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答案

2024-01-19·17页·1.3 M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三 语文 2024.1

试卷共 10 页,卷面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在人类历史上,现代机器文明绝对不是突然出现的,也不是孤立的。只有把它放置于

长期、多元的历史背景中才能让人理解。那种认为只需要几个发明家就能让 18 世纪的英国

机器轰鸣的想法显然是太拙劣,连小孩子都骗不了。所有现代技术的关键工具,如时钟

表、印刷机、磨房、指南针、织机等,在其他文明中都有。中国人、阿拉伯人和希腊人远

在北欧人之前就在许多领域中率先使用机器,掌握了大量技术,只是并无“机器体系”这

个概念。作为机器体系发展核心的重要发明和发现,也许正因为它们并不源自西欧文明,

在这里也就没有天敌,就像不远万里来到南美潘帕斯草原的加拿大蓟属植物一样,生长得

格外迅速、蓬勃。

在机器出现的最开始的 700 年内,时空概念的变化对现代机器体系的成形有关键的作

用。寺院在新的时间概念的出现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与当时世俗反复无常、飘忽不定的

时间观念相反,僧侣们的日常生活都是按规定时间,每天重复无误地进行着。机械钟表传

出寺院,按时传送的钟声使工人和商人的生活有了新的规律性。钟楼上的大钟标志都市的

存在。从遵守时间到按时服务到按时记账再到按时分配,在这个进程中,时钟走出宗教领

域,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扮演起关键角色。

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三语文试卷 第 1 页共 13 页

现代工业时代的关键机器不是蒸汽机,而是时钟。在时钟发展史的每一个阶段,它都

是机器的出色代表,也是机器的典型符号。其标准化与自动化让它在每个发展阶段中都是

带头的,即使到今天,时钟仍然无处不在,为其他机器所不及。时钟还是一种有能源驱动

的机件,其“产品”是分和秒。它把时间和人们的具体活动的事件分离开来,帮助人们建

立这样一种信念:存在一个独立的、数学上可度量其序列的世界,这是科学的专门领域。

就人的机体而言,机械时间更显得是一个外部的事件:人类生活有其自己的特殊规律,脉

搏、呼吸都与人的情绪和人的活动有关。对于长达几天的时间间隔,人们往往不用日历测

量,而是用其间发生的事件来度量:牧羊人用母羊生小羊的时间来度量;农民用播种和收

成来度量。如果说生物的生长有其自身的时间尺度和规律,制约生长的不仅是物质和运

动,还有生长的发展过程;简而言之,就是演化历史。机械时间展开来是一连串数学上的

孤立的时刻,而有机体的时间,柏格森称为时段,其效果是累积的。在一定意义下,机械

时间可以像时钟的指针或者动画的一个个画面,向前或向后走。而有机体的时间,只能朝

一个方向运动,经历出生、生长、发育、衰老这样一个周期。

根据桑戴克的说法,公元 1345 年,人们开始普遍接受将一小时划分成 60 分钟、将一

分钟划分成 60 秒的做法。正是这种将时间划分的框架,愈来愈成为人们行动和思考的参考

点。到 16 世纪末,在英国和荷兰已经出现小型家用时钟。像汽车和飞机一样,有钱人首先

使用并将其普及。新资产阶级最早发现时间的重要性,用后来富兰克林的话来说,“时间就

是金钱”“要像钟表那样有规律”,这是资产阶级的理想。文明节奏的加快,要求更大的动

力;更大的动力,进一步加快了节奏。但是越来越快的节奏却不一定能为个体的生命体验

带来好处。机械化大生产对于时间的严格把控已渗透人们的日常生活,使之以机械时钟为

参照,按照严格的时间对自己的饮食、睡眠、娱乐进行规定。这种“机械陈规”形成了一

种对人们精神的压抑。

西方人的生活已完全为时钟所左右,他们视守时为一种天性。守时,曾是专门由音乐

来完成的任务,但是机械时钟的效果更普遍、更严格:它管理一天的安排,从何时起床,

到何时休息。我们可以将一天看作一段段抽象的时间,在冬夜,不必跟着鸡鸭归窝而上床

睡觉。人们发明蜡烛、煤油灯、电灯等,在一天任何时刻都可以活动。这样,人们不再将

时间看作是一系列经历,而是看成多少小时、分钟、秒,这样就开始有增加时间和节约时

间的习惯。时间有了封闭空间的特点:它可以分割,可以充满;通过省力的器具,时间还

可以扩大。

抽象的时间成为新的显示存在的媒体。通过将一天发生的事件更紧密地联系起来,通

过协调人们彼此的行动,使工作效率大为提高。要是今天没有时间的协调,整个社会将很

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三语文试卷 第 2 页共 13 页

快遭到破坏,直至崩溃。现代工业体制没有煤、铁和蒸汽固然不行,但如果没有钟表更加

不行。

(摘编自刘易斯芒福德《技术与文明》)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现代机器文明绝非突然出现,作者否认发明家们对英国工业革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B.钟楼上的大钟标志都市的存在,这种新的、与机械关联的时间概念与寺院常规活动相关。

