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开远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答案

2023-11-21·17页·11.5 M

开远市第一中学校2023年秋季学期高三年级开学考试地理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第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卷请用直径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古宗祠建筑作为我国传统建筑中的典型类型,在选址、适应当地风环境等方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及因地制宜的地理哲学思想。我国浙江西部古宗祠分布较多,与北方宗祠坐北朝南不同,该地古宗祠并不全是坐北朝南,下图示意该地某村落宗祠位置。该宗祠充分利用微环境,提升了宗祠的舒适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该地宗祠并不全是坐北朝南可能是因为()地貌复杂降水较多纬度较低族人偏好A.B.C.D.2.为利用微环境来降低宗祠夏季内部闷热状况,该宗祠正门最合适的朝向是()A.东B.南C.西D.北3.仅从减轻冬季风对宗祠影响角度考虑、宗祠周边建筑()A.西北侧密度小、高度低B.西南侧密度大、高度高C.东南侧密度小、高度低D.东北侧密度大、高度高【答案】1.B2.C3.D【解析】【1题详解】由于我国北方地区地处北半球中纬度,为获得好的光热资源故一般建筑坐北朝南,该地纬度较低,光热资源较北方地区更为丰富,因此不要求必须坐北朝南,正确;该地位于浙江西部,地形复杂,为适应自然环境,只能依山而建,故有时宗祠并非完全是坐北朝南,正确。与降水、族人偏好关系不大,不正确。故选B。【2题详解】从图中可知,该宗祠西临池塘,夏季池塘温度较低,风从池塘吹向朝西的正门,可缓解闷热状况,C正确,排除ABD。故选C。【3题详解】该地冬季盛行偏北风,仅从减轻冬季风对宗祠的影响而言,应将北侧建筑建得又高又密,这样挡风效果最好,D正确,排除ABC。故选D。【点睛】地域文化是指文化在一定的地域环境中与环境相融合打上了地域的烙印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具有独特性。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地域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2018年,某课题组对珠江三角洲的广州、深圳等六个核心城市的流动人口就业状况进行调查,回收有效调查问卷2416份,调查结果显示,流动人口中老一代(1978年前出生)、中生代(1978—1988年出生)和新生代(1988年后出生)的就业结构存在较大的代际差异。下图为利用此次调查数据绘制的代际就业类型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图中甲、乙、丙三线分别代表()A.老一代、新生代、中生代B.新生代、老一代、中生代C.老一代、中生代、新生代D.新生代、中生代、老一代5.专业技术型岗位从业人员数量存在较大的代际差异,主要原因是()A.接受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差异B.不同年代提供的岗位数量差异C.工作经历和管理经验的差异D.体力和工资水平的代际差异【答案】4.D5.A【解析】【分析】【4题详解】老一代流动人口大多是第一批流入珠江三角洲六个核心城市的外来务工人员,整体受教育程度低,应主要从事低端服务型和生产建造型行业,与丙线表示的从业特征一致;中生代处于职业生涯的成熟期,体力、工作经验和综合能力等方面处于优势,应从事高级管理型职业的人数较老一代和新生代多,与乙线表示的从业特征一致;新生代受教育程度高,接受的职业培训多,专业化水平高,应从事专业技术型岗位和公司文职、销售等普通职员型岗位人数较多,与甲线表示的从业特征一致。ABC错误,D正确。故选D.。5题详解】根据材料分析可知,与老一代、中生代流动人口相比,新生代流动人口学历高,接受的职业培训多,专业化水平更高,更适合从事专业技术型岗位,因此接受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差异是影响专业技术型岗位从业人员数量存在较大的代际差异的原因,A正确;不同年代提供的岗位数量差异,影响的是不同年代的劳动者数量的差异,B错误;工作经历和管理经验的差异影响的是高级管理型职业从业人员的差异,C错误;体力和工资水平的代际差异,影响的是普通职员和生产建造型以及低端服务型人员的差异的,D错误。故选A。【点睛】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气候、地形、水源、土壤、自然资源、自然灾害);2、社会经济因素(城市规模及发展、交通、教育、婚姻和家庭);3、政治因素(国家政策、战争)。