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

2023-11-27·22页·5.4 M

丰城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地理试卷本试卷总分值为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考试范围:一轮复习一、单选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示地区()A.平原主要分布在西北部B.河流先向东流再流向东南C.最高处为山峰所在地D.甲乙两村的高差约为280米2.图中、、、四地中()A.地发生山洪的几率最大B.地可以看到山峰和乙村C.地能欣赏到壮观的瀑布D.地最适合夏季夜晚露营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发生两次7.8级地震,震源较浅。中国救援队于北京时间2月7日23时从北京起飞,当地时间2月8日4时30分抵达土耳其阿达纳机场。下图示意该次地震震中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推测此次北京到阿达纳飞行中()A.救援队员在东南方向看到日出B.最短飞行距离大约为8000公里C.飞行时间长度约为5.5小时D.最佳飞行方向为先西北再西南4.与此次地震震中附近板块边界类型相似的是()A.AB.BC.CD.D下图为3月某时刻海平面气压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图中的冷锋系统()西段锋线后为西北风东段主要受气旋系统的驱动西段主要受反气旋系统驱动总体上向东南方向移动A.B.C.D.6.图中冷锋的移动造成了较大范围内的沙尘暴灾害,主要原因是()降温幅度大暖气团干燥水平气压梯度大太阳辐射较弱A.B.C.D.7.图中甲地此时的风向()A.西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东南风霜是近地面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且地面温度低于0时,在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如下图。霜冻是指作物生长季节里因土壤表面或植株体温降低到0以下时,引起作物受害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霜冻灾害时并不一定会出现霜,水汽含量少而未结霜被称为“黑霜”,如果有足够水汽,凝结出霜就被称为“白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以下哪种天气条件有利于霜的形成()A.微风晴朗的秋冬夜晚B.微风阴雨的冬春清晨C.大风晴朗的冬春夜晚D.大风阴雨的秋冬清晨9.与黑霜相比,白霜对农作物的危害更小,以下解释正确的是()黑霜看不见,人们疏于防范,对农作物的危害明显白霜在水汽凝华之前,空气中水汽含量大于黑霜白霜水汽凝华时释放出的潜热多,能减缓气温下降的速度黑霜在消融时要吸收大量的热量,减缓了气温回升的速度A.B.C.D.下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0图中()A.断层形成时间早于地层B.形成的内力作用相同C.岩层断裂之后相对下降D.受到挤压后隆起形成山地11.关于图中a、b、c、d四处说法正确的是()A.d处地貌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B.c处有河流流经,适宜建坝蓄水C.b处的岩石致密坚硬D.a地质构造具有良好储油气条件马尔马拉海是世界上最小的海,黑海渔业资源丰富。暖水性食肉鱼在马尔马拉海和黑海之间规律性洄游。下图示意马尔马拉海位置。12.从海一气相互作用角度分析马尔马拉海冬季降水多的原因是()A.冬季,海洋吸收太阳辐射,海水升温,将热量传导给大气B.冬季,海域面积小,陆地人类活动频繁,气温高,蒸发量大C.冬季,受西风带和锋面气旋控制,带来充足低纬度海洋水汽D.冬季,气温低,水汽不易凝结,空气湿度大13.马尔马拉海与爱琴海之间存在密度流,洋流流向及主要成因匹配正确的是()A.由马尔马拉海流向爱琴海——马尔马拉海有大量河流注入,密度小B.由马尔马拉海流向爱琴海——马尔马拉海夏季高温少雨,蒸发强,密度大C.由爱琴海流向马尔马拉海——爱琴海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密度小D.由爱琴海流向马尔马拉海——爱琴海与外海盐分交换密切,密度大14.暖水性食肉鱼从马尔马拉海洄游到黑海对应的季节为()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某地理兴趣小组在图2所示区域(Q处山顶有冰川)进行了热力环流探究活动。图2示意图1中M地的风力发电机构造,其尾舵能随风调向,以使风力发电机的受风面正对风吹来的方向。