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学年海南省高考全真模拟卷(六)-历史+答案

2024-03-11·8页·637.2 K

2023—2024学年海南省高考全真模拟卷(六)

历史

1.本试卷满分 100 分,测试时间 90 分钟,共8页。

2.考查范围:高考全部内容。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3 分,共 45 分。分为单项选择题和单项选择题两

部分。单项选择题:113 题,每题3 分,共 39 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河西走廊四坝文化遗址不仅出土了数量不少的较大型石磨盘、石磨棒、石刀、石斧、石镰、石锄等,而且

还发现了储藏有粟粒的大型陶罐和经过人为驯化的炭化小麦粒、大麦粒等,还有羊、猪、狗等家畜随葬。这反

映出当时( )

A.小麦成为主要粮食作物 B.存在明显的贫富和等级差别

C.精耕细作生产模式形成 D.当地已有较稳定的定居生活

2.南越王陵基坐北朝南、前朝后寝。墓前部为前室、东耳室、西耳室;后部为主棺室、东侧室、西侧室和后

藏室。墓主葬具为一棺一椁,安放在主室正中。墓葬中出土有“文帝行玺”龙钮金印、“泰子”(太子)龟钮金

印等。这可用于说明( )

A.南方各民族深度交融 B.中原文化在岭南的传播

C.华夏认同观念的萌生 D.南越与汉朝的朝贡关系

3.《北堂书钞》记载:“司空裴秀,以旧天下大图,用缣(细绢)八十匹,省视既难,事又不审,乃裁减为方

丈图。以一分为十里,一寸为百里,备载名山都邑,王者可不下堂而知四方也。”这说明( )

A.国家的统一推动了制图学发展 B.政治局势影响士人的天下观

C.制图技术发展服务于国家治理 D.书写载体进步推动文化创新

4.据《唐六典》记载:“凡诏旨、制敕及玺书、册命,皆按典故起草进画;既下,则署而行之。其禁有四:一

曰漏泄,二曰稽缓,三曰违失,四曰忘误。”即所谓“四禁制度”。“四禁制度”的实行( )

A.开创文书行政保密制度建设 B.削弱了中书省的职权

C.增强了文书行政的治理功能 D.保障了皇权独断运行

5.王阳明提出:“当是之时,天下之人熙熙皞皞,皆相视如一家之亲。其才质之下者,则安其农、工、商、贾

之分,各勤其业以相生相养,而无有乎希高慕外之心。其才能之异若举、夔、稷、契者,则出而各效其能,若

一家之务。”王阳明这一主张( )

A.意在倡导天下为公主张 B.促进了程朱理学官方化

C.明显带有唯心主义倾向 D.受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6.一个开埠时曾来过上海的英国植物学家,在 1848 年重来上海时感叹道:“使我惊异的是江岸的外观,我曾

听说上海已经建造了许多英美的洋行,我上次离开中国时,的确有一两家洋行正在建筑;但是现在,在破烂的

中国小屋地区,在棉田及坟地上,已经建立起一座规模颇巨的城市了。”据此可推知,当时上海( )

A.商贸发展推动城市化 B.城市功能发生显著变化

C.自然经济结构的解体 D.社会文化的多元化特征

7.下图为 1906 年通俗画报刊登的《谣言可笑》。针对民间流传已久的“扫把星”天象预警的可笑谣言,配文

“彗星出现这件事,原来是天道之常,不关什么人间的祸福”,两位身着旗装的妇女围在一起,一位指着墙上

告示在给另一位讲解。该画报意在( )

A.抨击儒家伦理纲常 B.提高女性的文化水平

C.推动社会文明开化 D.讽喻清朝的统治危机

8.1936年1 月,中共中央在宣传工作指示中提出,资产阶级“发生了改变政治态度的过程”,“对于那些半途

的朋友和中间势力的分子我们宣传口吻与态度要有转变”,通过对其争取和团结,使之成为革命的同盟军。上

述指示的做出源于(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国内主要矛盾的转变

C.根据地“三三制”原则的实施 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9.1995 年,我国颁布了《指导外商投资方向暂行规定》,按照《90 年代国家产业政策纲要》,明确规定,属于

农业新技术、农业综合开发和能源、交通、重要原材料工业建设的项目及其他8 个方面的项目,列为鼓励类外

商投资项目。这一举措旨在( )

A.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进一步放宽外商投资的限制 D.努力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

10.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在平面十字形建筑物上方建造半球形穹顶,此种风格是在古罗马半圆拱顶墙

壁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而十字形平面建筑则是古罗马长方形大会堂建筑的演化建筑形式。这可用以说明( )

