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秋期高中三年级期中质量评估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在仰韶文化早期遗址中,住所和贮藏坑大多是分立的,用于存放东西的灰坑处于住所之外;而在后期,
贮藏室往往置于卧室的内侧或下方,得到严密的保护。这一变化体现了
A.天下为公B.父权至上C.货力为己D.宗法形成
2.王国维指出:自殷以前,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周)逮克殷践奄,
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
于此。王国维意在说明,西周通过“新建”诸国()
A.落实了宗法制的原则B.强化了统治者的权威
C.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D.扩大了国家疆域范围
3.孔子担任鲁国司寇期间,曾有一对父子因为讼争请他裁判。孔子将父子关在同一个监狱里,但三个月未
做任何判决。最后,父亲主动提出终止诉讼,孔子于是将父子一并释放。孔子对此解释说:“不教以孝而
听其狱,是杀不辜。”上述记载所体现的思想是()
A.德主刑辅B.民贵君轻C.敬天保民D.隆礼重法
4.某学者认为,“中国宰相制度,代不相同,然相因而变,有其趋势,亦有其法则。……法则维何?君主
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是也。”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秦朝设监御史纠察朝廷百官B.东汉初年三公权力日益强化
C.汉武帝时尚书令的作用开始提升D.魏晋南北朝时期三省制走向成熟
5.《礼记正义》中说:“投壶者,主人与客燕饮,讲论才艺之礼也。”如图所示为南阳汉画像石中的《投
壶图》,图中主宾两人对坐投壶,旁有侍者三人,形象地再现了文献中汉代宴饮必“雅歌投壶”的记载。
由此可知,汉代《投壶图》体现出()
A.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B.国家礼仪与地方特色的融合
C.儒学追求与世俗享乐的交汇D.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杂糅
6.汉末名士的清议之风,评论时政、臧否人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乡间舆论和仕途进退。“取士不由于
第1页/共8页
乡党,考行不本于阀阅;多助者为贤才,寡助者为不肖;序爵听无证之论,班禄采方国之谣”。据此可知
汉末()
A.清议之风改善了政治环境B.仕途进退取决于门第族望
C.舆论扩张引发了察举危机D.评论时政体现了民主色彩
7.史书中会有散见于不同篇目但现象类似的记载,研究这些类似的现象并得出历史结论,是历史研究的常用
方法。观察下表,据此得出对应的历史结论,最吻合的一项是()
记载内容出处
“收宗族及宾客、家兵数百人”《三国志魏志任峻传》
“宗族,部曲三千余家……万三千余口”《三国志魏志李典传》
“聚少年及宗族数千家,共坚壁以御寇”《三国志魏志许楮传》
A.战争频繁导致兵屯发达B.豪族拥兵威胁中央集权
C.人身依附情形较为普遍D.封建生产关系急剧发展
8.曹魏将东汉末年州牧制度固定化,州刺史(州牧)正式成为管辖地方的行政官。并且自曹魏开始,州刺史
多带将军号,“任重者为使持节都督,轻者为持节”。不带将军号的刺史称为“单车刺史”。曹魏的这一做
法()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监察B.助长了地方割据的趋势
C.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D.推动了短暂统一的出现
9.北魏农书《齐民要术》中记载了大量“相牛”技法,时人通过观察牛的眼、角、鼻、毛、耳、头、尾、
膝、口、蹄部位的大小、形状,来判断一头牛适合耕作还是运输。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耕作方式发生重大变革B.精耕细作农业不断发展
C.运输的动力以牛力为主D.少数民族养牛业很发达
10.《唐律疏议名律例》中对于涉外的法律有如下规定:“诸化外人(外国侨民),同类自相犯者,各依
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本国)法律论。”这一规定反映唐朝()
A.司法管理制度混乱B.法律礼法色彩浓厚
C.治权和外俗的兼顾D.社会风气开放包容
11.北宋时期,可考的87位参知政事的平均任期只有30个月,其中任职时间最长的为9年5个月,任职
时间最短的只有1个月。这一现象表明
A.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不断加剧B.官僚机构行政效率显著提升
第2页/共8页
C.中枢运行机制存在严重缺陷D.通过人事任免皇权得到加强
12.晚明时期,一批颇具影响力的民间社团在江南地区竞相兴起,成为反映当时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由
表中信息可见当时
名称地点描述
匡社苏州王夫之与友人立志匡时救世
复社吴江黄宗羲等人訾毁时政,裁量公卿
岭南会馆苏州广州商人联乡谊,保商务,谋公益
讲学会无锡东椿书院组织学面向大众,讲求实学
A.文化政策开明
