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2024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答案

2024-05-14·7页·1.1 M

三中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

高三学年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 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图 1 所示,距今 6500—5000 年的西辽河流域红山文化与距今 5800—5300 年的长江

下游凌家滩文化之间,在玉器文化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据此可知,中华早期文明

图 1

A.存在区域间交流互鉴 B.以使用玉器为标志

C.形成区域间紧密联系 D.由中原向周边扩散

2. 目前所见汉代诏书大都典雅温润,坦荡诚挚,既含风雨之润,又有君王之威。同时,

汉诏亦多“惧词”,整体表现出唯恐德不配位的谨慎和克制,与秦始皇诏令的刚硬

俊朗、气势凌人形成鲜明对比。出现这种不同的重要原因是

A.汉朝君主集权程度弱于秦朝 B.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C.秦汉王朝建立路径存在差异 D.内外局势日趋稳定

3. 唐律规定“诸断罪皆须具引律、令、格、式正文,违者笞三十。”“诸犯死罪非十

恶,而祖父母、父母老疾应侍”且近亲中又无成年男丁者,须奏报裁决。“九十以

上,七岁以下,虽有死罪,不加刑。”对妇女犯罪有些可依律酌情而处。可见唐律

贯彻依法治国 要求规范执法 礼法孝相结合 关照弱势群体

A. B. C. D.

4. 宋代规定,“交易只凭契照”,即经官印押的红契,才是买者取得所有权的合法凭

证。如果对交易本身有纷争,经官府相关部门定夺时,“止凭契约”民间田宅买卖

“执白契者,毋得行用”,即不经官府印押的白契,在交易争讼中没有任何法律效

力。这说明,宋代

A.政府加强经济管理 B.民众契约意识淡漠

C.商品经济高度繁荣 D.法律保护土地兼并

5. 丁忧源于汉代,是古代官员父母死去,官员必须停职守制的制度。《清会典》记载

“督抚丁忧,不得遽行送印,其任内文卷,择司道一人代行,听候谕旨方准离任。”