在某晴朗的夜晚,某同学发现M地风力发电机的尾舵指向正常,但桨叶转动速度较慢。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5.通过该同学的发现,可以判断当日来自该区域外的风为()A.较强的偏北风B.较弱的偏南风C.较强的偏西风D.较弱的偏东风16.若Q处冰川面积扩大,湖泊周围人口数量增加且图示区域不受外界风干扰,则与原状况相比M地风力发电机桨叶的运转速度()A白天减小,夜晚增大B.白天增大,夜晚减小C.白天和夜晚均增大D.白天和夜晚均减小二、综合题(四大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香蕉是东南亚重要的多年生热带经济作物,一般一年开花结果一次,挂果期对水热要求较高,高温高湿条件有利于提高香蕉的质量和产量。下图是东南亚M山地地形剖面略图。传统条件下,M山地香蕉生产受制于降水条件,分布范围和挂果时间均明显受限。(1)根据降水时空特点,推测M山地传统条件下香蕉种植的坡向及挂果季节。(2)与西南坡相比,说明M山地东北坡夏季光照更加丰富原因。18.读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判断甲地气候类型并分析其成因。(2)说出乙地冬夏季盛行风向并分析成因及对降水影响。(3)分析丙地夏季时盛行海陆风及风速较大的原因。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阿塔卡马沙漠位于南美洲的西岸,被称为世界的“旱极”。该沙漠主要由海岸山脉、中央山谷和安第斯山脉三个地形单元组成。中央山谷是个狭长的纵向谷地,平均宽度仅30千米,内部广泛分布着相对高差为100300米的低山。中央山谷内沉积有较厚的松散沉积物,并分布有规模较大的质地坚硬的盐壳,主要形成戈壁和平沙地等荒漠景观,但沙丘分布极少。下图示意阿塔卡马沙漠位置及其地形剖面。(1)分别简述阿塔卡马沙漠中的海岸山脉和中央山谷形成的地质作用。(2)从大气运动角度,简析阿塔卡马沙漠降水稀少的可能原因。(3)推测中央山谷边缘及内部都没有成片大面积风成沙丘分布的原因。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欧洲大陆的古冰盖开始消融,易北河在下游形成深切河谷。目前,易北河下游河谷已经成为北海近岸海域海底的水下峡谷,该处水下峡谷具备良好的沉积条件。图示意易北河流域的位置。(1)分析末次冰期晚期易北河下游深切河谷的形成过程。(2)与末次冰期相比,分析现今易北河流量的季节变化及成因。(3)推测易北河口水下峡谷利于沉积的条件。丰城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地理试卷本试卷总分值为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考试范围:一轮复习一、单选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示地区()A.平原主要分布在西北部B.河流先向东流再流向东南C.最高处为山峰所在地D.甲乙两村的高差约为280米2.图中、、、四地中()A.地发生山洪的几率最大B.地可以看到山峰和乙村C.地能欣赏到壮观的瀑布D.地最适合夏季夜晚露营【答案】1.A2.B【解析】【1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为100米,最高处海拔在900~1000米,不是山峰所在地,C错误。由等高线弯曲方向和河流流向相反的规律并且图的左边是北得知,图示河流先流向南,再流向西南,B错误。乙村的海拔在400~500米的范围内,甲村的海拔小于100米,高差大于300米,D错误。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图中显示该区域平原主要分布在西北部,A正确,故选A。【2题详解】地等高线凸向低值,为山脊,发生山洪的几率小,A错误。地是平缓的山脊,可以看到更高处的山峰和无阻挡物相隔的乙村,B正确。陡崖的上方没有河流,在地不会形成瀑布,C错误。地距河流较近,夏季可能暴发山洪,不适合露营,D错误,故选B。【点睛】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的方法:1.读数值。一要读出区域地势起伏大小;二要读出海拔最大、最小值。依据数值特征可以识别地形类型。2.读延伸方向。依据等高线的延伸方向确定地形走向,如山脊走向。3.读疏密程度。依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确定坡度陡缓、坡面凸凹和陡崖。4.读弯曲状况。依据等高线的弯曲状况确定山脊、山谷和鞍部。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发生两次7.8级地震,震源较浅。中国救援队于北京时间2月7日23时从北京起飞,当地时间2月8日4时30分抵达土耳其阿达纳机场。