B.经世致用思潮兴起
C.君主专制放松
D.商人政治地位提高
13.有学者指出,明清时期,农具较少改进,有所创新的多是适应个体农户小规模经营的细小农具。元代,王
祯在《农书》中早有记载的一些大型高效农具十分罕见,失去两汉或唐宋那种新器迭出的蓬勃发展气
象。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工商业发展的冲击B.精耕细作不被重视
C.自耕农经济占主导地位D.劳动力的密集投入
14.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内外洋面海匪活动十分猖獗,官方采取多种措施,但收效甚微。基于疏防责
任和被惩办的各种压力,福建和广东的一些文武官员开始与英军尝试合作。材料表明()
A.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B.部分官员的海洋主权意识淡薄
C.清水师尝试国际化合作D.政府权力下移与地方势力崛起
15.1864年,清政府在浙江湖州府实行垦户缴纳官租三年,垦熟后的土地八成归垦户所有,两成归政府的
办法。在安徽广德州,地方当局曾派人清丈土地,将无主认领的荒地以每亩制钱600文的价格卖给“客
民”为业。这些做法
A.旨在恢复战后统治秩序B.说明清廷维护农民的利益
C.加速了自然经济的瓦解D.提高了农业生产力的水平
16.有学者在研究晚清困局原因时指出:国际形势演变,甲午战争失败,清廷内部派系之争,但根本点则
是因为中国此前三十年所谓“自强运动”实际上并没有获得预期效果。该学者意在表明
第3页/共8页
A.洋务运动失败的必然性B.晚清政局变化的突发性
C.国家出路探索的复杂性D.西方列强侵略的破坏性
17.中国人的“边疆”概念原来泛指“蛮荒之地”。近代以来,“边疆”的语境发生了质的变化,转换成了
另一种价值预设,即指的是有明确边界的、在国家领土之内的边疆。“边疆”概念的变化折射出()
A.中国疆域范围的扩大B.近代外交理念的成熟
C.边疆民族政策的调整D.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
18.恩格斯曾就近代中国某一场战争评论道:“在中国进行的战争给古老的中国以致命的打击。闭关自守已
经不可能了,即使是为了军事防御目的,也必须铺设铁路,使用蒸汽机和电力及创办大工业”。这场战争后
()
A.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
C.民族工业迎来短暂春天D.各阶层纷纷救亡图存
19.知识分子是民族的大脑,揭示民族的使命是他们的使命。“公车之人散而归乡里者,亦渐知天下之大
局,各省蒙昧启辟,实起点于斯举。”据此可知此举()
A.拉开了改革变法的序幕B.扩大了维新派阶级基础
C.推动了民族意识的觉醒D.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20.义和团运动时期,御史赵炳麟在一份奏折中写道:“今外夷怨毒人民已深,切骨刺心,一旦思逞,歼
其公时,败其战兵,势得而气锐自道(光)咸(丰)数十年来,未有如今朝之痛快者也。”这表明义和团
运动
A.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
B.迎合了多数民众的社会心理
C.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巨大进步
D.继承了太平天国的反封建精神
21.孙中山早年借助汤武革命宣传“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在反清起义中同盟会发布的《招降满洲将士布
告》中呼吁汉族官僚,“我辈皆中国人也”“论情谊则为兄弟,论地位则为仇雠,论心事则同是受满洲政
府之压制”。此举
A.混淆了民权革命与王朝更迭B.潜伏着民主革命失败的危机
C.凸显了中国主要矛盾的变化D.有利于民族国家意识的发展
22.从大形势讲,武人登上历史舞台,一方面是乱治交替的中国政治周期中,乱世的难免之局,另一方
面,也是自晚清以来,学习西方,尤其是学习日本和德国,提倡尚武精神,大力推行军事现代化的必然结
果。该时期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各种因素不断成长B.抗日救亡运动在民间的蓬勃开展
第4页/共8页
C.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D.中共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23.民国初年,国内各地度量衡各异,北洋政府完全照搬万国公制,提出度量衡改革方案,终未能实施。
1914年,在农商总长张謇主持下,提出改革过渡期“旧制与通制并行”的折中方案,以北京率先试点推
行,取得了一定效果。这一时期北洋政府的度量衡改革旨在()
A.调和新旧经济体制的冲突B.建立全国统一的经济秩序
C.消除军阀割据的经济基础D.促进民族工业的快速发展
24.1919年3月,李大钊、蔡元培等人成立了北京工读互助团,帮助北京的青年通过半工半读的方式达到
教育和职业合一的理想。五四前夕,诸多知识青年通过学校、工厂、报刊、社团等多种平台聚集在一起,
传播信息,交流思想。这些现象()
A.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深入与发展B.为中共的成立提供了实践基础
C.直接促成了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D.说明民主和科学思想蔚然成风
