实行高标准退休保证金待遇。1928 年苏联第一个关于养老金待遇的国家法
令规定:男子从 60 岁、妇女从 55 岁起享受养老金。1933—1937 年期间,劳动者的社会保障条件进一步改
善,对主要工业部门的工作人员实行附加优惠待遇。这些措施的实行( )
A. 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B. 为国家工业化提供了一定保障
C. 保证了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 D. 深受西方福利国家政策的影响
15. 1947年3 月起,美国要求联合国讨论希腊局势,被苏联否决。9 月份,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一份决议,
暂不受理希腊问题。如图是针对这一事件的漫画,作者力图说明( )
第4页/共6页
A. 欧洲急需美国进行大规模经济援助
B. 希腊问题需要由国际社会集体协商解决
C. 冷战已使国际秩序陷于崩溃的状态
D. 美苏对峙影响联合国对重大问题的解决
16. 1967 年,国际东方学学者会议在美国召开,在小组讨论中与会学者展开学术研讨,下表是部分学者的发
言统计。这表明他们旨在( )
发言者 主题或主要观点
阿 根 廷 学 者 提 安
前西班牙美洲医学的东方元素
纳
华 裔 美 国 学 者 刘 中华文化对哥伦布之前美洲文化的
敦励 影响
匈 牙 利 学 者 巴 迪 匈牙利语和苏美尔语有着“同一
尼 性”
A. 扩大苏联社会主义影响力 B. 抵制美国的“金元外交”政策
C. 推动亚非拉国家走向联合 D. 反对传统的西方中心主义学说
二、非选择。共52 分;其中17题18 分,第18题16 分,第19题18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01 年,梁启超在《清议报》上发表了《中国史叙论》。在“叙论”中,他把整个中华文明发展的历
程划分为分为“中国之中国”、“亚洲之中国”和“世界之中国”三大阶段。有学者认为:从“中国之中
国”到“亚洲之中国”,以及从“亚洲之中国”到“世界之中国”,中国历史经历了两次转型,这就是春秋
战国时期(公元前 770-公元前 221 年)和近代时期(1840-1949 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梁启超先生划分的“三个中国”进行大致的时间定位。
(2)概述第一次转型时期,中国在经济、政治、思想方面的重要变化。
(3)叙述在第二次转型中促使中国在政治方面发生质变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影响。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关于李谷一“气声唱法”的争议
从 1978 年开始,港台的流行歌曲尤其是影响最大的邓丽君之声形成了一股强劲的东南风,吹入了中
国内地。1979 年 10 月全国第四次“文代会”召开,本次会议不再继续提“文艺为政治服务”,而是提“文
第5页/共6页
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1979 年 12 月,李谷一使用邓丽君式的气声演唱了纪录片《三峡传说》
的插曲《乡恋》。该歌曲还采用了探戈的节奏,配器也运用了当时很少使用的架子鼓、电吉他、电子琴
等。在此之后,《北京晚报》等就对其唱法和演唱风格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有人认为这种对外来流行歌曲
的模仿毫无价值,有的人干脆称李谷一是散播靡靡之音的“李丽君”,“使用气声是低级、庸俗、下流
的”。因为存在巨大争议,电台、电视台曾停止播放《乡恋》这一歌曲。这种状况直到1983 年才得以改
变,1983 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以观众点播的方式推出《乡恋》,李谷一才算摘掉了“李丽
君”的帽子。
——摘编自曹桦《中国流行歌曲发展的文化轨迹与审美流变》
根据材料,以“关于李谷一‘气声唱法’的争议”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
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 19 世纪初,围绕“如何解释中国,英国人该如何和中国人做生意”这一问题,英国“自
由贸易派”认为:十三行不怎么热衷进口西方商品,不代表中国市场对西方商品完全不感兴趣,因为在正
式贸易以外,还存在大量的走私贸易;中国人实际上是和英国人一样喜欢经商;清朝政府恐惧汉族人与外
国交流,妨碍清朝人进一步接受西方产品的就是清朝官方的法令和制度;从历史上来看,沙皇俄国打通与
清朝之间的贸易大门,靠的是展示武力而后谈判。所以要促使清朝改变贸易政策,最好的办法是强硬手
段。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先后通过了《1974 年贸易改革法》《1979 年贸易协定法》《综合贸
易和竞争力法》(1988年),宣布美国的贸易政策由“自由贸易”逐渐转变为“公平贸易”。这些法案赋予总
统以动用各种手段来反对“非公平贸易”的权力,包括因贸易逆差问题、劳工权利问题、知识产权、环境
保护等原因向其他国家发起报复性贸易制裁。在具体适用层面表现为,美国指认他国“不公平贸易行为”
如何侵害本国利益,并据此附以相应“救济”措施。与此同时,当美国的贸易政策与国际法冲突时,美国
政府公然声明法律冲突之下以美国国内法为准。对“公平贸易”政策的青睐逐渐超越党争,在美国高层政
客中达成共识。
——摘编自朱洁《美国的“公平”贸易,真的公平吗?》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评析这一时期英国“自由贸易派”的观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调整贸易政策的背景,并谈谈你对美国“公平
