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答案

2024-02-02·9页·1.2 M

(在此试卷上答题无效)

漳州市2024届高三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

地理试题

本试题卷共6页,19 题。全卷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75 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 小题,每小题3 分,共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随着快速工业化与城镇化,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可获得更高收益。耕地流转与劳动力人口外流是农村发

展的重要考量因素。图1 示意以乡镇为单元,按劳动力人口外流相对强度与耕地流转相对强度的组合关系,

将大连瓦房店市的村庄划分为四种类型。据此完成 1—2 题。

1.I 型村庄,在发展过程中应注重

A.政府收回农村闲置宅基地B.发展制造业吸引人口回流

C.发展生态旅游农业D.耕地集中经营的配套设施建设

2.型村庄呈现出人口外流和耕地流转明显差异,最可能是因为

A.距离中心城区近B.当地乡镇企业多C.老年人口占比大D.人均耕地面积大

潟湖是被沙嘴、沙坝或者珊瑚礁分割而与外海相分离的局部海水水域,与外海水体的交换能力是影响潟

湖营养盐分布和浓度高低的重要因素。某潟湖位于海南岛东南部,图2 示意该潟湖观测站点位置,S1 站点位

于泻湖口门,平均水深为 10m,S2 站点位于潟湖内渔排(一种水上民居,多为适应水上养殖而修建)密集

处,平均水深为 4m,S3 站点位于海草床内,平均水深为 1.5m。图3为 2020年 12 月大潮期间该泻湖甲、

乙、丙三个站点的平均潮位与某营养盐浓度变化。据此完成 3-5 题。

3.图3 中甲乙丙站点分别对应图2 中的观测点位置是

A.S1 S2 S3 B.S2 S3 S1 C.S2 S1 S3 D.S3 S1 S2

4.相比甲乙站点,丙站点 16日 23:00至 17日 10:00和 17日 10:00 以后营养盐浓度变化与潮位的变化相

关性较差,推测原因可能是

A.人类活动影响大B.潮流流速小C.潮流扰动强D.营养盐浓度高

5.根据潮流与营养盐浓度的相关性,为缓解该潟湖水体富营养化的状况,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控制污水排放B.减少渔排数量C.清除海草床D.改变口门地形

新疆是我国最大的产棉区,近年“农户十合作社”模式(图4)发展迅速,合作社将各家承包的小块地

整合成大田并集约化经营,农民“职业化”参与农业生产。新疆某大学研究团队研发棉花秸秆微贮饲料化利

用技术,在棉田将秸秆收割并粉碎,作为主要原料送至合作社,配合使用甜菜水丝(甜菜加工剩下的渣)、

葡萄皮渣、番茄渣、微贮专用菌等辅料,经窖池或裹包形式发酵后形成饲料,价格低于青贮饲料。据此完成

6—8 题。

6.合作社整合耕地形成大田,直接有利于棉花

A.缩短生长期B.提高生产率C.增加单产量D.延长吐絮期

7.农民“职业化”参与农业生产,可增加其

A.劳动强度B.投资风险C.经济收入D.耕地面积

8.棉花秸秆微贮饲料化利用技术实现的生态效益是

A.提高棉花秸秆利用率B.降低畜牧业养殖成本

C.增加耕地土壤透气性D.减少农业废弃物排放

昆明准静止锋是影响云贵高原地区的重要天气系统,冬、春季表现最为突出。研究人员根据锋面活动的

位置,选取昆明、沾益、贵阳3 个站点,将昆明准静止锋细化为3 类(图5)。c 类准静止锋出现次数最多,

占 46.0%,b 类准静止锋占 40.0%,a 类准静止锋仅占 14.0%。图6 示意昆明、沾益、贵阳三地冬季8 时阴天

日数年际变化统计。据此完成 9—11 题。

9.研究人员确定准静止锋位置的依据正确的是

A.锋线以东东南风、锋线以西西北风B.锋线附近等压线稀疏

C.卫星云图中西部云系和东部晴空分界D.锋线附近等温线密集

10.图6 中统计数据与三地对应正确的是

A.甲——昆明 乙——贵阳 丙——沾益B.甲——昆明 乙——沾益 丙——贵阳

C.甲——贵阳 乙——沾益 丙——昆明D.甲——贵阳 乙——昆明 丙——沾益

11.影响丙城市冬季阴天日数年际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暖气团湿度B.冷气团温度C.暖气团活动频次D.冷气团活动频次

