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昆明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中新课标高三第八次考前适应性训练-语文+答案

2024-03-23·12页·1.3 M

机密启用前 【考试时间:3月20日 9: 00 —11: 30】

昆明市第一中学2024高中新课标高三第八次考前适应性训练

语文试卷

命题人:赵露名师工作室

审题人:赵露名师工作室

本试题卷分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共8页。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

答题卡 ),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

楚,并请认真填涂准考证号。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 、现代文阅读(35分)

( 一 )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5题。

材料一:

我们常常说中华民族有这样的特征,说话委婉,重视内蕴, 强调含忍,说白了,说明了,就不美。

美的体验应是一种悠长的回味,美的表现应该是一种表面上并不声张的创造。曲而深的境界,在中国

艺术 中有很高的地位,它是一种美感、一种美学情趣,其核心意思在阐释含蓄的内在意蕴。

宛曲是中国诗中的高妙境界。卢照邻《曲池荷》: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常恐秋凤早,飘零

君不知。“香味袅袅,荷影绰绰,曲岸凤荷响,其韵传出遥远。影的舞动、味的轻扬和宛曲的小径、澹

荡的清池,构成了一 个和谐的整体。它的境界是流动的、清幽的、绵长的、内蕴的。《二十四诗品》有

“ 委曲”一品。委就是曲,本意为曲折。曲的妙处,与直露元遗相对,委婉、曲折、深邃、悠远。从审

美上说,柳暗花明、山重水复疑无路, 忽然开朗,带来一 种审美的惊奇感。曲线所关心的是那悠远的

纵深、那层层推进的妙处,那深藏于有形之象背后的有意味的世界。

中国书法史上有永字八法之说,后人将其概括为“ 无往不复,无垂不缩,点笔隐锋,波必三折 。

恋思是:没有一横是不回来的,没有一 竖是不收缩的,一 点之中一定会藏着暗锋,一 捺之中含有很多

折转。书法家就是一 个制造矛盾的高手,就是要造成书法内部的冲突,通过形式内部的避让、呼应、

映衬等,造成内在的冲突,形成一 种张力。这就是“ 势 ”。含蓄在书法中叫做蓄势。书道之妙在于

“ ”

藏 ,反对直露,一 览无余便没有韵味。永宇八法作为运笔的法式,透露出中国美学的一大消息,就

是含蓄蕴藉,笔笔藏,笔笔收,不直截,不显露,不滑落,不漂移,稳实,有力,内蕴,外表平静如

无风的水面 ,没有一 点涟漪,但在其深处则暗藏机锋,暗藏玄机,充满 了力的旋涡。

语文.第 1 页(共 8 页)

{#{QQABIYSAgggAQAAAAAgCQw26CgKQkBACAKoOwBAEMAAAyANABCA=}#}

当然,隐不等于晦,必须要处理好隐和露之间的关系,如果一味讳莫如深,欣赏者一头雾水,如

坠五里云中,那不是很好的隐。隐是为了更好地露,勾起人更幽深更玄远的用思;藏是为了更好地显,

显出那更丰富、更感人的世界。在艺术上,含蓄讲究的是“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追求言外之意、象

外之象、味外之味。正如刘跁所说的“ 深文隐蔚,余味曲包 ”,关键要有味,要启迪人想象的空间。

(摘编自朱良志《曲院风荷:中国艺术论十讲》)

材料二:

言简意陔、凝练节制,是古典文学重要的审美旨趣。在方寸之间、物象之外展现意义的深远阔大,

含而不露,引而不发,意蕴丰富,从而形成了中华美学精神含蓄之美的标志性特征。

“ ”

含蓄之美 与古代诗词大多为短制有关,也与儒道文化博观约取相涉,一直贯穿于历代文艺创作

”“ ” “

和文艺批评之中。“春秋笔法 微言大义 注重在精微的字里行间隐藏深刻道理。 司马迁评屈原 其文

” ” ”“ ” ” ”

约,其辞微 ,然而 其指极大 见义远 。因此, 意不浅露,语不穷尽 成为文人们孜孜不倦的追

求; 吟安一 个宇,捻断数茎须 ”成为津津乐道的写作态度。唐代诗歌的“ 含蓄” 更是成为一 种普遍现

“ ”

象。朱庆馀的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内心渲染淋

漓尽致,场景动作细致入微, 可谓是唐诗中含蓄的典范。含蓄之美也是古典文论着重论述的文艺批

评观。

宋代词人姜夔在《白石道人诗说》中提出: 语贵含蓄……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善之善者