2022年2月,冬奥会将在北京和张家口联合举行。2026年的冬奥会将由意大利米兰和科尔蒂纳丹佩佐市联合举办。下图为北京(11620'E,3956'N)和米兰(4528N,91'E)的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a为米兰,降水变率较小B.图a为北京,总降水量较大C.图b为米兰,冬季气温较高D.图b为北京,气温年较差小7.影响两城市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洋流C.大气环流D.人类活动【答案】6.A7.C【解析】【6题详解】根据经纬度位置分析,图a表示米兰,属于亚热带气候,冬季气温较高,海洋性较强,降水总量较为丰富,降水变率较小;图b表示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总量较少,降水季节变化大,气温年较差大。A正确,BCD错误,故选A。【7题详解】米兰纬度4528N,受西风带控制时间长,具有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北京位于季风区,形成温带季风气候,导致两城市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大气环流,C正确;两城市纬度位置相差不大,洋流和人类活动对两城市的气候影响小,ABD错误。故选C。【点睛】造成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的判断方法a.根据经纬度、海陆位置等判断两地所处的气压带、风带位置,即大气环流的不同。b.如果是相距较近的两地,降水有明显差异,一般考虑地形(迎、背风坡)的影响。c.如果是大陆东西两岸的两地,除考虑大气环流因素外,一般还要考虑洋流因素的影响。在一些城市的十字路口处,可以见到如图所示的太阳能交通信号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有人注意到在一周白天中,同一交通信号灯的亮度会出现变化,其影响因素主要是()A.海拔高度B.电网供电C.阴晴状况D.交通流量9.下列城市中大量设置这种交通信号灯效果会更好的是()A.拉萨B.重庆C.郑州D.海口【答案】8.C9.A【解析】【8题详解】白天晴天时,太阳辐射强,太阳能丰富,而当白天出现阴天时,太阳能不丰富,从而影响信号灯亮度,C正确;同一地点的一周白天中同一个信号灯的亮度会出现变化,与该地的海拔高度和交通流量并无关联,AD错误;信号灯通电即亮,不通电即暗,并不存在电网供电差别造成信号灯亮度差别的变化,B错误;故选C。【9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到该信号灯上方有太阳能装置,通过太阳能发电给信号灯提供能源,故能使用此类装置的应该是太阳辐射较为强烈的地区;我国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故拉萨最适宜布局,A正确;重庆、郑州、海口均处于季风区,其降水较多,太阳辐射较青藏地区偏少,BCD错误;故选A。【点睛】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纬度高低:纬度越低,太阳辐射越强;天气状况:我国东部地区阴天多,太阳辐射少,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少,多晴天,太阳辐射多;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短: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海浩,是民间的一种叫法,实质是气象学中的“蒸发雾”,是指当干冷空气流过相对温暖的海面,引起表面海水急剧蒸发,蒸发的水汽快速地凝结成雾状水滴或者小冰晶的天气现象。下图为2021年我国某地海浩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影响海浩强度的主要因素是()A.海气温差B.海面温度C.大气温度D.昼夜温差11.一年中最可能出现海浩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答案】10.A11.D【解析】【分析】【10题详解】由材料信息“海浩实质是气象学中的“蒸发雾”,是指当干冷空气流过相对温暖的海面,引起表面海水急剧蒸发,蒸发的水汽快速地凝结成雾状水滴或者小冰晶的天气现象”可知,干冷空气流过相对温暖的海面易出现“蒸发雾”,即海气温差越大,海浩强度强度越大,A正确。海面温度、大气温度表述较为片面,BC错误。与昼夜温差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A。【11题详解】由第2题分析可知,当干冷空气流过相对温暖的水面,引起海水急剧蒸发,水汽在寒冷空气中凝结为雾;此种现象,在寒冷北方尤其是初冬季节,急剧降温时的水面上常见,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重点关注材料信息:干冷空气流过相对温暖的海面,引起表面海水急剧蒸发;蒸发的水汽快速地凝结成雾状水滴或者小冰晶。