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2025届高三12月第一次模拟考-语文试题+答案

2024-12-11·12页·60.9 K

高 三 语 文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涂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对应区域内。不按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缺乏变动的文化里,长幼之间发生了社会的差次,年长的对年幼的具有强制的权力。这是血缘社会的基础。血缘的意思是人和人的权利和义务根据亲属关系来决定。亲属是由生育和婚姻所构成的关系。血缘,严格说来,只指由生育所发生的亲子关系。事实上,在单系的家庭组织中所注重的亲属的确多由于生育而少由于婚姻,所以说是血缘也无妨。生育是社会持续所必需的,任何社会都一样,所不同的是说有些社会用生育所发生的社会关系来规定各人的社会地位,有些社会却并不如此。社会的稳定是指它结构的静止,填入结构中各个地位的个人是不能静止的,他们是要死的,不能永久停留在那里。血缘社会就是想用生育去维持社会结构的稳定。到现在固然很少社会能完全抛弃血缘继替,但是社会结构如果发生变动,完全依血缘去继替也属不可能。血缘是稳定的力量。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生于斯,死于斯”把人和地的因缘固定了。在人口不流动的社会中,自给自足的乡土社会的人口是不需要流动的,家族这个社群包含着地域的涵义。村落这个概念可以说是多余的。血缘和地缘的合一是社区的原始状态。但是人毕竟不是植物,还是要流动的。乡土社会中无法避免的是“细胞分裂”的过程,一个人口在繁殖中的血缘社群,繁殖到一定程度,他们不能在一定地域上集居了,那是因为这个社群所需的土地面积,因人口繁殖,也得不断地扩大。扩大到一个程度,住地和工作地距离太远,阻碍着效率时,这个社群就不能不在区位上分裂——这还是以土地可以无限扩张时说的。事实是,每个家族可以向外开垦的机会很有限,人口繁殖所引起的常是向内的精耕,精耕受着土地报酬递减律的限制,逼着这个社群分裂,分出来的部分到别的地方去找耕地。(选摘自费孝通《乡土中国血缘与地缘》)材料二:在传统乡村社会向现代社会演进的过程中,熟人社会的运行逻辑渐渐地被解构、重塑抑或稀释,进而演化成为陌生人社会。然而,我国乡村社会形态的变迁并不是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简单的线性发展的过程,而是在“熟人社会”与“陌生人社会”之间存在着不同的乡村社会形态——笔者称之为“虚拟型熟人社会”。改革开放以来,乡村社会大量中青壮年为了寻求生计,逐步涌向城市社会。学术界大多认为这一现象证明乡村社会走向衰败,并作出“乡村社会没有未来”的学术判断。但在互联网实践与乡村社会交融发展的今天,工作和生活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下的村民,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在线上平台实现虚拟交流,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留守村民与打工村民的“数字关联”。村庄治理主体可以把乡村公共议题发布在互联网平台上,不同时空下的本村村民便可以就议题展开对话、讨论与协商后作出决定。互联网实践不但有效解决村庄公共事务,也为强化公共舆论约束机制带来新的契机。在传统乡村熟人社会里,村民之间互动而形成的乡村社会舆论是村民之间交往的行为准则。数字时代,即使大量青壮年村民常年不在乡村社会生活,公共舆论同样能够基于互联网实践来约束村民之间的交往行为,给破坏乡村道德舆论的村民带来沉重的道德压力。互联网实践把基于血缘、地缘而组建的乡村共同体的关键要素复制到数字平台上,为传统熟人社会的“互帮互助”精神注入动力,呈现熟人社会运行逻辑的新形态。比如,个别村民在城市打拼多年,结识了不同的企业老板或工友,有机会获得老板或工友会在微信群等数字平台里发布一些用工信息,为留守在乡村的村民找工作提供渠道。此外,由于大量村民外出务工,乡村社会中婚丧嫁娶事宜大多数都会在村微信群通知,虽说打工村民不能到场,但是可以通过“微信红包”等方式来表达对“办大事”村民的祝贺。