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2024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答案

2024-05-14·15页·1.1 M

2024年哈三中高三学年第四次模拟考试

语文 试卷

本试卷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

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

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 答题时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 请按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 请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无破损。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汉字的起源大约在 5000-6000 年之前,随着考古资料的不断发现,起源的

时间可能推前,也可能延后。汉字的发展史,一般要从殷商甲骨文讲起,从殷商

甲骨文到现代楷书,经历了 3400 多年的变化。

汉字字体的发展分成两个大段:一个是古文字阶段,以小篆作为其终点;

一个是今文字阶段,以隶书作为其起点。在线条文字古文字向笔画文字今文字转

变的过程中,小篆和古隶是这两个阶段的过渡带。

甲骨文是我们能够见到的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一般认为,甲骨文是在清

光绪二十五年由王懿荣发现的,他在中药龙骨上发现了甲骨文,从这时开始,甲骨

文开始走进汉字学、历史学研究者的视野。研究认为,甲骨文出土于河南安阳西

北五里的小屯,这是商代晚期的都城所在地,学界把它称为殷墟。在甲骨片的发掘

过程中,产生了成就很高的甲骨学研究。从内容上看,殷商甲骨文分为记事类刻辞

和占卜类卜辞两种,前者是对一些历史事件的记载,后者则是对占卜的记载。

在甲骨文之后,另外一种重要的古文字是金文。金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一

种文字,现在可见的金文起于商代,主要铸刻在钟鼎之上,其文本称为铭文, 它多

为一篇一篇的完整记载,其内容是关于当时祀典、赐命、诏书、征战、围猎、

盟约的记录,充分反映出当时的历史事件与社会生活。所谓“国之大事, 在祀

与戎”,这两方面的历史事件,构成了金文中最主要的内容。金文的发现远远早

于甲骨文,在《汉书》中,有西汉时期的“小学”家张敞释读金文的记载。

到了战国时期,有大量书写在竹简上的文字为我们所见。楚简包含多种古

籍,主要是儒道两家的著作。在战国文字中,秦系文字也十分重要,比如石鼓文,

它因刻石外形似鼓而得名。石鼓文的字体上承西周金文,下启秦代小篆。石鼓文

是由大篆向小篆演变的过渡性文字。但由大篆发展而来的小篆,是李斯等人在

大篆的基础上“或颇省改”,进行加工、改易后的秦代标准字体。谈到汉字历史,

我们一般会认为小篆出现于隶书之前,实际上,从出土文献来看, 小篆和早期的

隶书是同时通行的。在出土的秦代竹简中,我们见到了早期的秦代隶书。通过对

汉字的考察,汉字出现了从半篆半隶到完全隶书的“隶变”现象。

到了汉代,古隶进一步发生演变,形成了今隶,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汉隶, 它

是国家规范的标准文字,古人用这种字体抄写儒家经典,镌刻在石碑上,供天下

士子摹写、参考。当时的隶书形态规范,是通用的标准字体,但如果写快了,就

出现了一种特殊的草书,称为章草。章草是和汉隶同时通行的一种草书。今隶成为

隶书继续发展,就是楷书,这种字体在魏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与楷书同时通行

的快速字体有行书和今草书。楷书到了现代,有了简化字,又有了计算机字体宋、

仿宋、楷、黑,已经跨出历史,走向现代。

(摘编自王宁《汉字与中华文化十讲》)

材料二:

在当今世界上众多的文字产生以前,在数千年前的古代社会,产生了几种

古老的文字,其中最古老的有三种:一是 5500 年前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创造的

楔形文字;二是 5000 多年前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人创造的圣书字;三是我国

3300 年前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字。这些古老的文字由象形文字发展而来,后都

发展成为表意文字。随着历史的演变,两河流域的楔形字和古埃及的圣书字都已

在历史的风尘中湮灭,只有汉字的早期形式甲骨文字演变成为现代汉字,是古

文字中仅存的一种,仍然保持着表意的形式,也是世界上唯一使用至今的表意

文字。

当然,这些古文字的消失,是由于他们的语言消失引起的。文字是语言的视

觉形式,文字的产生和发展,必须以语言为基础,与语言结成“皮”与“毛” 或

“形”与“影”的主从关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形”一消失,“影” 必幻

灭。古埃及语和古巴比伦语早已死亡,因此,“圣书字”和“楔形文字” 早

已失去了它们的“皮”和“形”,成为考古文物。古梵语,因为民族众多,

语言繁杂,又加上一开始就使用极利于语言分化的拼音文字,所以古梵语早已分

化瓦解为几十种语言。惟独我们的汉语,从产生到现在,虽然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演