贸易”政策的认识。
第6页/共6页
岳阳市 2024 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二)历史
本试卷共8页,19 道题,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75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考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表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
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
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共16 题,每小题3 分,共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 仰韶文化彩陶纹饰繁丽悦目,许多图案以鱼、鸟、花瓣、叶片为主题,单一纹样逐步演化为丰富多姿的
组合图案。如图是仰韶文化复杂型鱼鸟组合图像的典型代表。这表现出( )
A. 文明起源的多元特征 B.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C. 先民社会生活的丰富 D. 当时生存环境的稳定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据材料可知,仰韶文化彩陶上的纹饰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生活的
变化,“鱼、鸟、花瓣、叶片”的纹饰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反映了社会生活的丰富,C 项正确;材料只反
映了仰韶文化的特点,不能反映多元特征,排除 A 项;材料只反映了自然的东西进入人的生活,但不能说
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排除 B 项;彩陶上的纹饰与生活环境稳定没有直接关系,且据所学知识可知,此时
期生产力相对低下,生存环境并不稳定,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2. 春秋时期,出奔是一项有准备、有选择、有退路的政治出行。据统计,由中原地区的诸侯国向周边地区
的出奔中,春秋前期是国君、公子出奔占主流,春秋中后期卿大夫及家臣逐渐成为出奔者的主流。这一变
化反映了( )
第1页/共 13页
A. 传统政治秩序彻底瓦解 B. 当时政治斗争错综复杂
C. 政治权力下移现象明显 D. 政治发展进程的差异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出奔是从一国出行到另一国寻求政治庇护或援助的 行为,是政治斗争的产物。材
料反映的变化是出奔者身份变化,卿大夫及家臣取代国君、公子成为主流,说明卿大夫等成为诸侯国政治
斗争的重要参与者,可以反映这一时期的政治权力下移,C 项正确;“彻底瓦解”表述绝对,排除 A 项;
材料反映的变化是出奔者身份变化,不能反映当时政治斗争错综复杂,排除 B 项;材料中的变化不能反映
政治发展进程的差异性,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3. 下图是据《三国志》整理的景元元年(260 年)蜀魏吴三国的人口数量统计状况。这一状况( )
A. 缘于南方政治动荡不安 B. 奠定了国家重新统一的基础
C. 加速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D. 形成了魏蜀吴三国对峙局面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原因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
可知准确时空是:三国两晋南北朝(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蜀、吴三个政权中,魏国
人口数量最多,蜀国人口数量最少。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经济的发展主要还是依赖人口数量。曹魏在统一
北方之后,黄河流域社会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人户数量远超南方的吴、蜀两国,这为西晋最终灭吴、蜀
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故 B 项正确;当时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 A 项;南方经
济的开发此时才刚起步,排除 C 项;人口数量的多寡不会直接导致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排除 D
项,故选B 项。
4. 唐朝大历时期,国家榷盐,粜于商人,商人纳榷,粜于百姓。商人售盐,即使百姓没有现钱,用米谷
杂物交换也能成交,某些场合甚至还可以赊购。穷乡僻壤,甚至深山幽谷三五户居家之处,商人肩挑背
负,足迹亦能抵达。这表明,榷盐法的实施( )
A. 提升了国家对物价的调控力 B. 提高了商人的社会地位
第2页/共 13页
C. 促进了基层商业网络的发展 D. 造成借贷关系的普遍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
空是:唐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榷盐法”实施后,食盐由商人直接卖给百姓。
