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二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
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全民阅读绝不是可有可无的文化事件或文化现象,它关系到民族复兴目标能否实现。世界经验表明,
国民读书率的高低,对国家与民族的兴衰成败具有巨大的影响。推进全民阅读、提高全民素质,是实现国
家繁荣富强的重要之举,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阅读传统是中华文明的基因。中华民族是世界.上热爱读书的民族之一,《论语》开篇:“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第一句就是劝学,《论语》提到“学习”
的内容有近50次,并将“学习之乐”先于“交友之乐、君子之乐”摆在第一位,可见将学习的重要性置
于何等重要程度,这也是孔子讲学的根本目的。中国历代圣人先贤无一不提倡读书。荀子“吾尝终日而思
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朱熹“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成功之路也”。这些哲人先
贤的至理名言凝聚成民族的共识,形成中华民族的学习传统。
阅读是民族素质提高的基础路径。推广全民阅读,我们要弘扬中华民族好学善学的传统,并博采众长、
广泛学习各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包括阅读与学习经验。日本作家斋藤孝在《阅读的力量》中指出:“读书
不仅是兴趣、爱好、方法,更应该是一种能力。读书的能力可以转化为改变思维、提升交际、个人‘进化’
的能力。”通过阅读,可以传承文明、博古通今;通过阅读,可以思考问题、破解难题;通过阅读,可以提升创
造力和文化品位,而这些,都需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向全国范围进行推动才最为高效。德国政府出台政
策向终身学习者提供奖金以鼓励读书。新加坡政府推行面向全国的终身学习运动,设立终身学习奖学金。
只有以读书为基础和基本方式,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向世界各民族孜孜不倦地学习,中华民族才能
持续兴旺发展,复兴伟业才能实现。
阅读是人民精神富足的标志。中华民族的复兴是以每个人的素质提高和幸福感、获得感的提升为标志
的。我们提出“读书为荣”“读书为乐”“读书为用”,这些都是幸福感的重要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
提倡多读书,建设书香社会,不断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就能更加
厚重深邃。”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国家图书馆老专家回信时强调:“希望国图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弘扬
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服务方式,推动全民阅读,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再
立新功。”今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深入推进全民阅读”,这是“全民阅读”连续九次写
进政府工作报告。从“提倡”到“深入推进”,提法的转变标志着中国全民阅读事业进入新阶段。国家之
所以重视阅读,正是由于阅读是文明传承与民族复兴的基本工程。
我们国家高度重视阅读对于文化和文明的传承,只有如此才能提高国民素质,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也只有如此,我们的民族才能长久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摘编自王京生《全民阅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材料二:
(摘自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二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
材料三:
书籍是精神世界的入口。通过阅读,人们能获得知识、锻炼思维、开阔眼界,还能润泽心灵、涵养品
格、塑造精神。“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
在城市书房、社区图书馆、公园书苑等场所,人们可以选择喜爱的书籍,沉浸在书海中感受文化之美。公共
阅读空间分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既为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的读者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服务,也让城市
氤氲浓浓书香。