变和自我改革,还是保持了它的完整体系,生机勃勃地存活了下来,它是占我国人

口大多数的汉、满、回族的母语,并为各少数民族共同使用的通用语言。

古代汉语的语音可能与现在的有很大差别,但其语法结构和大部分词汇却

变化不大。比如,日、月、山、水等词,3500 年前殷商时代的读音与今天的

读音可能不同,但其语义与今天的语义完全一样。《新华字典》所收词汇的含

意,约有半数与 2000 年前成书的《说文解字》所收词汇的含意基本相同。我

们今天所说的“古文”与“白话”之分,是“文体”的分别而非“语言”的分

别。“床前明月光”是一句古代的诗文形式,即五言绝句中的一句,但作为语言,

则与今天的口语完全一样。就是某些古代书面语言,今天还在口语中广泛使用,

比如,“鞠躬尽瘁”、“亡羊补牢”、“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之类的成语在

文章和口语中出现的频率很高。

(摘编自李梵《汉字简史》)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李斯等人通过省略和改动大篆创造出秦代标准字体,对汉字发展

做出了贡献。

B. 一般认为小篆出现在隶书之前,但出土资料却证明了这种观点与

事实不符。

C. 楷书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它与行书、今草书均是魏晋时期

通行的文字。

D. 最古老的三种文字均由象形文发展而来,汉字是唯一使用至今的

表意文字。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殷商甲骨文的卜辞是对占卜的记载,反映了占卜是当时社会生活

的一部分。

B. 通过对金文的挖掘与研究,可以了解到商代认为国家大事在于祭

祀和战争。

C.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提到商周鼎彝表明汉代可能已经产生了

金文研究。

D. 像古梵语一类的语言具有繁杂性,且使用民族众多,导致最终被

分化瓦解。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二段的观点的一项是(3 分)

A.费什曼曾经说:“当所有人都说一种语言时,世界末日也就要来

临了”。

B. 马林诺斯基曾经表示脱离客观生活的语言无异于是无源之水,无

本之木。

C. 人们常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似乎多数人遗忘了后句“玉碧罗

青意可参”。

D. 最后一位讲说僧侣体的古埃及人去世后,金字塔上的僧侣体成为

了“死文字”。

4. 根据材料一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幅图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字体演变的界限存在一定模糊性。

B.大篆和小篆之间有石鼓文作过渡。

C.小篆和古隶之间会出现半篆半隶。

D.魏晋时期行书是线条书写的文字。

5.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中心主任张晓明针对网络热议的“从古至今使用

下来的汉字正经历危机”称:“不必过于担心,它不会衰落,更不会消失”,请

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6 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7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文本一:

