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2024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预测语文答案

2024-01-10·4页·383.9 K

郑州市2024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

语文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1.(3 分)B(A 项“作者在开学头一天就对学生提出要读实体书而不读屏的要求”扩大

范围。根据材料一第一段,他要求学生在读指定的读物“从华兹华斯、叶芝等的诗作到《弗

兰肯斯坦》《去印度之路》这样的小说”时要读实体书,而不是要求所有读物都必须读实体

书。C 项“长期累积会让高级认知功能受到影响”不当,从材料二第三段可知,作者认为“大

脑的适应性在某些方面还是非常保守的,不会让这种重大改变发生”。D 项“材料一的看法

更有价值”无中生有。综观材料一和材料二,两位作者的看法都有合理之处,都能给人以启

发,没有充分的依据判定哪一个更有价值。)

2.(3 分)C(“浅层阅读依托的是电子设备”表述绝对。由材料一第七自然段的“在

数码时代,电子文字或许也可以让纸质书籍的深层阅读与一些传统的浅层读物之间形成更为

明确的区别和分工”可知,纸质书籍中有一部分是浅层读物;而且文中也没有信息表明“浅

层阅读依托的是电子设备”。)

3.(3 分)D(“深入剖析各自存在的利弊”不当,材料一没有剖析纸上阅读的弊端。)

4.(4 分)借艾柯的话语,指出书籍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为文章提倡阅读书籍提供

依据。借艾柯的话语,指出互联网时代让每一个人都必须阅读文字,引出下文“互联网开

拓了一个几乎人人都可以参与其中的阅读时代”的论断并进而作深入辨析。

(每答出一点给 2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5.(6 分)首先用类比论证反驳,指出互联网对大脑的改变与人们日常活动对大脑的

改变强度差不多,不足以使注意力无法集中。接着用因果论证反驳,指出大脑的适应性在

某些方面是非常保守的,思维的基本构架无法彻底重建,因此注意力无法集中这种根本性的

改变不会出现。然后用反证法(假设论证)反驳,假设已经出现了注意力无法集中这种根

本性的改变,那么这必然导致阅读较长文本、数学成就等许多高级认知能力下降,而这些现

象并未出现,因此注意力无法集中是伪命题。最后用举例论证反驳,以年轻人能集中注意

力观看《泰坦尼克号》之类的长电影和《壁花少年》等喜欢的小说为例,反驳“互联网使年

轻人无法集中注意力”的看法。

(每答出一点给 2 分;第点为必答,第点任意答出一点即可;各点的前后顺序

不能颠倒,若顺序颠倒酌情扣分。每点画线处的概括语可以不答。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

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6.(3 分)D(有才说“不是,不是”“不要迷信”主要因为他在以“迷信说法不可信”

的念头来宽慰徐大娘和自己。)

7.(3 分)C(“本文以徐大娘的幻觉结尾”不当。结尾不是“幻觉”,是徐大娘与有

才“正说着话”时真实出现的场景。)

8.(4 分)先是吃惊,再是焦急/心神不定/忐忑,然后是悲伤,最后是惊喜。

1

{#{QQABZYKQggCIAAJAABhCQQEICEOQkBGCCIoOAEAMIAABABFABAA=}#}

(每答出一种心理给 1 分。意思对即可。顺序不能颠倒。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酌情给分。)

9.(6 分)引出下文徐大娘对童年经历的回忆和害怕“他”前来收脚印的恐慌。“不

留一点痕迹在人世间”的说法与后文有才的话相呼应,有助于强调“他”的“脚印”早已留

在了村民心里,是收不走的,凸显了赞美扶贫干部一心为民的主旨。增加了神秘色彩,激

发了阅读兴趣,让读者渴望了解跟“收脚印”有关的故事。

(每答出一点给 2 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二、古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10.(3 分)BDF(原句标点:罪大恶极,诚小人矣;及施恩德以临之,可使变而为君子。)