近年来,各地创新探索,打造了一批有特色、有品质、有温度的阅读场所。云南昆明五华区城市书房
充分融入西南联大历史展览、翠湖文化地图等文化元素,构建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阅读空间;山东临沂琅琊园
城市书房则将书房与园林景色有机结合,提升市民阅读体验;浙江乐清清和书苑利用建筑本身特点,为读者
打造出可同时观山、看水、读书的文化场所。这启示我们,立足本地特点,贴近群众需求,才能让公共文
化服务惠及更多人,有效提升群众的获得感。
在读者需求日益呈现个性化、多样化的背景下,公共阅读空间只有创新服务举措,提升服务效能,才能
更好满足不同群体的阅读期待。一方面,整合阅读资源,有助于提高公共阅读空间使用的效率,为读者提
供更加充沛的文化供给。比如,深圳一些城区的图书馆通过搭建总分馆体系,推进公共图书馆与中小学图
书馆资源共享,提升了图书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依托数字技术,在管理、运营等方面锐意改革,打
破阅读的时空界限,让“随处可读”成为寻常事。比如,北京通过加强智慧图书馆建设,普及数字化阅读
方式,丰富了读者的阅读场景,为居民阅读创造便利。多想办法优供给,多出实招优服务,就能吸引更多
人爱上阅读、习惯阅读。
最是书香能致远。从记载着城市故事的“读书亭”,到社区的“最美书店”,再到“小而美”的城市公
共阅读空间,阅读场域即便再小也能萦绕一抹书香,打开更大的精神世界。打造更多阅读空间,让更多人
爱上读书,读有所得、读有所乐,一个全民阅读的书香社会正渐行渐近。
(摘编自人民日报《让城市氤氳浓浓书香》)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和材料三都从政策层面谈及了推进全民阅读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性,并从不同角度
给出建议。
B.材料一借用孔子、荀子、朱熹几位先贤提倡读书的名言,旨在论证中华民族自古便是热爱阅读的民族之
一。
C.各地对阅读场所进行了创新探索,只要融入本地文化元素,就能构建特色鲜明的阅读空间,从而提升群
众的获得感。
D.公共图书馆属于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满足了不同群体的阅读需求,这与王佐良在《上图书馆》中表达的
观点一致。
2.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满足居民对阅读活动的需求,相关部门推出了精彩纷呈的全民阅读品牌活动,真正实现了全民参与。
B.全民阅读品牌活动的参与度与知晓率有关,可见加大宣传力度才能提高全民阅读品牌活动的参与度。
C.在参与调查的公共阅读服务设施中,公共图书馆拥有最高的使用率和满意度,是市民们喜爱的阅读场所。
D.全民阅读品牌活动种类日益丰富,公共阅读服务设施不断健全完善,这有助于深入推进全民阅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德国和新加坡政府都以提供奖金的方式,鼓励市民终身学习,这对我国推广全民阅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
义。
B.从“提倡”到“深入推进”的提法转变,是我国全民阅读事业进入新阶段的标志,体现了国家对阅读的
高度重视。
C.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普及让读者“随处可读”,提升了公共阅读空间的服务效能,反映出人们的阅读方式
已然转变。
D.城市打造更多“小”公共阅读空间,打开了更多人“大”的精神世界,这对提高国民阅读素养意义深远。
4.如何更好地建设城市公共阅读空间?请结合材料三概括分析。(4分)
5.在论证方法的运用上,材料一与材料三各有侧重。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宿州涉故台龙柘树记
贾平凹
淮北平原少树,数百之地,所见参天巨木绝无,细致弱冠虽有生长,变不成林,又多为泡桐,质地松
软,数尺之高便枝丫横生。所以人家住户多以水泥杆代椽,苫其茅草,仅仅檐头覆瓦,称之“瓦镶面”。
门窗最贵,框窄如细条,新婚嫁娶,扇面上双喜大若小斗,框上对联则笔画了了,字小似大杏。唯有太阳
和铁轨,黎明里从地平线上同时出发,一个经天运行,一个地间划一,是最为壮观的景物。
宿州文友耿春海常来信邀我去游。信上谈及少树之事,他说:淮北古时多有森林,地壳变化,木入地演
变为碳,如今淮北大煤矿便是其证。当时想,此证似应有理,又似乎无理,笑笑置之,终未去。
甲子年三月,往东南行,途经宿州拜会耿友,又提及此事,他终不服,同我骑车信游乡间,所到之处
仍是无粗木古树。日近黄昏,行至州南四十余里,一老翁说:有,在涉故台。涉故台为何物?回答是陈涉演
武练兵之处。
陈涉的故事,少时在《史记》里读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起义者,天地间的堂堂英雄。大泽乡
竟在宿州,令我十分惊喜,想是如此故迹,必是殿阁巍峨,楼榭壮丽,林荫覆盖,鸣鸟上下。耿友连连遗憾
身在宿州竟一直未来造访。我更暗暗后悔,不该妄下断言,认定淮北无巨木。遂驱车前往,果然有一土台,
台上有一阁楼,楼前有一树木。
树则粗四推,长三丈,根扎台坡,顺坡而曲,上有十二爪枝。这树若在字里,是个小字;若在官里,是
个七品;若在人里,是个侏儒。如此无粗无长无直无用之材料,何以称作古木,更何以配站英雄陈涉起义之
地呢?两人都觉失望,耿友更是脸面无光,叹淮北确实少苍古之木啊!
