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师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1月质量检测试-语文试题+答案

2024-02-18·10页·1018.8 K

高 三 语 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

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

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其实技术科学对其他科学的贡献还不限于自然科学。我们来看一看运用学。这门学科也是

在自然科学领域里没有祖先的。 它是由于改进规划工作的实际需要而产生的。规划工作中的

工程经济、运输规划还可以说是工程技术,而生产规划就已经有点出了工程技术的范围,部分

地踏入社会科学的领域了。现在运用学的历史还太短,内容还不丰富,但是我们肯定,再过些

时候,运用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以后,它的应用范围必定会更抗土,会更向社会科学部门伸

展。我们这样说是有缘故的。考虑一下,社会科学中一个重要的部分,政治经济学对社会主义

有些什么研究的题目,这里有关运用学的至少有下列几个:

(一)国民经济各部门间的关系,也就是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和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之间的

关系,工农业生产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之间的关系,生产部门和商业部门、物资供应部门、财

政金融部门等之间的关系。

(二)各地区间的关系,也就是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里,各个地区人口条件和自然条件的差

别,造成各地区在某种程度上相对的独立性。不可能每一地区都完全平衡,也不可能每一地区

都和其他地区有同样的发展程度,这里就产生了地区间的关系。

(三)社会主义国家和别的国家的经济关系,也就是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和社会主义国

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

对上面这些经济关系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用运用学里面的工具线性规划来进行。 自

然,线性规划是一个初步的近似解法,但是运用学的发展自然会创造出更好的工具,像非线性

规划和动态规划。所以我们相信一门技术科学,运用学,对政治经济学会作出很大的贡献。把

政治经济学精确化,也就是把社会科学从量的侧面来精确化。

/L.在这里我想应该附加一个说明。许多人一听见要把社会科学精确化一定会有意见,就要提

出抗议说:“社会科学是碰不得的,自然科学家也好,技术科学家也好,你们都请站开!”我

想这大可不必,但有些人会对社会科学的精确化有这样的反应,也不是没有一定的理由。可能

是因为怕如此一精确化,反而把社会科学搞坏了! 在资本主义国家中也的确有一批所谓的度量

经济学家,他们的大本营在美国的芝加哥!他们的目的是把数学的分析方法应用

【高三 1 月质量检测语文 第 1 页(共 8 页)】 X

到经济学上去。他们已经搞了几十年了,但是没有搞出什么好结果,没有能解决经济上的什么问题。这是证明了经济

学不能精确化吗? 我想不是的。这些度量经济学家们的出发点是资本主义不正确的经济学说。用资本主义的不正确观

点,怎么会得出与实际相符合的结果呢? 如果度量经济学家成功了,那我们倒反而要担心了。我们知道/数学不会把原

则上不正确的东西变成正确,也不会把原则上正确的东西变成不正确 1.数学只是一个工具,一个加快我们运算的工

具,使得我们的分析能够更深入,更精确。所以我们没有理由怕社会科学会因引用数学方法而被搞坏了。

另一个对社会科学精确化的顾虑是怕社会现象中有许多因素不能确实的估计,因而认为精确化是不可

能的。不能确实估计的因素可以在两种不同情况下出现,一种是统计资料不够,一种是因素本身确实是

不易预见的,例如工人劳动积极性。前一种情况是不应该有的,真正的困难倒是因为不采用数学分析方

法,所以难以确定哪一个统计数字是重要的,因而统计资料有不切实用的情形。至于第二种情况,因素

本身变动大,不易固定,但我想这也不是放弃精确化社会科学的理由。微信搜:高三答案公众号。谁都

承认社会科学不是毫无客观规律的学问,只要有规律,这些规律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用数描述出来。如

果一个因素不能固定,我们可以不固定它,但可以把它当作一个有某种统计性质的“随机变数”,也就

是说标明这个因素不同数值的几率是什么,整个问题的演算仍然可以精确地进行。 而且近代统计数学有

多方面的发展,我们完全有条件来处理这种非固定性的运算,只不过计算的结果不是一定的某种情祝,

而是很精确地算出各种不同情况的出现几率是什么。这对规划工作来说是正确的答案。 而其实一件在起

初认为不能用数来描述的东西,我们只要这样来做,就会发现通过这个工作能把我们的概念精确化,把

我们的认识更推深一步。所以精确化不只限于量的精确,而更重要的一面是概念的精确化 而终了因为

达到了概念的精确化也就能把量的精确化更提高一步。

冉有一个反对把社会科学精确化的理由是说:社会现象中的因素如此之多,关系又如此之复杂,数学的运算怕是

不能实行的。其实这一个理由现在也不成立了。现在我们已有了电子计算机,它的计算速度,远远超过人的计算速

度,因此我们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千万倍,我们决不会只因为计算的困难而阻碍了我们的研究。

