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湖北重点高中智学联盟2023年秋季高二年级12月联考

2024-01-05·12页·5 M

湖北重点高中智学联盟2023 年秋季12 月联考语文参考答案

1.B(“中华民族的融合发展”是结果,不是前提。)

2.D(A“没有实际功用和价值”错,下文提到“供后人玄想和凭吊”“中国的很多古代工程

始终在国家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B 大运河扬州段的“运河三湾”解决了流速

和漕运安全问题,大运河山东段的南旺枢纽工程解决了引水、蓄水、分水、排水问题;C 建

立了全世界唯一的由国家层面主导建设的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系统,实现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

在完整性方面的理论创新。)

3.A(“中国很多古代工程”这一概念不周延,不包括所有。)

4.材料一总体上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主体部分采用并列式论证结构。(1 分)第一段总

领全篇,以大运河为代表的历史文化遗产对于认识中华文明、坚定文化自信的作用和意义。

(1 分)第二至四段分别从三个方面分说大运河文化的作用和意义。(1 分)第五段总括全文,

照应开头,再次强调挖掘大运河等文化标识的精神内涵的作用和意义。(1 分)

5.

大运河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载体,有利于中华民族的融合发展和团结统一(或有利

于增强对中华文明连续性和统一性的认识);

大运河文化是社会文化交流交融的载体,有利于思想文化的交汇交流交融(或有利于增强

对中华文明创新性和包容性的认识);

大运河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载体,有利于推动中外经济、文化、政治交流(或

有利于增强对中华文明和平性和繁荣性的认识)。(每点 2 分,共 6 分)

6.B(“他向往革命,于是剪掉了辫子”错,原文是“这并没有别的奥妙,只为他不太便当罢

了”。)

7.D(“对于人生命运的思考”错,应该是“对于民族与历史的思考”。)

8.小说通过 N 先生独白来叙事抒情,富有感染力。

小说通篇没有完整、紧凑、集中的情节,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但这种

特殊的结构却形成了独特的视角与观点,使文章对主旨的表达更具表现力。

以双十节为时间节点,写现实中人们淡忘了双十节,进而回忆第一个双十节不再因剪发被

笑骂以及自己的遭遇,最后对人们淡忘双十节表示愤慨。

紧扣“头发的故事”展开情节,反映主题。(每点 2 分,任答对两点得 4 分)

9.不可以。N 先生仅仅是故事的讲述者,而以“头发的故事”为题目,有多重妙用。

以“头发的故事”为线索串起本文的主要情节。围绕着剪辫子、装假辫子、取下假辫子、

劝阻学生剪辫子等“头发”问题组织故事。

对剪辫子的态度可以反映人物形象特点和民众思想面貌。N 先生对头发的态度和结尾他对

头发问题发表的议论,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受过新思想洗礼的进步知识分子;N 先生因剪掉头

发被人骂作“冒失鬼”和“假洋鬼子”,学生因剪掉头发被开除,反映了国民的愚昧保守。

“头发的故事”深刻地揭示了主题。头发问题所引起的反复曲折的风波,既反映了民众的

麻木保守顽固,同时也深刻揭示了辛亥革命只重形式以及软弱性妥协性,体现了作者深沉的

忧愤。

以小见大,启人深思。作者用一条辫子的遭遇来抒发愤懑之情,将辫子的命运与民族的命

运紧密结合,表达对辛亥革命的欣喜和失望,对民族病根的忧虑与愤慨。

(每点 2 分,任答对 3 点得 6 分)

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 2023 年秋季 12 月联考语文答案 第1页(共 4页)

10.DFG(文言文断句可根据第一个虚词“而”判定“不患”与“患”构成对照并列关系,因

此第一个“而”前断开;“有所不至”与“有所不安”对应,分别作为“不患”和“患”的

宾语,“安”后断开;“能致而不能安”与“不致”进行比较,“无伤”是对“不致”的补

充说明,“不如”前断开。)

11. C(前者为副词,承接上文,解释原因,有“大概”的意思;后者同“盍”,疑问代词,

何、怎么。)

12.B(根据原文可知,六国之君对百姓的暴虐不亚于始皇和二世,除此之外,无人叛

变的原因在于对人才的态度,而不在于暴虐程度。)

13.(1)于是在他房屋的北角筑坛用来聚集鬼,鬼来了,并且很多,没有什么给他们吃,

就相继兴妖作怪,名声传到很远的地方。(“坛”名作动,筑坛 1 分;“隅”角落 1

分;“相帅”相继 1 分,句意 1 分)

(2)这些都是侵害百姓、蛀蚀国家的人,人民怎能支撑得住,国家又怎能承受得住

呢?(“蠹”损害,蛀蚀 1 分;“何以”怎能 1 分;“堪”承受得住 1 分,句意 1 分)

14.信任法律而不信任人才,没有将人才安排好,让他们安于其位,导致人才

散落民间,影响国家的安定。(交代原因,明确做法,说明危害)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有人问招引人才的方法,郁离子说:“道义可招引贤士,粮食可招引百姓,深潭可招

引鱼虾,沼泽可招引野兽,树林可招引百鸟,臭味可招引苍蝇,钱利可招引商人。所以善

于招引人才的人,分别用他们所喜好的东西招引他们,那样天下就没有不可招引来的

人才了。所以不怕他们有不到来的,就怕他们有不安定的,能招引来但不能使他们安定,

不如不招引他们,这样就不会带来伤害。粤地有个学习招引鬼的人,三年学成了那种妖

术。于是在他房屋的北角筑坛用来聚集鬼,鬼来了,并且很多,没有什么给他们吃,就相

继兴妖作怪,名声传到很远的地方。一天晚上,那个人死了而众鬼就焚烧了他的房屋,

乡邻们没有谁不笑话他。”

材料二:

春秋末期,到战国时代,各国的诸侯卿相,都争相收养人才。从那些谋士、说客

和谈天说地的、修饰文词的,辩论坚白同异的等等,往下到击剑行刺的、力能扛鼎的、

会学鸡鸣狗盗的这些人,没有不以宾客的礼节去款待他们的。穿着华丽的衣服,吃着

珍贵的食品,被招待在官府里的人,哪里能够数得清?这些都是侵害百姓、蛀蚀国家

的人,人民怎能支撑得住,国家又怎能承受得住呢?苏先生说:这是古代帝王不能避

免的事。国家有坏人,像鸟兽中有猛鸷,昆虫中有毒螫一样。把他们分别加于处理安

置,使他们都能各安本位,这些人便都有用了;把他们尽数铲除掉,是没有这种道理

的。我曾就世代的兴废考察过,知道六国久存的原因,和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大概

都出在这里,不可不注意。

那些有智慧、有勇气、有辩才、有气力的这种人,都是人民中的优秀分子,大多

不能自己穿坏的、吃坏的而去奉养人的,都是要役使他人来奉养自己的一些人。所以

从前的帝王把天下的富贵分出一部分来,和这四种人共同享有。这种人不失业,人民

便安定了。六国的君主,虐待他的百姓,并不亚于秦始皇与二世,然而当时百姓并没

有一个人起来反叛。这是因为所有老百姓中优秀杰出的人才,多数都被当作宾客奉养

起来,没有失其职分。至于那些努力耕作奉养官府的,都是一些愚蠢而没有什么作为

的人,即使想反叛,也没有人去领导他们,这就是六国之所以能够有一时的安定而没

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 2023 年秋季 12 月联考语文答案 第2页(共 4页)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