25.1922年5月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宣言
说:“我们目前的敌人是很多的,国际帝国主义和本国的军阀也是我们的敌人”,并把“铲除武人政治和
国际资本帝国主义的压迫”列为纲领的第一条。大会的这一宣言
A.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B.强调保持无产阶级的独立性
C.尝试探索中国革命性质任务D.贯彻了中共一大的革命纲领
26.如图是1933年和1938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主要成分比例情况。这一变化
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开展B.促成了国共两党的合作
C.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表明了中共从幼稚到成熟
27.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军政部长何应钦曾讲:“自第二期抗战后,游击战重于正规战,但担负游击战之
主要部队,仍为开入沦陷区之正规军,并非依赖民众组合之游击队。”该言论表明这时期国民党
A.承认了共产党敌后抗战的作用B.已经意识到游击战地位的重要性
C.意欲分化瓦解共产党军事力最D.在传统军事思想下做出局部调整
28.20世纪50年代末,随着上海自由市场的开放,河南新郑的红枣、宁波的黄橙等断档多时的商品,又在
上海市场和顾客见面了,由于货畅其流,收购价格合理,农民的生产劲头愈来愈大。据材料可知,当时
第5页/共8页
A.市场经济调动了农民积极性B.试图打破计划经济体制束缚
C.人民公社不利于农业的发展D.国家对市场作用的初步探索
29.中共中央经过一年多的研讨提出了宪法草案初稿,于1954年3月提交宪法委员后讨论通过。之后在全
国组织各方面代表进行2个多月的讨论,根据讨论意见修改并于6月14日公布,交全国人民讨论。然后
宪法委员会原草案再次进行修改,最后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由此可见1954年宪法
A.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B.制定过程具有严肃性和人民性
C.规定了国家性质和基本政治制度D.规定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
30.可口可乐是改革开放之初中外合资企业的晴雨表。1981年,可口可乐在北京投产,从外销逐渐转为内
销。1986年,可口可乐想在上海独资建设浓缩汁厂,但中国尚不允许外资独资,后经过中美双方协商,中
美各控股50%,组成第一个中美合资企业。这主要反映当时()
A.中国民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B.对外开放扩大离不开对内体制改革
C.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D.政企职责不分弊端得到解决
二、非选择题
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纵观历史,中国古代乡村治理模式的演变可分为三个阶段:秦朝建立后,在全国推行郡县
制,在县以下设若干乡、亭。乡、亭以下设里,“乡”和“里”成为中国乡村制度里最为重要的两级组
织。乡官主要由官派产生,附以民间推选,并享有俸禄品秩。由此,中央王朝体系几乎将权力的触角延伸
到最基层的乡村。隋唐以来,“乡”的功能逐渐弱化,但乡村的治理依然受地方政府控制,同时依赖乡
绅。士绅受官府委托,是国家权力在乡村地区的延伸,同时又熟悉当地的风土人情,可以作为老百姓的代
言人。官僚与绅士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精英人物,在古代乡村治理过程中,既有协作又有冲突,分别
担当了不同的角色。北宋至清末,这一时期,为巩固皇权在乡村的统治基础,“县”以下实行保甲制度,
基于族权庞大的宗族组织,建立以士绅为纽带的乡村自治体系,这一阶段的乡村治理基本以乡绅为主。
——摘编自朱亮《中国古代乡村治理模式演变及其特点》
材料二西方的自治是相对于他治而言的,即自己治理自己。这一自治观念传入中国,本土化为中国
的乡绅治理。乡绅治理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自治,因为治理的主体是乡绅,而治理的对象则是包括乡绅在内
的基层群众。这种自治观念不仅忽略了民主权利的内核,而且突出了其工具性的价值。清政府利用自治作
为防止民众进一步“滋事”的幌子。在工具性“自治”观念大行其道的同时,强调民主权利的自治呼声也
不乏少数……但被予以贯彻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运动,从实践层面推动了“自治”观念的中国化,
即在外部力量的引导下,发挥基层群众的主体性作用,以实现基层社会的有效治理。
——摘编自刘凤雪《近代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结构的变迁与“自治”观念的中国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发展演变,并分析乡绅治理的意义。