这种交往方式虽说少了传统熟人社会的亲密性接触,但却维持村民之间的互帮互助精神。互联网实践还赋予传统熟人社会中的乡村记忆以新的展现形式,实现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瞬间切换,重构熟人社会的乡村记忆因子。比如,乡村社会可以在数字平台上举办具有地方特色民俗活动使得乡村记忆在“线下”和“线上”双向建构。打工村民可以通过现代技术的赋权对特色民俗互动进行重构,并与村庄建立起新的联络机制,使得乡村记忆的传承得以继续。在乡村记忆演绎的过程中,村民能够平等地参与、观赏及评论乡村的特色民俗活动,也有助于形成乡村记忆的共同意识,进而强化村民对乡村社会的认同感。(选摘自郭明《虚拟型熟人社会:一个新乡村社会形态》)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血缘是由生育所发生的、由人与人的权利和义务所决定的亲属关系。B.局部区域内土地资源开发受限是导致乡土社会社群分裂的重要原因。C.虚拟型熟人社会是传统乡村社会向现代社会演进过程中的必然产物。D.互联网实践将熟人社会的自然和社会边界完整地移植到数字平台上。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父系家族注重的亲戚更多的是由生育构成的父子之间的关系,而非婚姻夫妻双方之间的关系。B.“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儿歌中“外婆桥”取代了村落的概念,以血缘投射出地域的意义。C.数字化时代,作为村民之间交往行为准则的乡村社会舆论通过互联网实践来约束村民行为。D.用工信息共享、微信红包祝福少了亲密性接触,对“互帮互助”精神的维系不过是杯水车薪。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画横线句的一项是( )(3分)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司马迁《陈涉世家》)B.绵侯服以守业,传龟组而罔替。 (梁肃《述初赋》)C.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 (徐应秋《玉芝堂谈荟》)D.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养儿缘屋栋。 (释深《偈颂六首其一》)4.材料二中,作者从哪几个维度勾勒了虚拟型熟人社会的新实践图景?请简要概括。(4分)5.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概括“虚拟型熟人社会”与“传统熟人社会”的不同之处。(6分)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6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1题。材料一:庄宗既好俳优,又知音,能度曲,至今汾、晋之俗,往往能歌其声,谓之“御制”者皆是也。其小字亚子,当时人或谓之亚次。又别为优名以自目,曰李天下。自其为王,至于为天子,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至于亡。其战于胡柳也,嬖伶周匝为梁人所得。其后灭梁入汴,周匝谒于马前,庄宗得之喜甚,赐以金帛,劳其良苦。周匝对曰:“身陷仇人,而得不死以生者,教坊使陈俊、内园栽接使储德源之力也。愿乞二州以报此两人。”庄宗皆许以为刺史。郭崇韬谏曰:“陛下所与共取天下者,皆英豪忠勇之士。今大功始就,封赏未及于一人,而先以伶人为刺史,恐失天下心。不可!”因格其命。逾年,而伶人屡以为言,庄宗谓崇韬曰:“吾已许周匝矣,使吾惭见此三人。公言虽正,然当为我屈意行之。”卒以俊为景州刺史、德源为宪州刺史。李嗣源兵反,向京师,庄宗东幸汴州,而嗣源先入。庄宗至万胜,不得进而还,军士离散,尚有二万余人。居数日,庄宗复东幸汜水,谋扼关以为拒。四月丁亥朔,朝群臣于中兴殿,宰相对三刻罢。从驾黄甲马军阵于宣仁门、步军阵于五凤门以俟。庄宗入食内殿从谦自营中露刃注矢驰攻兴教门与黄甲军相射。庄宗闻乱,率诸王卫士击乱兵出门。乱兵纵火焚门,缘城而入,庄宗击杀数十百人。乱兵从楼上射帝,帝伤重,踣于绛霄殿廊下,自皇后、诸王、左右皆奔走。至午时,帝崩,五坊人善友,聚乐器而焚之。嗣源入洛,得其骨,葬新安之雍陵。 (节选自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材料二: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节选自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6.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庄宗入A食内殿B从谦C自营中D露刃E注矢F驰攻G兴教门H与黄甲军I相射7.下列对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度,在文中是“谱写”的意思,与《谏太宗十思疏》中“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中“度”字意思不同。B. 格,在文中是“搁置”的意思,与成语“格物致知”中的“格”字意思不同。C. 缘,在文中是“攀爬”的意思,与《齐桓晋文之事》中“犹缘木而求鱼也”中“缘”字意思相同。D. “抑本其成败之迹”中的“抑”与《种树郭橐驼传》中“不抑耗其实而已”的“抑”字意思相同。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劳其良苦 其可忽乎 B.不得进而还 徐而察之C.而告以成功 逆以煎我怀D.而皆自于人欤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9.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庄宗既喜好滑稽戏,又通晓音乐,到现在汾、晋二州民间,还能唱他作的歌,尊称他为“李天下”。B. 庄宗常常与伶人一道在庭中演杂戏,使伶人逐渐掌握了权力。这些伶官败坏朝政、祸乱国家。C. 庄宗勇猛善战,战乱中他奋力杀死了几十上百个进入宫中的乱兵,最终被射中跌倒,伤重而亡。D. 庄宗得天下时意气风发,失天下时众叛亲离,材料二通过盛与衰对比揭出庄宗得、失天下的根源。10.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1分)(1).今大功始就,封赏未及于一人,而先以伶人为刺史,恐失天下心。(4分)(2).居数日,庄宗复东幸汜水,谋扼关以为拒。(3分)(3).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4分)11.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庄宗失天下的具体原因有哪些?(3分)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13题。(9分)闲游(其一)韩愈雨后来更好,绕池遍青青。柳花闲度竹,菱叶故穿萍。独坐殊未厌,孤斟讵能醒。持竿至日暮,幽咏欲谁听。城东闲游刘禹锡借问池台主,多居要路津。千金买绝境,永日属闲人。竹径萦纡入,花林委曲巡。斜阳众客散,空锁一园春。【注】《闲游》(其一)写于元和十二年,韩愈因在文章中用语不当,被降职为右庶子。“讵”表反问,“怎么”的意思。《城东闲游》写于诗人被贬归来,闲居洛阳时。12.下列对这两首唐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韩诗首句写诗人看到池边青草,其景致与《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草色”特点相同。B. 韩诗颔联写柳花度竹、菱叶穿萍,动中见静,以静衬动,幽静的环境与诗人的心境一致。C. 刘诗颈联描写竹林小径幽深曲折,犹如诗人被贬闲居,内心愁肠千结,充满了怨愤之情。D. 《闲游》(其一)风格可概括为清新平易,而又有起伏;《城东闲游》风格可概括为清雅委婉。13. 结合全诗,分析两首诗歌诗题中“闲游”所寄寓情感有何不同。(6分)(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5题。(9分)满江红中秋 辛弃疾美景良辰,算只是、可人风月。况素节扬辉,长是十分清彻。着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倩飞廉、得得为吹开,凭谁说?弦与望,从圆缺。今与昨,何区别?羡夜来手把,桂花堪折。安得便登天柱上,从容陪伴酬佳节。更如今、不听麈谈清,愁如发。