” “ ”“ “ “ ”“

也。这种 余味 余意 自然需要通过天地万物的意、境、象等来营造,因而有了 象外之象 景外之

景”“ 味外之旨”“ 韵外之致”等美学范畴。汉乐府《江南曲》用“ 鱼戏莲叶 ”描绘了一幅明亮生动的江南水

乡画卷 ,传达的却是青年男女爱恋欢情、嬉戏追逐的主题。唐代金昌绪《春怨》写道:“打起黄莺儿,

” “

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这首看似写闺情的 春怨' 实际上反映的是征战带给百姓的

“ ”

苦难,颇有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的悲痛和无奈,却又更胜一 筹,其层层叠叠,举重

若轻。

含蓄之美不仅要表达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还需要追求一种意境和境界。王维 大漠孤烟直,长河

落日圆 以极为简单的线条勾勒了边陲大漠的壮阔雄奇,表达的却并非纯美的边地凤光,而是突出” 都

” “

护在燕然 的奋勇杀敌、征人的边关冷月和诗人的孤寂惆怅。韦应物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

横 也不只是一处水流湍急的岸边风景,而是安史 之乱后诗人在涂州为官时的进仕和退隐的矛盾中,以

“ ”

水急舟横抒发顺其自然的心态。李白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 流 ,抒发诗人久久无法平静的

“ ”

深情,而字句之中不见 友情 ,只见浩渺无穷、天水合一的虚实之境,真是含吐不露而境界无穷。

(摘编自周根红《天地与我并生 万物与我为古典文学里的中华美学精神》)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中华民族的表达强调含忍,重视内蕴,不能因为太过直白明了而失去美感,美的表现应是一种

悠长的回味。

B. 永字八法透露出含蓄蕴藉的中国美学传统,据此法式,书法家运笔既有“ 势 ” 也要“ 藏”,形成张

力,讲求韵味。

C. 隐不等于晦,处理好隐和露之间的关系,隐显相宜,是为了勾起人更幽深玄远的用思,显出更丰

富感人的世界。

D.含蓄之美” 与古代诗词篇幅短小、文辞简约有关,文人们在创作时注重在精微的字里行间隐藏丰

富意蕴。

语文.第 2 页(共 8 页)

{#{QQABIYSAgggAQAAAAAgCQw26CgKQkBACAKoOwBAEMAAAyANABCA=}#}

{#{QQABIYSAgggAQAAAAAgCQw26CgKQkBACAKoOwBAEMAAAyANABCA=}#}

{#{QQABIYSAgggAQAAAAAgCQw26CgKQkBACAKoOwBAEMAAAyANABCA=}#}

昆明一中 2024 届高三第8 次联考

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 小题,18 分)

1. A(A 张冠李戴,原文材料一第一段“美的表现”是一种“表面上并不声张的创造”,“悠长的回味”是

美的体验。)

2. C(A“也都有这一特征”于文无据。B 因果倒置,是因为文人们不懈追求“意不浅露,语不穷尽”,

因此古典文论才会着重进行论述。D 原文说“含蓄之美不仅要表达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还需要

追求一种意境和境界”,表明“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和“追求一种意境和境界”并不等同。)

3. A(B 直抒胸臆;C 客观叙事;D 仅限于景物描写,并不曲折深邃;A 从江南无所有的现象到聊赠一枝

春的深情,由形到意,委婉、曲折、悠远。)

4. C(根据原文“书道之妙在于‘藏’,反对直露,一览无余便没有韵味”,观察图片可知,体现书法之

“藏”的是小小的“口”字。)

5. 宛曲:委婉、曲折、深邃、悠远。言简意赅,节制凝练。(或答“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亦可)

物象之外意义深远阔大、含而不露的境界。(每点2 分,答出3 点得 6 分。)

(二)现代文阅读II (本题共4 小题,17 分)

6. A(归因不全,根据后文,索沫被“恩宠般储存着”不仅因为采摘的艰辛,也因为当时人人挨饿的社会

背景以及索沫对彝人珍贵的意义。)

7. C(话语傲慢并不能展现独眼队长秉公办事的形象)

8.高腔唱出彝人的精神世界。彝人在爱情中“随心地吃”索沫,与他们对索沫随性的烹饪方式在精神上

是一致的。高腔展现彝人豪迈磊落和坦荡的性格特征。彝族高腔拓宽了索沫的内涵,在食物的基础上

增加了彝人对爱情的美好想象。(每点2 分,答出3 点得5 分)

9.燕麦是彝人重要且珍贵的食物。对燕麦的烹饪反映着彝人的民族性格。燕麦是简单粗糙的,族群也

是简单豪迈的。燕麦是彝人的信仰,承载着彝人的道德、情义、正义和文化。(每点2 分,答出3

点得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10.BEG 许敬宗宣言于朝曰:“田舍翁多收十斛麦尚欲易妇;况天子欲立一后,何豫诸人事而妄生异议

乎!”