上得台去,一片乱石破瓦,中有一楼,两层高的模样,檐同墙齐,檐角欲坠,壁裂纵横。下有一门,
上圆下方,门上三窗,亦上圆下方,怕是人入内有生命危险,全然用泥巴糊了。绕楼一匝,荒草埋了屋基
三层砖石,湿湿虫乱如蚂蚁,楼上有顶无脊,瓦一半酥散,土石壅平,长满茅草,全枯干了,秀着白穗。砖
墙面上,缀满了苔藓,春草浅发,苔斑白里泛绿。再往后,忽见荒草乱石之中,有几块断碑,字迹剥脱,
勉强辨认,无一字记载陈涉之功绩,唯有“创之者不知何时,成之者不知何人”字样。不觉添了几分凄凉,
几分疑惑。
遥问田头耕种人:“这是涉故台吗?”
回答:“是涉故台,你们不见有那树吗?”
再问:“这树是什么树,能证明是涉故台?”
再回答:“怎么不能证明?这是龙柘树,千百年的古物了。”
又问:“你怎么知道是千百年的古物?”
又回答:“世世代代百姓都这么说的。”
耿友立即手舞足蹈起来,说:树不在高粗,古老才是真树,拉我重又看那树。树还是那么矮小,但毕竟
看出它不是一般树了。百姓称为龙柘,龙柘为何等木种,自不可知。但它不像泡桐那么松软,比松柏更要
坚硬,浑身疙疙瘩瘩,又尽是小坑,通身灰白,因人常爬上踏磨,踏磨处则呈赤红颜色,摸之,光腻如玻
璃,用石敲敲,叮叮价响,石头已经敲碎,虎口震麻,树上竟不留一点痕迹。两人大奇,盘脚树下久久观
看,猜测这原是荆条一类的品种长大的,又看出其形酷似一条拔地欲飞的龙。于是,写文章的人幻想就产
生了,断定这是一棵巨木古树,是一棵好树,一棵有价值的树。耿友自然得意,我也为之欢呼,声明这树
纠正了我的偏见。
耿友说:“这棵龙柘树,是不是陈涉当时种植的呢?”
我说:“我想,应该是陈涉植的。俗言讲:民于官是水,官于民是舟,水可以浮舟,水亦可以覆舟。当
年陈涉起兵于此,兵败于此,他在农民眼里是英雄,在官府的眼里是贼寇,封建王朝自然不会在此为他筑
庙立碑。但这演武练兵土台,天地却为其保留。这龙柘之木,原本或许是土台上一棵荆条,它生为小草,
却又不甘心为草,长成木本。试想,鲤鱼可化蛟龙,草为何不可成木?但这种草变为木,又是何等艰难,
它长成一指,不可能以年来计算,而是十年、百年。又正因为以十年、百年为年,它必是长得坚硬。陈涉
是要做天子的,但他却失败了,这树或许要长成参天栋梁的,但它却在风里雨里被摧残得遍身伤疤,形似
秃桩。你不是看见这树像-条龙吗?它不是一直在要拔地欲飞吗?但它毕竟未拔地飞去,它还长在这里,变
成了龙的化身,变成了树的化石,变成了化石般的树吗?请相信,农民是记着农民的英雄,他们说这树证
明了这土台是涉故台,这涉故台也就证明这树是陈涉手植的了。”
耿友说是。
我突然又记起《史记》上的记载,说是陈涉当年起义,派人在附近庙里夜夜装狐狸声叫“陈涉要当王
了!”而鼓动民心。举目四望,如今远近却无一处庙宇。此时落日已在西边地平线上,同时在那一个大圆的
地方,一辆列车又直奔东边而去。这淮北平原是一块古老的土地,最为壮观的是天上的太阳,是地上的铁