下图示意该次地震震中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推测此次北京到阿达纳飞行中()A.救援队员在东南方向看到日出B.最短飞行距离大约为8000公里C.飞行时间长度约为5.5小时D.最佳飞行方向为先西北再西南4.与此次地震震中附近板块边界类型相似的是()A.AB.BC.CD.D【答案】3.D4.D【解析】【3题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2月为冬半年,救援队于北京时间2月7日23时从北京起飞,当地时间2月8日4时30分抵达土耳其阿达纳机场,飞行途中都是夜晚,无日出,A错误。地球上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应是两点之间的地球大圆的劣弧段,北京和阿卡纳的纬度相差不大,可以近似看成同一纬度即北纬40,则两地的直线距离约为111cos40816923km,最短飞行距离要小于直线距离,B错误。救援队于北京时间2月7日23时从北京起飞,起飞时土耳其阿卡纳当地时间应为17时,当地时间2月8日4时30分抵达土耳其阿达纳机场,飞行时长应为11时30分,C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最佳航线应为两点之间的地球大圆的劣弧段,最佳飞行方向为先西北飞行,后西南飞行,D正确。故选D。【4题详解】地震是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的结果,土耳其位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的板块消亡边界。图A为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A错误。图B为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B错误。图C位于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C错误。图D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D正确。故选D。【点睛】最短航线:地球上两点间的最短航线为球面最短距离,即经过两点的大圆劣弧长度。(大圆指的是过地心的平面与地面的交线)下图为3月某时刻海平面气压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图中的冷锋系统()西段锋线后为西北风东段主要受气旋系统的驱动西段主要受反气旋系统驱动总体上向东南方向移动A.B.C.D.6.图中冷锋的移动造成了较大范围内的沙尘暴灾害,主要原因是()降温幅度大暖气团干燥水平气压梯度大太阳辐射较弱A.B.C.D.7.图中甲地此时的风向()A.西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东南风【答案】5.D6.C7.A【解析】【5题详解】根据等压线的分布可知,图中的冷锋系统西段锋线后为东北风,错误;根据图中天气系统来看,图中冷锋东段受气旋的驱动,西段受反气旋系统驱动,正确;图中冷锋的三角形符号可以指示冷锋移动方向,总体上向东南方向移动,正确。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6题详解】沙尘暴是大风吹动地面沙尘弥漫天空的现象。读图可知,图中冷锋是源于蒙古西伯利亚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锋线附近等压线密集,近地面气压梯度大,冷锋移动速度快,风力大,且此时为3月,锋前的暖气团干燥,不易形成降水,在大风的推动下易形成沙尘暴,正确;降温幅度大和太阳辐射较弱与沙尘暴关系不大,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7题详解】据图可知,此时甲地的西侧气压高,东侧气压低,风由高压吹向低压处,同时受到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转,形成西北风,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沙尘暴发生的条件:1、地面上的沙尘物质是形成沙尘暴的物质基础。2、大风是沙尘暴形成的动力基础,也是沙尘暴能够长距离输送的动力保证。3、不稳定的空气状态是重要的局地热力条件,沙尘暴多发生于午后傍晚说明了局地热力条件的重要性。霜是近地面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且地面温度低于0时,在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如下图。霜冻是指作物生长季节里因土壤表面或植株体温降低到0以下时,引起作物受害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霜冻灾害时并不一定会出现霜,水汽含量少而未结霜被称为“黑霜”,如果有足够水汽,凝结出霜就被称为“白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以下哪种天气条件有利于霜的形成()A.