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
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距今约2000年的陶寺遗址(山西)大墓中,发现了来自长江下游良渚文化用以表明等级身
份或祭祀的玉琮和玉璧,还有来自长江中游地区的石家河文化玉饰,以及来自黄河下游地区
的陶制酒器、棺椁制度等。据此可推知
A. 陶寺遗址已经初步具备国家形态 B. 交通发达促进了各文明间的交流
C.中原地区文化受周边文化的影响 D. 长江流域文明水平超过黄河流域
2.《墨子》中记载:“古之圣王,举孝子而劝之事亲,尊贤良而劝之为善,发宪布令以教诲,明赏
罚以劝沮。”《荀子》中记载:“敬贤者存,慢贤者亡,古今一也。”据此可知,两者
A.均反对尊卑有别的社会等级 B.具有共同的社会责任感
C.因代表下层民众而得到支持 D.分歧已经完全消失殆尽
3.该文物图片可以用来印证当时
四川汉代荷塘渔猎画像石
(注:左侧为池塘捕鱼图案,右侧为狩猎图案)
A.农耕经济的优势地位被打破 B.追求奢靡生活的社会风气盛行
C.时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D.渔猎活动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4.唐元和二年(807年)至龙纪元年(889年),共有高级文官25 人出任西川节度使,其中武元
衡、段文昌、杜元颖、李固言等10人以宰相出镇成都,形成“硕德名儒”节度使局面。这一局
面的出现
A.有利于中央集权体制的发展 B. 说明唐朝中枢机构出现异化
C. 得益于藩镇割据问题的解决 D. 是导致唐朝灭亡的重要原因
5.唐《调琴啜茗图》中的贵妇人眉毛弯弯,肌肉丰满,形态艳丽多样。宋《撵茶图》画中则突出
对场景的描绘,呈现出一种静谧的画面。这一风格变化反映了
《调琴啜茗图》(局部) 《撵茶图》(局部)
A.商品经济持续繁荣 B.审美观念根本改变
C.儒家思想深入发展 D.制茶技术水平提高
6.元朝时,各急递铺置铺兵五人,负责传递文书,设铺司一名掌管铺兵,另有监察人员负责对传
递的文书进行核验、查封等,后又增设提领和邮长。这一举措
A.有利于急递铺效能的发挥 B.削弱了大运河运输效率
C. 促进了各地区经济的发展 D. 加重了中央的财政负担
7.洪武七年(1374年),皇侄朱桓在定远知县任上贪赃枉法,监察御史郑士元等人到定远县查
访后认为朱桓之罪当诛,由于朱桓的父亲对朱元璋曾有救命之恩,故朱元璋不想治朱桓死
罪。而郑士元却据理力争,最终朱桓被处斩。这表明了
A. 国家司法随意无序 B.皇权受到一定制约
C.明朝吏治腐败难治 D. 御史权势失去控制
8.顺治十八年(1661年)规定,出巡官员进入巡察地域“入境三日内,将御史出巡禁约及皇帝有
关敕谕誉黄刊刻,每一司道发十张,每一府州县各发十张,遍示城乡绅士人民。如不刊刻、不
遍示,经都察院举劾,即以违旨论处。”清政府此举旨在
A. 限制官员活动范围 B.了解地方民情
C. 扩大监察官员权力 D. 加强中央集权
9.鸦片战争爆发半年后,为医治伤病清兵,清军参考以往经验,就近低价征聘医生,但户部拖了
近3个月才给答复,以节省为由,指令闽浙海防就近征医,不给安家行装费,只酌量减给口粮
工食银。这说明了清政府
A.官员贪腐致使征医受阻 B.军事配套服务的滞后
C. 财政负担决定救助水平 D.军队军事训练的废弛
10.1865年,京师同文馆举行了第一次翻译大型考试,考试内容以洋文为主,并增加了文学翻
译和口语会话,其中翻译考试注重综合性以及时事性,学生需要了解国家大事并且掌握相
关翻译理论知识才可以通过翻译考试。这反映了
A. “师夷长技”成为社会的共识 B. 学习西方的时代诉求
C.学堂选官引发教育的根本变革 D. 变革制度的社会潮流
11.20世纪初,督办铁路大臣端方与盛宣怀认为铁路关系全国之命脉,川路的收回条件已经颇
为优厚,但川省督抚王人文与赵尔丰则以地方商民的利益为立足点,反对劫掠商股,希望通
过与民众协商达成共识。这反映了
A.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利益冲突 B.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
C. 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D.近代民族意识的萌芽
12.1924年,蔡和森在《社会进化史》中提出,“这种宗法的大家庭,简直统御中国有史以来的家族
生活……完全是建筑在农业的经济基础上面。”在分析中国的村落集产制情况时,认为遍布各
地的“张家村”“李家村”等村落上还残存着原始母权氏族共产社会的痕迹。这一分析
A.促使了思想界认清早期社会发展脉络 B. 消除了对中国社会进化认识上的分歧
