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辽东南协作体高三下学期2024年春开学考试-语文+答案

2024-03-09·9页·7.1 M

{#{QQABJYYUogigQAIAAAhCAwHICAAQkBGACCoOgBAAIAABSANABAA=}#}

{#{QQABJYYUogigQAIAAAhCAwHICAAQkBGACCoOgBAAIAABSANABAA=}#}

{#{QQABJYYUogigQAIAAAhCAwHICAAQkBGACCoOgBAAIAABSANABAA=}#}

{#{QQABJYYUogigQAIAAAhCAwHICAAQkBGACCoOgBAAIAABSANABAA=}#}

{#{QQABJYYUogigQAIAAAhCAwHICAAQkBGACCoOgBAAIAABSANABAA=}#}

{#{QQABJYYUogigQAIAAAhCAwHICAAQkBGACCoOgBAAIAABSANABAA=}#}

高三语文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 小题,19 分)

1.(3 分)B【解析】B.“他们认为循序渐进、娓娓道来的叙事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大众的需求”错误,歪曲

理解,结合“网络用户从传统影视剧循序渐进、娓娓道来的叙事方式中走出,在快速的开局、单刀直入的情节、

不断迭起的高潮、直白的台词中迅速获得情感上的认同”

故选B 。

2.(3 分)B【解析】B.“使微短剧叙事主干逻辑清晰”错误,强加因果,结合“网络用户在观剧时置身其中,

可与剧情完成互动,投入自身感受和认知,完成艺术的二次创作,实现自我求解”可知。

故选B 。

3.(3 分)D【解析】D.“类比论证”错误,是比喻论证。

4.(4 分) 材料一侧重于讲述网络微短剧的创作特点和优势。材料二侧重于论述网络微短剧要实现健康

可持续发展的两个方面的做法。(每点2 分)

5.小体量叙事,能够满足网络用户填补碎片化时间的需求。剧情富有吸引力,让观众在快速的开局、单

刀直人的情节、不断迭起的高潮、直白的台词中迅速获得情感上的认同。“留白”空间,给网络用户适当的

想象空间,使其在观看作品时互动,完成艺术的二次创作。(每点2 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 9 题。

6.(3 分)B【解析】“在用意上异曲同工”理解有误。小说写何小成,是要表现生活的磨炼以及少年的逐渐

成长;《清平乐村居》写小儿顽皮可爱,是词人要借以表现乡间生活的祥和美好。

7.(3 分)C【解析】“用哥哥们的视角进行叙述”错误,本句依然是从何小成的视角来叙述的。

8.用语天真活泼,颇有童趣。“二公公”“连环画”,是儿童的视角和口吻。想象力丰富,有趣味性。

把雨中静态的房屋想象为“木讷”“静穆而呆傻”“打瞌睡”的二公公,赋予房屋情感和神态;把雨中劳作的

父亲想象成连环画中披着战袍拿着武器的英雄。(每点2 分,共4 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

可酌情给分。)

9.聚焦动作描写。骤雨即将来临,父亲边“嚷”边“跑”,母亲“跑”“套”“拿”“拴”,何小成“滚”

“抓”“跑”“追撵”,写出了救砖的危急情势;《插秧歌》中“抛”“接”“拔”“插”,写出了一家人紧

张忙碌的插秧场面。妙用比喻。文中用“‘敌军’又一次反扑”“阵线似乎固若金汤”来形容雨势和盖砖结

果,和《插秧歌》中“笠是兜鍪蓑是甲”的比喻具有相似性。人物语言生动,形象鲜明。何父“快,快去竹

林里躲雨!”这一语句简洁有力,可见其慈爱形象;《插秧歌》农人夫妇对答,可见其勤事生产的农家形象。

(每点2 分,共6 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10. BEG(3 分,选对一个给 1 分)(轻死以行礼谓之勇,诛暴不避强谓之力。故勇力之立也,以行其

礼义也)

11. C(3 分)(两个“安”都是使动用法,用法相同)

12. B(3 分)(推侈、大戏、费仲、恶来为勇力不义之徒,非贤士。)

13.(8 分)(1)却只是凭借勇力在世上立身,那么,诸侯这样行事国家就有危险,平民这样行事

家庭就受损害。(“徒”为“只”1 分;“立于世”状语后置还原,“立”为“立身”1 分;“匹夫”为“平

民百姓/一般人”1 分;句意 1 分)

(2)这话讲得太高深了!(不过)我有个毛病,我喜欢勇武。(主谓倒装句,还原“言矣大哉”1

分;“大”为“高深”1 分;“疾”为“毛病”1 分;句意 1 分)

14.晏子倡导“礼义”之仁“勇”,反对欺凌违义之暴“勇”。孟子倡导保境安民之大“勇”,

反对敌一人之匹夫小“勇”。(答出一点给 2 分,两点给 3 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齐庄公崇尚勇气和力量,不顾及推行仁义。有勇气和力量的人,对于国家毫无顾忌,以致于公卿不进献忠