微风晴朗的秋冬夜晚B.微风阴雨的冬春清晨C.大风晴朗的冬春夜晚D.大风阴雨的秋冬清晨9.与黑霜相比,白霜对农作物的危害更小,以下解释正确的是()黑霜看不见,人们疏于防范,对农作物的危害明显白霜在水汽凝华之前,空气中水汽含量大于黑霜白霜水汽凝华时释放出的潜热多,能减缓气温下降的速度黑霜在消融时要吸收大量的热量,减缓了气温回升的速度A.B.C.D.【答案】8.A9.A【解析】【8题详解】秋冬夜间晴朗有利于地面或地物迅速辐射冷却,微风可使辐射冷却在较厚的气层中充分进行,而且可使贴地空气得到更换,保证有足够多的水汽供应凝结,因此微风晴朗的秋冬夜晚利于霜的生成,A符合题意;阴雨天气时云层较厚,夜晚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强,近地面不易冷却,不利于霜的形成,排除B;风速过大时由于湍流太强,使贴地空气与上层较暖的空气发生强烈混合,导致贴地空气降温缓慢,不利于霜的形成,排除C、D。故选A。【9题详解】材料信息表明,霜冻灾害时并不一定会出现霜,水汽含量少而未结霜被称为“黑霜”,如果有足够水汽,凝结出霜就被称为“白霜”。黑霜是因水汽含量少而未结霜,人们看不见,人们疏于防范,但低温对农作物的危害明显,正确;白霜在水汽凝华之前,空气中水汽含量大于黑霜现象时,水汽的保温作用较强,因此白霜时的近地温度高于黑霜时的近地温度,对农作物的冻害弱一些,正确;白霜水汽凝华时释放出的潜热多,能减缓气温下降的速度,导致对农作物的冻害弱一些,正确;黑霜时未结霜,不存在消融时要吸收大量热量的现象,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霜是接近地层空气中的水汽,直接在地面或近地面的物体上凝华而成的。形成露和霜的气象条件是晴朗微风的夜晚。夜间晴朗有利于地面或地物迅速辐射冷却。微风可使辐射冷却在较厚的气层中充分进行,而且可使贴地空气得到更换,保证有足够多的水汽供应凝结。无风时可供凝结的水汽不多,风速过大时由于湍流太强,使贴地空气与上层较暖的空气发生强烈混合,导致贴地空气降温缓慢,均不利于露和霜的生成。除辐射冷却形成外,在冷平流以后或洼地上聚集冷空气时,都有利于其形成。因此在洼地与山谷中,产生霜的频率较大。在水边平地和森林地带,产生霜的频率较小。下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0.图中()A.断层形成时间早于地层B.形成的内力作用相同C岩层断裂之后相对下降D.受到挤压后隆起形成山地11.关于图中a、b、c、d四处说法正确的是()A.d处地貌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B.c处有河流流经,适宜建坝蓄水C.b处的岩石致密坚硬D.a地质构造具有良好储油气条件【答案】10.C11.D【解析】【10题详解】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出现断裂错位的岩层形成于断层之前,故断层形成时间晚于地层,A错;处为变质作用,处为岩浆活动,两者的内力作用不同,B错;处是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地貌,D错;根据图中断层两侧同一岩层的位置关系,可判断出岩层断裂之后相对下降,C对。故选C。【11题详解】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a处岩层向上拱起,地质构造是背斜构造,具有良好储油气条件,D对;b处的岩石是喷出岩,多气孔,C错;c处是断层构造,岩层不稳固,不适宜建坝蓄水,B错;d处为喀斯特地貌(有地下溶洞),属于流水侵蚀地貌,A错。故选D。【点睛】向斜槽部、断层处可找水、打井等;向斜岩层向槽部倾斜,利于地下水向槽部汇集,是良好的储水构造;断层处常出现地下水出露成泉。向斜槽部可采煤矿、背斜处可找油、气:向斜部分的地下储存着煤矿,因为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掉;背斜岩层向上拱起,油、气质量轻,分布于背斜顶部,背斜是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马尔马拉海是世界上最小的海,黑海渔业资源丰富。暖水性食肉鱼在马尔马拉海和黑海之间规律性洄游。下图示意马尔马拉海位置。12.从海一气相互作用角度分析马尔马拉海冬季降水多的原因是()A.冬季,海洋吸收太阳辐射,海水升温,将热量传导给大气B.冬季,海域面积小,陆地人类活动频繁,气温高,蒸发量大C.冬季,受西风带和锋面气旋控制,带来充足低纬度海洋水汽D冬季,气温低,水汽不易凝结,空气湿度大13.马尔马拉海与爱琴海之间存在密度流,洋流流向及主要成因匹配正确是()A.由马尔马拉海流向爱琴海——马尔马拉海有大量河流注入,密度小B.由马尔马拉海流向爱琴海——马尔马拉海夏季高温少雨,蒸发强,密度大C.