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智学联盟体2025届高三9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答案

2024-09-30·13页·3.2 M

江西智学联盟体 2024-2025学年高三9 月质量检测

语 文

(考试时间:150 分钟满分:150 分)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中国玉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至今已有 7000 年以上的历史,是中国文化的一颗璀

璨明珠。中华玉温润玲珑,以优美的造型、瑰丽的色彩闻名于世。玉是尊贵、坚贞、美好的

象征,自古以来在中国人心目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玉的本质坚利、质朴、温润,尤其温润(阴柔)是其主要特质。因此,玉文化与中国传

统文化的特质是一致的。玉器代表、反映与象征的是中国文化史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大

貌,并且具有广博、精深和含蓄的文化特征。

中国古代将玉和做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以至于比德于人,称“君子如玉”。孔子等人倡

导的“君子比德于玉”等学说,在春秋战国的文献中常见的玉有“德”之论及“首德次

符”“君子必佩玉”等言论,以及大量现代考古发现成组佩玉的情况,均完美地表达和说明

了这些学说观点。古人本来就看重佩饰的象征意义,而戴上玉组佩饰“进则揖之,退则扬

之,然后玉锵鸣也”。经常听到佩玉之声,则“非辟之心玉之入也”,正显示出玉德的教化

作用。古人这样做,一方面是制度与礼节的约束,也就是礼仪制度的规范要求;另一方面,

则是自己内心的追求。

玉器是历史进程、社会生活、文化发展中最具代表性的物质文化品类,至今,中国人爱

玉、崇玉、佩玉在社会生活中仍然十分突出,玉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中占有主导地位。究其原

因,借玉质地致密细腻、滋润柔和,具有油脂光泽,给人以柔中带刚之感,来代表国人内

敛、含蓄、温柔、折中的民族性格和情怀。因此,玉文化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蔡玉琴《浅谈中国古代玉文化》)

材料二:

刘勰《文心雕龙》历来被评为“体大思精”。对其与传统文化之关系问题,研究者历来

多有关注。但是,从玉文化的角度进行考察者却是寥寥。在《文心雕龙》中多存在以美玉论

说文

章的现象。据统计,《文心雕龙》中和“玉”有关的词语有六十几处,所占篇幅约有三

十五篇之多,超过总篇数的三分之二。于此我们论其如何以美玉论文德,以见其批评特色。

其一,刘勰常以美玉、圭璋为喻说明作者的“文德”。他以为有“德”者必有如美玉之

“文”。刘勰亦曾多次用“圭璋”来比喻具有高贵品德的文人。如《风骨》中“情与气偕,

辞共体并。文明以健,摩乃,是说“文之情辞朗丽而气体雅健者则如持有主关玉具备高贵品

德的君子乃可驰誉文坛也”(詹锳《文心雕龙义证》)。刘勰以“圭璋”来对创作主体进行

审美评价,同时也体现出对创作主体的审美期待。

其二,刘勰曾多次以“符采相济”表达文质兼美的“文德”理想。“符采”即玉的纹

彩,这是《文心雕龙》评论的关键词之一。前辈学者将“符采”解释为“文质相副”虽有道

理,但是刘勰“符采”似更偏重于“文质彬彬”之义。“文质相副”和“文质彬彬”都包含

了文质相合的审美期待和体验,但“文质相副”似只就作品而言,而“文质彬彬”则更能体

现刘勰对创作主体及文学作品的“兼善并美”的期许。

其三,刘勰还常以美玉喻作品“文德”及其生成问题。《论语雍也》云:“质胜文则

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两句话本是侧重于君子人格修养的基本要求,

但后世也有人将它们阐释为孔子的文艺理论思想之一。刘勰即是较早将其上升至文学层面

者。他认为“君子之文”需要“雕琢”,“雕琢”本是治玉之术语,在《文心雕龙》中多处

被用到。如《情采》篇讲文章写作时,云“乃可谓雕琢其章,彬彬君子矣”。可见“文质彬

彬”是刘勰“君子之文”(文德)的最高审美理想。

其四,刘勰还常用“雕玉”“雕削”来喻文德的修饰问题。《宗经》篇更是直言作文如

雕玉,云“扬子比雕玉以作器,谓五经之含文也”。此处引扬雄《法言》所说“玉不雕,玙

璠不作器;言不文,典谟不作经”。由此可见,承载“君子之德”的“君子之文”应该有必

要雕琢,这样才能成为经典而流传千载。刘勰引扬雄“雕玉作器”之语来说明五经之文采,

正体现了“德才”兼备的圣贤情怀。刘勰认为好的文章就像精美的玉器,不但有质感而且有

美感。他认为,雕琢不是雕削。如《隐秀》云:“或有晦塞为深,虽奥非隐;雕削取巧,虽

美非秀矣。”这里的“雕削”有刻意修饰而使文章色彩过分绚丽的意思,而此点是不符合刘

勰“秀”美的观念的,他反对“为文造情”“淫丽而烦滥”。

总之,刘勰以玉论文既是传统玉文化的渗透与影响,体现出传统玉文化对文章审美理论

的影响,也是魏晋时期“以玉论文”思想的艺术表达。玉因为其温润的触感、美丽的光泽以

及坚硬的质地等,从一开始就被赋予了神圣的意义,对玉的崇拜文化经历了从神灵到人格的

发展过程,至刘勰被进一步运用到文学审美理论中。

(摘编自袁晓聪《(文心雕龙)的以玉论文德》)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玉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一致,是由于玉的本质坚利、质朴、温润,特别是其具有温

润的特性。

B.孔子首倡的“君子如玉”学说,在春秋战国的文献及现代大量考古发现实物中得到完美印

证。C.虽然研究者多会关注刘鳃《文心雕龙》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但很少有人从玉文化的角

度来考量。

D. 刘勰以美玉论“文德”,这包括作者与作品两个方面的内容“,文质彬彬”是其文德的

最高审美理想。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中国传统玉文化,不过两则材料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B.古人有佩玉的习俗,这是古代礼仪制度的需要,也是古人对美好品德追求的表现。

C.中国人普遍爱玉、崇玉、佩玉,所以玉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D.《文心雕龙》以玉论文德是它的批评特色,体现了传统玉文化对文艺理论的影响。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中“君子如玉”观点的一项是()(3 分)

A.《礼记儒行》:“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B.张载《西铭》:“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

C.《诗经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D.《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

为先。”4.“玉在山而草木润,玉在河则河水清”,中国人对玉情有独钟,这是为什么?请

结合材料一谈谈你的理解。(4 分)

5. 研究玉文化的现代价值主要有哪些?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 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在旷野里(节选)

柳青

1951 年 7 月初的一天,前一天刚到任的县委书记朱明山正在他房里踱来踱去,考虑着刚

刚文书向他报告的一个严重问题,渭河两岸产棉区普遍发现了棉蚜虫。对于农业科学还远没

有摸到边的朱明山,光光听说棉花生产的一个季节里,单性生殖的棉蚜虫每一个就可以繁殖

到六万万亿,他就敏感地意识到这种害虫向刚刚翻身的棉农生活和新生国家的工业生产侵犯

的危险性。他和县长梁斌商量决定抽调干部去援助产棉区治虫。

晚饭后在县政府大礼堂举行的各区干部动员会,本来预定顶多开个把钟头,可是梁斌一个人

就讲了将近两个钟头的话。直到夜里,治虫工作队才准备分头向指定的各区星夜进发。朱明

山把治虫工作队的组长召集到礼堂的大门边谈话。他怕梁斌长篇讲话中有些不合分寸处可能

会给实际行动造成偏差。“梁县长刚才在大会上说这是个战争,他的意思是说,这是我们领

导农民和棉蚜虫进行战争,你们绝不能还没有和蚜虫接触,就和农民发生冲突。这么办,蚜

虫欢 迎。”梁斌脸上有点不自在,往前迈了一步,“是的,我可没号召你们向农民冲锋。这

个任务,一般地说基本上是发动群众的工作,发动群众嘛,还要给你们细讲吗我们哪一项任

务能少了这一步,剿匪反特、减租反霸、土地改革……”“对,”朱明山笑着同意,有意截

断梁斌不知道又要进行多久的解释,“群众要看实际,干部就一段地一段地治给他们看。那

我们就出发吧。”