红树林主要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洪泥深厚的潮间带。1956—1997 年,中国红树林海岸曾遭受大面积破

坏。图7 示意雷州半岛东侧通明湾 1990 年和 2020 年红树林分布状况的遥感影像。据此完成 12-14 题。

12.与 1990 年相比,2020 年通明湾红树林

A.面积扩大B.相对集中C.分布破碎D.树种减少

13.通明湾红树林分布状况发生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A.围海造陆B.海产养殖C.气候变暖D.生物入侵

14.湛江市逐步推进近岸与海岸湿地蓝碳本底调查工作,以提升湿地固碳作用,旨在保障湿地生态系统的

A.供给服务B.调节服务C.文化服务D.支撑服务

2023年 12月 15 日,中山站(6922S,7622E)第 40 次越冬队与第 39 次越冬队举行了交接仪

式。期间,某科研人员每间隔4 小时对太阳拍摄一张照片,并合成了太阳视运动轨迹图(图8),据此完成

15-16 题。

15.拍摄甲位置太阳时,该科研人员面朝

A.西北方B.东北方C.西南方D.东南方

16.拍摄甲位置太阳时,北京时间约为

A.7时 B.11时 C.13时 D.17时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 分)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水分变化与降水有关,还与植物蒸腾、消耗和土壤蒸发差异相关。辛店沟小

流域位于黄土高原丘陵沟整区,70%以上降雨量集中于 6-9 月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某研究团队于 2023年 6-

11 月对该小流域灌木地、荒草地050cm 土壤含水量进行连续动态监测,图9 示意监测数据统计。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植被生长周期,分析 7-10 月土壤体积含水量变化的特征及原因。(10 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 分)

明代以来,珠江口两岸地区的人们因地制宜,开发了促洪造田的农业生产模式:先修筑堤坝、后种植耐

盐的成水草,经过多年淤成沙田,早期沙田以水稻种植为主,后期发展为水产养殖与经济作物种植并重的基

塘农业。近 165 年以来,珠江口两岸地区海岸线及海底地形的变化尤为明显,图 10 示意 1850-2015 年珠江口

的岸线变化。

(1)据图描述近 165 年来,珠江口岸线及土地利用的变化。(6 分)

(2)说明人们在珠江口以筑坝方式促淤的原因。(8 分)

(3)基塘农业是我国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但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基塘农业出现萎缩,请从可持续发展角

度提出解决措施。(6 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 分)

第四纪全新世(距今 2.48 百万年)前,经地壳多次间歇性隆升,秦岭山脉及其周边盆地地形格局基本形

成。在秦岭南麓的安康盆地,其内部河湖相沉积物层厚度大,局部达 3000m。2023年7 月,某中学学生在安

康盆地地区开展地貌考察,发现盆地内一地沿着 a—a剖面的河岸两侧有多级平缓地带,各级平缓地带沉积

物质堆积时间不同。图 11 示意安康盆地地形与 a—a河谷剖面多级平缓地带。

(1)分析安康盆地内河湖相沉积物层厚度大的自然原因。(8 分)

(2)简述河岸两侧多级平缓地带的形成过程。(6 分)

(3)判断剖面 a—a所在的河谷段至少经历地壳阶段性隆升的次数,并说明判断理由。(8 分)

漳州市 2024 届高三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

地理答案详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D B A C D B C D D B D C B B A D

1.【答案】D

【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T 型村庄人口外流相对强度和耕地流转相对强度均较大,说明该类村庄以农业生

产为主,人口流出量较大,但政府收回农村闲置宅基地的做法不可取,A 错误;T 型村庄耕地流转相对强度

大,所以要发展耕地集中经营的配套设施建设,从而更好地服务农业生产,D 正确;该类型村庄以农业生产

为主,难以在短期内发展制造业吸引人口回流,也很难靠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来促进经济发展,B,C 错误。