A.东西方文化交汇于君士坦丁堡 B.基督教文化起源于拜占庭

C.古罗马文化滋养了拜占庭文化 D.民主政治影响了建筑形制

11.16 世纪,欧洲区域国别研究逐渐兴起,不断发展形成了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储备了大量关于欧洲之外广

大区域与众多国家的政治经济、自然环境、历史文化、风俗礼仪、宗教信仰、人口种族等方面的一手信息。这

一研究( )

A.得益于地理学的进步 B.带有殖民主义的特征

C.意在推动开辟新航线 D.开创了近代地理科学

12.18 世纪,英国议会大力改革文官制度,把任命文官的权力从国王和贵族的手中转移到各政府部门负责人

手中,规定由他们和高级文官推荐录用。这一改革( )

A.保障了政府工作的稳定性 B.导致议会独揽了行政权

C.巩固了文官政治中立原则 D.利于完善君主立宪制度

13.苏联“一五”时期供应工人的计划储备食品按商业价格免卡零售。下表是食品凭卡和免卡每公斤售价对比

情况。苏联这一举措( )

食品 面粉 糖 植物油

凭卡价格 27 戈比 1 卢布 26 戈比 92 戈比

免卡价格 2 卢布 8 卢布 2 卢布

A.有利于增加工业建设资金积累 B.推动了农业和轻工业的迅速发展

C.反映了产业发展重点开始转移 D.体现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

单项选择题:1415 题,每题3 分,共6 分。四个选项中有一个选项为3 分,有2 个选项各

为1 分,错误项为0 分。选出最佳项,多选不得分。

14.下图是 1920——1924 年中国国货输出与外货输入金额统计图(单位:两)。该图集中反映出( )

A.列强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一定发展

C.中国与世界市场联系的加强 D.中国的关税自主权有所增强

15.1824 年初,哥伦比亚面对法国干涉向美国提出请求,但美国无力处置。1895 年,英属圭亚那与委内瑞拉

发生边界争端,美国介入并向英国发出照会,声明“如今,美国的命令对于它所管辖范围之内的大陆臣民

来说就是法律”,要求将边界纠纷提交仲裁,英国最终作出了妥协。这一变化突出反映了( )

A.门罗主义的推行以国家实力为基础 B.国际法在争端解决中不断完善

C.英国在美洲地区的影响力不断削弱 D.南美地区深受殖民主义的压迫

二、非选择题:共 55 分。第 16题 15 分,第 17题 12 分,第 18题 15 分,第 19题 13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 分)

材料 唐太宗时期有关在高昌设置州县的争论

贞观四年(630 年)高昌王麹文泰曾亲自朝唐。但贞观六年(632 年)唐经焉耆之请,开大碛路,使得高

昌独擅东西交通的格局被打破。高昌遂攻焉者,又遏绝西城朝贡,攻唐伊吾,西联西突厥,北又挑拨薛延陀与

唐的关系,唐与高昌关系破裂。贞观十四年(640 年),唐攻灭了高昌国。

关于如何统治高昌地区,唐太宗主张设置州县,大臣代表魏征反对,认为“陛下初临天下,高昌王先来朝

谒,自后数有商胡称其遏绝贡献,加之不礼大国诏使,遂使王诛载加。若罪止文泰,斯亦可矣。未若因抚其民

而立其子,所谓伐罪吊民,威德被于遐外,为国之善者也。今若利其土壤以为州县,常须千余人镇守,数年一

易,每来往交替,死者十有三四,遣办衣资,离别亲戚,十年之后,陇右空虚,陛下终不得高昌撮谷尺布以助

中国。所谓散有用而事无用,臣未见其可”。但太宗坚持己见,依然在高昌设置了州县,并开始积极经营高昌。

——据《贞观政要》《资治通鉴》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间析唐太宗出兵高昌国的原因。(6 分)

(2)根据材料,概括魏征对处置高昌国持何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唐太宗“坚持己见”的合理性。(9

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纲领中的时代时代中的纲领

材料 表2 中共二大部分纲领或决议案

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

重申了党的最高纲领

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

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的完

制定了最低纲领

全独立;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关于“世界大势与中国共产党”的议决案》《关于“国际帝国主义与中国和中国共

产党”的决议案》《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

通过了9 个决议案

案》《中国共产党加入第三国际决议案》《关于议会行动议决案》《关于“工会运动与

共产党”的议决案》《关于少年运动问题的决议案》《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案》

——据《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等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纲领中的时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共二大通过的9 个决议案的特点。(6 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 分)