【注】此词作于宋孝宗乾道中期(1169年前后),辛弃疾进奏朝廷,论议抗金方略,反对议和偏安,但是权奸当道,辛弃疾的进奏未被采纳,反遭排挤打压。飞廉:神话中的风伯。得得:特地。天柱:山名,在今安徽省潜山市西北。麈谈:魏晋人好执麈尾清谈。麈尾,谈玄时所执的拂子。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上片使用“况”字,言何况中秋节是秋天的一个节日,是时万里无云,天朗气清,素月扬辉,正是赏月的好时节。B. “倩飞廉”二句说想请风伯特地为他把云彩吹开,以便赏月,可又找不到人去给风伯说,虽有心赏月却无可奈何。C.下片运用典故,幻想冲出云幕,登高赏月,与客从容陪伴,共酬佳节,以浪漫主义手法,把节日的欢快推向高潮。D. 结尾以景结情,描写如今不仅不能赏月,甚至连月下清谈也不能继续的场景,表达幻想破灭后的愁苦。15. 后人评价这首词,认为此词“似旷而实悲”。你是否认可这个观点?请说明理由。(6分)四、名篇名句默写(8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本题共8小题,每题1分)(1)唐人常用秋天的树叶来表情达意,如杜甫《登高》中的“ ”和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的“ ”。(2)古诗词中常通过“衣”来刻画人物形象,表达人物志向,抒发人物情感,如高适《燕歌行》中以“ ”传达出战士镇守边关的不易,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则以“ ”表达了诗人不愿同流合污的态度。(3)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由此可以想到《<论语>十二章》中的“ , ”。(4)在历史课上,李老师引用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 , ”两句,告诫学生虽然有良好开端的君主很多,但能坚持到底、不改初心的却少之又少,强调了持之以恒的重要性。(5)鱼雁传书,寄托了古人对跨越时空遥寄相思的浪漫,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就用“ , ”表达了即使鱼雁也无法传递音讯的愁苦。(6)叠词的运用,使景物特征更加鲜明,有利于表达情感,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 ”的烟、水、青云意象与诗人情感融为一体。(7)《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 , ”。(8)《书愤》中,陆游把自己的早年形象与晚年形象作对比,早年是 “ ”,而到了晚年却“ ”,表明自己想杀敌报国却屡次遭受排挤打击的悲愤。五、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6小题,19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8题。(8分)一路柳丝如烟,陌上花开。阳朔是一座山水环绕的小城,几分安逸,几分宁静。入住一家古朴雅致的民宿,大厅里有红木的茶台,茶杯几盏,竹椅几把。雕花的大床,推开木窗就看见几杆翠竹,映在粉墙上,窗外风雨潇潇,都是一幅水墨丹青。阳朔的西街多榕树,沧桑的老树有几百年了吧,几个也合抱不过来。绿荫如盖的大树上无数仿佛大树血液的根须低垂着重新回到大地深处与泥土紧紧相连。微风习习,榕树下一片清凉世界。白发的老人们聚在一起在树下聊天,或者无言相对静坐着。大树的枝丫上蹲着几只黑色的小鸟,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或歌唱或低语。忽然想起黄永玉先生的一幅画,画着黑色的小鸟,画旁写着:“鸟是好鸟,就是话多。”令人忍俊不禁。17.文中画横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倒装句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1分)什么是修辞?修辞注重的是选择语言材料。选择语言材料是为了语言具有准确性,就是能够把客观事物在我们头脑里的反映准确地表达出来。准确,富有表现力,这是我们选择语言材料最根本的考虑。除此之外,( )。