2.【答案】B

【解析】型村庄人口外流相对强度小,耕地流转相对强度大,说明该类村庄居民仍在区域内就业,但是从

事农业生产的人数少,所以推断当地就业岗位充足,可能有较多的乡镇企业,B 正确。

3.【答案】A

【解析】根据文字材料可知,潟湖中营养盐分布和浓度受与外海水体交换能力的影响,图3中 16日 13:00

至 16日 22:00 潮位不断升高,为涨潮时期,三个站点营养盐浓度整体呈下降趋势。16日 22:00至 17日

10:00 潮位不断下降,为落潮时期,三个站点营养盐浓度整体呈上升趋势。说明营养盐浓度变化与潮位变化

呈负相关,主要为涨潮时外海低营养盐浓度的海水大量进入潟湖,稀释其营养盐浓度,而落潮时受外海海水

稀释作用小,且低营养盐浓度的表层水更易随落潮排出,故营养盐浓度上升。图2中 S1 站点位于潟湖口门,

与外海水体交换频繁,受外海低营养盐浓度的海水稀释作用强,故营养盐浓度最低,所以 S1 对应的是甲站

点,同理可推断 S2 对应乙站点,S3 对应丙站点,A 正确。

4.【答案】C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甲站点为 S1 站点,乙站点为 S2 站点,丙站点为 S3 站点,丙站点位于海草床内,受

人类活动影响小,A 错误;相比甲、乙两站点,丙站点潮流流速小,导致潮位变化较小,潮流量较小,但涨

潮时外海海水依旧可以人湖,起到稀释作用,B 错误;丙站点海水深度浅,海草死亡沉降,在海草床泥沙中

沉积较多营养盐,涨潮潮流涌入后,湖水受潮流扰动强,导致底层沉积物营养盐上泛进入表层湖水中,湖水

中的营养盐浓度升高,外海海水对营养盐浓度的稀释效果较弱,因此后期其与潮位变化相关性较差,C正

确;营养盐浓度高是潮流扰动的结果,不是原因,D 错误。

5.【答案】D

【解析】由分析可知,潟湖营养盐浓度变化与潮位变化呈负相关。口门处流速及流量直接影响外海海水进入

量及其对营养盐浓度的稀释能力,所以可通过改变口门地形来提高口门流速和流量,进而降低湖营养盐浓

度,D 正确;控制污水排放、减少渔排数量可以降低潟湖的营养盐浓度,但没有体现潮流与营养盐浓度的相

关性,A,B 错误;海草床是湖中重要的生态系统组成,具有研究价值和保护价值,不可清除,C 错误。

6.【答案】B

【解析】由材料可知,合作社将各家承包的小块地整合成大田,棉花种植规模扩大,更有利于机械化耕作,

提高生产率,B 正确;棉花单产量的提高与生产技术投入有关,整合耕地、扩大种植规模不能直接提高棉花

的单产量,C 错误;整合耕地不影响棉花生长期和吐絮期,A,D 错误。

7.【答案】C

【解析】农民“职业化”参与农业生产,通过提供土地获取稳定租金,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投资风险,B错

误;通过提供劳动力参与农业生产,增加了经济收入,C 正确;规模生产适宜机械化投入,从业人员劳动强

度降低,A 错误;农民自有耕地面积没有变化,D 错误。

8.【答案】D

【解析】棉花秸秆主要作为薪柴使用和还田,棉花秸秆微贮饲料化利用技术改变了棉花秸秆的利用方式,提

高了棉花秸秆的利用率,但这不属于生态效益,A 错误;降低畜牧业养殖成本属于经济效益,B 错误;棉花秸

秆微贮饲料化利用,减少了秸秆还田的使用量,不利于增加耕地土壤透气性,C 错误;棉花秸秆微贮饲料化

利用减少了秸秆的燃烧,减少了农业废弃物的排放,D 正确,

9.【答案】D

【解析】参照图中3 类准静止锋活动位置,锋线均为西北东南走向,锋线东(北)侧为冷气团,西(南)侧

为暖气团,两侧气流均流向锋线附近,A 错误;锋线附近冷暖气团相遇,气压差异大,等压线密集,B 错误;

