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如皋市2024年高三适应性考试(二)-历史+答案

2024-04-15·8页·1.4 M

2024年高考适应性考试(二)

历史(选修)评分标准

总分:100 分;时间:75 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C 2.A 3.D 4.A 5.A 6.B 7.D 8.B

9.B 10.C 11.D 12.B 13.C 14.A 15.D 16.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 题,满分52 分,其中第 17题 12分,18题 14分,19题12

分,20题14分。

17.(12 分)

(1)内容:对鬼神采取回避态度,将立足点放在人事方面(1 分);主张维护人的价值

和尊严(2 分);将仁善视为人的本性(1 分);强调人具有遵守道德的主动性(1 分)。

(2)影响:倡导积极入世,激励士人投身社会实践(1 分);强调社会责任,增强了知

识分子的使命感(2 分);提倡加强自我修养,有利于道德的完善(1 分);形成批判意

识和独立人格,有利于中华民族性格的塑造(1 分);成为现代中国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

部分(1 分);民本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政治实践,成为中华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特

征。(1 分)

18.(14分)

(1)态度:中国地主:不热衷、退缩或不关心;英国地主:热衷或积极主动(2 分)

原因:经济基础不同:中国社会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地主主要靠特权获得利益,与

市场很少发生直接联系;英国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地主的利益与市场密切相

关。(2 分)

思想观念不同:中国地主受儒家伦理思想影响较深;英国地主更功利,追求利益。(2

分)

社会环境不同:中国社会长期抑商,地主获得政治地位的方式比较单一;英国依财产

取得相应的政治地位,获得政治地位的通道更加多样。(2 分)

(2)影响:强化了封建经济(自然经济)的主导地位(1 分);不利于手工业的扩大再

生产(1 分);导致新的经营方式发展缓慢而艰难(1 分);对外交往的政策逐渐趋向保

守(1 分);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2 分)

19.(12 分)

示例:

二战改变了国际力量对比,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各国走向衰落;美国经济、军事实

力急剧膨胀,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苏联力量逐渐强大,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东

欧一些国家在苏联的影响下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二战结束后,苏联与西方国家战时同

盟的基础不复存在,同时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国家战略、国家利益、社会制度

和意识形态上存在尖锐的对立和冲突。世界格局开始发生深刻变化。

1946年3月5 日,英国前首相 丘吉尔在美国发表演说,攻击苏联将苏联和东欧社会

主义国家“用铁幕笼罩起来”,控诉苏联对“铁幕”以东的中欧、东欧国家进行日益增强的

高压控制。漫画中幕墙上有“严禁入内——来自斯大林的命令”字样,表明西方国家认

为苏联阻碍了东欧国家与西方的交往,导致了欧洲的分裂,负有破坏战时同盟的主要责

任。幕墙将“通向俄罗斯”、铁路和整个“欧洲”截断,预示着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

国家与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从战时盟友走向对手。丘吉尔的窥视、远处

逃离铁幕的欧洲人都反映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社会主义发展的不安。不安引发的

敌视与攻击激化了美苏矛盾,最终推动冷战的全面爆发。国际格局逐渐从欧洲中心走向

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

时政漫画是对特定时代政治事件、思想观念等的艺术反映,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同时,时政漫画也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和时代性,需要与其他史料互证,才能更加客观研

究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

20.(14 分)

(1)作用:实现了国家政权对乡村治理权力的整合(1 分);推动了农村基层政权

建设(2 分);增强农民对党和国家的认同(2 分);增强农民的主人翁意识,调动了农

民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1 分);为后来的乡村治理积累了经验(1 分)。

(2)特点:始终坚持党的领导(2 分);重视法制保障(1 分);治理主体多元(1

分);逐渐系统化,更注重整体布局(1 分);与改革开放的进程紧密结合(2 分)。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