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届高三年级 12 月份历史学科测试试卷
第 I 卷(选择题 共 48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诗经生民》记载:“夏祖女修吞神珠生大禹;商祖女简狄吞玄鸟卵生契;周祖姜螈踩巨人脚印生
弃。”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历史传说受农耕经济的影响 B.宗法制以母系血缘定亲疏
C.早期社会处于母系氏族阶段 D.民族认同意识在逐渐形成
2.汉武帝元封五年,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每区由朝廷派遣刺史一人,专门负责巡察该区境内的吏政,
检举不法的郡国官吏和强宗豪右。东汉灵帝中平五年,改刺史为州牧,直接掌握一州的军事、行政、民政等
大权,位于郡守之上,十三部遂成为郡以上的一级行政区划。这一变化( )
A.使地方行政层级更简约 B.提升了中央的行政效率
C.推动了监察职能的演变 D.不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
3.下列是唐宋年间政府年收铁、铜矿数量情况统计表。据表格信息可推知,唐宋年间( )
时期 铁(万斤) 铜(万斤)
唐元和年间 207 22
宋至道末年 574 412
宋元丰元年 824 1460
A.商品经济日益发展 B.手工技术领先世界
C.国家垄断铜铁开采 D.对外贸易蓬勃发展
4.朱元璋登基后,即诏令天下定时举行乡饮酒礼,“习礼读律,期于申明朝廷之法,敦叙长幼之节”。由此
可见( )
A.社会民俗影响政府管理职能 B.全面加强了封建君主专制
C.总结礼仪制度强化中央集权 D.将礼法结合进行基层教化
5.徐渭的戏剧作品《渔阳弄》是以《三国演义》中祢衡裸体击鼓骂曹的故事为题材而写成的,风格本色自
然,言语孤高狂傲。他曾提出“凡利人者皆圣人”的思想,主张人不应以外在的种种规制来束缚、戕害自然
人性。这表明他( )
A.把孔子作为其批判对象 B.受心学影响追求个性解放
C.深受程朱理学思想影响 D.强调民主平等和学术自由
6.徐继畲《瀛寰志略》初版时,将亚洲地图置于《皇清一统舆地全图》之前,后为避谤议,才调换两者顺
序。但在书中徐继畲对西方文明赞赏有加,承认其是独立发展的文明,认为鸦片战争是西方文明扩张的结
果。这表明徐继畲( )
A.突破了传统天下观的束缚 B.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C.具有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 D.迎合社会主流思潮
7.在维新变法中,维新派不仅未提立宪,而且连“废科举”都未提出,只是提出改革考试内容,以“策论取
士”取代“八股取士”,但却遭到大多数官员的强烈反对,“六君子”喋血菜市口,康、梁等被迫流亡海外,
新政尽废。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清政府完全丧失自我革新能力
B.推动社会变革的动力转向体制外
C.维新派的软弱性导致变法失败
D.维新派变法主张未能被付诸实践
8.某时期,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通过的决议案强调,在革命处于低潮形势下,“党的责任是努力领导工人日
常斗争……使暴动的城市能成为自发的农民暴动的中心及指导者。”该决议案通过的时期是( )
A.国民大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全面抗战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9.下图为发表于 1943 年 12 月的漫画《天来轰雷,魔入死窟》。黝黑的夜晚,天空中突然有两道闪电直击骷
髅,骷髅的两只眼窟里的希特勒和东条英机显得惊愕无奈。该漫画( )
A.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罪行 B.推动了抗战宣传方式的创新
C.反映作者对二战进程的前瞻认知 D.突出了中国战场的中心地位
10.下图是 1951 年我国某画家创作的《提高产量就是加强保卫祖国力量》宣传画。这幅作品可以用来说明当
时( )
A.工业生产能力得到极大提高
B.工业化战略激发了工人劳动热情
C.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基本完成
D.民众为巩固新政权积极贡献力量
11.在某次国际会议上,美国成了孤家寡人,所谓十六国共同宣言,被周恩来的精彩舌战撕得粉碎。连美国最
亲密的伙伴、会议主席艾登后来也承认:“虽然没有达成任何协议,但问题已看得很清楚,再打起来的可能
性很小了。”这一国际会议( )
A.宣告了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B.展示了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风采
C.彰显了求同存异外交方针的威力
D.体现了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担当
12.罗马军队由执政官统帅,法律规定执政官一年一任。随着罗马的扩张,罗马军队远离罗马城作战,当选的
长官需要费时费力赶赴驻地与军队会合,造成指挥衔接问题,法律不得不延长执政官的任期,由此导致执政
官的权力不断增长。这反映出,罗马( )
A.对外扩张冲击政治结构 B.有浓厚的贵族寡头特征
C.从公民法向万民法演变 D.政治制度制约对外扩张
13.在工业革命中白手起家的新兴工业巨子们虽站到了财富的顶峰,但却始终被以贵族文化为主导的英国社会
视为“暴发户”。因此他们千方百计地效仿贵族的生活方式,视追求完全的“贵族化”作为目标,这腐蚀了
他们的事业心和创业精神。据此可知当时英国( )
A.工业化导致奢靡之风盛行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观念
C.民主进程滞后于经济发展 D.传统观念制约经济发展
