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选择题:本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卵细胞的体积大,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储存
B.神经细胞多突起,有利于细胞间信息交流
C.吞噬细胞溶酶体较多,有利于合成水解酶
D.浆细胞高尔基体较多,有利于抗体的分泌
2.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一种单股负链 RNA 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进行传
播,也可以通过密切接触进行传播。RSV 已成为引起婴幼儿细支气管炎及肺炎的主
要原因之一。RSV 主要经呼吸道飞沫传播,鼻咽黏膜是 RSV 接触并侵入的首要途
径,感染后患者会出现发热、咽痛、咳嗽等症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RSV 侵入人体后,浆细胞接受 RSV 抗原刺激进而分泌特异性抗体
B.RSV 侵入机体后,利用病毒自身的核糖体将氨基酸合成各种抗原蛋白
C.佩戴口罩、勤洗手消毒及居家隔离都会切断 RSV 传播途径,降低感染率
D.RSV 侵入肺部细胞后,可以利用细胞中的原料、模板、能量等条件进行增殖
3.下列有关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根系吸收的 C、O、N 可用来合成蛋白质和脂肪
B.糖类都能作为能源物质,也可以参与构建细胞结构
C.在细胞质中也有 DNA 分布,是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
D.核酸和蛋白质是大分子物质,二者合成时互为模板
4.生物体 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水分解产生 O2
B.氨基酸脱水缩合时,生成物水中的 O 来自羧基
C.细胞中的水可与蛋白质结合,维持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D.细胞中的自由水易与非极性分子结合,故为良好溶剂
的
生物学试题 第 1 页(共 12 页)
{#{QQABTQCAogCgAIIAAAgCEwHICEEQkBCACQgORBAIsAAACQFABCA=}#}
5.食盐为五味之首,这是因为食盐可刺激味蕾进而产生鲜味感觉,食盐的主要作用还
在于补充因出汗和排泄而流失的 NaCl。但是,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仅需 5g 左右,过
多的食盐将扰乱水盐平衡,容易引起高血压和肾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细胞通过细胞膜控制 Cl进出细胞
B.人体内 Na浓度会影响神经细胞的兴奋性
C.鲜味感觉主要是 Na刺激味蕾直接产生的
D.人体内的无机盐需保持一定量,过多会影响健康
6.细胞因子是由免疫细胞和某些非免疫细胞合成、分泌的一类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可
溶性糖蛋白,如图为某免疫细胞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结构 2 是遗传物质储存的主要场所,是细胞遗传和代谢中心
B.直接参与细胞因子合成、分泌过程的细胞器有 1、3、4、6
C.结构 3 与核膜、细胞膜连接,在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中起着交通枢纽的作用
D.溶酶体是由结构 6 断裂生成的,免疫细胞分裂时,结构 5 会加倍
7.核孔复合体主要由蛋白质构成,镶嵌在内外核膜融合形成的核孔上。亲核蛋白指的
是在细胞质内合成后,需要或能够进入细胞核内发挥功能的蛋白质。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核孔复合体和亲核蛋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B.亲核蛋白等大分子可以通过核孔自由地进出细胞核
C.组成染色体的蛋白质、RNA 聚合酶等属于亲核蛋白
D.细胞核中合成的 RNA 通过核孔复合体进入细胞质,不能通过核膜进入
8.细胞骨架主要包括微管(MT)、微丝(MF)及中间纤维(IF)三种结构组分。由
细胞骨架组成的结构体系称为细胞骨架系统,其与遗传信息表达系统、生物膜系统
并称为“细胞内的三大系统”。研究发现,用秋水仙素处理体外培养的细胞时,细
胞内的 MT 结构会被破坏,从而导致细胞内 MT 网络解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某些细胞器可能附着在细胞骨架上,MT、MF、IF 的化学本质可能都是蛋白质
B.秋水仙素能抑制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可能与 MT 结构被破坏有关
C.分化的细胞具有不同的形态,可能与其细胞骨架的分布模式存在差异有关
D.所有生物的细胞内都含有细胞骨架系统、遗传信息表达系统和生物膜系统
生物学试题 第 2 页(共 12 页)
{#{QQABTQCAogCgAIIAAAgCEwHICEEQkBCACQgORBAIsAAACQFABCA=}#}
9.当外界环境中的 Na浓度过高时,会破坏微生物细胞内的渗透压平衡,使其生长繁
殖受阻甚至死亡。耐盐微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对抗盐胁迫的生理机制:通
过离子转运调节 Na(以质子电化学梯度为动力,将 Na转运到胞外)、K(负责
摄入 K的蛋白转运系统升高胞内 K浓度,其转运过程需要消耗 ATP)等离子的外
排、输入(如图),以维持胞内各离子浓度的动态平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高盐环境中,耐盐微生物的 Na外排属于主动运输