朱明山连夜要赶到分管的区去,梁斌说县里还有些事情,第二天再走。

有月亮的夏天晚上,在渭河平原上的旷野里是这样令人迷恋,以至于可以使你霎时忘

记内心的负担,失掉疲倦的感觉,而像一个娇儿一样接受祖国土地上自然母亲的爱抚。在你

眼前辽阔的平原迷迷蒙蒙地展开去,远处的村庄和树丛就好像是汪洋大海里的波浪。近处村

庄淹没在做晚饭飘起的白色炊烟里,只在炊烟上边露出房顶和树梢。

年轻的文书用沉重的口气说:“革命的饭总算吃下来了,建设的这碗饭没文化没知识,

恐怕不好吃。您看,光个治虫,春上合作社就给群众货下来些什么‘赛力散’,干部也不

懂,没给群众交代清楚,毒死了几条牛。”朱明山默默的听着,“你对人民有一种负责精

神,这很宝贵。”接着朱明山告诉他,全国很快就要有计划地抽调工农干部学文化,扩大知

识,以便将来担负新的艰巨的领导工作……一阵说得文书脸上才露出了隐约的笑容。

可是,当朱明山指挥的治虫工作队连夜来到村里,却碰到了令人气恼的冷淡。工作队的

干部兴冲冲地听了当地干部一谈情况,心都凉了半截子。

“连个群众会都召集不起来,大伙都说开会就能把那虫给治了”

“翻了棉花地种晚包谷的人一天比一天多了。”

……

第二天天一亮,朱明山和干部们在棉花地边蹲下来,翻起棉叶下面一看:啊呀!黑森森

的棉蚜虫都絮满了一层,叫人发呕;有些棉叶因为蚜虫多到一疙瘩一疙瘩,被压得倒吊下去

了。他们遇见到地里来看棉花的群众,愁得两道眉都连起来了。可是当朱明山非常同情地试

着和他们谈话的时候,他们好像哑巴一样一声不吭,闷着头就走了。

大门外面一个留着山羊胡子的干瘪老汉气愤地用棍在地上戳着说:“开会!开会!斗

争!斗争!叫这伙怂娃们斗争虫王爷吧!看这回怎么整油汗【注】!”老汉说完闷头就往大

门里一钻,关了门。同来的干部想喊大门,朱明山制止了,缓缓地说:“我们治不了虫就该

挨骂,上级可以骂,群众可以骂。”

回到区上,朱明山把工作队干部和当地干部召集起来,提出两天到三天里头不开群众大

会。白天太阳红的时候集中力量,由区乡以上的干部亲自动手,在愿意首先治虫的村干部和

群众的棉地里用喷雾器,多打药剂和烟叶水。晚上只许宣传大家到早上治过虫的棉地里去参

观,等到大多数群众转变了态度再说。朱明山最后说:“你们看出了没有现在是讲话最不值

钱,那就请事实先发言吧。”

第三天,朱明山一大早骑着自行车来到了渭阳区政府。一进门他就问区委书记崔浩田:

“听说你们这里有专家?”崔浩田问:“植棉能手蔡治良吗他在屋里泡烟叶水哩,叫他来

吗?”“当

然!我们光有农业站的技术指导不够,还要有群众的指导。毛主席叫我们先当群众的学

生 。 ”

朱明山又对文书说,去把村里能叫来的干部都叫来一起听听。

第四天,不一会儿四十多个村干部在小院里溜墙根蹲了一圈。一开始有的人蹲得远远

的,但听到蔡治良要说打虫药水的配制,就慢慢挪了过来。

第五天,“我这个意见可是想出来的,没试验过。”蔡治良首先声明,然后才说,“烟

叶不够,我想出个办法,你们说那辣子好呛人,一斤能熬多少水,熬一担,掺几担白水,味

还不小吧?”

第六天,“好意见,好意见!”全院的人嚷着。

第七天,“还有,”蔡治良进一步说,“烟叶和辣子不能用完,人还要吃;煤油人不

吃。那东西掺上水治虫,虫还活得了?”

第八天,“还有吗?”朱明山高兴地问,也像还不满足。

第九天,“想到的就这些,这是烟叶呛得我想起的,不敢保证能顶事。”

第十天,“所有这些新办法,都要在这几天里试验。”朱明山吩咐,“以后再提出来的

办法,也要试验。试验成功就请大家参观。”