由此看来,我们没有理由反对把精密的数学方法引入到社会科学里。但是到底这样精确化又有什么好处呢?举个例

子:精确化了的政治经济学就能把国民经济的规划做得更好、更正确,能使一切规划工作变成一个有系统的计算过

程,那么就可以用电子计算机来帮助经济规划工作,所以能把规划所需的时间大大地缩短,也因为计算并不费事,我

们就能经常地利用实际情报,重新作规划的计算,这样就能很快地校正规划中的偏差和错误。我们甚至可以把整个系

统放到一架电子计算机里,直接把新的统计资料传入计算机,把计算机作为经济系统的动态模型,就可以不断地进行

规划和校正,这样一定能把经济规划提到远超过于现在的水平。所以我们可以想象得到,通过运用学把数学方法引用

到社会科学各部门中去,我们就能将社会科学中,的某些问题更精密、更具体地解决。当然,也许现在的社会科学家

们会担心这样就把社会科学弄得不像社会科学了 但是之所以“不像”,正是因为社会科学有了新的东西,有了更丰富

的内容,正是因为社会科学里产生了新的部门,这又有什么不好呢'

(摘编自钱学森《论技术科学》)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运用学是为了满足改进规划工作的实际需要而产生的,最初只限于自然科学领域,但随着学科本身的发展,将会

向社会科学部门伸展。

B.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等都可以是运用学里的工具,我们可以凭借这些工具从量的侧面将社会科学精确

化,来提高工作效率。

【高三 1 月质量检测语文 第 2 页(共 8 页)】 X

C.所有的社会因素都可以用数来描述出来,通过运用学把数学的方法引用到社会科学中时,出发点一

定要正确,否则不会研究出结果。

D.精确化了的政治经济学最大.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利用电子计算机及时对国民经济的规划进行修改,

很快地校正规划中的偏差和错误?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对国民经济各部门间的关系、各地区间的关系、社会主义国家和别的国家的经济关系进行精确化的量

化分析和研究,运用学贡献很大。

B.作者认为,数学只是一种帮助人们进行有效计算的工具,不会把原则上不正确的东西变成正确,或者

把原则上正确的东西变成不正确。

C.精确化包含量的精确化和概念的精确化,在对社会科学进行精确化的过程中,概念的精确化比起量的

精确化难度更大地更重要。

D.有人担忧引进数学方法后的社会科学“不像”社会科学,但作者认为这种“不像”是社会科学出现

了新的部门,所以这种担忧也许是多余的。

3.下列各项,不属.于“社会科学精确化”的一项是(3 分) ( )

A.大数据被运用于社会学研究中,其数据驱动的思想也已被融入当前社会学量化研究的变量选择、结

构分析、异质性群体识别和因果推断等各个环节。

B.学者从大型书籍语料库、新闻数据库、自媒体中提取结构化的时间序列,然后以“远读”的方式来描

述不同时间跨度的社会文化现象的时空演变。

C.费孝通把在一定地区,一定历史条件下,具有特色的经济发展的路子称为经济模式,并进行不同经济

模式的比较研究,如“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等。

D.学者为测量百年来美国人对阶层的关注度,使用数字化图书语料库,通过计算美国出版书籍中与阶层

相关单词的词频来生成“阶层意识指数”。

4.文章倒数第四段是如何反驳某些人“社会科学是碰不得的”的观点的? 请简要分析。 (4 分)

答:

5.社会科学能否精确化,目前学界还存在不少争议。你是赞同还是反对? 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6 分)