B.在一定范围内,升高胞内 K浓度可维持耐盐微生物细胞渗透压的平衡
C.质子泵转运 H需消耗 ATP,导致细胞内的 ADP 含量大量减少
D.Na-H转运蛋白只运输图中的两种离子,因此该转运蛋白具有特异性
10.“过渡态理论”认为反应过程中,底物需要经过一个中间的过渡状态,然后才转化
成产物。酶与底物的结合可以促进底物形成过渡态,过渡态和酶紧密结合,降低反
应活化能,反应速率加快。以下依据不支持该理论的是
A.在酶促反应进程中,确实有高能量的中间状态存在
B.用底物类似物作为抗原,诱导产生的特异性抗体能够催化反应的进行
C.酶与底物过渡态的亲和力要远大于酶与底物或产物的亲和力
D.使用底物过渡态类似物作抑制剂,抑制率小于底物类似物抑制剂
11.下列有关实验和科学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希尔反应说明水的光解与糖的合成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B.在对照实验中,控制无关变量可以采用“加法原理”或“减法原理”
C.鲁宾和卡门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D.毕希纳认为引起发酵的是酵母菌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要在细胞死亡裂解后才
发挥作用
12.玉米根细胞缺氧期间,葡萄糖分解产生的丙酮酸最初转化为乳酸,导致细胞质基质
pH 降低。在低 pH 时,乳酸脱氢酶活性被抑制,丙酮酸脱羧酶被激活,引起酒精含
量增加,生成的乳酸含量减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丙酮酸转化为酒精或乳酸的过程中不能产生 ATP
B.检测到玉米根细胞中有乳酸时不一定有酒精生成
C.玉米根细胞的酒精发酵途径和乳酸发酵途径均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D.酒精发酵能有效延缓酸中毒,使根细胞可以长时间处于缺氧状态
生物学试题 第 3 页(共 12 页)
{#{QQABTQCAogCgAIIAAAgCEwHICEEQkBCACQgORBAIsAAACQFABCA=}#}
13.下图是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示意图,其中a、b表示物质,、表示反应阶段。下
列叙述错误的是
A.缺Mg会影响该植物阶段对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化
B.在类囊体膜上产生的a和b可参与叶绿体基质中的阶段
C.若光照强度减弱,则短时间内该植物细胞中C3/C5的值变小
D.该植物经光合作用可将光能转变成(CH2O)中稳定的化学能
14.1886 年,有媒体报道了一种罕见的遗传病——早年衰老综合征。罹患该病的儿童身
体衰老速度比正常衰老速度快 510 倍,貌如老人。患者体内的各种器官快速衰
老,造成各种生理机能下降。病童一般只能生存 720 年,大多死于心血管疾病等
老年病,目前尚且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晚期患者体内大多数细胞体积大于正常同龄人
B.患者成熟的红细胞中线粒体体积大于正常同龄人
C.患者体内细胞的死亡与机体的死亡基本同步
D.抑制患者细胞中端粒 DNA 缩短可能延其寿命
15.线粒体 DNA 通过复制实现自我增殖。线粒体的分裂机制有两种:中间分裂产生两个
子线粒体(图 1)。中间分裂前后的线粒体生理状态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当线粒体出
现损伤时会发生应激性反应,如膜电位和 pH 降低,Ca2和活性氧自由基(ROS)增
加,此时进行外周分裂如图 2),外周分裂产生大小不一的子线粒体,其中较小的子
线粒体不包含复制性 DNA(mtDNA),最终被自噬体吞噬,即线粒体自噬,而较大
的子线粒体得以保全。结合文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图 1 图 2
注:DRP1,即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一种参与线粒体分裂调控的关键蛋白。
A.线粒体通过中间分裂进行遗传物质的均分,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B.中间分裂和外周分裂均需 DRP1 参与,与自噬相关的细胞器仅有溶酶体
C.逆境胁迫下,外周分裂的生物学意义是消除 ROS 和 Ca2对细胞的影响
D.外周分裂产生的较大子线粒体中含有 mtDNA,较小的子线粒体一侧 H浓度较低
生物学试题 第 4 页(共 12 页)
{#{QQABTQCAogCgAIIAAAgCEwHICEEQkBCACQgORBAIsAAACQFABCA=}#}
16.下图 1 表示某生物(2n8)细胞分裂过程中的一条染色体/质的变化过程,图 2 表示
该生物细胞分裂时有关物质或结构数量变化的相关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图 1 图 2
A.图 1 不能表示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质形态变化的完整过程
B.图 2 中,a 时可能没有同源染色体
C.若图 2 曲线表示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 n2
D.若图 2 表示每条染色体的 DNA 数量变化,则图 2 的 ab 段可表示图 1 的过程
17.下列有关细胞衰老与死亡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代谢产生的自由基会攻击生物膜、DNA 和蛋白质,最终导致细胞衰老
B.衰老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速率加快,导致细胞中水分减少