锋线东侧为冷气团控制区域,多阴雨天气,气温低,锋线西侧为暖气团控制区域,多晴朗天气,气温较高,

所以锋线附近气温差异大,等温线密集,C 错误,D 正确。

10.【答案】B

【解析】结合材料和图示可知,c 类准静止锋出现频次最高,而贵阳位于c 类准静止锋锋线东北侧,多为冷

气团控制,多阴雨天气,所以丙为贵阳;b 类准静止锋出现频次较c 类稍低,而昆明位于b 类准静止锋锋线

的西南侧,多为暖气团控制,多晴朗天气,所以甲为昆明,进而可推出乙为沾益。B 正确。

11.【答案】D

【解析】由分析可知,丙城市为贵阳。昆明准静止锋是南下冷空气被山脉阻挡而呈现准静止状态,锋上暖空

气缓慢抬升,产生规模偏小的云系和降水。丙城市冬季阴天日数最多,说明丙城市冷空气南下较为频繁,受

冷气团活动影响时间最长。暖气团湿度大小影响云量多少,A 错误;冷气团温度影响其控制区的气温变化状

况,B 错误;冷气团活动是昆明准静止锋形成的主导因素,所以其活动频次影响阴天日数,C 错误,D 正确。

12.【答案】C

【解析】由图示可以看出,2020 年通明湾红树林与 1990 年相比,面积减小,分布范围更广,单个红树林斑

块面积变小,分布破碎,A,B 错误,C 正确;由图文材料无法判断红树林种类的变化,D 错误。

13.【答案】B

【解析】红树林主要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淤泥深厚的潮间带,潮间带有优质的海岸滩涂资源,大规模海产养

殖容易对其生态环境造成危害,使红树林面积减小,B 正确;对比两幅图可知,海湾轮廓变化较小,所以围

海造陆、气候变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均不是通明湾红树林分布状况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A,C 错误;生物入

侵会造成小范围破坏,但不会造成整个海湾红树林大面积减少,D 错误。

14.【答案】B

【解析】湛江市逐步推进近岸与海岸湿地蓝碳本底调查工作,旨在调查湿地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为更好地

提升碳汇增量、有效发挥湿地的固碳作用提供依据,固碳作用的增强对气候变化有重要的调节作用,B正

确。

15.【答案】A

【解析】由图示甲的位置和太阳视运动方向可以看出,甲与前一次拍摄位置的太阳高度基本相同且邻近最大

太阳高度,结合材料可知,相邻两次拍摄间隔4 小时,所以甲位于当地正午之后2 小时,中山站位于南极地

区,正午太阳位于观测者的正北方,正午过后太阳视运动向西偏移,所以拍摄甲位置太阳时该科研人员面朝

西北方,A 正确。

16.【答案】D

【解析】结合分析可知,拍摄甲位置太阳时为中山站当地时间 14 时,中山站经度约为 76E,与北京时间所

在时区的中央经度(120E)相差 44,时间相差约3 个小时,因北京时间早于中山站时间,故北京时间约

为 14+3=17 时,D 正确。

17.【答案】该地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夏季高温多雨;(2 分)灌木和草类植被夏季生长旺盛,需水量

大,秋季枯萎调零,需水量较少;(2 分)7-8 月,土壤水分含量降低,原因是植被处于生长旺季,气温高,

表层土壤水分蒸发量大.植被蒸腾作用强烈:(2 分)8-9 月,土壤水分含量降低,主要原因是 8-9 月降水量

急剧减少,土壤水分补给减少;(2 分)9-10 月,土壤含水量略有增加,原因是气温降低,多数植被停止生

长,蒸发蒸腾量极少。(2 分)(概述气候特点2 分,植被生长周期特点2 分,7-10月3 个阶段分析土壤含

水量变化各2 分)

【解析】设问要求“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植被生长周期”展开分析,所以结合材料“土壤水分变化与降水有

关,还与植物蒸腾、消耗和土壤蒸发差异相关”,先概述该地气温和降水特征,依据气候特征判断该区域植

被夏季生长旺盛,需水量大,秋季枯萎,需水量少。结合图示,针对土壤体积含水量变化分阶段分析表述,

8 月较7 月降水有所增加,但土壤含水量降低,推测应该是植物蒸腾作用和土壤蒸发作用强烈:89 月降水明

显减少,该阶段植被生长蒸腾耗水和土壤蒸发耗水均减少;9-10 月气温降低,多数植被停止生长,耗水减

少,同时有少量降水补给,故土壤含水量略有增加。

18.【答案】(1)岸线向海推进,珠江口外岛屿逐渐归并到大陆;(2 分)海域面积不断减少;(2 分)潮滩

面积先增大后减少,大部分潮滩均被围垦成陆地。(2 分)