第6页/共8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近代中国的基层自治。
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晚晴的改革变法从浅层次到深层次、低层次到高层次,再到全面系统的展开,沿着“更法”
(整顿旧法,革除弊政)到“借法”(效法西方,变),再到“变成法”(变革陈旧的法令制度),直到“改
中法为西法”(改弦更张,建立新制度、新国家)的轨迹向前推进。封建专制制度的堤坝逐渐动摇溃决,
洋务运动动摇了根基,戊戌变法打开了缺口,清末新政和立宪运动与民主革命汇合,这个堤坝也就彻底崩
溃。
——摘编自徐松荣《晚晴改革:从“借法”到“变法”》
材料二原始工业化具有自下而上的特点,主要扎根于广大农村。在新中国成立前的一百多年时间
里,中国从洋务运动一直到民国时期的工业化实践始终遵循着自上而下的改革,缺少原始工业化阶段。只
有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才开始了自下而上的改革,尤其是毛泽东提出了乡村工业化的战略思想,成为中
国原始工业化的火种。1978年以后,政府对商品经济的重视和市场化改革导向激发了国内市场活力,成功
实现了以乡镇企业浪潮为标志的原始工业化阶段。……这些乡镇企业由未受教育的农民构成、组织、管
理,也正是这样一些农民在20世纪末亲手点燃了中国的工业革命。
——摘编自文一《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晴近代化探索的总体特点。
(2)根据材料二、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工业化快速推进的因素。
3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文化从广义而言,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但以狭义言之,
这主要指社会的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有其延续性,任何时代任何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不会是无本之木、无
源之水,必有其渊源和流衍;因此必有其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同时,任何时期任何一种文化现象又
是特定的自然、民族、政治、经济环境的产物,又随着自然、民族、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摘自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从上述材料中任意选取一个观点,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知识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
实准确,逻辑严密)
第7页/共8页
2023年秋期高中三年级期中质量评估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在仰韶文化早期遗址中,住所和贮藏坑大多是分立的,用于存放东西的灰坑处于住所之外;而在后期,
贮藏室往往置于卧室的内侧或下方,得到严密的保护。这一变化体现了
A.天下为公B.父权至上C.货力为己D.宗法形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知,在仰韶文化时期,贮藏物品之地由住所之外变为卧室内侧或下方,得到相对严密的
保护,这一变化说明私有财产出现。“货力为己”强调“私有”,与材料相符,C项正确;选项中,A项强
调“为公”,排除;材料未涉及“父权”与“宗法”,排除B、D项。故选C项。
2.王国维指出:自殷以前,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周)逮克殷践奄,
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
于此。王国维意在说明,西周通过“新建”诸国()
A.落实了宗法制的原则B.强化了统治者的权威
C.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D.扩大了国家疆域范围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西周“天子”与“诸侯”的关系,在盟主与盟员的关系基础上,增加了一项君臣
关系,这体现了统治者权威的强化,B项正确;宗法制原则和疆域变化并非王国维本段叙述的主旨,排除
A、D项;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排除C项。故选B项。
3.孔子担任鲁国司寇期间,曾有一对父子因为讼争请他裁判。孔子将父子关在同一个监狱里,但三个月未
做任何判决。最后,父亲主动提出终止诉讼,孔子于是将父子一并释放。孔子对此解释说:“不教以孝而
听其狱,是杀不辜。”上述记载所体现的思想是()
A.德主刑辅B.民贵君轻C.敬天保民D.隆礼重法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春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不教以孝而听其狱,是杀不辜”可知,孔子认为在处理父子诉讼