材料

马的最早驯化、驯养及使用发生在黑海、亚速海、里海以北的广袤的西南干旷草原。

古代的马具会压迫马的气管,严重限制了马的应用。大概到了公元前 1800 年,有人将马运用于专门的轻型

牵引中,并建造了尽可能轻型的马车,这就是战车的雏形。那些游牧骑士冲进底格里斯……一度到达埃及和印

度。

马匹最初由西班牙人引入美洲。1493 年,哥伦布第二次航行首次将马匹带至圣多明各。航行期间,他还率

领 250 名弓弩手、110 个火枪手、20 名随从及 15 匹马,对古巴进行了征伐。

1531 年弗朗西斯科皮萨罗征服印加帝国之时,奉命将马匹从牙买加带至秘鲁和厄瓜多尔,然后到智利,再

到阿根廷。其他殖民者在对新大陆的远征中,携带的马匹数量也明显增加,最后一次竞达万匹。在这一过程中,

当地的印第安人也逐渐接受了马,并学会养马、骑马。

——据徐杨、张箭《马在美洲的传播初探》等整理

(1)根据材料,概括马的功能。(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的传播对我们认识世界史的意义。(9 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 分)

材料一 伦敦居民死于天花的比例从 1771—1780 年的每年 5以上,下降到 1801—1810年的 2,到

1831—1835 年,则下降到0.83。

——摘编自T.H.马歇尔《工业革命时期的人口问题:争议现状评述》

材料二 由二等面粉制成的重8磅 11 盎司的面包,价格为1 先令的时候,每个贫穷和勤劳的人为了他自

己的生计,或由他本人或其家庭的劳动提供,或者从济贫税中补助,每周必须得到3 先令的生活费;供养他的

妻子及家庭每个其他成员需要1 先令6 便士。

……

以此类推,按面包价格涨落为依据来确定他们的生活费,(即是说),以1 先令为基数,在1 先令以上,面

包每涨1 便士,对每个穷人本人来说得3 便士,对其家庭每个其他成员来说得1 便士。

——摘编自济贫决议(1795年)

材料三 表3 英国人口死亡率的变化

1761— 1771— 1781— 1791— 1801— 1811— 1821— 1831—

年份 1751—1760

1770 1780 1790 1800 1810 1820 1830 1840

死亡率() 30.3 30.0 31.1 28.6 26.9 23.9 21.1 22.6 23.4

——摘编自D.V.格拉斯《英格兰和威尔士的人口和人口运动》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三中的历史现象。(要求:明确指出历史现象,解读时要史论结合,

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3—2024 学年海南省高考全真模拟卷(六)

历史答案

1.D 根据材料可知,四坝文化遗址不仅出土了农业生产工具、食物储存和加工工具及小麦粒、大麦粒等粮

食遗存,还发现了大量的羊、猪、狗等家禽随葬,这说明四坝文化时期人们已经掌握了栽培小麦等的耕作技术,

种植粟、麦等多种农作物,且畜牧业也有一定的发展,这说明当地先民已经过上较为稳定的定居生活,D 项正

确。材料未体现其他粮食的生产情况,无法得出小麦是主要粮食作物,排除A 项;材料中不涉及墓葬规模对

比,不能得出贫富分化、等级差别,排除B 项;新石器时代尚未形成“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排除C

项。

2.B 根据材料可知,南越王陵墓形制“前朝后寝”仿照中原的墓葬礼制,“‘文帝行玺’龙钮金印、‘泰子’(太

子)龟钮金印”体现了南越国沿承秦汉王朝实行玉玺制度和“预立太子”的制度,这些都体现了中原文化在岭

南的传播,B 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南越与中原文化的交融,而非南方各民族交融,排除A 项;春秋战国时

期华夏认同观念就萌生了,排除C 项;南越属于汉中央王朝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域,两者是地方与中央的关系,

而非朝贡关系,排除D 项。

3.C 根据材料中“省视既难,事又不审……王者可不下堂而知四方也”可知,裴秀将地图按照一定比例缩

小,然后在上面标注名山都邑,帝王可以根据地图了解各地,使得治国理政更加方便,C 项正确。材料未涉及

国家统一与制图学发展之间的关系,排除A 项;材料没有涉及当时士人天下观的变化,排除B 项;裴秀制图

用的是缣(细绢),属于传统的书写载体,排除D 项。

4.C 根据材料可知,唐代对诏旨、制敕及玺书、册命等皇命文书的拟写程序做了严格规定,同时制定“四

禁制度”,即文书的制作过程中要注意保守秘密,及时迅速,并杜绝出现遗忘和其他差错,进一步规范了文书

行政制度,有利于充分发挥文书行政的治理功能,C 项正确。材料只涉及唐代加强文书保密制度建设,无法得

出“开创”,排除A 项;材料没有涉及中书省职权的变化,排除B 项;文书运行中蕴含了“三省”之间的相互

制约,与“皇权独断运行”相悖,排除D 项。

5.D 根据材料可知,王阳明认为,天下之人如同一家,古代农、工、商、贾各行业分工明确,“相生相养”,

像皋、夔、稷、契虽有分工不同,但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发挥价值。这一主张肯定各行业的劳动价值,蕴含着