(2)人口稠密,用地需求大,筑坝促淤可增加土地;(2 分)珠江径流量大,河水携带泥沙量大,泥沙来源

丰富;(2 分)地势低平,且位于河口附近,受海水顶托,水流速度慢,堆积作用强:(2 分)堤坝进一步截

(退潮时)泥沙,加快淤积速度。(2 分)

(3)划定农业生态保护区,保护基塘生态景观;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区域生态

环境监测,防治水污染:发展地方特色农产品,鼓励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挖掘地方特色旅游资源,发展乡

村生态旅游。(每点2 分,任答3 点得6 分)公众号:高中试卷君

【解析】(1)对比三幅图,可以发现海岸线逐渐向海洋推进,部分岛屿与大陆合并,潮滩面积在 1970 年前

后最大,之后由于人类围垦已转变为农业用地,海域面积缩小。(2)根据材料“珠江口两岸地区的人们因地

制宜,开发了促淤造田的农业生产模式”可知,珠江三角洲地区耕地面积小,人口密集,用地需求大,通过

修筑堤坝,促淤造田使海岸线不断向海洋推进,以增加土地面积;珠江三角洲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河流

径流量大,河流上游流经喀斯特地貌区,流水侵蚀作用强,携带的泥沙量大,泥沙来源丰富:珠三角地区地

势低平,河流流速慢,在人海口处受到海水顶托的作用,以堆积作用为主:修筑堤坝能够帮助截留(退潮

时)泥沙,加快淤积。

(3)在城镇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大量农业用地转为工业用地,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使

得基塘农业用地减少,环境污染加剧,从事基塘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减少,农村土地撂荒,这些因素共同造成

了基塘农业萎缩的现状,针对上述原因,结合产业发展的相关知识,对应归纳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即可。

19.【答案】(1)地质时期,该地区地壳活动频繁,岩石破碎,盆地四周山区风化作用强,多风化碎屑物:

(2 分)该地区夏季降水集中,地势起伏大,流水搬运作用强;(2 分)盆地水系呈向心状,多条河流搬运大

量碎屑物在盆地汇聚;(2 分)盆地形成年代久远,盆地内部流水沉积物质持续堆积时间长。(2 分)

(2)河流从上游搬运泥沙在河岸堆积,形成河漫滩;(2 分)后地壳隆升,流水下切,原河漫滩废弃形成高

于河岸的平缓地带,新的河漫滩在河岸边形成;(2 分)该地区多次地壳阶段性隆升,不同时期形成的河漫

滩逐次演化,形成高于河岸两侧的多级平缓地带。(2 分)

(3)5 次。(2 分)

理由:每一次地壳间歇性隆升,原河漫滩废弃,形成1 级高于河岸的平缓地带:(2 分)T1 平缓地带与河面

水位高程相差近 10 米,并非正在发育壮大中的河漫滩;(2 分)剖面 aa 存在5 级平缓地带,则对应5次

地壳阶段性隆升,但可能部分指示地壳阶段性隆升的规模较小的平缓地带,在内外力作用下侵蚀殆尽,未能

在图中呈现。(2 分)故判定至少5 次阶段性隆升。

【解析】(1)安康盆地内河湖相沉积物层厚度大的自然原因,主要从沉积物的物质来源、沉积物的搬运过

程、堆积位置和形成历史四个角度进行作答。(2)河岸两侧多级平缓地带的形成过程可以根据文字材料“经

地壳多次间歇性隆升”河岸两侧有多级平缓地带,各级平缓地带沉积物质堆积时间不同”并结合图示信息 a-

a,从内外力作用交互的过程进行作答。(3)由 a-a河谷剖面多级平缓地带示意图可知,河面与 T1 地带

海拔差近 10 米,判定其目前不再是河漫滩状态。砾石为沉积岩,图中5 级平缓地带对应5 层砾石岩层,即对

应5 次明显的沉积与地壳抬升过程:结合图例中河岸两侧部分对应的平缓地带缺失,考虑地貌留存问题,故

判定剖面 aa 所在的河谷段至少经历了5 次地壳阶段性隆升。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