武将丁忧不解除官职,而是给假 100 天,大祥、小祥等忌日另给假日。这一调整

A.出于加强专制的需求 B.贯彻施行德治的理念

C.拘泥于传统的顽固性 D.基于现实的政治考量

高三历史 第 1 页 共 5 页

{#{QQABDYyAggigAoBAABhCAwVyCgMQkBCAAIoOBAAMIAAAyQFABAA=}#}

6. 图 2 创作于 1894 年,画面中一条小龙双手端着来复枪,尾

巴上安装着鱼雷,正向手持双管火枪的巨龙发起挑战,巨

龙的尾巴好似中国人脑后的长辫子,身后是一艘战 舰;头

戴橄榄枝的西方人背靠重机枪和大炮,“优雅地”隔岸观

火。以下对这幅漫画的解读合理的是

A.漫画准确地预见了战争的结果

B.列强忙于瓜分非洲而忽视亚洲

C.列强认为洋务运动的成果显著

D.列强呼吁和平以维护既得利益 图 2

7. 明末清初,受古代“格物致知”的影响,时人将 science 意译为“格致”。19 世纪

中叶后,“研格致,营制造者,乘时而起”,“格致”一词大量使用。19 世纪末,

梁启超等将 science 译为“科学”,呼吁“从事科学,讲求政艺”。民国初年,学

界还将 science 音译作“赛因斯”,意在强调科学的理性精神。这表明了

A.翻译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B.向西方学习进程不断深入

C.中国近代科技突飞猛进 D.程朱理学对后世影响深远

8. 中共在农村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减租的办法是“二五减租”(即把原租额减

少 25)。减息的办法规定年利率一般为一分(即 10),最高不得超过一分半(15)。

正租以外的杂租、劳役和各种形式的高利贷一律取缔。减租减息政策

A.解决了农民与地主间的分歧 B.满足了农民阶级的经济诉求

C.体现了党的新民主主义政策 D.粉碎了日寇对根据地的扫荡

9. 1949—1952 年,黑龙江省肇源县通过“等距宽播、间苗保苗、分期追肥”的先进耕

作法,使全县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普遍提高了一倍。这

A.保证了土地改革的顺利推行 B.有利于农村经济的恢复发展

C.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D.表明农业改造取得良好成效

10.1966 年前后,第二重型机器厂的东北籍职工在冬季喜欢穿一种毛领长棉大衣,这种

棉大衣比当地人常穿的土棉袄更贴身、更保暖且显得更为精神,这让厂区附近的青

年男女觉得很“洋气”,争相“托人”购买。东北大米、东北普通话等内容,也迅

速成为厂区附近部分城乡居民羡慕和模仿的对象。可见三线建设

A.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B.诠释民族忧患意识内涵

C.推动了移民文化的交融 D.加速现代工业文明传播

11.玛雅创世神话《波波尔乌》叙述了众神用玉米和水创造人类的故事,玉米和水就

是人类的肉和血。玛雅祭司也宣扬众神维持世界运转和农业循环,以换取人类对他

们的敬意和牺牲。由此可知

A.玛雅文明最先培育出玉米 B.农业在玛雅社会中地位比较重要

C.祭司是玛雅社会的统治者 D.玛雅神话受到西亚创世神话影响

12.16 世纪中叶以后,美洲的西班牙地主借助“劳力偿债制”为自己的庄园吸收新的劳

动力。地主预先贷款给土著居民,这样他们就可以去买种子、农具和其他生活用品。

但是,债务人要用劳动来偿还债主的贷款,由于工资过低,他们实际根本无力清偿

债务。这一制度

A.缓解了美洲庄园劳动力的缺乏 B.遏制了美洲种植园经济的发展

C.导致了美洲土著居民人口锐减 D.推动了欧洲商业革命迅速展开

高三历史 第 2 页 共 5 页

{#{QQABDYyAggigAoBAABhCAwVyCgMQkBCAAIoOBAAMIAAAyQFABAA=}#}

13.1789—1791 年,法国国民议会没收了教会土地,取消第一等级,将教士定位为公民,

要求他们效忠国家。议会还颁布了宪法,规定国王是最高执行长官,但剥夺了他的

立法权。拥有一定资产的阶级有选举立法者的权利。这些举措

A.确立了民主共和 B.终结了教会统治

C.践行了启蒙思想 D.实现了全民普选

14.1883 年,美国铁路公司把北美划分为 4 个时区,每个时区内,所有铁路时钟都校准

为相同的时间。普通民众很快采用“铁路时间”代替当地的太阳时间,1918 年,美

国政府以法律确定 4 个时区为国家标准。这表明

A.垄断组织左右国家政策 B.美国民众是历史创造者

C.政府放弃自由放任政策 D.铁路改变人们时间观念

15.一战前,大量发行的报纸滋长了公众希望看到自己国家是“第一”的愿望,即无论

是争夺殖民地还是探索南极,都要争第一。为了能获得媒体对外交政策成功的报道,

领袖人物们甘愿冒险获得短期的成功,却付出了遭到其他国家的长期敌对的代价。

这表明

A.媒体是世界大战的主要推动者 B.领袖们的短见导致一战的发生

C.公众的压力加剧国家间的对抗 D.各国争相谋求世界霸主的地位

16. 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英国首相布莱尔和美国总统克林顿等人提出走“新中间道

路”,即在传统的社会民主主义与自由主义之间、在凯恩斯主义国家——社会福利

国家与新自由主义的竞争资本主义之间的“第三条道路”。这表明英美

A.积极探索新发展模式 B.已经摆脱冷战的影响

C.仍然处于经济“滞涨” D.加速建设区域集团化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均为必做题,共 52 分。

17.某一历史学习小组探究隋唐时期的佛教中国化问题,找到了以下材料,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史料一

图 3

洛阳龙门石窟之卢舍那大佛(始建于唐高宗咸亨三年(672 年)四月)

高三历史 第 3 页 共 5 页

{#{QQABDYyAggigAoBAABhCAwVyCgMQkBCAAIoOBAAMIAAAyQFABAA=}#}

史料二 开皇元年,高祖普召天下,任听出家,仍令计口出钱,营造佛像。

——《隋志》

史料三 落日山水好,漾舟信归风。探奇不觉远,因以缘源穷。

——王维《蓝田山石门精舍》

(1)指出材料中的三则史料对研究魏晋隋唐时期佛教中国化的史料价值。(7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唐时期佛教中国化的原因。(5 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

材料一

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

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

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956 年 9 月 27 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

材料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

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017 年 10 月 18 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两次国内社会主要矛盾论断提出的背景。(10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中得到的启示。(4 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

材料一

1958 年 12 月,戴高乐当选总统,建立了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在戴高乐看来,法国若