我国对风力发电进行探索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近年来,我国在西北和东南沿海等地相继实施了大片风机组成的超级工程。下图为海上风电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我国西北地区建大型风电场的优势区位条件是()A.劳动力廉价,生产成本低B.距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C.人口城市密集,市场广阔D.地表植被稀疏,风力稳定13.与西北地区相比,我国海上风电()A.距主要消费市场远B.建设维护成本低C.占用的土地面积大D.技术条件要求高【答案】12.B13.D【解析】【12题详解】风力发电区位条件:风力资源,土地资源,市场,交通等基础设施,技术,政策等;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受大陆气团控制,冬季距离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风力资源丰富,B正确;大型风电场的建设对劳动力的需求较少,A错误;西北地区地广人稀,C错误;西北地区冬春季风力强,夏秋季节风力较弱,季节变化较大,D错误;故选B。【13题详解】我国海上风电位于沿海地区,距离主要消费市场近,A错误;海上风电站的建设和后期维护的成本更高,B错误;海上风电站在海洋建设,占用土地资源少,C错误;海上建设难度高,技术要求高,D正确;故选D。【点睛】风力发电的区位条件:风力资源,土地资源,市场,交通等基础设施,技术,政策等。下图示意某年12月18日~24日影响亚洲东部的某种天气系统。图中的小圆圈为气压中心,圆圈下的数字为中心气压值,圆圈上和锋线上的数字为日期。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4.24日,甲地主导风向是()A.偏南风B.偏东风C.东北风D.西北风15.与18日的天气相比,寒潮过境时甲地()A.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B.大气逆辐射减弱C.气温水平差异减小D.水平气压梯度增大【答案】14.A15.D【解析】【14题详解】根据图示可知,24日冷空气南下,高压中心位于黄河以北地区,甲地位于高压中心以北。根据大气水平运动方向的规律,此时主导风向为偏南风。BCD错误,A正确,故选A。【15题详解】根据材料及图示可知,18日该地位于单一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寒潮过境,大风降温,云雨天气形成。因此与18日的天气相比,寒潮过境时甲地因为云雨天气,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减少大气逆辐射增强,锋面上气温水平差异增大,气压差增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增大,ABC错误。故选D。【点睛】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形成的锋称为冷锋。冷锋过境时会导致降温,短时间暴雨暴雪,甚至沙尘天气。冷锋过境后气温凉爽。俄罗斯东部的阿纳德尔河发源于山地高原,上游河谷狭窄,中下游河流具有平原河流的特性,河口存在巨大的水下溺谷(原河谷被海水淹没),该溺谷呈V形。下图为阿纳德尔河中下游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阿纳德尔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是()季节性积雪融水雨水地下水高山冰雪融水A.B.C.D.17.推测溺谷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海浪堆积地壳下沉流水侵蚀冰川侵蚀A.B.C.D.18.溺谷形成后期,该河中下游地区洪涝发生频率会上升,主要成因()A.降水增多,来水量大B.河口变宽,排水量大C.泥沙淤积,流速减慢D.涌潮下降,顶托减弱【答案】16.A17.B18.C【解析】【16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俄罗斯东部的阿纳德尔河发源于山地高原,且纬度较高,因此存在季节性冰雪融水补给,高山冰雪融水较少,正确,排除;该地临近海域,存在雨水补给,正确;该地纬度较高,冻土广泛发育,地下水补给很少,排除。故选A。【17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河口处存在巨大的水下溺谷,原河谷被海水淹没,主要原因在于该地地壳下沉,海水淹没,同时全球变暖导致河流补给增多,河流流水侵蚀严重,河谷降低,正确;海浪堆积使河床太高,不易被淹没,排除;本地冰川侵蚀减弱,排除。故选B。