同样一件事,对家里人随便说说,或者你觉得需要向领导反映一下,汇报汇报,在这些不同的场合,就需要有一定的讲法,就是说要得体。对你的家里人和熟悉的人,很严肃, A ;跟领导,嘻嘻哈哈,“谈笑风生”,都不得体。所谓得体并不是矫揉造作,更不是虚伪,说些 B 的话,那根本谈不到得体与不得体。所谓得体,就是在这样的场合,同这样有关系的一些人说一件事,怎样说最恰当,( ),合乎听话人和说话人相互关系的要求。最后要说到,修辞既是一个选择过程,那么,只有语言对于我们知道得多,在头脑里有丰富的积累,才有选择的余地。头脑里的语言材料如果很贫乏,总共就知道那么一点点,还说得上什么选择呢?因此,学习修辞,先决的条件是要丰富自己的语言,不这样,谈不到修辞实力。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上恰当的成语。(2分)20.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21.文中标序号的句子有两处表述有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2分)22.本语段中所说的“修辞”与“修辞手法”有区别,请结合语段信息给“修辞”下定义。要求:不超过40字。(3分)六、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生活中,为了成功,人们渴望在各个领域都出类拔萃,于是给自己设定了高高的目标,制定了详尽的计划,并誓言全力以赴,不惜一切代价去实现它们。然而,现实往往并不如其所愿,许多人在奋力奔跑的过程中逐渐感到疲惫不堪,最终未能抵达心中的彼岸。这不禁让人反思:为何太用力却往往走不远?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根据你的感悟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字。语文参考答案1.B(A因果倒置。C“必然产物”错。D“完整地移植到数字平台上”错误。) 2.D(“对‘互帮互助’精神的维系不过是杯水车薪”错误。)3.A(王侯将相并非天生就注定,强调了社会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与论点中提到的社会结构变动导致血缘继替不再可能的观点契合。)4.村民的“数字关联”,舆论约束,互帮互助的方式,乡村记忆的传承。(4分,每点1分)5.生活地域不同:传统熟人社会集中生活在某个地域中;虚拟型熟人社会分散生活在不同的地域中;社会稳定性不同:传统熟人社会稳定性强;虚拟型熟人社会流动性大;社会运行逻辑的形态不同:传统熟人社会直接的亲密接触;虚拟型熟人社会采用信息共享、在线红包等方式。乡村记忆的展现形式不同:传统熟人社会是“线下”的;虚拟型熟人社会是“线下”和“线上”双向建构。(6分,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6.BFH7.D 8.D9.A(“尊称他为‘李天下’”错误)10.(1)如今大功刚刚告成,没有一个人受到封官赏爵,却先委任乐官做刺史,恐怕会丧失天下人心。(4分,每句1分)(2)过了几天,庄宗又向东亲临汜水,打算把守关口来抵抗。(3分,每句1分)(3) 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责(人们),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们),人们最终只求苟且免于刑罚而不怀念感激国君的仁德,表面上恭敬但在心里不服气。(4分,每句1分)11.重用优伶 赏罚不明 贪图享乐。(3分,每点1分)12.D(A“特点相同”错,B“以静衬动”错,C“充满着怨愤之情”错。)13.韩诗前四句写景,表现诗人闲适愉悦的心情;(1分)后四句写诗人独酌无法浇愁,幽咏又无知音,只得在池边垂钓,独自排解情绪直到日薄西山,有闲淡悠远之意。(2分)刘诗前两联写池台主人身居要津,却无暇欣赏美景,自嘲自己闲散的处境;(1分)尾联借斜阳客散,春色空锁,暗寓诗人自己怀才不遇,遭受冷落的不平和无奈。(2分)14.D(“以景结情”错。)15.认可。(1分)词人写“弦与望,从圆缺”,以旷达的态度消释无月可赏的遗憾,但最终幻想破灭,中秋无月已足以让人忧愁,而当今那些主和派清谈误国,更让人忧愁。