士农工商四民平等的劳动观,受到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D 项正确。材料主张与天下为公无关,排除A

项;南宋时程朱理学已成为官方哲学,排除B 项;材料没有涉及唯心主义,排除C 项。

6.A 洋行是中外贸易机构,根据材料中“上海已经建造了许多英美的洋行”“在棉田及坟地上,已经建立起

一座规模颇巨的城市了”可知,随着上海的商贸发展,城市规模也在扩大,城市景象发生了巨大变化,这说明

上海商贸发展推动城市化,A 项正确。材料看不出上海城市功能的变化,排除B项;C 项说法与材料主旨不

符,排除;材料没有强调文化多元,排除D 项。

7.C 根据材料可知,通俗画报通过图文形式,向民众讲解民间流传的“扫把星”天象预警是可笑谣言,借

此向民众宣传科学常识,推动社会文明开化,C 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儒家伦理纲常及清末统治危机,排除A、

D 两项;虽然画报有利于拓展当时女性的科学知识,但画报刊登的主要目的不是提高女性文化水平,排除B

项。

8.B 华北事变之后,中日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由此导致阶级关系发生变化,资产阶级的态度改变,

进而促使中共调整政策,推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使资产阶级成为“革命的同盟军”,B 项正确。当时抗

日民族统一战线尚未建立,排除A 项;当时抗日根据地尚未建立,排除C 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不是中共

做出上述指示的原因,排除D 项。

9.B 根据材料可知,我国颁布的指导外商投资方向与《90 年代国家产业政策纲要》吻合,这是为了提升外

资利用的效率,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发展的规划,以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B 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对

外开放,而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排除A 项;材料并未涉及放宽限制,排除C 项;材料强调的是对

外商投资方向的调整,而非增强对外商的“吸引力”,排除D 项。

10.C 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建于拜占庭帝国时期,根据材料可知,圣索菲亚大教堂借鉴了古罗马建

筑的形制,这体现了拜占庭帝国对古罗马文化的继承发展,同时也说明古罗马文化滋养了拜占庭文化,C 项正

确。材料看不出东西方文化的交汇,排除A 项;基督教文化起源于罗马帝国统治时期,排除B 项;材料不涉

及民主政治的影响,排除D 项。

11.B 16 世纪属于新航路开辟和航路不断拓展之际,近代欧洲国家的海外冒险与考察激发了其向外探索和拓

殖的野心,区域国别研究有利于这些国家加深对被殖民国家的认知,从而为欧洲国家的海外殖民和统治提供知

识支持,B 项正确。这一研究是地理学进步的表现,而非原因,排除A 项;开辟新航线并非其目的,排除C

项;区域国别研究是近代地理科学发展的表现,并不能由此得出“开创了”,排除D 项。

12.D 根据材料可知,18 世纪英国议会改革文官制度,使国王和贵族失去了任命文官的权力,这进一步限制

了国王的权力,有利于虚君制的确立,从而完善了君主立宪制度,D 项正确。材料中的改革与政府工作的稳定

性和文官政治中立关系不大,排除A、C 两项;议会主要掌握立法权,并未独揽行政权,排除B 项。

13.A 根据材料可知,免卡价格即商业价格远高于计划凭卡价格,供应工人的计划储备食品按商业价格免卡

零售意味着苏联通过让工人购买高价商品,加强消费资金转化为积累资金的力度,从而为工业建设提供资金,

A 项正确。苏联“一五”计划时期以牺牲农业来发展工业,排除B 项;苏联“一五”计划时期的发展重点是

工业,排除C 项;这一时期苏联实行计划经济,排除D 项。

14.C 3分 A 1分 B 1分 D 0分

根据材料中 1920—1924 年国货输出与外货输入金额统计可知,这一时期中国的进口额和出口额都不断增加,

这说明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C 项正确,可得3 分。这一时期外货输入额明显大于国货输出额,而