答: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十二月的塞瓦斯托波尔

列夫托尔斯泰

曙光刚刚染红萨崩山上的天空,暗蓝的海面已揭开黑色的夜幕,只等第一道阳光射到,就将闪出欢乐

的光芒。从海湾那儿飘来寒气和迷雾,地上没有积雪,周围一片黑土,但是早晨凛冽的寒气刺着人脸,薄

冰也在脚底下咯咯发响。只有远处永不停息的涛声(偶尔被塞瓦斯托波尔的隆隆炮声打断),打破清晨的寂

静。从舰船上隐约地传来八击钟的响声。

是的,您要是第一次来到塞瓦斯托波尔,您准会大失所望! 不论从哪一个人的脸上,您都找不到惊慌

和狼狈的神情,甚至找不到热烈、果断或者准备牺牲的神色——您根本看不到这些表情。您看到的只是些

平凡的人,镇定地干着平凡的事,因此您也许会责备自己过分兴奋,同时怀疑你凭北岸所得的见闻而构成

的关于塞瓦斯托波尔保卫

【高三 1 月质量检测语文 第 3 页(共 8 页)】 X

者如何英雄豪迈的概念,是否真实可靠了。但您别急于怀疑,还是先到棱堡那儿去一趟,到现

场看看塞瓦斯托波尔的保卫者,或者,最好干脆就到对面那座大厦去一下,就是门口站着抬担

架的士兵、原先做过塞瓦斯托波尔俱乐部的那座房子。那里您有以看到塞瓦斯托波尔的保卫者

那里您可以看到可怕面又可悲 血 而又好玩 惊心动魄而又鼓舞人心的景象

您走进巨大的俱乐部里去吧。一推开门,您就会看到一片触目惊心的景象,闻到一股腥臭

难当的气味:里面有四五十个断手丢足和伤情严重的伤员,其中一部分躺在床上,但大部分都

躺在地板上。微信关注:高三答案公众号。您的脚也许会在门口停住,可您别让这种恶劣的感

情支配您。进去吧,别不好意思瞧瞧受难的人们,别不好意思走近去跟他们谈谈:不幸的人喜

欢看到人们同情的脸色,他们喜欢谈谈他们的痛苦,听听亲切安慰的语言。您从一排排的病床

中间走过去,您就找一张比较和蔼而不太痛苦的脸,大胆去跟他谈谈吧。

(你伤在什么地方啊?”您怯生生地问一个瘦骨嶙峋的老兵,他坐在床上,用和善的目光盯

着你,仿佛在请你走拢去。我之所以说“您怯生生地问”,是因为眼看着别人的痛苦,除了深

切同情之外,您还会产生一种既怕冒犯他又很尊敬他的感情

“腿上。”那士兵回答,您立即会从毯子的折痕上看出,他的一条腿膝盖以下部分没有

了。“感谢上帝,如今我可要出院了。”他补充说。

“你负伤好久了吗?”

“有五个多礼拜了,先生!”

“怎么样,现在还疼吗?”

“不,现在不疼了,没什么,只有逢到天气不好时有点儿疼,平时没什么。”

二你是怎么负伤的?”

“在第五棱堡,先生,就在第一次炮轰的时候。我瞄准好大炮,正向第二个炮眼走去,这

时候他就打中了我的腿,我好像掉到一个窟窿里去了,一看,腿没有了。”

‘开头你难道真的不觉得疼吗?”

“不觉得什么,只觉得腿上好像被什么东西烫了一下。”.

“那么后来呢?”

“后来也没什么,只有皮肤被拉拢来的时候,仿佛有点儿刺痛。最要紧的是,先生,别想

得太多。你不去想它,就没什么,痛苦多半是因为想得太多。”

现在您有点了解塞瓦斯托波尔的保卫者了,您在这个人面前不知怎的觉得有点惭愧。您本

想说许许多多话来向他表示同情和钦佩,可是您找不到恰当的字句来表达,而对那些想到的话

又觉得极不满意。这样,面对着这种不居功自傲而又坚毅顽强的精神,您就会默默地低下头

来。

总之,您会看到种种惊心动魄的景象。您在这儿看到的战争,不是军容整齐的队伍、激昂

的军乐、咚咚的战鼓、迎风飘扬的旗帜和跃马前进的将军,而是战争的真实面目--流血、受

难、死亡……

那海军军官出于虚荣或者,单纯戏谑的心情,很可能开几炮给您瞧瞧。 “叫炮于们来发

炮!”于是就有十四五个水兵,有的把烟斗放进口袋里,有的将面包干塞进嘴里,全都生气勃

勃、快快活活地踏着打过铁掌的皮靴,跑到大炮旁边,动手装上炮弹。

您仔细瞧瞧他们的脸,瞧瞧他们的姿态和行动吧:黑里透红的高颧骨脸上的每条皱纹,每

块肌肉,这些宽阔的肩膀,穿着巨大靴子的粗腿,每一个沉着稳重、从容不迫的动作,一切都

显示出俄罗斯人力量的主要特征——淳朴而顽强。 不过,在每个人的脸上,除了显示出危险、

愤怒和战争的痛苦这些主要征象之外,您还可以看到流露着自

【高三 1 月质量检测语文 第 4 页(共 8 页)】 X

尊心以及高尚的理想和感情。

现在,您可在阵地上看到塞瓦斯托波尔.的.保卫者了。您回去的时候,不知怎的不再理会一路上(直到那座击毁的

戏院)呼啸着的炮弹和枪弹,您将怀着一种宁静而高尚的心情回去。主要是您获得了一个愉快的信念:塞瓦斯托波尔

绝不会被人家占领,不但塞瓦斯托波尔绝不会被人家占领,而且俄罗斯人民的力量在任何地方都不会动摇。这种信

念的确立,微信搜:高三答案公众号。不是由于您看到了无数遮弹障、胸墙、纵横交错的壕沟、坑道和重重叠叠的

大炮(这些东西您一点也不懂),而是由于您看到了他们的眼神、举止,听到了他们的谈吐,也就是所谓塞瓦斯托波

尔保卫者的精神。他们的举动是那么利落,那么起劲,又那么从容不迫,使您相信即使繁重百倍的工作,他们也能

胜任……他们是什么都干得了的。

黄昏降临了。即将下山的夕阳,从蔽天的灰云后面豁露出来,一下子射出灿烂的红光,照亮了紫色的阴云,照

亮了舰艇林立、波涛起伏的灰绿色海面,也照亮了城市的白色建筑物和街上熙来攘往的人们。军团的乐队在林荫道

上演奏古老的圆舞曲,它的.旋律在水面上荡漾,跟棱堡上隆隆的炮声奇妙地融成一片。

(选自《托尔斯泰中短篇小说选》,草婴译,有删改)