时,应该先教导他们孝道,而不是直接审判,这体现了孔子德主刑辅的思想,A项正确;民贵君轻是孟子
的思想,排除B项;敬天保民思想认为“上天”只把统治人间的“天命”交给那些有“德”者,一旦统治
第1页/共18页
者“失德”,也就会失去上天的庇护,新的有德者即可以应运而生,取而代之,作为君临天下的统治者应
该“以德配天”,材料没有体现敬天保民,排除C项;隆礼重法是荀子的思想,排除D项。故选A项。
4.某学者认为,“中国宰相制度,代不相同,然相因而变,有其趋势,亦有其法则。……法则维何?君主
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是也。”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秦朝设监御史纠察朝廷百官B.东汉初年三公权力日益强化
C.汉武帝时尚书令的作用开始提升D.魏晋南北朝时期三省制走向成熟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本题材料“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是也。”并结合所学知
识可知材料的大意是中国古代的宰相制度,虽然各个朝代不同,但是相权不断削弱,直至消失。汉武帝时
期,尚书令的作用开始提升,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与材料所述相权削弱趋势相符,可以印证材料观
点,C项正确;秦朝设监御史纠察朝廷百官,是为了加强对朝廷百官的监督与控制,与宰相制度无关,排
除A项;东汉初年三公权力日益强化,与材料中“相权不断削弱”的观点不符,排除B项;魏晋南北朝时
期,三省制走向成熟,是相权不断削弱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
5.《礼记正义》中说:“投壶者,主人与客燕饮,讲论才艺之礼也。”如图所示为南阳汉画像石中的《投
壶图》,图中主宾两人对坐投壶,旁有侍者三人,形象地再现了文献中汉代宴饮必“雅歌投壶”的记载。
由此可知,汉代《投壶图》体现出()
A.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B.国家礼仪与地方特色的融合
C.儒学追求与世俗享乐的交汇D.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杂糅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展示的《投壶图》中,人物形象生动,具有象征色彩,而且其内容与文献资料可以相互印
证,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地方特色和浪漫主义特征,排除B、D项;“世俗享
乐”与材料信息明显不符,排除C项。故选A项。
第2页/共18页
6.汉末名士的清议之风,评论时政、臧否人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乡间舆论和仕途进退。“取士不由于
乡党,考行不本于阀阅;多助者为贤才,寡助者为不肖;序爵听无证之论,班禄采方国之谣”。据此可知
汉末()
A.清议之风改善了政治环境B.仕途进退取决于门第族望
C.舆论扩张引发了察举危机D.评论时政体现了民主色彩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汉末名士的清议之风,评论时政、臧否人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乡间舆论和仕途进退。”
可得出社会舆论严重影响到了察举的评判标准,因此使察举出现危机,C项正确;清议之风不利于改善政
治环境,排除A项;“取决”的说法太绝对,排除B项;古代并没有民主色彩,排除D项。故选C项。
7.史书中会有散见于不同篇目但现象类似的记载,研究这些类似的现象并得出历史结论,是历史研究的常用
方法。观察下表,据此得出对应的历史结论,最吻合的一项是()
记载内容出处
“收宗族及宾客、家兵数百人”《三国志魏志任峻传》
“宗族,部曲三千余家……万三千余口”《三国志魏志李典传》
“聚少年及宗族数千家,共坚壁以御寇”《三国志魏志许楮传》
A.战争频繁导致兵屯发达B.豪族拥兵威胁中央集权
C.人身依附情形较为普遍D.封建生产关系急剧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未南逃的大地主多筑堡自守,聚族而居,拥有很多的依附农民
及一定的武装力量,体现了当时人身依附情形较为普遍,C项正确;材料内容并不涉及兵屯,排除A项;
材料强调当时人身依附情形较为普遍,未体现豪族拥兵威胁中央集权,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封建生产关
系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
8.曹魏将东汉末年州牧制度固定化,州刺史(州牧)正式成为管辖地方的行政官。并且自曹魏开始,州刺史
多带将军号,“任重者为使持节都督,轻者为持节”。不带将军号的刺史称为“单车刺史”。曹魏的这一做
法()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监察B.助长了地方割据的趋势
第3页/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