市场化运作后,商人只要有利益,就会出售,因此深山幽谷中的百姓也能得到食盐,这说明“榷盐法”的
实施促进了基层商业网络的发展,C 项正确;价格由商人决定,是商人与百姓直接交易,没有提升国家对
物价的调控力,排除A 项;“榷盐法”的实施与商人社会地位的变化关系不大,排除B 项;借贷关系“普
遍化”仅凭材料无法得出,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借贷关系没有普遍化,排除D 项。故选C 项。
5. 北宋时期,西北和京师是消费性商业市场,而东南则是生产发达的地区,京师与西北货币供应量大,东
南货币供应量小,而东南的铜钱不断地通过上供形式流向北方,这一矛盾是宋代商品货币流通的一大特
色。该特色反映了这一时期( )
A. 东南地区商品经济滞后 B. 政治、军事因素影响货币流通
C. 铜钱地区间分布不平衡 D. 西北与东南地区无法直接贸易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可知北宋的西北地区有辽和西夏,北宋为了和平,连年向辽和西夏政权送
岁币,故造成了“东南的铜钱不断地通过上供形式流向北方”,故选择B 项;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A
项错误;材料仅仅说了铜钱的流向问题,未提及原有的和流向西北后的具体分布状况,C 项错误; D 项并
未从实质上揭示材料的内涵,排除。
6. 《醒世恒言》中的刘老汉开的只是个小酒店,“却极肯周济人的缓急”,对年老的穷军汉,不仅不收食宿
费,还在其病重时冒着满天风雪外出为其求医问药,照顾得无微不至。“三言二拍”在表现市民阶层经商
求财以至发迹的同时强调,“富本无根,尽从勤里得”的思想。由此可见,当时( )
A. 世俗化文化承载着教化功能 B. 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了文化世俗化
C. 文学作品能够如实再现历史 D. 市民文化迎合士大夫的文化品位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醒世恒言》中的刘老汉虽开的只是个小酒店,
却“极肯周济人的缓急”,对年老的穷军汉,不仅不收食宿费,还在其病重时冒着满天风雪外出为其求医问
药,照顾得无微不至,这肯定了小酒店主人的急公好义,宣扬了小商人崇尚信义、助人为乐的好品质;“三
第3页/共 13页
言二拍”在表现市民阶层经商求财以至发迹的同时强调“富本无根,尽从勤里得”的思想,这体现了勤劳
致富的优良品质,这些都说明世俗文化对民众的教化,A 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商品经济发展对文化世俗
化的推动,排除 B 项;文学作品具有主观色彩,不能如实再现历史,排除 C 项;材料没有体现士大夫的文
化品位,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7. 史学家邓嗣禹在谈到近代中国某历史事件时说:“军事上的失利代表着中国已经失去了融入世界的主动
性。这也奠定了清政府饱受西方列强欺凌的基础。向外委曲求全,向内必然是压榨人民。苛捐杂税的收取
不得不逼着一部分支付不起这笔钱的人铤而走险”。下列能够支撑该观点的是( )
A.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洋务运动 B. 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兴起
C. 八国联军侵华与义和团运动 D. 甲午中日战争与维新变法运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太
平天国运动时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清政府军事失利,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
建社会,使中国失去了融入世界的主动性。此后,清政府对内压榨人民,对外委曲求全,而大幅增加的苛
捐杂税最终导致贫苦农民铤而走险,掀起了太平天国运动,B 项正确;洋务运动没有逼着百姓缴纳苛捐杂
税,排除A 项;苛捐杂税的收取不得不逼着一部分支付不起这笔钱的人铤而走险与义和团运动内容不符,
排除C 项;甲午中日战争是在清政府饱受西方列强欺凌的基础进一步加深,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D项。
故选B 项。
8. 《捉拿康梁二逆演义》成书于戊戌政变后不久,是以康梁为题材的时事小说。其时事材源,既有京报或
报刊转载的奏折、上谕等官书,也有当时的新闻报道,还有一些士大夫口耳之间流播的传闻,见于同时代
书信、笔记等私家材料。据此理解准确的是( )
A. 该书是一手史料,史料价值高 B. 该书有艺术加工,史料价值低
C. 戊戌变法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D. 戊戌变法失败有其经济根源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可知,作者将康梁二人称为“二逆”,体现其反对戊戌变法,且能搜集到多方史
料用于抨击康梁二人,说明社会层面上戊戌变法的反对者较多,变法缺乏群众基础,C 项正确;该书的史料
来源广泛,有官书、新闻报道、口耳传闻、书信笔记等,虽有艺术加工成分,属于二手史料,但史料价值
较高,排除AB 项;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薄弱,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所以戊戌变法的失败是必
然的,但材料并未涉及,排除D 项。故选C 项。
第4页/共 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