C.农民种田的时间原是根据庄稼成熟的节奏来制定的,其生活节奏与庄稼生长阶段有

关。

D.随着时钟的普及,人们有了增加时间和节约时间的习惯,西方人也以“守时”为重。

2.根据原文关于钟表技术的相关内容,下列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现代工业的关键机器并不是蒸汽机,而是时钟,它在每个发展阶段中都是领先的,也

是其他机器难以望其项背的。

B.传到欧洲的时钟表,与传到南美潘帕斯草原的加拿大蓟属植物有相似之处,它们都遇

到非常适合自己的环境,发展迅速。

C.机械时间由一连串数学上孤立的时刻构成,在一定意义下可以顺向或逆向运动,而有

机体的时间只能朝固定方向运动。

D.时间因钟表被精确地测定到秒,清晰的时间节奏代替模糊的生命节律,分离时间与生

活,打乱了生物的生长规律。

3.根据原文第一段,下列观点中刘易斯芒福德最不可能同意的一项是(3 分)

A.西方现代科学是在古希腊文明、阿拉伯文明及其他技术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B.中华民族率先使用大量先进技术而未形成技术体系关联,这一定程度上使发展受阻。

C.中国发明的火药让昔日依靠冷兵器的骑士阶层日渐衰落,推翻了欧洲的封建统治。

D.现代工业技术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个具有漫长铺垫的、多元渐进的过程。

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三语文试卷 第 3 页共 13 页

4.“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请结合文本谈

谈你对此看法的理解。(4 分)

5.对比是一种求异的思维方式,可以是纵向的同一对象自身前后不同阶段之间的比较,也

可以是横向的两个对象之间的比较。请分析文本中的对比论证。(6 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英珠