18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溺谷形成后期,河流补给量减少,河流流速减慢,泥沙淤积,洪涝灾害频发,C正确;降水并没有明显增加,排除A;河口变宽排水量大,河道水量易被排出,不易发生洪涝灾害,排除B;涌潮下降,河流水量易排出,侵蚀作用较强,不易发生洪涝灾害,排除D。故选C。【点睛】河流补给类型包括雨水补给,季节性冰雪融水补给,永久性积雪或冰川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和湖泊水补给,不同的地区,河流补给类型有可能有一种或几种共同作用于该河流补给,根据该河流所处地理位置判断主要补给类型。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其中植被线形沙丘是该沙漠的主要沙丘形态。植被线形沙丘一般是在呈锐角的双向风作用下风沙沿合成风方向堆积而成,其形成过程经历四个阶段:a灌丛沙丘—b风影灌丛沙丘—c垄状沙链—d植被线形沙丘。图示意植被线形沙丘形成演化过程的四个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不同区域线形沙丘走向不同,主要反映各区域()A.植被类型不同B.盛行风向不同C.降水量不同D.沙源不同20.植被线形沙丘形成过程中,其沙源主要()A.来自上风向B.来自两侧C.先源于上风向,后源于两侧D.先源于两侧,后源于上风向21.形成植被线型沙丘的双向风,当两侧风力不等时()A.强风的一侧坡面较陡B.强风的一侧坡面较短C.脊线偏向于强风-一侧D.脊线偏向于弱风一侧【答案】19.B20.C21.D【解析】【19题详解】由题中材料可知,植被线形沙丘一般是在呈锐角的双向风作用下风沙沿合成风方向堆积而成,所以沙丘走向与合成风方向有关,B正确;植被类型、降水量、沙源不影响沙丘走向主要影响沙丘大小、固定程度和规模大小,A、C、D错误。故选B。【20题详解】由图中所示,图a、b中显示出沙源来源于合成风上风向,图c、d中显示出沙源来自于两侧,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21题详解】当两侧风力不等时,强风的一侧沙粒爬升较多,表现为坡度减缓,坡面较长,A、B错误;由于强风风力较大,导致合力方向会向弱风一侧倾斜,因此脊线偏向于弱风一侧,C错误,D正确。故选D。【点睛】沙丘的延长方向与起沙风合成风的方向基本平行,呈长条垄状展布,可达数十千米长,几十甚至上百米高,几百米宽。沙源丰富时形成复合型纵向沙垄。“墒”指土壤的水分状况,受土壤水运动影响,“墒情好”有利于种子发芽和作物生长。土壤在过水后会形成更多通往地表的毛细管,下层土壤水分主要沿毛细管运动到表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齐民要术》中有“锄不厌数,勿以无草而中缀”,“锄”的核心作用是()A.清除杂草B.松动表土,截断土壤毛细管,减少蒸发C.增加土壤透气性D.松动表土形成保温层,提高地温23.陇中地区农民在谷子春播浇水后采取压实表土层的方法提高出苗率,原因是()A.增多土壤毛细管,促进下层水分向表层运动B.加快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地温C.增加土壤水分下渗,提高土壤含水量D.减少大风对土壤的侵蚀【答案】22.B23.A【解析】【分析】本题组主要考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22题详解】“锄不厌数,勿以无草而中缀”,主要意思是锄地是不论次数的,没有草也要锄下去。锄地的核心是“松土保墒”。土壤在过水后会形成通往地表的毛细管,还会在缩水过程中开裂;“松土”,就是切断毛细管,堵塞裂缝;从而“保墒”,抑制水分沿毛细管上行至地表蒸发和直接经裂缝蒸发。因此“锄”的核心作用是松动表土,截断土壤毛细管,减少蒸发,B正确。【23题详解】陇中地区地处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且蒸发旺盛。农民在谷子春播浇水后土坡在过水后会形成更多通往地表的毛细管,下层土壤水分主要沿毛细管运动到表层,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出苗率,A正确。青弋江位于皖南黄山北麓,是长江下游最大支流。地质历史时期的构造运动和东亚夏季风强度的阶段性变化促进了青弋江的发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4.青弋江发育的地貌演化过程为()A.B.C.D.25.促进青弋江发育的构造运动和东亚夏季风强度的阶段性变化为()A.地壳抬升夏季风阶段性增强B.地壳抬升夏季风阶段性减弱C.地壳下沉夏季风阶段性增强D.地壳下沉夏季风阶段性减弱【答案】24.C25.B【解析】【24题详解】青弋江最初只是冲沟,还没有形成稳定的河流,只是降水的时候有坡面径流汇入沟谷,在黄山出山口形成洪积扇,如图所示;随着沟谷的下切进入地下水层,有了稳定的补给后,形成主流河谷,如图所示;随着地壳抬升,河流进一步下切侵蚀和侧蚀,使河床变深变宽,如图所示;地壳进一步抬升,河流进一步下切侵蚀,使河谷变得更深,并形成河流阶地,如图所示。