【注】塞瓦斯托波尔战役是俄罗斯人民抗击英法联军入侵的保卫战。列夫托尔斯泰曾担任炮兵连长,亲历战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对文本特色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您”初到塞瓦斯托波尔可能会大失所望,但当看到战争的真相时则受到震动,感受到士兵们淳朴顽强的品质

和高尚的理想。

B.文章点面结合,既在“点”上详细描写了如老伤兵和海军军官等单个形象,又在“面”上展示了战士坚毅顽.强

英勇爱国的群像。

C.文章和孙犁的《荷花淀》一样,都通过对激烈而血腥的战斗场面的描写来表现战争的残酷,赞颂主人公保家卫

国的大无畏精神。

D.文章在叙述过程中,穿插了大量的心理描写,节奏舒缓有度,交织着作者浓郁的情感,让读者能明显感受到作

者的情感倾向。

7.关于文中“您”跟瘦骨嶙峋的老伤兵交谈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老伤兵在战场上失去一条腿近六.个星期了,但他脸色和蔼,没有太多痛苦,还用目光邀请“您”和他攀谈。

B.交谈时,“您”之所以会产生“怯生生”的心理,是因为“您”很善.良,害.怕.跟老伤兵交谈会引起他更大

的痛苦。

C.士兵讲述了自己在第五棱堡战场上受伤的经过,言语中对“腿没了”的事实看得很轻,.充满坚毅和顽强。

D.这部分情节由“您”和老伤兵的六次问答构成,自然引出下文对“您”低头不语的心理和战争真实面目的叙写。

8.文章从描写朝霞开始,又以描写夕阳结束,请简要分析作者这样写的好处。(4 分)

答:

9.请结合文中画线句子,简要分析本文叙述上的特征。(6 分)

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君人之道,处静以修身,俭约以率下。静则下不扰矣,俭则民不怨矣。下扰则政乱,民怨则德薄。政乱则贤者不

为谋,德薄则勇者不为死。是故.鶑主好鸷鸟猛兽,珍怪奇物,狡躁康荒,不爱民力,驰骋田猎,出入不时,如此,

则百官务乱,事勤财匮,万民愁苦,生业不修矣。人主好高台深池,雕琢刻镂,黼黻文章, 绤绮绣,宝玩珠

玉,则赋敛

【高三 1 月质量检测语文 第 5 页(共 8 页)】 X

无度,而万民力竭矣。

尧之有天下也,耶贪万民之富而安人主之位也,以为百姓力征,强凌弱,众暴.寐。丁是尧乃身服(节

俭之行,而明相爱之仁,以和辑之。是故茅茨不翦,采椽不斫,大路不画,越席不缘,大.羹不和,粢食

不毀,巡狩行教,勤劳天下,周流五岳,岂其奉养不足乐哉? 举天下而以为社稷,非有利焉。年衰

志悯,举天下而传之舜,犹却行而脱跳也。

衰.世则不然。一日.而有天下之富,处人妄宀势,则竭百姓之力,以奉耳目之欲,志专在于宫室台

榭、陂池苑囿、猛兽熊罴、玩好珍怪。是.故.贫民糟趣不挂于口,而虎狼熊罴厌刍豢;百姓短褐不完,而

宫室衣锦绣。人主急兹无用之功,百姓黎民憔悴于天下。是故使天下不安其性。

夫人主之情,莫不欲总海内之智,尽.众人之力。然而群臣志达效忠者,希不困其身。使言之而是,

虽在褐夫刍荛,犹不可弃也;使言之而非也,虽在卿相人君,榆策于庙.堂.之上,未必可用。是非之所

在,不可以贵贱尊卑论也。是明言.之听干群臣,其计乃可用,不羞.其位;其主言可行,不责其辩。

暗主则不然。所爱习亲近者,虽邪枉不正,不能见也;疏远则卑贱者,竭力尽忠,不能知也。有言

者穷之以辞,有谏者诛之以罪。如此而.欲.照海内.存.万.方.是.犹.塞.耳.而.听清.浊.掩.目.而.视.青.黄.也.,其离聪.明则

亦远矣。

(节选自《淮南子主术训》)