11.(3 分)C(贼,文中用作动词,窃,私下行动,引申为窥测。与《人皆有不忍人之

心》中“贼其君者也”的“贼”意思不同。)

12.(3 分)C(“虽然太宗施政六年没能使恶人不犯重罪,但纵囚之举却感化了他们,

使他们重拾信义”是作者所批驳的荒谬之处,而非“此举体现了太宗施恩德的成效”。)

13.(8 分)

(1)到了(约定的)期限,囚犯都来到朝堂,没有晚回的,太宗赞许他们诚实守信,

全部赦免了他们(的死罪)。

译出大意给 2 分;“诣”(到)、“后”(晚到、晚回)两处,每译对一处给 1 分。

(2)因此,尧、舜和三王治理天下,一定根据人情,不标新立异来显示高尚,不违背

人情来求取名誉。

译出大意给 2 分;“是以”(因此、所以)、“干”(求取、钓取、沽取)两处,每译

对一处给 1 分。

注意:“关键词”与“大意”不重复扣分;“关键词”译成近义词也可;“关键

词”翻译从严,“大意”翻译从宽。

14.(3 分)不同。材料一持肯定态度,认为这是太宗宽仁治天下的典型事例。材料二

持批判态度,认为这是太宗求取美名的手段,不合圣人常法。

(每答出一点给 1 分,答出两点给 3 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

情给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15.(3 分)C(“借景抒情”错,五、六句并非写景句子,只是语意上与借景抒情的第

七句形成反差。)

16.(6 分)多用典故。上阙的南楼赏月、下阕的“醉青州,歌赤壁,赋黄楼”等典

故,表达了赏月的愉悦之情;下阕用“十客”典故,表达了佳友相伴、一同泛舟赏月的渴望。

意境开阔恢弘。上阙的“明月几万里”展现了阔大的空间,“古今良夜如此”着笔于悠长

的时间,营造了恢弘深远的意境。/下阕“看取横江皓彩”等三句和“灯火见神州”,将开

阔的景观与恢弘的想象融为一体,意境宏大。感情激越饱满/感情豪放。作品抒发了爱月

赏月的高昂意兴、渴望与朋友谈笑放舟的豪情、一睹神州灯火的强烈故国之思,感情饱满强

烈,极具感染力。

(每答出一点给 2 分,其中概述 1 分,分析 1 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

理亦可酌情给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6 分)

(1)落木千山天远大 澄江一道月分明

(2)简能而任之 择善而从之

(每答出一空给 1 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2

{#{QQABZYKQggCIAAJAABhCQQEICEOQkBGCCIoOAEAMIAABABFABAA=}#}

(3)示例一: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示例二: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示例三: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示例四:叹门外楼头 悲恨相续

(每答出一空给 1 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即可给

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I(本题共 2 小题,10 分)

18.(4分)示例:A.居住时期并不是个重要条件 B.这些寄居于社区边缘上的人

(每写出一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

19.(6分)句后面的“。”使用错误,应该是分号或逗号;句成分残缺,可改为“这

两个条件并不容易满足”或“满足(符合)这两个条件并不容易”;句语序不当,关联词

语“固然”应放在“婚姻关系”前。

(每改对一处给 2 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3 小题,10 分)

20.(3分)都表示数量多,车子不是一两辆,石子不是一两车,水泥筒子不是一两个;

“一辆一辆”“一车一车”“一个一个”能够表现出孩子们数着数,计算着开过来的汽车、

卸下来的石子和水泥筒子的具体数量,更有画面感,也凸显了孩子的视角。

(答出第一点给1分,答出第二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

情给分。)

21.(3分)他们知道,这些灯要一直在那里亮着,一直到很深很深的夜里,发着红红的

光。

或:他们知道,这些灯要一直在那里亮着,发着红红的光,一直到很深很深的夜里。

(拆解为三个以上的内容即可,少拆解一处扣1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

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22.(4分)两个句号,将“跑到这些山上去玩起来”“跑到这些大圆筒里玩起来”“从