第十一天,经过两三天在烈日底下的鏖战,渭北四个区的治虫工作就出现了新气象。蔡

治良的创造性发现实验成功了。人的智慧的确是经过劳动逐渐提高的:他们居然根据工业

产品“硫磺石灰合剂”这个概念,创造了许多新的“合剂”——烟叶半斤、辣子半斤,加水

四十斤熬好滤过:煤油六两、肥皂六两,加水八十斤溶化调匀;煤油四两、石碱四两,加水

八十斤溶化调匀……这些“合剂”比单独一样东西杀虫的威力大得多。大家商讨后得出的结

论是:科学最有力量的宣传是实验。

第五天,许多村子白天已经看不见几个人了,盛药剂的水缸搬到了棉花地边上。遍地都

是男人女人、老汉和小孩,端着盆子、瓢、大碗,用扫帚蘸着各种土制药剂刷着被棉蚜虫爬

满的棉苗。

朱明山在街上遛了个弯,回想起头两天到这街上人们一见他就躲避的情景,浑身都轻快

了些。

可是回到住处,文书却报告说:“副书记赵振国打电话来,渭河南边对梁县长不满的人

越来越多,说他天天开会,虫灾却越来越严重,干部消极抵抗,他还发脾气。让您赶快去看

看。”

朱明山决定连夜就回去。他和文书走出村,重新到旷野里的路上,两个人一直沉默着。

(有删改)

【注】油汗,陕西关中一带方言,指植物上的小虫子。这里指“棉蚜虫”。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朱明山不满梁斌在动员大会上发言的时间过长,会后又把工作队组长留下来开了个短会。

B.群众不愿配合县里的治虫工作队,主要是因为干部们没有文化知识,给群众造成了损失。

C.梁斌动辄开会,冗长的会议解决不了问题,是《反对党八股》中指出的不良作风的再现。

D.用辣椒水、煤油治虫的方法实验成功后,蔡治良又创造出许多杀虫威力更高的“合剂”。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中第处画线句由第三人称叙述转换为第二人称,蕴含着对土地深沉的爱,拉近了与读

者的距离,增强抒情意味。

B.“气愤地用棍在地上戳着”“蹲得远远的”这些细节描写都反映出干部工作不到位、群众

心里有怨气的现实。

C.文本穿插使用方言,亲切自然、充满乡土气息。如“一疙瘩一疙瘩”“怂娃”等词语,符

合乡间农人的用语习惯。

D.文本通过梁斌、蔡治良等人物来反衬朱明山这一形象,表现出了朱明山不说空话、务实肯

干的工作作风。

8.文中划线的处,看似闲笔,其实关乎宏旨,各有特色。请任选一处,加以赏析。(4

分)

9.有评论认为,《在旷野里》“意味着柳青的文学关注点转向社会主义建设时代”,请结合

本文谈谈你的理解。(6 分)

二、古诗文阅读(37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材料一: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子鱼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

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

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

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

之余,不鼓不成列。”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

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

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可也。”

(节选自左丘明《左传子鱼论战》)

材料二: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

其说。”

对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辕辕、缑氏之口,当屯留之道,魏绝南阳,楚临南

郑,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

出。据九鼎,按图籍,抉天子以今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今夫蜀,西辟之国,而

戎狄之长蔽兵劳众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为利。”

司马错曰:“不然。夫蜀,西辟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而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

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矣。故拔一国,

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诸侯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正乱之名,

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不

如伐蜀之完也。”

惠王曰:“善!寡人听子。”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

(节选自刘向《战国策司马错论伐蜀》)

【注】勍(qng)敌:强大的敌人。胡者(gu):年纪很大的人。儳(chn):不整

齐,此指不成阵势的军队。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

黑。(3 分)

取其地足 A 以广国也 B 得其财 C 足以富民 D 缮兵 E 不伤 F 众 G 而彼 H 已服矣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二毛,意思是斑白的头发,文中用以指老年人。

B.爱,怜悯,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中“爱”的意思不同。

C.自知,即知自,与《石钟山记》中“古之人不余欺也”的句式特点不同。

D.敝,使……疲惫,与“阙秦以利晋”(《烛之武退秦师》)中“阙”的用法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宋楚两国在泓水交战,宋国军队已经列好阵势,而楚国军队还没有全部渡河,子鱼请求攻

楚军,宋公没有同意。

B.宋襄公认为作战不应借助险要的地势来阻击敌人,不应攻击没有排列成阵势的军队,子鱼

评宋襄公不懂打仗。

C.张仪认为攻伐韩国,应该先断绝魏国,兵临楚国和“二周”近郊,占领楚、魏土地,迫使

周王室交出九鼎宝器。

D.张仪认为蜀国地处偏僻,攻打蜀国即使得到土地也不算得利,而司马错却反驳张仪,认为

蜀可以名利双收。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

(2)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

14.司马错反驳张仪伐韩的依据是什么?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5 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516 题。