【注】缔俗(chx):指葛织品,精细的叫“缔”,粗疏的叫“络”。粢(z)食:用以祭神的黍稷。毀

(hu):春细。蹤(x):草鞋。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

1 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 分)

如此因.而欲 B 照海内[C]存万方[.D.]是犹塞耳[.E 而听]清浊[G]掩目[H 而视]青黄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暴,欺凌,与《劝学》“虽有槁暴”中的“暴”艾《六国论》“暴霜露”中的“暴”意思均不同。

B.庙堂,宗庙和明堂,代指朝廷,与《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中的“庙堂”意思相

同。

C.羞,因……而感到羞耻,与成语“恼羞成怒”及“闭月羞花”中的“羞”都属于形容词意动用法。

D.聪明,听觉、视觉灵敏,特指君主的视听,和它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不一样。

12.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国君如果爱好凶鸟猛兽、珍宝奇玩和华丽.的建筑、服饰等,就会凶暴急躁,不惜民力,赋敛无度,

进而使百官混乱,百姓财力枯竭。

B.尧在统治天下的时候,住着简陋的房子,吃着粗.糙的食物,巡察天下推行教化,年老体衰时,非常

轻松地把整个天下禅让给了舜。

C.衰世的国君往往只想满足自己的贪欲.因此穷人连糟糠都吃不饱,而他养的猛兽吃厌了家畜之肉;百

姓穿粗衣烂衫,而贵族穿锦衣华服。

D.群臣中直抒胸臆奉献忠贞.的,都希望自身不要遭受困境,希.望国君不要在意进谏者是割草打柴的山

野之人,还是公卿、宰相等贵族。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于是尧乃身服节俭之行,而明相爱之仁,以和辑之。

译文:

(2)人主急兹无用之功,百姓黎民憔悴于天下 是故使天下不安其性。

译文:

【高三 1 月质量检测语文 第 6 页(共 8 页)】 X

14.文章提到哪些“君人之道”?请简要概括。 (3 分)

答: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5~16 题。

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

李清照

芳草池塘,绿阴庭院,晚晴寒透窗纱。谁开金鏁,管是客来吵。寂寞尊前席上,春归去海角天涯。能

留否?酴醿落尽,犹赖有残葩。

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尽如龙骄马,流水轻车。不怕风狂雨骤,恰才称煮酒残花。如

今也,不成怀抱,得似旧时那?

【注】这首词作于 1138 年,李清照经历了宋廷南渡、亡夫之痛,辗转到杭州定居。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管是客来吵”用口语叙写词人听到有人扣响门上的金锁,其实这是词人的幻觉。

B.“春归”句中,词人把流寓之地称为“海角天涯”,可见她离家之远,饱受流离之苦。

C.“犹赖”句写词人庆幸还有残留的花,“犹赖”二字更显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D.“尽如”两句运用夸张手法,描写北宋都城的繁华景象,暗含词人对故国的怀念。

16.李清照的这首词和《声声慢》都使用借景.抒.情.的.方式抒发词人南渡之后的痛苦心情,请简要分析二者

的不同。(6 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中国人自古就有忧患意识,反对安逸享乐,《五代史伶官传序》中“

, ”与《孟子》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表达了这样的意

思。

(2)《燕歌行》中“ , ”两句,写出了士兵们与敌人短

兵相接、浴血奋战的场景,歌颂了他们为国献身的精神。

(3)古诗词中常用“雁”这一意象表达各种复杂的情感,比如唐诗里的诗句“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3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这样布置后,它打开了它的云库,拨给这区域的,有倏来倏去的云,扑朔迷离的雾,绮丽多彩的霞

光,雪浪滚滚的云海。云海五座,如五大洋,汹涌澎湃。被雪浪拍击的山峰,或被吞没,或露顶巅,沉浮

其中。然后,大自然又.毫不悭吝地赐予黄山几千种植物。它处处散下天女花和高山杜鹃。它还特意委托风

神带来名贵的松树树种,播在险要处。黄山松铁骨冰肌;异萝松天下罕见。这样,大自然把紫红的山峰,

雪浪的云海,虚无缥缈的雾,苍翠的松,拿过来组成了无穷尽的幻异的景。云海上下,有三十六源,二十

四溪,十六泉,还有八潭,四瀑。 一道温泉,能治百病。各种走兽之外,又有各种飞禽。神奇的音乐鸟

能唱出八个乐音。来源:高三答案公众号。希世的灵芝草有珊瑚似的、.肉芝。作为最高的效果,它格外赏

赐了只属于幸福的少数人的极罕见的摄身光。这种光最神奇不过,彩色光晕如镜框,中间一明镜可显见人

形。三个人并立峰上,各自从峰前摄身光中看见自己的面容身影。

【高三 1 月质量检测语文 第 7 页(共 8 页)】 X

这样,大自然布置完毕,显然满意了,因此它在自己的这件艺术品上,最后( ),将那些可以让

人从人间步入胜境的通道全部切断,处处悬崖绝壁,无可托足。它不肯随便把胜境给予人类。 它封了

山。

18.下列各项中的“又”和文中加点的“又”,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 )