一个圆筒上跳到一个圆筒上”三组动作分割开来,叙述完一组动作后进行长时间的停顿,表

示每一组动作持续的时间都比较长,三组动作不是交叉进行的,并逐一强调了他们玩耍的内

容,从而突出了孩子们玩得开心投入。两个逗号,将“这下面”独立出来,起到了强调地

点的作用,突出了修下水道的过程给孩子们的深刻印象,也和首句相呼应。

(每答出一点给 2 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四、写作(60 分)

23.参照 2023 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材料一:

唐太宗凭借英勇神武平定天下,但他天性仁爱宽容。刚即皇帝位时,有人劝他用严厉的

刑法整肃天下,魏征认为不可以,趁机向太宗上奏王道应以仁爱恩德为根本,太宗欣然采纳

了他的谏言,于是用宽和仁厚来治理天下,但在刑法方面格外慎重。贞观四年,天下被判处

死罪的只有二十九人。贞观六年,太宗亲自讯察囚犯,同情犯了死罪的囚犯三百九十人,放

他们回家,约定第二年秋天回来接受刑罚;到了(约定的)期限,囚犯都来到朝堂,没有晚

回的,太宗赞许他们诚实守信,全部赦免了他们(的死罪)。然而太宗曾经对群臣说:“我

听古语说:‘一年中两次赦免犯人,好人不再发表意见。’我拥有天下之后不曾多次赦免罪

犯,是不想诱导人们对犯法免罪心存侥幸啊。”自从房玄龄等人修订律、令、格、式后,整

个太宗年间,一直沿用没有什么变更修改。

材料二:

3

{#{QQABZYKQggCIAAJAABhCQQEICEOQkBGCCIoOAEAMIAABABFABAA=}#}

对君子讲信义,对小人施刑罚。刑罚定成死罪,是罪恶大到极点,这又是小人中最严重

的了。宁可为了信义而死,不愿苟且偷生,把死看得像回家一般,这又是君子特别难以做到

的。当唐太宗贞观六年的时候,讯察犯死罪的囚犯三百多人,释放他们让他们回家,并约定

时间叫他们自己回来接受死刑。这是用君子难以做到的事,希望最坏的小人一定做到。那些

囚犯到了期限,最终自己回来,竟没有一个晚回的。这是君子难以做到的事,小人却轻而易

举的做到了。这难道是近于人情的吗?

有人说:罪大恶极,的确是小人了;但是等到对他施加恩德,就可以使他变成君子。因

为恩德进入人心很深,能很快改变人,所以出现了像这样的情况。我说:“唐太宗这样做,

是他用来求得这种声誉的手段啊。”哪里知道放囚犯回去,不是预料他们一定会再回来以希

望赦免,所以才释放他们呢?又哪里知道被释放回去的囚犯,不是预料自己回来一定能够获

得赦免,所以才再回来的呢?料想囚犯一定会回来才释放他们,这是上面揣摩下面的情意;

料想上面一定赦免他们才再回来,这是下面揣摩上面的心思。我只见上面和下面互相揣摩来

造成这种声誉,哪里有什么布施恩德和懂得信义呢?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唐太宗向天下布施

恩德,到这时已经六年了,还不能使小人不做罪大恶极的事;然而一天的恩德,却能使他们

视死如归,保存信义,这又是讲不通的理论啊。

既然这样,那么怎样做才好呢?我说:释放后又回来的,把他们杀掉而不赦免;然后再

释放一批,他们又回来了,这样才能知道是布施恩德所造成的。然而这是一定不会有的事啊。

至于释放了能够自动回来再加以赦免,只能够偶然试一试罢了。如果屡次这样做,那么杀人

犯就都不会死了。这能够作为天下通行不变的法律吗?不能作为通行不变的法律,难道是圣

人的法律吗?因此,尧、舜和三王治理天下,一定根据人情,不标新立异来显示高尚,不违

背人情来求取名誉。

4

{#{QQABZYKQggCIAAJAABhCQQEICEOQkBGCCIoOAEAMIAABABFABAA=}#}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