由爱琴海流向马尔马拉海——爱琴海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密度小D.由爱琴海流向马尔马拉海——爱琴海与外海盐分交换密切,密度大14.暖水性食肉鱼从马尔马拉海洄游到黑海对应的季节为()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答案】12.C13.A14.B【解析】【12题详解】从海一气相互作用角度,即海水蒸发时会把大量水汽输送给大气;大气中的水汽在适当条件下凝结,并以降水的形式返回海洋。“冬季,海洋吸收太阳辐射,海水升温,将热量传导给大气”表达了海气间热量的传递方式,并不是冬季多雨的原因,A错误;海域面积小,受陆地影响气温高并非只是出现在冬季,也不是冬季降水多的主要原因,B错误;冬季气温低,水汽易凝结,D错误;当地为地中海气候向温带海洋性气候过渡区,冬季降水丰富是因为西风和锋面气旋,C正确。故选C。【13题详解】密度流流动规律为表层海水从密度小的洋面流向密度大的洋面。两处海区纬度、气候相似,在降水、蒸发等方面差异小,BC错误;马尔马拉海有多条河流注入,大量淡水注入稀释海水,密度小,表层海水的流向为由马尔马拉海流向爱琴海,A正确、D错误。故选A。【14题详解】马尔马拉海纬度偏低,水温偏高,鱼群在夏季洄游至黑海避暑,冬季洄游至马尔马拉海越冬,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海水盐度主要受气候、径流、洋流、融(结)冰、海域封闭程度等因素影响。气候:外海和大洋盐度主要受降水与蒸发影响,降水大于蒸发,盐度降低,反之升高。径流:近海受河川径流影响,河流入海口处盐度低;洋流:暖流经过的海区比同纬度盐度高,寒流经过的海区比同纬度低;融(结)冰:高纬度海区结冰时期盐度升高,融冰时期盐度降低;海域封闭程度:受外海影响程度大小。某地理兴趣小组在图2所示区域(Q处山顶有冰川)进行了热力环流探究活动。图2示意图1中M地的风力发电机构造,其尾舵能随风调向,以使风力发电机的受风面正对风吹来的方向。在某晴朗的夜晚,某同学发现M地风力发电机的尾舵指向正常,但桨叶转动速度较慢。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5.通过该同学的发现,可以判断当日来自该区域外的风为()A.较强的偏北风B.较弱的偏南风C.较强的偏西风D.较弱的偏东风16.若Q处冰川面积扩大,湖泊周围人口数量增加且图示区域不受外界风干扰,则与原状况相比M地风力发电机桨叶的运转速度()A.白天减小,夜晚增大B.白天增大,夜晚减小C.白天和夜晚均增大D.白天和夜晚均减小【答案】15.B16.A【解析】【15题详解】晴朗的夜晚,有冰川的山顶气温较低,湖泊处气温较高,两地之间因热力性质差异在近地面形成山风,如右图所示。风从山顶吹向山谷,结合图中指向标可知为偏北风。由于此时M地风力发电机桨叶转动速度较慢,则来自该区域外的风风向应与山风风向相反,对山风具有一定削弱作用,应为较弱的偏南风,B正确;若外界风速较大,则会导致风力发电机的尾舵指向不稳定,AC错误;偏东风会使尾舵指向发生偏转,D错误。故选B。【16题详解】若Q处冰川面积扩大,湖泊周围人口数量增加(提示:人为释放热量增加,导致湖泊附近的温度升高),且图示区域不受外界风的干扰,则会导致白天山顶与湖泊附近的温差减小,谷风被削弱,M地风力发电机桨叶的转动速度减小,夜晚山顶与湖泊附近的温差增大,山风增强,M地风力发电机桨叶的转动速度增大,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山谷风的成因主要为昼夜交替过程中山坡-山谷和山地-平原间的气温差。气温差带来了近地面大气的密度和气压差,气压梯度力推动气流由高压(低温)区域向低压(高温)区域运动。此外夜间下坡风和山风的运动也受到重力和摩擦力的影响。二、综合题(四大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香蕉是东南亚重要的多年生热带经济作物,一般一年开花结果一次,挂果期对水热要求较高,高温高湿条件有利于提高香蕉的质量和产量。下图是东南亚M山地地形剖面略图。传统条件下,M山地香蕉生产受制于降水条件,分布范围和挂果时间均明显受限。(1)根据降水时空特点,推测M山地传统条件下香蕉种植的坡向及挂果季节。(2)与西南坡相比,说明M山地东北坡夏季光照更加丰富的原因。【答案】(1)西南坡降水丰富(东北坡全年少雨),香蕉应种植在西南坡;西南坡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少雨),香蕉应选择夏季挂果。(2)太阳直射点位于M地北侧,东北坡光照强度大(属于阳坡);东北坡位于夏季风背风坡,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日出、日落方位偏北,东北坡日照时间长。