葛亮

车入日隆,已是黄昏。我们在一家银器店门口遇见了藏女英珠。她赶着两匹当地的矮

马,上坡的时候,还在马屁股上轻轻推一下。嘴上说,都是我的娃,大的叫银鬃,小的叫

鱼肚。

她还告诉我们,去著名的景点大海子,要行经崎岖泥泞的山路,非人力可为,希望我

们能租借她的马。她说完这些,态度羞涩地低头,似乎在提出一桩不合理的要求。我们同

意了。

我们在一幢三层的小楼前停住,山墙刷成了粉白色,上面绘着图案,能辨出日月的形

状,还有的好像是当地的图腾。屋顶上覆着红瓦。门楣上有块木牌,上面镌着汉藏两种文

字。

英珠喊了一声,很快走出一个中年女人。招呼我们上去。

英珠说,这是瑞姐,这里的老板娘。

楼里有个小姑娘擦着桌子,嘻笑地说,瑞姐当年是我们日隆的第一美人。

瑞姐撩一下额前的刘海儿,似乎有些享受这评价,然后说,那还不是因为英珠嫁了出

去。

说完这句,却都沉默了。

英珠低着头,抬起来看我们,微笑得有些勉强。她轻声说,你们先歇着。就走出去。

瑞姐望她走远了,打一下自己的脸颊,说,又多了嘴。

瑞姐看着她走远的背影,深深地叹了口气,然后转过脸对我说,小弟,你们拿准了要

租英珠的马,可不要再变了啊!听说你们明天要跟团,团里有镇上马队的人,她怕你再被

他们说动了。良心话,英珠收得可真不算贵,就算是帮帮她。

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三语文试卷 第 4 页共 13 页

我点了点头。

次日清晨,雪住了。外面粉白阔大的一片,阳光照在上头,有些晃眼。

装备齐整,英珠备鞍。旅伴牵走了银鬃的缰绳,我上马前,鱼肚舔了舔我的手,舌头

糙得很,热烘烘的。

我们从村入了沟,开初都挺兴奋。远山如黛,极目天舒。雪还没化干净,马蹄踏在上

头,咯吱咯吱地乱响,很有点跋涉的意境。

走了十几分钟,山势陡起来,路窄下去。因为雪又化了一些,马走得也有些打滑。

海拔高了,鱼肚呼出的气息结成白雾。英珠从包里掏出一条棉围脖,套在鱼肚颈子

上。我看到,围脖上绣了两个汉字——一个金、一个卢。

我就问英珠字的来由。她一笑,说,金是我的汉姓,我汉名叫金月英。上学时都用这

个。

我问,那卢呢。

她没有答我,只是接着说,我们镇上的人多半都有个汉名,在外头做事也方便些。

当雪再次落下的时候,我们正走在林间泥泞的路上,几乎没有知觉。直到天色暗沉下

来。英珠抬头望了望天,说,坏了。

半个小时后,雪在天空中开始打旋,被凛冽的风挟裹着打在我们脸上,我们开始理解

了她说出那两个字的分量。

我们遭遇了山里的雪暴。

雪如此迅速地弥漫开来,铺天盖地,密得令人窒息。英珠使劲地做着手势,示意我们

下马。我们刚想说点什么,被她制止。稍一张口,雪立即混着风灌进了喉咙。

我们把重物都放在马背上,顶风而行,终于在半里外发现一顶帐篷。我想,这或许是

登山队的废弃品,但对我们却好像天赐。

我们掀开门帘,看到里面已有两个人。是一对青年男女,靠坐在一起,神情颓唐。看

到我们,眼神警惕了起来。在我们还在犹豫的时候,男的说,进来吧。

帐篷突然充盈了。当鱼肚探进了头,年轻男人很大声地叫起来,马不能进来。

英珠一愣,几秒钟后,她半站起来,对男的深深鞠一躬。我们听到近乎哀求的声音,

先生,它年岁很小,这么大的风雪。

男人不再说话,将头偏到一边去。

女人开启了陌生人的对话,原来他们是和大部队失散的登山驴友。他们身边摆着专业

的登山设备,这会儿靠在帐篷上,狼狈地滴着水。

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三语文试卷 第 5 页共 13 页

应急灯闪了一闪,突然灭了。帐篷里一片漆黑。在这突然的死寂里,我们看不到彼

此,但都听到外面的风越来越大,几乎形成了汹涌的声势。帐篷在这风的撞击下,也越来

越剧烈地抖动。

有人啜泣。开始是隐忍而压抑的,渐渐放肆起来。歇斯底里的哭声,在黑暗里令人绝

望。

这时候,有另一种声音,响起来。

极细弱的,是一个人在哼唱。

是英珠。

英珠唱起一支歌谣,用藏语。

我们听不懂歌谣的内容,但是辨得出是简单词句的轮回。一遍又一遍。旋律也是简单

的,没有高潮,甚至也没有起伏。只是在这帐篷里萦绕,回环,充满。在我们心上触碰一

下,又触碰一下。

我在这歌声里睡着了。

醒来的时候,天已经大亮。看见阳光从帐篷的间隙照射下来,温润清澈。

眼前的人,是英珠,靠在马鞍上,还没有醒。挨着她的鱼肚,老老实实地裹在主人的

军大衣里。

临近中午,我们到达了目的地。看到墨蓝色的大海子,很美。

我们要离开日隆的时候,瑞姐送我们去车站。

问起英珠。瑞姐说,英珠回来就发起了烧,给送到镇上医院去了。唉,这么冷,大衣

盖在个牲畜身上。

瑞姐叹一口气,人都烧糊涂了,只管叫她男人的名字。

我突然想起什么,问道,她男人是姓卢么。

瑞姐愣一下,说,是啊。三年前的事了。两口子本来好好地在外地做生意。她男人说

要帮她家乡办旅游,要实地考察,就跟我们一个后生上了山。那天雪大的。马失了蹄,连

人一起滚沟里了。精精神神的人,说没就没了。那马那会儿才下了驹没多久,驹娃子就是

鱼肚。

大约是又过了几年,我偶然从一个民歌歌手那里,问到了当年英珠唱起的那支藏歌。

歌词真的简单,只有四句:

当雄鹰飞过的时候,雪山不再是从前模样,

因为它那翅膀的阴影,曾经抚在了石头的上面。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的环境是旅游景区,在现代商业与古朴文明的碰撞中,当地居民与旅客们相互交

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三语文试卷 第 6 页共 13 页

流。

B.小说多以简单直白的对话推动情节发展,叙述语言质朴无华,“远山如黛”等表达富有诗

意。

C.老板娘瑞姐不小心说“多了嘴”心怀内疚,所以希望我们通过租马的方式来帮助英

珠。

D.镌着汉藏两种文字的木牌、大海子的墨蓝色等细节描写,使小说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