11.B(戊午在文中是用于纪日。)

12.C(李世勣的“家世”之说后,“上意遂决”。许敬宗的话对高宗产生的影响不得而知。)

13.(1)能够忠诚于君主的臣子,必定不会把君王赐予的爵禄当作恩德。(定语后置句1 分,以……为:

把……当作,1 分,大意2 分,共4 分)

(2)但却委任他去辅佐柔弱的嗣君,不也很愚蠢吗!(相:辅佐;不亦……乎:不也很……吗;重点字1

分,固定句式1 分,大意2 分,共4 分)

14.王夫之认为唯利是图之人容易见利忘义,畔主背亲弃友。太宗已知李世勣是唯利是图之人,会因

官职升降对君王产生感激或怨恨之情,这样的人不该被委以国之重任。太宗用利益笼络李世勣的心思已

1

被其窥知,这会让李世勣更加贪利,于国不利。(每点1 分,共3 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太宗对太子说:“李世勣才智卓绝,然而你对他没有恩德,恐怕他不能够顺服你。我现在将他降职,

假如他即刻就走,等我死后,你以后可再重用他为仆射,亲近信任他;如果他犹豫回头观望,应当杀掉他

。” 五月,戊午日,(太宗)任命同中书门下三品李世勣为叠州都督;李世勣接受诏令后,没有回家就

前去上任。过了不久,太宗驾崩。六月,甲戌日初一,高宗即位。九月,乙卯日,(高宗)任命李世勣为

左仆射。

某天,李世勣进宫觐见,高宗问他说:“朕想要立武昭仪为皇后,褚遂良固执己见认为不可以。褚遂

良既是顾命大臣,那么事情就应该停止吗?”李世勣答道:“这是陛下的家事,又何必去问外人呢!”高

宗立后的主意于是定了下来。许敬宗在朝中扬言道:“庄稼汉多收了十斛麦子还想着要换个老婆呢,何况

天子要立皇后?人们又何必管那么多事而乱发不同意见呢?”武昭仪让身边的人将此话讲给高宗听。庚午

日,高宗将褚遂良贬为潭州都督。

材料二:

把利益当作恩德的人,见到有利可图就没什么事情是不能做的了。所以能够孝顺父母的子女,必定不

会把父母提供的土地房屋等财产当作他们对自己的恩德;能够忠诚于君主的臣子,必定不会把君王赐予的

爵禄当作恩德;能够诚信对待朋友的人,必定不会把朋友赠予的车马裘服当作恩德。怀着图利之心去孝敬

父母、忠于君王、诚信待友,利益一旦消耗完,这些人就会像驾车一样快速离开;如果别人那里能提供利

益,那他们会背弃君王和父母、违背诺言,毫不犹豫,这是必然的。所以慈父不用利益来蓄养他的儿子,

明君不以利益来引诱他的大臣,正直忠贞之士不以利益来结交朋友。

唐太宗将李世勣贬为叠州都督,而告诫高宗说:“你对他没有恩情,我死后,你任命他为仆射,来亲

近信任他。”太宗这分明是早已明知李世勣唯利是图,一贬官一升官,就会对君王产生感激或怨恨之情,

他是个无赖小人,这是清晰可见的;但却委任他去辅佐柔弱的嗣君,不也很愚蠢吗!长孙无忌作为元勋重

臣兼外戚是可以依赖的,褚遂良忠诚正直是值得托付的,李世勣能做些什么呢?唐高祖不能明察而轻率赞

许他是纯臣,太宗犹豫不决而将国政托付给他。利益在高宗那里,则李世勣为高宗所用;利益在武则天那

里,则为武则天所用。正因为李世勣一心只贪图利益,而太宗操持利益来笼络他,这一点早就被李世勣所

窥测到,因而他变得更加贪图利益。他对高宗说废王立武是“家事”那句话,使得社稷最终倾覆在武则天

手中,这是必然的结果。如果说李世勣才智卓绝,把边陲重任交给他,把他禁锢在叠州就可以了。

(二)古代诗歌阅读(9 分)

15.D(D 项解读有误。尾联的意思是这样一位天下闻名的“淮海少年”,逢此佳节不可能无所创作。诗人巧

妙用典,说明自己虽已渐向老境,然而逢此佳节,仍兴致勃勃,何况有秦觏这样的少年豪俊。他要结伴登

高写出优秀的诗篇来。)

16.欣慰。作者回乡赴任,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一如急风骤雨之后天气晴朗,慰藉满心。自我感伤。

自己多年客居他乡,为生计奔走,白发早生的悲伤;借“九日落帽”的典故,表达对朋友年轻才俊的赞

美及瞻望其前程的慰勉、期望。(每点2 分,答出3 点得满分)

17.(1)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2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