C.细胞凋亡是受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死亡,对生物体的发育是有利的
D.细胞坏死通常指受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细胞因代谢受损或中断而死亡
18.某动物(2n12)精原细胞,其所有 DNA 双链都用 32P 进行标记,然后将其放入
含 31P 的培养基中培养并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再诱导进行减数分裂,检测某个处于
减数分裂后期的细胞(不考虑染色体的互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细胞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 1/2
B.该细胞的核 DNA 数是体细胞的 2 倍
C.该细胞含有的放射性染色体数为 12 条
D.该细胞产生的精细胞的 DNA 可能全为 31P
19.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玉米籽粒的饱满与皱缩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分别将饱满
玉米(甲)和皱缩玉米(乙)在自然状态下间行种植。结果甲、乙所结籽粒都是既有
饱满,也有皱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所结部分籽粒来源于自交
B.甲、乙中必然有一个为杂合子
C.甲与乙杂交 后代分离比为 31
D.乙所结饱满籽粒自交可推断显隐性
甲 乙
的
生物学试题 第 5 页(共 12 页)
{#{QQABTQCAogCgAIIAAAgCEwHICEEQkBCACQgORBAIsAAACQFABCA=}#}
20.图 1 是某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该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 1/8100。科研人员
提取了 4 名女性的 DNA,用 PCR 扩增了与此病相关的基因片段,并对产物酶切后
进行电泳,正常基因含有一个限制酶切位点,突变基因增加了一个酶切位点,结果
如图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图 1
图 2
A.该病的遗传方式可能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
B.-1 与-2 婚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 1/182
C.该突变基因新增的酶切位点位于 310bp 或 217bp 中
D.扩增-2 与此病相关的基因片段,酶切后电泳将产生 4 种条带
二、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
项或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者得 3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 分,有错选得 0 分。
21.用物质的量浓度为 2mol/L 的乙二醇溶液和 2mol/L 的蔗糖溶液分别浸泡某种成熟的
叶肉细胞,观察其质壁分离现象,得到其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A.60s 时,乙二醇溶液中的叶肉细胞吸水能力大于蔗糖溶液中的叶肉细胞
B.120s 时,蔗糖溶液中的叶肉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小于细胞质基质的浓度
C.180s 时,外界乙二醇溶液浓度与叶肉细胞细胞液浓度大小相同
D.240s 时,将蔗糖溶液中的叶肉细胞置于清水中不一定会发生复原现象
生物学试题 第 6 页(共 12 页)
{#{QQABTQCAogCgAIIAAAgCEwHICEEQkBCACQgORBAIsAAACQFABCA=}#}
22.下图表示植物细胞光合作用及淀粉与蔗糖合成的调节过程,ad 表示物质。酶 A
是淀粉合成关键酶,其活性受叶绿体基质中磷酸丙糖与 Pi 的比值调节,比值越大活
性越强。磷酸转运体是叶绿体膜上的重要蛋白质,夜间细胞质基质 Pi 浓度较高,促
进磷酸转运体顺浓度将 Pi 从细胞质基质运入叶绿体,同时将磷酸丙糖运出叶绿体。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b 分别代表 ATP 与 ADP,光反应将光能转化为 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
B.植物从黑暗中转入适宜光照环境后,叶绿体内 c 含量减少,d 含量增多
C.磷酸转运体活性高可促进蔗糖合成,从而降低暗反应中 CO2 固定速率
D.白天叶绿体中淀粉合成较活跃,夜晚细胞质基质中蔗糖合成较活跃
23.在同种细胞组成的细胞群体中,各个细胞可能处于细胞周期的不同时期,为了研究
细胞分裂,需要使各个细胞处于细胞周期同一时期,即细胞周期同步化。研究发
现,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单层培养细胞,细胞分裂活跃,细胞变圆,与培养皿壁附着
力减弱,因此可用于收集 M 期细胞(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小鼠的 B 细胞受到双信号刺激后,细胞周期会缩短
B.留于培养皿中的细胞 DNA 分子较 M 期细胞的螺旋化程度高
C.收集处于 M 期的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联会现象
D.将分离收集的 M 期细胞继续培养可能获得同步化细胞
生物学试题 第 7 页(共 12 页)
{#{QQABTQCAogCgAIIAAAgCEwHICEEQkBCACQgORBAIsAAACQFABCA=}#}