色。

7.对文中“雪暴”情节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雪暴风凛冽雪密集,我们这些平日热爱旅行的人在困境里几近崩溃,与英珠形成鲜明

对比。

B.英珠在雪暴时不顾自己安危也要照顾小马鱼肚,主要是因为小马鱼肚年岁小,不容易

存活。

C.男人的警惕和不让鱼肚进帐篷让情节起了波澜,但双方矛盾并不激烈,在短暂的冲突

后回归温情。

D.英珠的丈夫因雪暴丧命,作者含蓄地道出苦难的普遍性,再现了苦难世界中人们的真

实生存图景。

8.英珠的故事分别由“瑞姐”和“我”这两个不同的视角交替讲述,请分析这种叙

述方式的表达效果。(4 分)

9.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可在歌声中流淌而出,英珠所唱的歌谣在心间回环,湮没于日

常又在偶然间回响。请结合文本赏析“歌谣”的作用。(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材料一:

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三语文试卷 第 7 页共 13 页

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

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未至彭城,病重而死。

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尔。”然则当以何事去?增

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于是去耶?曰:“否。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

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时也。”

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岂必待陈平哉?物必先

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

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独遣沛公入关,而不遣项羽;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

而擢以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羽既矫杀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非羽弑帝则帝杀羽,不

待智者而后知也。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

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不用其言,而杀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此始矣。

方羽杀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

之,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增年七十,合则留,不合即去,不以此时明去就

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虽然,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项羽不亡。增亦人

杰也哉!

(节选自苏轼《范增论》有删改)

材料二:

高祖曰:“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

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

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

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 1 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 分)

羽既矫A 杀B 卿子冠军C 义帝D 必不能堪E 非F 羽弑帝G 则H 帝杀羽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赐骸骨”是古代大臣请求辞职归家的婉词,与致仕、致事、致政、休致等词义相

近。

B.“所立”是名词性短语,与“燕王吾所立”(《五代史伶官传序》)的“所立”结构不

同。

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三语文试卷 第 8 页共 13 页

C.“绝”指断绝,与“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的“绝”词义不

同。

D.“人杰”与现在所说的“人杰地灵”含义相同,材料二中具体是指张良、萧何、韩

信。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刘邦善于采纳意见,他使用陈平之策致范增与项羽产生矛盾,范增大怒选择离开

项羽,在路上病亡。

B.苏轼将范增的命运与义帝的存亡联系起来,认为项羽怀疑范增与此相关,而与陈平

的计策没有必然的联系。

C.文中提到范增曾与项羽共事,是平级关系,后来却成了君臣关系。苏轼从这个角度

分析认为范增见识浅陋。

D.材料二中刘邦认为相比于项羽,他虽然自身才能有限,但他善于重用人才,因此

项羽最终被他取代。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尔。

(2)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以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

14.请结合材料一分析苏轼认为范增是人杰的三个依据。(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516 题。

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

辛弃疾

客子久不到,好景为君留。西楼著意吟赏,何必问更筹。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

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三语文试卷 第 9 页共 13 页

雪,浩荡百川流。鲸饮未吞海,剑气已横秋。

野光浮,天宇迥,物华幽。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谁念英雄老矣,不道功名

蕞尔,决策尚悠悠。此事费分说,来日且扶头。

[注] 中州:指中原。 蕞尔:微小貌。

1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词人与友人携手登楼远眺,吟诗赏月,皓月当空好不惬意。

B.澄澈明月映照“满怀冰雪”之愁,无处排遣选择“鲸饮”。

C.“野光浮,天宇迥,物华幽”,承上写景,启下叙事抒怀。

D.“扶头”是写酒醉后昏昏沉沉,写出了作者的失意和无奈。

16.本词与《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均是辛弃疾的“英雄之词”,但抒情手法相异。请

以“谁念英雄老矣”与“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二句为例简要赏析。( 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黄庭坚在《登快阁》一诗中写登上快阁望到意境开阔、空旷辽远、景色苍茫一派暮秋

景色的诗句是“ , ”。

(2)关于荆轲刺秦王,历来颇多赞语,古人也有对此非议的,如宋朝的苏洵在《六国论》

中就这样评论刺秦事件“ , ”。

(3)诗人常借“容貌变化”抒发情感,如“ , ”。

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三语文试卷 第 10 页共 13 页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