14.下图为某同学列出的历史小短文写作提纲。其主题应是( )
(1)亚历山大将统治推向了两河流域、埃及、伊朗高原,一路直逼印度河沿岸。
(2)在印度地区英国修建了英式标准的铁路、电报和邮政设施,普及了英语教育。
(3)拿破仑在欧洲各地实行统一法典,颁布千万条处理经济和社会问题的指令。
(4)数百万殖民地居民在同盟国军队中服役,进一步促进了一战后殖民地觉醒。
A.欧亚文明交流与融合 B.战争与文化交锋
C.人口迁移和文化交融 D.贸易与文化交流
15.1938-1940 年,苏联共有 32.8 万名高等学校毕业生和 67.8 万名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1940 年底,苏联共
有 2359 个科研机构,98 315 名科研人员。这一时期苏联在量子力学、空气流体力学、微分方程、复变函数、
数论等理论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重要化学产品方面已实现完全自给。这些成就( )
A.表明国家教育实现了普及 B.得益于新经济政策的实行
C.适应了工业化建设的需求 D.反映出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16.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以日本与印度为起点,正式在亚洲展开美国学的学科制度化进程,美国政府和
私人机构为美国学在这两个国家的传播赋予了“共享美国价值观,加强‘自由世界’集体力量,以最终助益
世界秩序构建”的意义。这反映了( )
A.亚洲新兴国家遭到文化侵略 B.美苏对抗影响文化交流
C.美国式现代化得到广泛关注 D.亚洲学者向往美国文化
第卷(非选择题 共 52 分)
二、非选择题:共 4 题,52 分。其中第 17 题 14 分,第 18 题 12 分,第 19、20 题各 13 分。
17.(14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凡贸易,金太贵,而不便小用;米不能久而不便大用;钱近实,而易伪易杂,钞太虚,亦复有
泡烂。是以白金之为币,长也。”对于民众来说,白银有保值和储存的便利。隆庆元年(1567 年)明穆宗颁
令:“凡买卖货物值银一钱以上者,银钱兼使;一钱以下止许用钱。”万历年间,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
鞭法”,标志着白银货币化的最终形成……民间海外贸易的自由发展,一个自然的结果就是对明王朝作为安
身立命之本的等级秩序的致命颠覆,开创了自由思索与行事的开放氛圈。明中期笔记曾有记载“纳银四十
两,即得冠带(借指官吏),称义官”。明某话本中写道“如今人最易动心的无如才,只因人有了两分村
钱,便可高堂大厦,美食鲜衣,使婢呼奴,轻车骏马……又有这些趋附小人,见他有钱希图叨贴,都凭他指
使,真是个钱神”。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中国以白银为主要货币。围绕白银流通,当时形成了一
个世界贸易网络。
——摘编自郭良伦《白银货币化之下的明朝中后期中国与世界》
请回答:(1)根据材料概括白银成为主要货币的原因。(8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朝白银货币化的影响。(6 分)
18.(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摘编自廖晨晨《近现代女性纺织劳动题材木版年画的改良与创新探析》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
成文。)
19.(13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 1948 年开始,中国共产党积极探索建立符合城市特点的基层社会管理体系。参照乡村经验,
不少城市建立了市、区、街三级行政管理体制,街政府成为最基层的行政机构。这种三级行政管理体制导致
政出多门,效率低下,无法适应城市“集中”的特点。不久,街政府被撤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地
进一步探索城市基层管理模式。1954 年,国家颁布条例,规定在城市基层设立区政府的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
和群众自治性组织居民委员会,正式确立街居体制。通过街居体制,无单位、无组织的群众被全部纳入政府
管理范围。
材料二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为了将单位之外的社会个体重新组织起来,便于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
务,民政部于 1986 年提出要争取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事业,由此提出了社区的概念,随后 1991 年提出了
社区建设的政策构想,并在上海、武汉、北京等地进行社区建设实验。为了从更高层次力推社区建设,在
1998 年的政府机构改革中,整合成立了民政部基层政权与社区建设司,统筹推进社区建设和社区治理工作,
到 90 年代末期,基本完成了社区制的建章立制。
——摘编自李春根、罗家为《从动员到统合:中国共产党百年基层治理的回顾与前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变革背景。(4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后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特点及意义。(9 分)
20.(13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 1764 1765 年间热沃当地区的怪兽连环伤人事件,得到了民众的持续关注。此前与英国、
普鲁士战争的失利,激化了国内矛盾。《阿维尼翁快报》每周至少刊登 1 到 2 篇关于怪兽事件的报道。而法