24.某种昆虫的颜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雌虫有黄色和白色两种表型,
雄虫只有黄色,控制白色的基因在雄虫中不表达,各类型个体的生存和繁殖力相
同。随机选取一只白色雌虫与一只黄色雄虫交配,F1 雌性全为白色,雄性全为黄
色。继续让 F1 自由交配,理论上 F2 雌性中白色个体的比例可能是
A.1/2 B.3/4 C.15/16 D.1
25.某种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 E/e 和 F/f 控制,显性基因越多,红色越深,反之
则红色越浅,无显性基因时花色为白色。让开深红花的植株与开白色花的植株杂
交,F1 全为开中红花植株,F1 自交,F2 的表型及比例为深红色朱红色中红色
浅红色白色1464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控制该种植物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B.若 F2 中开朱红花植株自由交配,则 F3 中开深红花植株占 1/4
C.F1 进行测交,后代有 3 种表型、4 种基因型
D.F2 中只有开深红花植株和开白花植株是纯合子
生物学试题 第 8 页(共 12 页)
{#{QQABTQCAogCgAIIAAAgCEwHICEEQkBCACQgORBAIsAAACQFABCA=}#}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45 分。
26.(12 分)
研究小组利用图 1 装置,在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条件下,测定不同光照强度下番茄
幼苗的光合作用速率。该小组又以某种盆栽番茄为材料,设置“常温常态 CO2 浓度”
(对照)“常温高 CO2 浓度”“高温常态 CO2 浓度”“高温高 CO2 浓度”共 4
组进行实验,检测植株中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变化。图 2 为实验 25 天时测得相关的
物质含量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图 1
图 2
注:CO2 缓冲液有吸收和释放 CO2 的作用,可维持瓶内一定的 CO2 浓度。
(1)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图 1 装置测定的是番茄幼苗的_____________(填“总光
合作用速率”或“净光合作用速率”)。
(2)若黑暗条件下,每小时液滴左移了 3 个刻度单位,某一光照强度下,每小时
液滴右移了 8 个刻度单位。假设液滴每移动 1 个刻度单位,植物幼苗体内的葡萄糖量增
加或减少 1g,该光照强度条件下,白天光照 12h,一昼夜葡萄糖的积累量为_______g。
(3)一定的光照强度下,观察到图示装置的液滴右移,若再适当升高温度,则图
示装置液滴右移的速率将变慢,原因是_____________。
(4)一般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越高,果实的甜度就越高。依据图 2 实验结果,提
高番茄果实甜度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根据图 2 实验结果分析,在高 CO2 浓度条件
下,高温不利于番茄光合作用的进行,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
生物学试题 第 9 页(共 12 页)
{#{QQABTQCAogCgAIIAAAgCEwHICEEQkBCACQgORBAIsAAACQFABCA=}#}
27.(15 分)
如图 1 表示某动物体(2N4)体内减数分裂过程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对数变化曲
线;图 2 表示该动物体内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图 3 是某精细胞的形成过
程图,该过程中仅发生一次异常。回答下列问题。
图 1
图 2
图 3
(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图 1 中的_____________段,图 1 中 BC 段变化的
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图 2 中染色体数与核 DNA 数之比为 12 的细胞是_____________(填序
号),图 2 中细胞位于图 1 中_____________段。
(3)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被标记的某动物的精原细胞,如图 3 所示,其 A、a 两条
染色体分别被标记为红色、黄色;B、b 两条染色体分别被标记为蓝色、绿色。图 3 中
细胞和细胞都处于染色体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互换,则细胞中移
向同一极的基因有___________,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的荧光点颜色有___________。
(4)图 3 中 ABb 的精细胞的形成,是由于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仅发生一次异常,则
产生该染色体异常精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生物学试题 第 10 页(共 12 页)
{#{QQABTQCAogCgAIIAAAgCEwHICEEQkBCACQgORBAIsAAACQFAB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