言,近臣不规劝过失。因此,晏子拜见庄公。齐庄公问:“古时候也有只凭勇气和力量在世上立身的吗?”晏子

回答说:“我听说,看轻生死而推行礼义叫做勇,铲除横暴而不畏强权叫做力,因此,凭勇气和力量在世上立

身,就是要推行礼义啊!成汤和周武王起兵却不能算作叛乱,吞并别国却不能算作贪婪,因为符合仁义。铲除

横暴不畏强敌,废弃罪犯不担心人多,是有勇气和力量的行为。古代的人运用勇气和力量,是为了推行礼义。

现在,在上位的人行事不符合仁义的道理,在百姓中没有废置罪犯、铲除横暴的行为,却只凭勇气和力量在世

上存身立足,那么,如果诸侯这样做,国家就会危亡;如果大夫这样做,封地就会衰败。从前夏朝衰亡时,有

推侈、大戏;殷商衰亡时,有费仲、恶来,他们脚能行千里,手能撕裂犀牛老虎,桀、纣听任他们凭勇气和力

量欺凌天下的人,威逼杀害无罪的人。由于崇尚勇气和力量,不顾及推行道义,因此,桀、纣灭亡,殷、夏衰

落。现在您自己崇尚勇气和力量,不顾及推行道义,有勇气和力量的人,对国家毫无顾忌,靠威力强暴立身处

世,行为过分残暴,公卿不进献忠言,近臣不规劝过失,违反圣人的道理,沿袭已经灭亡了的君主桀、纣的行

为,凭这存身立足的,我晏婴没有听说过。”

材料二:

齐宣王问道:“和邻国相交有什么原则吗?”

孟子答道:“有。只有仁爱的人才能够以大国的身份来服侍小国,所以商汤服侍葛国,周文王服侍昆夷。

只有聪明的人才能够以小国的身份服侍大国,所以太王服侍獯鬻,勾践服侍吴国。以大国身份服侍小国的,是

乐于接受天命的人;以小国身份服侍大国的,是畏惧天命的人。乐于接受天命的人足以安定天下,畏惧天命的

人足以保住自己的国家。(正如)《诗经》上所说:‘畏惧天帝的威严,所以能得到安定。’”

宣王说:“您说的太好了!(不过)我有个毛病,就是喜好勇武。”

孟子答道:“(您既然好勇)那就请您不要喜好小勇。按着剑瞋目怒视地说:‘他怎么敢抵挡我呢!’这只

是匹夫之勇,只能战胜一个人。希望您能够喜好大勇。

“《诗经》说:‘我王赫然一发怒,整肃军阵如猛虎,阻止侵莒的敌人,增添周室的福禄,报答天下的拥

护。’这便是文王的勇武。文王一发怒便使天下的百姓生活安定。”

《尚书》上说:‘上天降生人民,(为他们)设立了君主,设立了老师,(这些君主和老师的)唯一责任

是帮助上帝来爱护人民。(因此)天下四方的有罪者和无罪者都由我负责,普天之下有谁敢超越他的本分来胡

作妄为?’(如有)一人在天下横行霸道,周武王便认为是自己的耻辱。这是周武王之勇。而周武王也是一发

怒而使天下的百姓得到安定。如今您如果也是一发怒而使天下百姓得到安定,天下的百姓还惟恐您不喜好勇武

呢。”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5~16 题。

15.A【解析】对诗歌情感表达和主体意象之间的关系理解有误,原句中“苍苔”“野菊”营造萧瑟、凄凉的

意境。

16.所谓“隐”,是诗人将情感融于景物之中而不直说。以苍苔、野菊萧疏写来客稀少之孤独;以雁飞、霜

落之凄冷写自己作客他乡,思乡情切。分)所谓“显”,是较为直白地表达情感。尾联以弹瑟自哀,表达深

秋雨夜独坐高窗时的哀伤之感。(每点3 分,意思答对即可。若回答“借景抒情”“直抒胸臆”,言之有理亦

可给分。“隐”“显”解释各1 分;分析各2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 小题,6 分)

17.(1)叹门外楼头 悲恨相续 (2)弊在赂秦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3)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

清沙白鸟飞回(其间旦暮闻何物 杜鹃啼血猿哀鸣/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每空1 分,多字、漏字、错字等均不给分。第(3)题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即可给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 小题,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18.“干什么不好,不干什么也不好”表达并不啰唆,这是从正反两个角度来描摹神态和心理的。(1 分)这样

表达是为了突出坐卧不安的神态和游游摸摸的心态,从而加深读者的印象。(2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从表

达啰唆的角度谈看法,言之成理的可给分)

19.不英雄:文中指把头埋在被子里的做法是不具有英雄品质的,是不好的,表现了大风对人的影响。死受

着:文中指无法回避,只能最大限度地承受着,写出了风给人带来的困扰。(每点2 分,意思答对即可)

20.“呢”表示反问语气,强调不能跟谁讲理去;“吧”表示猜测语气,其实作者期望苏杭的春天没有这

不得人心的风;“呀”表示感叹语气,慨叹好有个地方去“避风”。(每点1 分,意思答对即可)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 小题,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2 题。

21.丢失的袜子哪里去了呢因为它们只是小件衣物提高收拾袜子的效率(减少丢袜子的几率)(每点2

分)

22. (1 分) 句号或冒号(1 分) (1 分) 句号 (1 分)

四、写作(60分)

23.略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