【解析】【分析】本题以东南亚某地香蕉为材料,涉及影响降水的因素、太阳辐射及其影响因素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传统条件下,西南坡受到来自印度洋夏季的暖湿气流的影响,为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量较大;而东北坡为夏季风背风坡,降水量较少,因此香蕉主要种植在西南坡,而冬季受东北信风的影响,降水少,香蕉喜高温高湿,因此选择在夏季挂果。【小问2详解】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夏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特别是在夏至日前后一段时间,太阳位于15.8N以北地区,因此东北坡位于光照强烈的阳坡;且受到山脉的阻挡,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影响较小,位于夏季风背风坡,降水较少,因此云层较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多;太阳日出和日落都偏北,东北坡的光照时间长。18.读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判断甲地气候类型并分析其成因。(2)说出乙地冬夏季盛行风向并分析成因及对降水的影响。(3)分析丙地夏季时盛行海陆风及风速较大的原因。【答案】(1)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成因: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东澳大利亚暖流具有增温增湿作用。(2)冬季:东南风;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东南信风带北移控制该地;从澳大利亚内陆吹来的东南风相对干燥。夏季:西北风;此时北半球的东北信风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移而南移,越过赤道偏转成为西北风;来自海洋的西北风比较湿润。(3)夏季时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晴天多,海陆温差大,盛行海陆风;濒临海洋,下垫面阻力小;大陆内部热带沙漠气候分布面积广,进一步加大温差,增大风速。【解析】【分析】本题以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气候类型的判读、成因以及气压带风带的移动等相关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小问1详解】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甲处位于澳大利亚的东北部,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因为该地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降水丰富;并且东澳大利亚暖流流经,具有增温增湿作用。【小问2详解】乙地位热带草原气候,冬季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东南信风带北移控制该地,吹东南风,东南风从澳大利亚内陆吹来,相对干燥,为当地的干季。夏季,北半球的东北信风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移而南移,越过赤道偏转成为西北风,西北风从海洋吹来,比较湿润,为当地的湿季。【小问3详解】丙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时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晴天多,海陆温差大,盛行海陆风。丙地濒临海洋,下垫面阻力小;大陆内部热带沙漠气候分布面积广,升温快,和海洋进一步加大温差,气压差大,增大风速。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阿塔卡马沙漠位于南美洲的西岸,被称为世界的“旱极”。该沙漠主要由海岸山脉、中央山谷和安第斯山脉三个地形单元组成。中央山谷是个狭长的纵向谷地,平均宽度仅30千米,内部广泛分布着相对高差为100300米的低山。中央山谷内沉积有较厚的松散沉积物,并分布有规模较大的质地坚硬的盐壳,主要形成戈壁和平沙地等荒漠景观,但沙丘分布极少。下图示意阿塔卡马沙漠位置及其地形剖面。(1)分别简述阿塔卡马沙漠中的海岸山脉和中央山谷形成的地质作用。(2)从大气运动角度,简析阿塔卡马沙漠降水稀少的可能原因。(3)推测中央山谷边缘及内部都没有成片大面积风成沙丘分布的原因。【答案】(1)受板块碰撞挤压作用,地壳断裂,上升的地区形成海岸山脉;下降的地区形成中央山谷。(2)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以下沉气流为主;东南信风来自内陆,且处于山地背风坡,空气中水汽含量极少;西部沿岸地区受寒流影响,空气下冷上暖,(造成逆温层)抑制了空气对流,不利于成雨。