A.孔子是教育家,又是思想家。 B.生物的进化,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C.心里有千言万语,可嘴里又说不出。 D. 我又不是客人,你就不用客气了。

19.将下列成语填入括号内,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

A.三思而行 B.三下两下

C.三言网语 D.三一三十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如改写成:“它在山的险要处,播下名贵的黄山松和异萝松的树种。”语意基本相

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5 分)

答: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2 题。

自皮亚齐发现谷神星之后,小行星就成为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目标之一。但人类真正近距离探测小行

星,则是在 20 世纪后期。人类通过一次次探测发现,小行星保存着太阳系形成、演化的原始信息,是研究

太阳系起源的“活化石”,对揭示太阳系起源和演化历史、寻找地球生命起源以及未来的!太空资源开发\

具有重要意义。

从科学价值的角度采访,小行星是科学家研究太阳系形成和演化的重要样本,1 通过 ,科学家可

以更好地理解太阳系的早期状态及行星的形成和演化过程。.此外,小行星的成分和结构还可以提供有关地

球和其他行星演化的重要信息。

,一些小行星可能富含水和贵金属等资源,这对于未来的太空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到目前为

止,人类已经探索了数百个小行星,并在一些小行星上发现了包括碳、硅、铁等元素以及水、泳等在内的

多种物质。

(从规避潜在风险的角度来说,虽然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非常低,但科学家仍.需要跟踪并了解.这些天体

的运行轨道。|如果一颗近地小行星有可能撞击地球,科学家就需要 。

2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6 分)

答:

2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一个较长的句子,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 分)

答: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中说:“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强调种树要让它的根舒展,还对培土、捣土等提出严格的要求。这种强调“固本”的种树方法,体现出

正确的教育思想。来源:高三答案公众号。

2023 年 4 月 4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孩子教育跟植树一样:「一开始

就要竖正,否则就会长歪 习总书记也从植树联系到育人的道理。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

00 字。

【高三 1 月质量检测语文 第 8 页(共 8 页)】 X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 B(A 项,“最初只限于自然科学领域”错误,文中说“它是由于改进规划工作的实际需要而产生的”,“而生产

规划就已经有点出了工程技术的范围,部分地踏入社会科学的领域了”,所以不能说运用学最初只限于自然科学

领域。C 项,“所有的社会因素都可以用数来描述出来”错误,根据倒数第三段内容可知,不是所有的社会因素

都可以用数来描述出来,只有那些有规律的社会因素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用数描述出来。D 项,“最大的好处”

错,文中只说能对规划进行修改是好处,并没有说是“最大的好处”。)来源:高三答案公众号

2. A(“运用学贡献很大”错。根据原文“所以我们相信一门技术科学,运用学,对政治经济学会作出很大的贡

献”可知“运用学贡献很大”的表述不符合文意。)

3. C(A、B、D 三项的研究方法运用了数学工具,都有量化分析,故属于社会科学精确化;而 C 项是运用比较法进行

研究,是定性分析,没有运用运用学工具对社会科学进行量化分析,所以不属于“社会科学精确化”。)

4.首先指出这些人的担忧,把社会科学搞坏了。然后举出西方一批所谓度量经济学家把数学的分析方法应用到

经济学上去,但最终也没有搞出好结果的事实。接着分析他们失败的原因:他们的出发点就错了,用错误的理

论指导科学研究,当然不会成功。

最后得出观点:数学只是研究的工具,没有理由怕社会科学会因为引用数学方法而被搞坏。(每点 1 分,意对

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5.示例一:赞同。运用学可以向社会科学部门伸展,如社会科学中的政治经济学可以用运用学里面的工具——线

性规划来进行。虽然社会现象中有许多因素不能确实的估计,但社会科学是有规律的科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

用数来描述出来。近代统计数学可以处理这种非固定性的运算,可以把概念精确化。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为研究

复杂的社会现象、处理庞大的数据资料提供了新的方法、手段和物质保证,如可以用电子计算机来帮助规划经济

工作等。(赞同或反对二者选一即可。每点 2 分,意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示例二:反对。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根本不同,社会科学不具有明显的统一性,资本主义国家中度量经济学家

的失败就是例子。社会现象中有许多因素不能确实的估计,难以量化,而能够进行量化处理是做到精确化的关

键环节和重要标准。即使有电子计算机之类的运算工具和数学的运算方法,但社会科学会产生很多新的部门,

往往涉及更多的随机的不确定的因素,社会科学精确化的难度也就比较大。(赞同或反对二者选一即可。每点 2

分,意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6. C(“都通过对激烈而血腥的战斗场面的描写来表现战争的残酷”错,《荷花淀》没有正面表现战争的残酷,即