且贸易逆差总体呈持续扩大趋势,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由于一战结束后,列强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A

项是对材料部分内容的解读,可得1 分;从材料看,这一时期国货出口呈现持续扩大的趋势,国货是指我国自

己生产的工业品,国货出口的增加说明我国民族工业得到一定发展,故B 项也是对材料部分内容的解读,可

得1 分。通过材料无法得出我国关税自主权增强,D 项错误。

15.A 3分 C 1分 D 1分 B 0分

1823 年美国提出门罗主义,但当时美国综合国力较弱,因此无力处置哥伦比亚的请求。到 1895 年,经过第二

次工业革命,美国成为帝国主义强国,因此面对委内瑞拉的边界争端,其明确宣誓对美洲事务的最高决定权,

这说明美国国家实力的增强推动了门罗主义的践行,A 项正确,可得3 分。材料中“英国最终作出了妥协”表

明英国在美洲地区的影响力不断削弱,这是对材料部分内容的反映,故C 项部分合理,可得1 分;根据法国

干涉哥伦比亚和英属圭亚那与委内瑞拉发生冲突等可知,南美地区深受殖民主义的压迫,但这不是材料的主旨,

故D 项部分合理,可得1 分。材料不涉及国际法,B 项错误。

16.(1)原因:高昌破坏西域民族关系,阻断西域朝贡;唐朝加强对西域控制的需要;高昌不尊重唐朝的诏使;

保障丝绸之路畅通的需要。(6 分,任答3 点)

(2)观点:魏征主张安抚高昌民众,显示唐朝威德;立高昌王的儿子为王,不设州县。(3 分)

合理性:从现实情况看,唐太宗统治时期贞观之治局面逐步形成,唐朝国力强盛,有国力对高昌实行直接统辖;

设置州县有利于唐朝加强对西域地区的控制和影响,从而巩固大一统局面。从历史影响看,唐太宗力主在高昌

设置州县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6 分)

17.(1)时代: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军阀割据混战、帝国主义侵略,民族

矛盾与阶级矛盾交汇的时代;无产阶级革命与资产阶级革命并行的时代;民族危难与救亡图存的时代。(6分,

任答3 点)

(2)特点:内容丰富,具有多样性;各决议相互关联补充,相互推动促进;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各项议案

服务和服从于反帝反封建这一根本任务,统一于中国民族民主革命。(6 分,任答3 点)

合理性:从现实情况看,唐太宗统治时期贞观之治局面逐步形成,唐朝国力强盛,有国力对高昌实行直接统辖:

设置州县有利于唐朝加强对西域地区的控制和影响,从而巩固大一统局面。从历史影响看,唐太宗力主在高昌

设置州县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6 分)

17.(1)时代: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军阀割据混战、帝国主义侵略,民族

矛盾与阶级矛盾交汇的时代:无产阶级革命与资产阶级革命并行的时代:民族危难与救亡图存的时代。(6分,

任答3 点)

(2)特点:内容丰富,具有多样性:各决议相互关联补充,相互推动促进: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各项议案

服务和服从于反帝反封建这一根本任务,统一于中国民族民主革命。(6 分,任答3 点)

18.(1)功能:农业生产中的畜力;战争的工具;交通运输的工具;贸易的商品。(6 分,任答3 点)

(2)说明:马的早期传播是印欧人大迁徙的缩影,印欧人对马匹的驯养和利用,促进了其对外迁徙和征服;

近代马的传播是物种大交流的重要见证,欧亚大陆的马被引入美洲,丰富了美洲的物种,改变了印第安人的生

活方式;马在美洲的传播是西欧早期殖民史的缩影,欧洲殖民者将马带至美洲各地,推动了其殖民美洲的进程。

(9 分)

19.历史现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的人口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工业革命后期有所上升。(3 分)

解读:人口死亡率的变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近代医学的进步提高了人们的健康水

平,如 18 世纪,英国医生詹纳发明了牛痘接种法,使天花的发病率大大降低。工业革命带来的农业机械化,

推动农业发展,使食物供应更能满足人口增长的需求;美洲高产作物马铃薯、玉米等在欧洲的推广种植,也改

善了人们的饮食。为了满足工业革命对劳动力的需求,英国实行济贫制度,保障贫困者的基本食物,改善了穷

人的生存条件。这些都有利于降低人口死亡率,促进人口增长。但同时,工业革命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

工人劳动时间过长,工作与生活环境恶劣,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传染病与职业病严重危害工人的健康,

这些问题导致 19 世纪二三十年代人口死亡率有所上升。(10 分,言之成理即可)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