要在世界上重振雄风、再现辉煌,就必须有完全的行动自由并积极参与全球事务。……

法国对现存秩序提出挑战,试图冲破两极格局,跨越对立联盟谋求大国地位。……与此

同时,在亚欧大陆的另一端,苏联阵营中的中国与法国有着相同的处境,中国独立自主

的地位日益提高,反苏情绪严重。1964 年 1 月 27 日,法国冲破西方世界对新中国的封锁,

成为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

材料二

20 世纪 80 年代末至 90 年代伊始,世界局势处于动荡之中。密朗特总统认为,冷战

结束曾经被视为借中国抗衡美苏,保留提高法国大国地位的政治战略目标不复存在。相

反,西方价值观在东欧、前苏联地区的得势使法国一部分相信西方价值观应主宰包括中

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法国对华进行制裁,中止了法中政治对话和高层往来,

冻结了两国军事方面的合作,纵容反对中国的活动。

1995 年希拉克当选法国总统,2002 年连选连任。希拉克在任期间曾四度访华,是与

中国保持最密切接触的西方国家领导人之一。他致力于发展与中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主要体现在“共同责任精神”,宗旨是“和平与进步”。中法关系进入历史上最好时期。

——以上材料摘编自吴志成、袁婷《法国对华政策的历史演进:从戴高乐到萨科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法建交的历史背景。(7 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冷战结束后中法关系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中法关系

变化的因素。(7 分)

高三历史 第 4 页 共 5 页

{#{QQABDYyAggigAoBAABhCAwVyCgMQkBCAAIoOBAAMIAAAyQFABAA=}#}

20.2014 年,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正式落成,展示了近现代华侨群体与国家同呼吸共命

运的奋斗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表 1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部分展品表

孙中山为帮助民主革命事业的华侨组织亲笔题写“博爱”书法藏品

华侨张弼士创建的“张裕酿酒公司”牌匾

钱学森等归国科学家写给留美华侨科学家们的“回国倡议书”

华侨陈嘉庚为其出资兴办的厦门大学题字的书法藏品

华侨商人前往“广交会”进行商贸投资合作的历史照片

华侨开展“一碗饭运动”抗战募捐活动的现场照片

华侨沈坚白投资的改革开放后第一所中外合资五星级酒店“北京长城饭店”照片

1922 年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开办的机关刊物《少年》书影

旅美华侨于 1949 年 10 月在纽约唐人街升起的“美洲大陆上第一面五星红旗”

1928 年海外华侨出资捐书帮助建成的和顺图书馆旧址照片

根据表 1 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华侨与近现代中国发展”这一主题,自拟论

题,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论述合理。)

高三历史 第 5 页 共 5 页

{#{QQABDYyAggigAoBAABhCAwVyCgMQkBCAAIoOBAAMIAAAyQFABAA=}#}

哈三中 2023—2024 学年度上学期

高三学年第四次模拟考试 历史 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48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D A D C B C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A C D C A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 52 分)

17.(12分)

(1)史料一是洛阳龙门石窟之卢舍那大佛像,属于实物史料,形象直观。对于研究佛教

中国化具有很高史料价值。(2 分)

史料二是文献史料,对研究隋文帝之于佛教的推崇(佛教中国化)具有很高史料价值。

(2 分)

史料三是唐代诗歌,属于文献史料。史料反映了佛教对诗歌的影响,作为个人著述,具

有一定主观色彩,需要同其他史料相互印证,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3 分)

(2)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开放的文化政策;知识分子的推动;三教合流的趋势,佛教

对中原文化的吸收。(一点 2 分,三点 5 分。)

18.(14 分)

(1)背景:第一次: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一五计划取得

重大成果;生产力水平较低;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5 分)

第二次:改革开放,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综合国力增强,总体实现小康;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5 分)

(2)启示: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坚持党的正确领导;以人民为中心;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生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每点 2 分,

答出 2 点即可。)

19.(14 分)

(1)历史背景:冷战两极格局对峙;西欧走向联合,法国势力的壮大;资本主义阵营的

分化,法国力图摆脱美国控制;中苏关系恶化。(1 点 2 分,4 点 7 分)

(2)变化:关系由出现波动到恢复正常。(2 分)

影响因素:国际格局的变化;中法两国的国家战略目标;中法各自的国际地位;中法两

国的国家利益。(1 点 2 分,3 点 5 分)

高三历史 第 1 页 共 2 页

{#{QQABDYyAggigAoBAABhCAwVyCgMQkBCAAIoOBAAMIAAAyQFABAA=}#}

20.(12 分)

例:

论题:华侨群体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论证:1957 年,广交会召开,华侨商人群体回国投资,为新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做

出重要贡献;以钱学森为代表的爱国华侨科学家,毅然放弃西方国家优渥的待遇,面对

西方国家的百般刁难仍然坚决选择回国,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完成了两弹一星等一系列

伟大的科学技术突破,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科技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华侨回国

进行投资合作,推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结论:综上所述,华侨群体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不断支持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制

度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属于自己的力量。

高三历史 第 2 页 共 2 页

{#{QQABDYyAggigAoBAABhCAwVyCgMQkBCAAIoOBAAMIAAAyQFABAA=}#}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