国民众的意见分为了两派。受到高等教育,接受科学观念的人认为怪兽只是普通的鬣狗或是狼而已,而大字
不识的普通民众却认为这肯定是怪兽或者魔鬼。教会也发布通告,指出正是民众的不虔诚才导致了怪兽出
现。面对怪兽的不断袭击,热沃当的地方官和驻军,迟迟不能阻止。国王路易十五依旧声色犬马,派去抓捕
怪兽的官员,在当地作威作福,对围剿行动漫不经心。法国社会上上下下都感到失望和愤怒。在对抗怪兽
中,涌现出来的波特费、瓦尔莱等平民英雄,让卢梭等人的人人生而平等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法国社会各阶
层在同时关注社会热点事件的同时,一种“我们都是法兰西人”的共识逐渐萌芽。
——摘编自杰伊M史密斯《魔物的诞生》
材料二 杰伊在《魔物的诞生》中试图用新文化史的角度,重新剖析“热沃当怪兽事件”的形成与发
酵,探讨这一事件的历史与社会意义。而所谓新文化史,是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当代西方史学理论和历史
编写中一个最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它取代了经济—社会史而成为历史研究的主要方向。新文化史注重大众文
化取向的研究,认为文化可以决定政治和经济,大众文化是向所有人开放的文化、注重文化的独立。
——摘编自乌云塔娜《再论新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热沃当怪兽事件”持续受到关注的背景及影响。(8 分)
(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结合唯物史观评价新文化史学对“热沃当怪兽事件”的解读。(5 分)
2024 届高三年级 12 月份历史学科测试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D A D B A B B C D B A D B C B
二、非选择题:共 4 小题,共 52 分。
17.答案:(1)商品经济的发展(2 分);其他货币存在缺陷和不足:(1 分)白银本身具有保值和储存的便
利;(1 分)政府的推动;(1 分)明朝税制改革;(1 分)新航路的开辟(或者丝银贸易推动白银流入中国)
(2 分)
(2)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1 分);引发了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或冲击等级秩序)(1 分);出现早期
反封建的民主思想(1 分);推动中国加强与世界经济的联系;(1 分)出现拜金思潮和用银买官的腐败现象
(或道德沦丧、政治腐败)(2 分)
18.示例:论题:女性纺织题材改良年画反映出不同时期的社会风尚。(2 分)
(其他论题亦可得 2 分:如女性纺织题材年画的改良极富时事政治色彩、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创新发展;女性纺
织题材改良年画发挥了宣传新思想、教化民众的作用等)
阐述: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受戊戌维新运动的影响,年画《纺纱绩麻图》中的女
性从家庭走向社会,参加纺织工作,冲击了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束缚,体现出这一时期改良社会风俗,提倡维
新改良,鼓励自立自强的社会风尚。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斗争日益严峻。延安鲁艺
木刻工作团的《努力织布,坚持抗战》表现了边区军民发展生产、联合抗战的精神风貌,宣传了坚持抗战的
精神,起到了很好的社会动员作用。解放战争时期,各解放区掀起了土地改革群众运动,亿万农民翻身解
放。改良年画《纺织互助》展现了翻身解放的妇女组织起来劳动互助的场景。生动表现出解放区人民团结一
心、积极开展劳动生产的崭新生活风貌。为解放战争时期的社会改造和革命宣传发挥了积极作用。(9 分)
结论:总之,近代以来,不同时期的艺术创作者通过对百姓喜闻乐见的年画进行改良,反映了不同时期社会
发展的需要,起到了很好的社会动员效果。(1 分)
19.答案:(1)背景:新中国成立提供政权保障,推动基层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需求;原有乡村管理经
验的弊端;中国共产党对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探索。(4 分)
(2)特点: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政府主导;先试点再推广;成立专门机构;制度化。(5 分)
意义:是基层管理的有益探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障政令畅通,推进城市基层民主的发展;适应了市场
经济的需要,提升居民生活水平(或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稳定社会秩序。(4 分)
20.答案:(1)背景:七年战争的失败(法国与英国、普鲁士战争的失败);媒体的推波助澜;科学与宗教迷
信的斗争(知识精英与普通民众之间的争论);教会的宣传鼓动;民众对政府腐败无能的强烈不满。(答出任
意 4 点,得 4 分)
影响:加剧了人们对于波旁王朝的不满(加速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促进了启蒙思想的传播;推动了法兰西
民族共同体的构建和发展。(4 分)
(2)进步性:新文化史关注到了大革命前夕法国社会大众群体心理的变化(2 分);通过剖析“热沃当怪兽事
件”这一微观事件与法国的宏观历史发展相结合(或从多元而非单一的角度去分析法国社会正在酝酿中的矛
盾和剧变)(1 分)。
局限性:没有认识到法国社会变化背后最主要的因素是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