龙潭夜坐

王守仁

何处花香入夜清?石林茅屋隔溪声。

幽人月出每孤往,栖鸟山空时一鸣。

草露不辞芒屦湿,松风偏与葛衣轻。

临流欲写猗兰意,江北江南无限情。

【注】龙潭:滁州的龙池。此诗作于平定宁王叛乱后,被张忠陷害之时。葛衣:泛指夏

季穿的衣服。猗兰:即《猗兰曲》,古琴曲名,相传为孔子所作。多抒发生不逢时、怀才

不遇之情。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开篇点题,花香、溪声激发了诗人的游兴,先从嗅觉、听觉写起,扣住夜坐龙潭落

笔。

B.颔联化用《鸟鸣涧》诗句,用“月出”“鸟鸣”“空山”等景物突出了月夜的清雅、幽

静。

C.颈联诗人踏着“草露”,迎着“松风”,表现了不怕草鞋打湿,任凭风吹衣飘的忧郁心

情。

D.诗中“幽人”形象具有中国传统隐士文化的典型特征,实际上是诗人自我形象的写照。

16.诗人是如何排遣内心的苦闷失意的?请结合内容简要赏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王安石用“ ”收束了对金陵秋景的描

写;而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用“ ”收束了对赤壁美景的描

写。

(2)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兰亭集序》中,王羲

之通过“ , ”两句发出了相似的感叹。

(3)龙是我国汉民族的图腾,体现着先民的想象力与昂扬精神。高中课文中亦有许多以

“龙”人诗的名句,如“ , ”。

三、语言文字运用(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2 题。

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烧烤文化。“西昌火盆烧烤”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及周边

地区极具代表性的特色美食。 A 的话,火盆烧烤应该说是从彝族人的饮食习惯演变

而来。彝人离不开火,(甲),即使是围坐在火盆边拉家常,也不会让火空着,他们把洋

芋、苞谷、肉食、荞馍馍放入火盆里烘烤,作为下酒的美食。

大约在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这种脱胎于当地民俗的“火盆烧烤”,才开始出现在凉山

州首府西昌的街头和邛海景区湖边。那时的烤具很简单,一张中间被挖空的矮木桌,桌下放

置一个搪瓷盆制成的简易火盆,桌面上再放一张铁丝网,所有食材都可以放在铁丝网上炙

烤,故那

时的火盆烧烤又名“铁网烧烤”。

西昌烧烤在形式和味道上经历了不少变化。从最初的客人点菜发展到如今的自助模

式,中间就有数十年左右的光景。而烧烤的样式,一开始只有单纯的烧烤,之后加入了

“烧烤火锅”的“一盆火上两种吃法”的模式,后来又新增了锡纸包上鱼、肉或蔬菜边

烤边吃。从味道上来说,火盆烧烤之前,藿香烧烤、大竹签烧烤曾 B ,据说这两种

烧烤能火起来,是因为食材腌制过程中加入了藿香、茴香、麦冬等中药材,烤出来的食物不

仅芳香四溢,还有去火去燥的功效。而大竹签,选用的是新鲜的竹子,( 乙 ),鲜竹会

散发出特殊的清香,使栲内更加鲜香。

蘸料是烧烤的灵魂,一份好的蘸料能把食客的味蕾打开。在烧烤的发展过程中,蘸料也

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从最初的海椒面到加入了香料和各类调料的蘸料,从黄豆面到醋碟,不

难看出,每家烧烤店的老板都在使出 C ,只为留住食客。

如今,西昌烧烤已成为西昌的名片,还有人将西昌称为“烧烤之城”。

18.下列选项中,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加点的“也”与“她会打篮球,也会打网球”中的“也”意义和用法不相同。

B.加点的“才”与“一共才十个,不够分”中的“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

C.加点的“而”与“他因为暴雪而无法安全抵达”中的“而”意义和用法相同。

D.加点的“还”与“小车还通不过,更别提大车了”中的“还”意义和用法不相同。

19.请在文中 ABC 的横线上分别填入恰当的成语。(3 分)

20.文中第三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序号并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

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 分)

21.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

处不超过 15 个字。(4 分)

22.文中第四段用“灵魂”比喻蘸料在烧烤中的重要性,使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请另外写

一个句子。要求:使用文中语境,语意完整,使用暗喻;暗喻贴切,表达流畅。(4 分)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有人认为,道德底线低的人有时比道德底线高的人占优势,你做不出来的,他做的出

来,所以他们总能如鱼得水。但师长告诚我们:要坚持“高线”,守住“底线”;只有守住

“底线”,才是守住了为人的根本。

对于“底线”,你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 800 字。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