使是双方的激战,也只是寥寥数语。)

7. B(“是因为‘您’很善良,害怕跟老伤兵交谈会引起他更大的痛苦”错,“您”产生“怯生生”的心理还有

“您”对老伤兵的同情和钦佩之情。)

8.内容上,文章开头描写朝霞,突出清晨的寒冷和迷蒙,又与“炮声”“舰船”结合,点明故事的战争背景。结

尾写夕阳,描绘出一幅和平宁静的景象,表现作者对和平的向往,深化文章主题。结构上,首尾呼应,使文章

情节更完整,结构浑然一体。(每点 2 分,意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9.以地点转换为顺序,镜头从俱乐部到战场,叙述条理清晰。采用“第一次来到塞瓦斯托波尔”的人的视角,

让其目睹战争的不同场面,以其个人感受增强文章的真实感。使用第二人称,通过“您”可能看到的景象和心

理的变化,再现战争的残酷和对战争的复杂感受,使读者对战争有身临其境之感。(每点 2 分,意对即可,其他

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10. CDG(原句标点为:如此而欲照海内,存万方,是犹塞耳而听清浊,掩目而视青黄也)

11. C(A 项,“虽有槁暴”的“暴”是通假字,通“曝”,晒干的意思。《六国论》“暴霜露”中的“暴”是暴露

的意思。C 项,成语“恼羞成怒”中的“羞”解释为羞愧,就是形容词,没有意动用法。“闭月羞花”中的

“羞”解释为使……羞愧,是使动用法。)

12. D(“都希望自身不要遭受困境”错误,“希不困其身”中“希”通“稀”,很少的意思。是作者“希望国君不

要在意进谏者是割草打柴的山野之人,还是公卿、宰相等贵族”,不是群臣中直抒胸臆奉献忠贞之人。)

13.(1)在这种情况下,尧便亲身施行节俭的行为,来表明爱民的仁慈之心,来使天下人民和睦相处。 (“身服”

“和辑”各 1 分,句意 2 分)

(2)国君急于建立这些无益于国计民生的功绩,而导致天下的平民百姓形容枯槁。因此让天下百姓不能安享天

性。(“无用之功”“憔悴”“安其性”各 1 分,句意 1 分)

14.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善于纳谏。亲贤臣,远小人。(每点 1 分,意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

给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国君统治人民的方法,自己处于静虚状态来修养身心,勤俭节约来率领百官。静虚则臣下不受扰乱,节俭则百