轨,也是在天在地之间的这一棵陈涉化身的、农民化身的不飞不罢、欲飞不能的龙柘树啊!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宿州耿友在信中谈及淮北少树之事,我“笑笑置之,终未去”,可见“我”和耿友在此事上起初并未达成
共识。
B.涉故台年久失修形如危楼,荒草丛生苔藓斑驳,让“我”顿感凄凉,同时也对此处是否就是涉故台而感到
疑惑。
c.田头耕种人回答“世世代代百姓都是这么说的”,让我们更加怀疑龙柘树是千年的古物这一说法的真实
性。
D.文中大量篇幅写到陈涉,记述其人其事也融入了“我”饱满的情感,体现了对这一历史英雄的赞叹之
情。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主要以“我”为中心展开行文,记叙“我”关于龙柘树产生的见闻和感悟,第一人称叙述视角让
人更有真切之感。
B.文中引用《史记》内容,丰富了陈涉的人物形象,增添了文化意蕴,使文本中的现实感和历史感自然交
融。
c.本文明写龙柘树,实际上也写到与此关联的人物及其精神,和茅盾《白杨礼赞》一样,采用了托物言志
的艺术手法。.
D.文中将龙柘树比作“小字”“七品”“侏儒”,妙趣横生,写出了龙柘树树型短小的特点,也体现了作者
的喜爱之情。
8.请结合全文,梳理作者探访龙柘树的心理变化过程。(6分)
9.本文语言极富特色,风格统-也不乏变化。请比较分析首段和末段语言风格的不同之处。(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二十四年春,穆叔如.晋。范宣子逆之,问焉,曰:“古人有言曰,‘死而不朽’,何谓也?”穆叔未对。
宣子曰:“昔句之祖,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晋主夏盟为
范氏,其是之谓乎!”穆叔曰:“以豹所闻,此之谓世禄,非不朽也。鲁有先大夫曰臧文仲,既没,其言立。
其是之谓乎!豹闻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若夫保姓受氏,以
守宗枋,世不绝祀,无国无之。禄之大者,不可谓不朽。”
(节选自《左传》)
材料二:
草木鸟兽之为物,众人之为人,其为生虽异,而为死则同,一归于腐坏澌尽泯灭而已。而众人之中,
有圣贤者,固亦生且死于其间,而独异于草木鸟兽众人者,虽死而不朽,逾远而弥存也。其所以为圣贤者,
修之于身,施之于事,见之于言,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修于身者,无所不获;施于事者,有得有不得
焉;其见于言者,则又有能有不能也。施于事矣,不见于言可也。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皆能言之士哉?
修于身矣而不施于事不见于言亦可也。孔子弟子,有能政事者矣,有能言语者矣。若颜回者,在陋巷曲肱
饥卧而已,其群居则默然终日如愚人。然自当时群弟子皆推尊之,以为不敢望而及。而后世更百千岁,亦
未有能及之者。其不朽而存者,固不待施于事,况于言乎?