受戒(节选) 汪曾祺

明海出家已经四年了。

他是十三岁来的。

这个地方的地名有点怪,叫庵赵庄。赵,是因为庄上大都姓赵。叫做庄,

可是人家住得很分散,这里两三家,那里两三家。一出门,远远可以看到,走起

来得走一会,因为没有大路,都是弯弯曲曲的田埂。庵,是因为有一个庵。庵叫

苦提庵,可是大家叫讹了,叫成荸荠庵。连庵里的和尚也这样叫。“宝刹何

处?”——“荸荠庵。”庵本来是住尼姑的。“和尚庙”“尼姑庵”嘛。可是荸

荠庵住的是和尚。也许因为荸荠庵不大,大者为庙,小者为庵。

明海在家叫小明子。他是从小就确定要出家的。他的家乡不叫“出家”,

叫“当和尚”。他的家乡出和尚。就像有的地方出劁猪的,有的地方出织席子的,

有的地方出箍桶的,有的地方出弹棉花的,有的地方出画匠,他的家乡出和尚。

人家弟兄多,就派一个出去当和尚。明海家田少,老大、老二、老三, 就足够种

的了。他是老四。他七岁那年,他当和尚的舅舅回家,他爹、他娘就

和舅舅商议,决定叫他当和尚。他当时在旁边,觉得这实在是在情在理,没有理

由反对。当和尚有很多好处。一是可以吃现成饭。哪个庙里都是管饭的。二是可以

攒钱。只要学会了放瑜伽焰口,拜梁皇忏,可以按例分到辛苦钱。积攒起来,将来

还俗娶亲也可以;不想还俗,买几亩田也可以。当和尚也不容易, 一要面如朗月,

二要声如钟磬,三要聪明记性好。他舅舅给他相了相面,叫他前走几步,后走几步,

又叫他喊了一声赶牛打场的号子,说是“明子准能当个好和尚,我包了!”要当和

尚,得下点本——念几年书。哪有不认字的和尚呢! 于是明子就开蒙入学,读了

《三字经》《百家姓》《四言杂字》《幼学琼林》

《上论、下论》《上孟、下孟》,每天还写一张仿。村里都夸他字写得好,很

黑。

舅舅按照约定的日期又回了家,带了一件他自己穿的和尚领的短衫,叫明

子娘改小一点,给明子穿上。明子穿了这件和尚短衫,下身还是在家穿的紫花裤

子,赤脚穿了一双新布鞋,跟他爹、他娘磕了一个头,就随舅舅走了。

他上学时起了个学名,叫明海。舅舅说,不用改了。于是“明海”就成了

法名。

过了一个湖。好大一个湖!穿过一个县城。县城真热闹:官盐店,税务局,

肉铺里挂着成边的猪,一个驴子在磨芝麻,满街都是小磨香油的香味,布店,

卖茉莉粉、梳头油的什么斋,卖绒花的,卖丝线的,打把式卖膏药的,吹糖人的,

耍蛇的……他什么都想看看。舅舅一劲地推他:“快走!快走!”

到了一个河边,有一只船在等着他们。船上有一个五十来岁的瘦长瘦长的大

伯,船头蹲着一个跟明子差不多大的女孩子,在剥一个莲蓬吃。明子和舅舅坐

到舱里,船就开了。明子听见有人跟他说话,是那个女孩子。

“是你要到荸荠庵当和尚吗?”

明子点点头。

“当和尚要烧戒疤呕!你不怕?”

明子不知道怎么回答,就含含糊糊地摇了摇头。

“你叫什么?”

“明海。”

“在家的时候?”

“叫明子。”

“明子!我叫小英子!我们是邻居。我家挨着荸荠庵。——给你!”

小英子把吃剩的半个莲蓬扔给明海,小明子就剥开莲蓬壳,一颗一颗吃起

来。

大伯一桨一桨地划着,只听见船桨拨水的声音:“哗——许!哗——许!”

……

小和尚的日子清闲得很。一早起来,开山门,扫地,给弥勒佛、韦驮烧一炷

香,正殿的三世佛面前也烧一炷香、磕三个头、念三声“南无阿弥陀佛”, 敲

三声磬。这庵里的和尚不兴做什么早课、晚课,明子这三声磬就全都代替了。然后,

挑水,喂猪。然后,等明子的舅舅起来,教他念经。

这个庵里无所谓清规,连这两个字也没人提起。

……

明海到善因寺去受戒。

“你真的要去烧戒疤呀?”

“真的。”

“好好的头皮上烧十二个洞,那不疼死啦?”

“咬咬牙。舅舅说这是当和尚的一大关,总要过的。”

“不受戒不行吗?”

“不受戒的是野和尚。”

“受了戒有啥好处?”

“受了戒就可以到处云游,逢寺挂褡。”

“什么叫‘挂褡’?”

“就是在庙里住。有斋就吃。”

“不把钱?”

“不把钱。有法事,还得先尽外来的师父。”

“怪不得都说‘远来的和尚会念经’。就凭头上这几个戒疤?”

“还要有一份戒牒。”

“闹半天,受戒就是领一张和尚的合格文凭呀!”

“就是!”