姓没有怨恨。 臣下扰乱那么政治就会混乱,人民怨恨那么恩德就变得淡薄。政治混乱那么贤人就不为你出谋划

策,恩德淡薄那么勇敢的人就不为国君去死。 因此国君喜好凶鸟猛兽,珍宝怪异奇特之物,就会凶暴急躁政事混

乱,不爱惜民力,奔驰打猎,出入不按照季节,像这样下去,那么百官务必混乱,事力辛劳而财力匮乏,万民愁苦

不堪,产业得不到修治了。 国君爱好高耸的亭台、深深的沟池,雕琢金玉刻镂柱石,白黑青赤色彩灿烂,衣饰华

美五彩缤纷,搜罗珍宝珠玉玩好,那么就会赋敛无度,而百姓的财力就会枯竭了。

【高三 1 月质量检测语文参考答案 第 1 页(共 2 页)】 X

尧在执掌天下的时候,不是贪图天下的财富而安享国君之位,认为百姓常以武力相争,强大的欺凌弱小的,人多的

伤害人少的。在这种情况下,尧便亲身施行节俭的行为,来表明爱民的仁慈之心,而使天下人民和睦相处。 因此所住

的茅草房不加修剪,栎树椽子不加砍削,大车不用文饰,蒲草席连边也不剪掉,汤汁不调五味,主食中的谷米也不

舂,巡察天下推行教化,为天下辛勤劳作,踏遍了五岳,难道是奉养不能够供他享乐吗? 让整个天下来敬奉他,那种

做法是不利的。 尧年老体衰心中忧虑,把整个天下禅让给了舜,就像退却行走、脱去鞋子一样轻松。

衰世就不是这样。一旦拥有了天下的财富,处于国君的地位,便竭尽百姓的力量,来供养自己耳目的贪欲,心思

专门集中在宫室台榭、池塘苑囿、虎豹熊罴、珍奇玩好上面。 因此贫苦百姓糟糠之食都吃不饱,而虎狼熊罴却吃厌了

家畜之肉;老百姓粗衣烂衫,而宫室贵族穿的是锦衣华服。 国君急于建立这些无益于国计民生的功绩,而导致天下的

平民百姓形容枯槁。 因此让天下百姓不能安享天性。

国君的情性,没有不是想要总合海内人士的智慧,竭尽众人的力量。 然而群臣中直抒胸臆奉献忠贞的,很少自身

不受到危险的。微信搜:高三答案公众号。假如他所说的是正确的,即使是割草打柴的山野之人,也不能抛弃他;假

使他所说的不正确,即使是公卿、宰相、国君,在庙堂之上提出自己的妙策,也不一定被采用。决定是非的关键所

在,不能够凭贵贱、尊卑来决定。这样英明的国君对于朝臣的意见,只要臣下的计策可以被使用,不因为他的地位卑

贱而感到羞耻;他的言论可以施行,而不要求他能言善辩。

昏聩的国君则不是这样。所喜爱熟悉的亲近之人,即使是枉邪不正的人,也不能够被发现;疏远地位卑贱的人,

即使是竭尽忠心,也不能够被了解。有进善言的人被驳得理屈词穷,有劝谏的人则被以罪诛死。像这样而想遍照海

内,存恤万方,就像塞起耳朵而倾听清浊之声、掩上眼睛而看青黄之色,他们距离耳聪目明也太遥远了。

15. D(“夸张”错,应该是比喻手法,意即:车如流水马如龙。)

16.《声声慢》借大雁、残菊、梧桐、细雨等意象营造萧瑟凄凉的氛围,来烘托词人的孤独愁苦之情。本词借芳

草、池塘、庭院、绿阴、夕阳、窗纱等意象描绘了一幅静谧优美的春末之景,反衬词人的孤独愁苦之情。 (每点 3

分,意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17.(1)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2)相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勋

(3)示例一: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示例二: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示例三: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夭(王维《使至塞上》)(每空 1 分,添字、漏字、错字则该空不得分)

18. A(文中加点的“又”字,副词,表示补充,追加。A 项,副词,表示补充,追加。B 项,副词,表示重复或继续。

C 项,副词,说明另一方面的情况。 D 项,副词,用在否定句或反问句里,加强语气。)

19. B(A 项,三思而行:经过反复思考然后才去做,比喻做事非常小心。原文中,插号前面写到大自然布置完毕,且很

满意,所以就没有必要再反复思考了,A 项不符合文意。B 项,三下两下:形容动作迅速利落。C 项,三言两语:很

少的几句话,形容语言简短。D 项,三一三十一:借指平均分为三份。文中的意思是大自然快速利落地切断那些可

以让人从人间步入胜境去的全部通道,所以选 B 项。)

20.从修辞角度来看,原句中“它还特意委托风神”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大自然人的情态,生动地表现出大自

然对黄山的喜爱之情;“铁骨冰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出黄山松树干挺直、树皮光滑的特点,

改句没有这样的效果。从句式来看,原句散句和整句结合,有参差之美,同时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改句没有这样

的效果。“铁骨冰肌”“天下罕见”两个词语将黄山松和异萝松的特点形容得更为具体,而改句中则表现得不够

具体。(答出一点给 2 分,答出三点给 5 分,意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21.(示例)研究小行星的成分和结构 从拓展(开发)资源的角度来说 提前预警并评估潜在风险(每句 2 分,意

对即可,其他答案符合文意表达准确流畅也可酌情给分)

22.(示例)被认为是研究太阳系起源的“活化石”的保存着太阳系形成和演化的原始信息的小行星对揭示太阳系起源演

化历史和寻找地球生命起源以及未来的太空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内容完整全面 1 分,句子表达准确流畅 1

分,不改变原意 1 分,酌情给分)

23.【思路提示】材料第一段写郭橐驼所讲的种树方法,强调了“固本”的重要性。材料第二段是习近平总书记以植树

为喻,强调孩子教育“一开始就要竖正”。两则材料都强调让孩子们养成好习惯,有正确的价值观,知道如何获取

“阳光雨露”。来源:高三答案公众号。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角度来思考。是什么?“竖

正”“固本”指树立良好道德品性和正确的价值观。为什么? 现实生活中,小树一定是先向下扎根,然后再长主

干、细枝,一直向上生长。植树时,小树的主干部分若不能扶正,以后就会长得东倒西歪,无法成为栋梁之材;孩

子的教育若是不能从根本抓起,人生就会偏离方向。怎么办? 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在人生起步的关键阶段首先就

要学会做人的准则,这些准则包括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热爱生活,懂得感

恩,与人为善,明礼诚信,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

【参考立意】孩子成长,需要从小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根深才能叶茂,从教育理念上正

本清源,引领义务教育回归“立德树人”的初心。树苗从小扶正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培养健康成熟的人格,孩子

才能长成栋梁之才。一开始就要固本和竖正,让成长的脚步行稳致远。……

【高三 1 月质量检测语文参考答案 第 2 页(共 2 页)】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