(节选自欧阳修《送徐无党南归序》)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
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修A于身矣B而C不施D于事E不见F于G言H亦可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指去,与《屈原列传》“使使如秦受地”中的“如”意思相同。
B.废,指废弃、停止,与成语“废寝忘食”中的“废”字意思相同。
C.所以,表原因,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中“所以”含义不同。
D.诗书,指《诗经》《尚书》,与《礼记》《乐经》《春秋》合称五经。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范宣子认为句之祖世代不绝,可谓不朽,而穆叔则不赞同,认为这只能算世禄,不能算不朽。
B.穆叔认为保姓受氏,守护宗庙,祭祀不绝,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这种情况,这是“禄之大者”。
c.在欧阳修看来,虽然圣贤与草木鸟兽-样,终究化为腐朽,但是圣贤的德、功、言将会不朽。
D.欧阳修认为颜渊之所以能不朽,不在于他的德行,也不在于他的功业,而在于其不朽的言论。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鲁有先大夫日臧文仲,既没,其言立。
(2)然自当时群弟子皆推尊之,以为不敢望而及。
14.穆叔与欧阳修对“不朽”的认识有哪些相同之处?(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病中谢冯彭年见访
林逋
老去已多病,况当梅雨时。
山空门自掩,昼永枕频移。
晚燕巢犹湿,新篁箨未披。
若非求仲至,谁复问栖迟。
[注]箨,笋皮。求仲,汉代隐士,后用为隐士的代称。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的首联简单交代了诗人的身体状况以及好友来看望自己的时节。
B.“自掩”表明少有人至,“频移”写出诗人在好友来访时的兴奋。
C.诗歌尾联,诗人以“求仲”代指好友,暗示出好友的身份是隐士。
D.诗以反问作结,使内心伤感之情与对好友的感激之情表达更强烈。
16.诗歌颈联写景,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上有什么作用?(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姚鼐在《登泰山记》中记载,自己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丁未日这天,与“”,攀行四
十五里,“_______”,那些台阶有七千多级。
(2)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对比的手法来说明竭尽诚意待人与轻视他人会带来不同结果的句子是
“,”。
(3)小华作为主持人,要为校园艺术节上的民乐合奏节目《中华民乐情》写一则串词,来介绍民族器乐音色
丰富的特点,却一直没想好。王老师认为不妨直接用古人成句,比如
“,”就很好。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上个周六的晚上,甘肃兰州黄河剧院内。
苍茫大漠、琵琶伎乐、捧花飞.....曼妙深沉的古乐声中,舞剧《丝路花雨》大幕轻启。
三危山下,烟云缭绕中,千手观音营造出唯美画境。茫茫戈璧,驼铃声声,通联欧亚的丝绸之路画卷
徐徐展开。我全身心投入了这一发生在盛唐时期古丝绸之路上的故事:敦煌画工“神笔张”和女儿英娘救起
被困沙漠的波斯商人伊努斯,后遇强盗,父女离散,伊努斯出手相助,一幕幕的悲欢离合、生死相助让人
沉浸其中。
河西走廊深处,莫高窟卓然独立。邀我看剧的朋友向我介绍说,舞剧中的故事脱胎于敦煌壁画,已演
出四十余年,近年创排后再次风靡,一票难求。精美绝伦的舞姿、的故事情节,带领我们穿越历史
烽烟走进盛唐,走进丝绸之路,回溯这条文明之路独一无二的记忆。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
1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改成“通联欧亚的丝绸之路画卷在茫茫戈壁下、驼铃声声中徐徐展开”,表
达效果有什么不同?(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2019年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上海市成为金国实行垃圾分类的首个城
市。该条例实施四年来,上海通过科技赋能,不断探索垃圾分类实践路径。
上海垃圾分类监管逐步实现管理平台智能化。绿色低碳企业找到了施展才华的“舞台”,构建起垃圾
分类管理网络,整合摄像头、地磅、GPS等不同源头数据,对收运车辆和作业人员等进行实时监督,通过
智慧分类平台直观展示信息。
与此同时,上海垃圾分类作业也正逐步实现智能化。“居民朋友们,认清垃圾分类四色桶。剩饭菜叶
瓜果皮厨余垃圾放绿桶,玻璃金属饮料瓶可回收放蓝桶....”在升级后的某小区垃圾分类投放点,当居民
进入3米感应范围时,垃圾分类提示器,引导居民正确投放垃圾。物业工作人员介绍,___,小
区环境卫生得到极大改善。垃圾分类对普通人而言,___,但对拥有2500万人口的超大型城市来说,
却是对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大考验。种种新实践让垃圾分类从“新时尚”变成“好习惯”,生动演绎着人与城
市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实践。
20.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舞台”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青铜鸟脚人像残部拼对成功,在“分离”3000年后终于“合体”。
B.冬天的土地上“白棉被”盖得越厚,春天麦子就长得越好。
C.明天要考试了,小赵到处询问考试范围,真是“勤奋努力”。
D.凤娇照例跑到第三节车厢去找她的“北京话”。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2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发现、发明等创造活动,都是源于想象力吗?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