“我划船送你去。”

“好。”

小英子早早就把船划到荸荠庵门前。不知是什么道理,她兴奋得很。她充

满了好奇心,想去看看善因寺这座大庙,看看受戒是个啥样子。

(有删改)

文本二: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

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

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

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

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地在水边玩耍了。

(选自沈从文《边城》)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文本一说明子的家乡“出和尚”,目的是强调做和尚是件随心所欲的

事情,表现了当地洒脱随意的民风。

B. 文本一集中描写了明子和小英子的两次对话,让两个人的交流显示出

一种互补与和谐,具有纯真之美。

C. 文本一的标题是“受戒”,但情节中却没有太多的清规戒律,这种反

差彰显了追求真实而自由人性的主旨。

D. 文本二对翠翠的描写,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纯净的大自然对她的抚育和

陶冶,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7. 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句子中村里人评价并夸奖明子字好的标准是“很黑”,作者借此讽

刺了他们没有文化,不懂装懂的虚伪嘴脸。

B. 句子的描写兼顾心理、动作和语言,表明明子对世俗生活有着强烈

的向往,他根本不想,也不适合做和尚。

C. 句子划船时的水声“哗——许!哗——许!”很单调,这意在表明

明子出家后的生活是单调而又乏味的。

D. 句子中明子仍然使用世俗人家的称谓“舅舅”,很好地照应了前文

“这个庵里无所谓清规,连这两个字也没人提起”。

8. 文本一开篇介绍地名和风俗的两段,用戏谑和琐碎的语言展开漫谈,这样

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 分)

9. 汪曾祺曾说过,沈从文小说里的那些农村的少女(比如翠翠),是促使他

写小英子的一种很潜在的因素。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二者形象的异同。(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材料一:

齐景公游于牛山,北临其国.城.而流涕曰:“美哉,国乎!郁郁芊芊,若何

滴滴去此国而死乎?使古无死者,寡人将去斯而之何?”史孔、梁丘据皆从而

泣曰:“臣赖君之赐,疏食恶肉可得而食,驽马棱车可得而乘也,且犹不欲死,

而况吾君乎!”晏子独笑于旁。公雪涕而顾.晏子曰:“寡人今日之游悲,孔与

据皆从寡人而泣,子之独笑,何也?”晏子对曰:“使贤者常守之,则太公、

桓公将常守之矣;使有勇者而常守之,则庄公、灵公将常守之矣。数君者将守

之,吾君方将被蓑笠而立乎畎亩之中,唯.事.之.恤.,行假念死乎?则吾君又安得

此位而立焉?以其迭处之迭去之至于君也而独为之流涕,是不仁也。见不仁之

君,见谄谀之臣。臣见此二者,臣之所为独窃笑也。”景公惭焉,举觞自罚,

罚二臣者各二觞焉。 (节选自《列子》)

材料二:

人臣之论:有态臣者,有功臣者。内不足使一民,外不足使距难,百姓不亲,

诸侯不信,然而巧敏佞说,善取宠乎上,是态臣者也。内足使以一民,外 足使

以距难,民亲之,士信之,上忠乎君,下爱百姓而不倦,是功臣者也。故用功臣者

强,用态臣者亡。从命而利君谓之顺,从命而不利君谓之谄,逆命而利君谓之忠,

逆命而不利君谓之篡;不恤君之荣辱,不恤国之臧否,偷合苟容以持禄养交而已耳,

谓之国贼。故明主好同而闇主好独,明主尚贤使能而飨.其盛,闇主妒贤畏能而灭其

功。罚其忠,赏其贼,夫是之谓至闇,桀纣所以灭也。

(节选自《荀子》)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

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 1 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 分)

以其迭A 处之B 迭 C 去之D 至于E 君也 F 而独为之G 流涕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国城,指国都,古代国家首都通常可以简称为国都,国城也指国都的

城郭。

B. 顾,文中指看着、注视之义,与成语“顾名思义”中的“顾”意思不

同。

C. 唯事之恤,只考虑农活。与《烛之武退秦师》中的“何厌之有”句式

相同。

D. 飨,文中有犒劳之义,与《鸿门宴》中“旦日飨士卒”中的“飨”意

思相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景公登牛山因死亡而感伤,史孔、梁丘据两位臣子也跟着落泪,晏子

却独自在一旁发笑,认为史、梁是阿谀之臣。

B. 晏子告诫景公,假如古代的君主长生不死,那么景公也只能成为一介

农夫,既没有时间伤感,也不可能成为国君。

C. 晏子与景公牛山叹事件表明晏子贤能有德、机智幽默;而齐景公能听

从晏子的劝谏,也算是一个知错能改的君主。

D. 荀子对臣子的类别进行了“态臣”和“功臣”的明确区分,并用夏桀、

商纣灭亡的事例论述了臣下应该如何尽臣道。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 使古无死者,寡人将去斯而之何?