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25题详解】由图示可知,河床不断地下切加深,说明地壳在抬升;夏季风减弱,锋面雨带在此停留时间长,雨季长,降水量大,河流流量大,河流的侵蚀能力强,夏季风阶段性减弱促进河谷的阶段性发育。综合起来,故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点睛】河流地貌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地壳抬升,使得河流下切侵蚀明显;地壳稳定时,随着河流降比的减小,流速变慢,河流侧面侵蚀明显,沉积作用增强。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共50分。2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英国南部的埃克斯河,源于埃克斯穆尔高地,全长827km。下图为埃克斯河索维通水文观测站上游的流域范围示意图及资料手册。材料二:下图为索维通水文观测站监测的埃克斯河2013年流量变化曲线图材料三:几十年来,为了便于在埃克斯穆尔的沼泽地开展农耕活动,当地挖掘了众多排水沟渠,形成了广阔的排水沟渠网。但近年来,当地实施了“埃克斯穆尔沼泽地”工程,恢复沼泽湿地环境。(1)描述埃克斯河“一次洪水过程”流量变化特征,并分析原因。(2)结合材料三推测该流域上游可能出现的环境危机。(3)说明“埃克斯穆尔沼泽地”工程的意义。【答案】(1)特征:河流水位上涨快,洪峰消退速度较慢原因:流域底层为不透水岩层,不易下渗,土壤易饱和;地势落差大、沟渠众多,汇水速度快;集水区内多林地、草地,涵养水源能力强;下游地势低平,排水速度慢(2)水资源压力增大;水质下降;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旱涝灾害多发(3)上游存储水量增加,调节径流;保持水土;净化水质;增加生物多样性;提供教育、休闲和娱乐环境;改善湿地环境,为牧业发展提供牧草和水资源供应【解析】【分析】本大题以埃克斯河索维通水文观测站上游的流域范围示意图及资料手册为材料,涉及地理环境整体性、沼泽的生态功能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从材料二图中可看出,一次洪水过程中,水位上升间约为半个月,但水位下降时间约为一个月,可总结出流量变化特征为河流水位不涨快,洪峰消退速度较慢。从图中看,索维通水文站以上河段支流多,且地势落差大,汇水速度快;结合资料手册可知,该河约84.4%的流域底层由不透水岩层构成,不易下渗,因此水位上涨速度快。大部分土地属于农业业牧草用地,小部分属于林地和可耕种农业用地,可知该流域内林地、草地面积大,涵养水源能力强;根据资料手册可知,南部相当平坦,最低海拔26米,可知,索维通水文站以下河段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综上可知,由于林地草地涵养水源,下游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因此洪峰消退速度慢。【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三中“当地挖掘了众多排水沟渠,形成了广阔的排水沟渠网”可知,由于排水量大,会造成水资源压力大。沼泽面积减少,降解污染、保持水土和调节径流功能下降,易出现水质下降、水土流失、旱涝灾害多发等问题。水土流失还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小问3详解】由材料可知,埃克斯穆尔沼泽地工程是恢复沼泽湿地环境。该工程的意义就是保护湿地的意义。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有调节径流、涵蓄水源、净化水体、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该工程还可提供教育、休闲和娱乐环境;该工程储水量增加为农牧业发展提供水资源。【点睛】2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生产软木的主要树种有木栓栎、栓皮栎。通常20年生或以上、胸径大于20厘米的植株即可进行第一次采剥,以后每隔1020年再采剥。软木采剥后露天日晒半年,然后再用100的沸水蒸煮,后堆放在室内三周,才能加工成各种制品。软木具有非常好的弹性、密封性,加上无毒、无味、比重小、手感柔软、不易着火、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等优点,至今仍没有人造产品能与其媲美。材料二:葡萄牙被称为“软木王国”,因其境内特殊气候和多山地形,适宜软木原材料的生长,每年的68月进行软木人工采剥,同时葡萄牙是世界上对软木资源的开发、原材料出口以及产品深加工最早的国家之一。(1)简述葡萄牙选择在夏天采剥树皮的原因。