(3)谷地内部气候干旱,河流少流量小,沙物质来源少;地表被盐壳覆盖,减轻了风力侵蚀作用,进一步减少沙物质来源;边缘地势坡度大,多砾石沉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地形影响风力较弱。【解析】【分析】本题以阿塔卡马沙漠相关信息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板块运动、影响气候的因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等相关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地理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据材料可知,该沙漠主要由海岸山脉、中央山谷和安第斯山脉三个地形单元组成;读图可知,该地位于南美洲西岸,西临太平洋,受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的碰撞挤压作用,地壳发生断裂,两侧上升的地区形成海岸山脉、安第斯山脉;中间下降的地区形成中央山谷。【小问2详解】读图可知,阿塔卡马沙漠位于南纬20—30之间,大部分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南信风控制;该地区位于大陆西岸,东南信风从南美内陆吹来,水汽含量少,且该地位于山地背风坡,空气更为干燥,以下沉气流为主,难以形成降水;同时西部沿岸地区受秘鲁寒流影响,空气下冷上暖,形成逆温层,空气对流弱,亦难以形成降水。【小问3详解】结合前面分析,谷地内部气候干旱,河流少,流量小,泥沙物质来源少;据材料“中央山谷内沉积有较厚松散沉积物,并分布有规模较大的质地坚硬的盐壳”可知,谷地地表多被盐壳覆盖,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风力的侵蚀作用,进一步减少沙物质的产生;读地形剖面图可知,边缘为山地向谷地过渡带,坡度大,多砾石沉积等;谷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该地地形封闭,风力较弱等。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欧洲大陆的古冰盖开始消融,易北河在下游形成深切河谷。目前,易北河下游河谷已经成为北海近岸海域海底的水下峡谷,该处水下峡谷具备良好的沉积条件。图示意易北河流域的位置。(1)分析末次冰期晚期易北河下游深切河谷的形成过程。(2)与末次冰期相比,分析现今易北河流量的季节变化及成因。(3)推测易北河口的水下峡谷利于沉积的条件。【答案】(1)末次冰期晚期,随着气温升高,欧洲大陆古冰盖刚开始消融;由于当时海平面仍处于较低位置,河流下游落差大,流量大,流速快,侵蚀能力强,形成深切河谷。(2)末次冰期易北河的补给由雨水和冰雪融水组成;受冰雪融水补给的影响,河流春汛、夏汛明显;现今易北河以降水补给为主,(降水全年较均匀)流量的季节变化相对较小。(3)水下峡谷位居易北河入海口处,河流带来了丰富的沉积物;加上其地处浅海大陆架,水浅浪小,泥沙容易持续沉积。【解析】【分析】本大题以欧洲易北河下游河谷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河流侵蚀地貌、河流水文特征、河流堆积地貌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深切河谷是由流水下切侵蚀作用形成的,流水下切侵蚀的强弱与流量、流速有关,说明当时易北河流量大、流速快。末次冰期晚期,随着气温升高,欧洲大陆古冰盖刚开始消融,易北河流量加大;此时气温仍较低,两极及高纬高山地区冰川储量仍较大,当时海平面仍处于较低位置,使得河流下游落差大,流量大,流速快,侵蚀能力强,形成深切河谷。【小问2详解】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与河流补给形式有关,因此本小题主要从易北河的补给类型进行分析。末次冰期,冰川开始消融,易北河的补给由雨水和冰雪融水组成;受冰雪融水补给的影响,河流春汛、夏汛明显;现今冰川已消退,易北河以降水补给为主,(易北河流域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降水全年较均匀,)流量的季节变化相对较小。【小问3详解】流水沉积是指流水搬运的物质,遇到障碍或者流速减慢,搬运能力减弱,物质逐渐沉积。利于沉积的条件主要从物源、流速、沉积环境稳定等角度进行分析。水下峡谷位居易北河入海口处,易北河从陆地带来了丰富的沉积物;水下峡谷地处浅海大陆架,水浅浪小,流速减慢,利于物质沉积;因水浅浪小,不易受风浪、海浪的侵蚀,泥沙容易持续沉积。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