(2) 内不足使一民,外不足使距难,百姓不亲,诸侯不信。

14. 根据材料二,分析齐景公举觞自罚,并罚二臣的原因有哪些?(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516 题。

五更读书示子 陆游

近村远村鸡续鸣,大星已高天未明;

床头瓦檠灯煜爚,老夫冻坐书纵横。

暮年于书更多味,眼底明明见莘渭。

但令病骨尚枝梧,半盏残膏未为费。

吾儿虽戆素业存,颇能伴翁饱菜根。

万钟一品不足论,时来出手苏元元。

【注】煜爚:光辉灿烂,光耀。莘渭:商汤的宰相伊尹曾耕于莘野,周文王

之师姜尚曾钓于渭川。莘渭为咏宰相进身济世。戆:刚直而愚。元元: 指人

民。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前三句从听觉和视觉角度写室内外的环境,既照应标题的时间又起到

烘托的作用。

B. 第四句的“冻”字很细微地展现诗人读书时的情态,“纵横”突出读

过的书籍之多。

C. 诗人眼中,儿子虽憨厚却未能沿袭儒业,好在能陪伴父亲食菜根,故

告诫其读书。

D. 本诗饱含深情,虽为示子却蕴藏着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体悟和思考,

耐人寻味。

16. 本诗中陆游讲述了自身读书的经历和感受,请简要谈谈你从中获得了怎

样的读书启示?(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 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并序)》中以云、鸟的动作构成一个富有象征

性的画面:“ ”与自己的出仕相似,“ ”也正是自

己辞官而归的象征。

(2)“君子”一词既是对某种人格特质的描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评价人

品的重要尺度。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说“ ”,之后才可以成

为君子。荀子则在《劝学》中表示,“ ”,只是善于利用外物罢

了。

(3) 小刚在复习古诗词的艺术手法时,感慨诗人对典故的使用真是信手拈来,

恰到好处。有提古人名讳、借古人之事来抒发情感的,如“ ”;

有借用前人诗句来增强艺术表现力的,如“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3 小题,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作者创作时常会把故乡作为背景,不论故乡山秀水美或穷山恶水,在作品

中总是美丽的,使人留恋的,而我对自己的家乡在哪里却很懵懂,虽然在各种表

格上的籍贯栏里,一直填的是“江苏盱眙”,可是“盱眙”究竟是什么样子我毫无

印象。我出生于南京,转年就因日寇侵略举家逃难到重庆,在重庆生活了九年,抗

日战争胜利后重返沪、宁两地。十三岁时,父亲北上,我也就随家在北京读高中。

一九五四年父亲去世,我又不得不携老母弱妹加入移民队伍, 西迁到宁夏的黄河

岸边。此后二十二年间“面朝黄土背朝天”,眼前只有几平方米土地,偶尔抬起

头来茫然四顾,常不禁有韩愈的“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 蓝关马不前”的感叹。

可是我的“第二故乡”却不少:重庆、南京、上海、北京、银川都可算一

份。银川不用说了,重庆、南京、上海、北京的街道我仍相当熟悉,当地年轻

人不知的旧街名我都能A 。一九八五年到南京领一个文学奖项时,与

友人李国文、邓友梅等获奖者由.张弦带路去寻找我的“故居”。虽然街市铺面

变化很大,但车到“狮子桥”,我马上就.能认出我的出生地。同样,在重庆、

上海、北京等地我家曾住过的街巷胡同,我都一一去看过,站在早已面目全非

的庭院或楼宇前,不禁一种浪迹天涯,不知何处是归宿的情愫 B。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 分)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此后二十二年间面对着眼前只有几平方

米的黄土,偶尔抬起头来茫然四顾,常不禁有故乡何在的感叹”,语意基本相同,

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5 分)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