(2分)结尾处“愁如发”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内心愁苦之多,这里的“愁”既有月被云遮之愁,也有缺少知音之愁。作者触景伤怀,寄寓南归以来收复中原的理想抱负不能实现的悲愁,似旷而实悲。(3分)16.(每小题1分,错一个该题不得分)(1)无边落木萧萧下 枫叶荻花秋瑟瑟(2)铁衣远戍辛勤久 素衣莫起风尘叹(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4)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5)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6)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7)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8)中原北望气如山;镜中衰鬓已先斑17.[示例]大树绿荫如盖,无数根须低垂着,仿佛大树的血液,它们重新回到大地深处,与泥土紧紧相连。(4分)18. [示例]把量词“几盏”“几把”分别放在中心语“茶杯”“竹椅”后而,定语后置的倒装强调了“茶杯”“竹椅”这些物件。倒装使得“茶杯”“竹椅”与前面的“茶台”紧密相连,突出了物件摆放的场景感和大厅里的氛围感。(4分)19. A一本正经(不苟言笑) B言不由衷(口是心非 )(2分)20. 修辞还需要注意语言的得体性。(2分)合乎这种场合的要求。(2分)21. 句改为“那么,我们只有对语言知道得多”;句改为“如果头脑里的语言材料很贫乏”。(2分,每句1分)22. 修辞是根据表达需要选择和运用语言材料,使表达准确、得体、富有表现力的过程。(3分,每点1分,句式1分)23.参考2024年山东省高考作文评价标准【参考译文】材料一庄宗既喜欢乐舞艺人,又懂得音乐,会作曲,到现在汾、晋二州民间,大多能唱他作曲的歌,叫作“御制曲”的都是。他的小字叫亚子,当时有的人叫他亚次。又另取艺名自称“李天下”。从他做王开始,直到做天子,常常和艺人们在庭中嬉戏,乐官从此专权,于是导致灭亡。庄宗在胡柳打仗时,他宠爱的乐官周匝被梁人抓去。后来他消灭梁进入汴京,周匝到马前拜见,庄宗见到他很高兴,赐给他金银绸帛,慰劳他的辛苦。周匝回答说:“我落到仇敌手中,而能活着回来,是教坊使陈俊、内园栽接使储德源的力量。希望求得两个州报答这两个人。”庄宗都许诺任命他们做刺史。郭崇韬谏阻说:“和陛下共同夺取天下的人,都是英豪忠勇的人。如今大功刚刚告成,没有一个人受到封官赏爵,却先委任伶人做刺史,恐怕会丧失天下人心。不可以这样做!”于是搁置了这一任命。过了一年,周匝多次提到这件事,庄宗对郭崇韬说:“我已答应周匝了,这样做让我羞于见到他们三个人。你说得虽对,但应为我委屈施行。”最终任命陈俊为景州刺史、储德源为宪州刺史。李嗣源的军队反叛,向京师进军,庄宗向东奔汴州,而李嗣源先到。庄宗到万胜,不能入城而返回,士兵逃散,还剩下两万多人。过了几天,庄宗又向东亲临汜水,打算把守关口来抵抗。四月丁亥初一,庄宗在中兴殿接受群臣朝见,宰相奏对三刻之久。随行护驾的黄甲马军在宣仁门、步兵在五凤门摆开战阵来等候。庄宗到内殿进食,郭从谦从军营出来,露出刀、搭满箭,迅速进攻兴教门,和黄甲军互相对射。庄宗听说兵变,率领各王及卫士把乱兵赶出宫门。乱兵放火烧毁城门,攀着城墙攻入,庄宗杀死数十上百人。乱军从楼上向皇帝射箭,皇帝受重伤,仆倒在绛霄殿廊下,从皇后、各王及左右的人都逃跑了。到午时,皇帝驾崩,五坊乐人善友,收聚乐器焚烧他的尸体。李嗣源进入洛阳,得到庄宗的骨殖,葬在新安的雍陵。材料二当庄宗用绳子捆绑着燕王父子,用木匣装着后梁君臣的首级,进入太庙,把箭还给先王,向先王禀告成功的时候,他意气骄盛,是多么豪壮啊! 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平定,一个人在夜间呼喊,作乱的人便四方响应,他仓皇向东出逃,还没有看到叛军,士卒就离散了,君臣相对而视,不知回到哪里去,以至于对天发誓,割下头发,大家的泪水沾湿了衣襟,又是多么衰颓啊! 难道是得天下艰难而失天下容易吗? 或者说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出自人的原因吗?《尚书》上说:“自满招来损害,谦虚得到好处。”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