(2)葡萄牙是世界上最大的软木生产和加工出口国,但每年仍需大量进口软木,请分析其原因。(3)简述用软木做葡萄酒瓶塞的优势。【答案】(1)该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高温少雨,光热条件好;树皮养分积累充分,树皮较厚;树干的水分较少,利于剥离树皮;树木生长旺盛,有利于树皮恢复生长;天气晴好,便于开展采剥和后期的晾晒工作。(2)葡萄牙软木产品加工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生产技术水平高;软木用途广,国际市场需求量大,对软木原料的需求量大;软木生长周期长,本国种植的软木不能满足其加工所需;周边国家原料丰富,距离近,利于软木输入;保护本国森林资源。(3)软木塞弹性好,便于装瓶和拔出;软木塞密封性好,可以隔绝葡萄酒和外界空气的流通;软木塞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不会影响葡萄酒品质;软木塞无毒无味,不会破坏葡萄酒口味。【解析】【分析】本大题以软木的生长习性及葡萄牙的软木的生产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气候、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依据图A信息,可知葡萄牙属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高温少雨,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树皮养分积累,树皮较厚;树干的水分较少,和树干的粘结度较差,有利于剥离树皮;夏季高温少雨,所以光热充足,树木生长旺盛,树皮剥离后,有利于树皮恢复生长;夏季多晴朗天气,便于开展采剥和后期的晾晒工作,使软木品质有保证。【小问2详解】葡萄牙虽然是世界上最大的软木原料生产国,但是由于葡萄牙软木生产技术水平高,生产能力强,生产规模大,软木原料的需求量大,本国的原材料远远不能满足其生产规模的需要,所以每年仍需大量进口软木;由材料“通常20年生或以上、胸径大于20厘米的植株即可进行第一次采剥,以后每隔1020年再采剥。”可知,软木生长周期长,成材速度慢,而国际市场需求量大,本国种植的软木不能满足其加工所需;由图A所示可知,周边国家的气候与葡萄牙的气候接近,适合软木生长,原料来源丰富,距离近,运输成本低,有利于软木输入。【小问3详解】由材料“软木具有非常好的弹性、密封性,加上无毒、无味、比重小、手感柔软、不易着火、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等优点,至今仍没有人造产品能与其媲美。”可知,软木具有非常好的弹性、密封性、隔热性,加上无毒、无味、比重小、手感柔软、不易着火等优点,制作成软木塞便于装瓶和拔出;软木塞密封性好,可以隔绝葡萄酒和外界空气的流通;软木塞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不会影响葡萄酒品质;软木塞无毒无味,不会破坏葡萄酒口味。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陕西省华县赤水河(源于秦岭北坡,含沙量大)下游的“桥上桥”为东西走向,下桥7孔,建于康熙年间,上桥9孔(叠建于下桥之上),建于道光年间。湘西武陵山区的德夯大峡谷坡陡谷深,溪流众多,植物资源丰富。世界第一跨峡谷悬索桥,飞架于谷地355米上空,主跨长达1176米,车行其上,崇山峻岭近在咫尺,车外云蒸霞蔚如临仙境。下左图示意桥上桥,下右图示意德夯大峡谷悬索桥。(1)结合左图桥梁功能分析桥上修桥的原因。(2)分析德夯大峡谷多云雾的成因。【答案】(1)下桥建造时河床较深,河谷较窄,故桥面位置低,宽度小,建成后泥沙不断淤积,逐渐埋没下桥,流水侧蚀,使河谷展宽,下桥的交通功能丧失;然后又在下桥基础上叠建了更长的上桥,以恢复两岸交通。(2)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溪流多,水汽含量大;峡谷地形较为封闭,且有逆温现象;风速较小,峡谷中多上升气流,水汽凝结,形成云雾。【解析】【分析】本题以赤水河桥梁的图文信息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桥梁选址、雾形成的原因,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区域认识、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小问1详解】左图桥梁位于陕西省华县赤水河(源于秦岭北坡,含沙量大)。最初的河床较深,河谷狭窄,最开始修建的桥梁没有考虑泥沙沉积的问题,故桥面位置低,宽度小,建成后河流含沙量大,泥沙在该河段不断沉积,河床不断淤积抬高,导致下桥逐渐被埋没,河流侧蚀加强,河谷展宽,下桥交通功能丧失,因此只能在下桥基础上叠建更长的上桥,以恢复此地两岸交通。小问2详解】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