C.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对史学研究的影响 D.完善了达尔文进化论的思想理论体系
13.1942年,陕甘宁边区政府调整了放款政策,强调边区生产建设放款的重点应当放到私人经
济上,公营经济则次之,如边区银行绥德分行以30万元资金投放于民间纺织业,并为永
昌公司投资200 万元。这反映了
A. 边区政府对纺织业进行统制 B. 中共放弃了支持公营经济
C. 中共意在缓解民族工业困境 D. 新民主主义政策得到落实
14.1950年10月开始,四川达县中心卫生院连续3年全民免费预防接种,至1952年“种痘
61.76万人次,对7.3万人次进行霍乱、伤寒混合疫苗注射”,极大地降低了传染病的发
病率。这一做法
A. 适应了三大改造的现实需要 B. 展示了国家工业建设的伟大成就
C.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准则 D.借鉴了他国社会治理的先进经验
15.下表内容体现了该时期的中国
1978—1981 年山东省和全国农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纯收入表(单位:元)
时间 山东 全国
1978年 114.56 133.57
1979年 159.81 160.17
1980年 210.23 191.33
1981年 251.62 223.44
1981年相较1978年的增长率 119.64% 67.28%
A.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 B. 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推进
C.城乡整体差别显著缩小 D.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变化
16.波斯帝国尊奉琐罗亚斯德教为国教,宣称统治依赖于该教最高神护佑,所有举措都秉承其
意旨,同时也宣称要把美索不达米亚、埃及、黎凡特、小亚、色雷斯等地自己的神祇送归故
里。波斯此举
A. 解决了境内信仰冲突 B. 意在维护宗教的多样性
C. 体现了对宗教的重视 D. 服务于帝国统治的稳定
17.1303年英王颁布特许状规定:城镇要为牛津大学师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住处,在房屋租用
方面给予优惠, 一旦被学者们租来用作房舍或者教室,房东不可以转租给其他人。15世纪
末,英王以宗教异端为由,规定师生只能在限定的范围内进行活动。这一转变主要是因为
A. 王权得以加强 B.理性思想的广泛传播
C.庄园经济的解体 D.教育地位衰落
18.下表是英国1717年至1763年国债发行数额统计表。这一举措
A. 有利于资本原始积累 B.直接导致了价格革命
C.引发严重的债务危机 D. 吸取了国家干预思想
19.1878年10月,德意志帝国议会通过法令,对工人阶级为主体的社会民主党活动进行打压
和限制。自19世纪80年代初,则开始介入雇佣工人的风险保障问题,先后通过《疾病保险
法》《工伤事故保险法》等防止工人陷入赤贫的法律法规。这一转变说明了
A.资产阶级调整统治策略 B.建立福利国家成为主流
C.帝国完成统一实力大增 D.德国代议制的成熟完善
20.1914年,戏剧《蒂珀雷里的家》在英国上映,男主角地主丹尼斯爵士认为待在家里是一种背
叛,“如果你说我们没有必要战斗,那么我告诉你,你是杀害你兄弟的凶手……”另一主角
农民帕特里还向他们保证 战争是“一种伟大的生活”。这说明了
A.法西斯主义已经在英国蔚然成风 B. 戏剧成为了战争动员的一种手段
C. 现代主义作品极大丰富民众生活 D.地主和农民的价值取向趋于一致
21.1927年,埃及议员提出以埃及人取代英国人担任埃军总司令,英国于是派遣舰队到亚历山
大和塞得港武力示威。1928 年,英国政府不满埃及众议院审议集会法,使用武力进行威
胁。这从侧面说明
A.殖民国家手段单一 B.有效占领限制英军活动范围
C.埃及民族意识加强 D.军事发展推动殖民帝国形成
22.据统计,1941年至1945年间,美国共有超过6万支志愿兵团队伍活跃在欧洲大陆和太平
洋地区,其中很多都是由年轻的非裔美国人组建的。这一现象
A.直接导致了美国政府的对外扩张 B. 促使美国废除种族歧视条例
C.为战后黑人争取平等权利提供条件 D. 引发政府强化意识形态的控制
23.1966年7月起,苏联按照国营农场相应工种职工的工资标准,对集体农庄庄员实行有保障
的劳动报酬制,即发给货币与实物。与此同时,还开始对农庄庄员实行社会保证金与保险
制度。这说明当时苏联
A.改革以农业领域为重点 B.试图提升社会生产积极性
C.国民经济比例渐趋合理 D. 摆脱了斯大林模式的影响
24.下表为1960年至1983 年英国的社会保障支出(单位:亿英镑)。由表格数据可推知
年份 社会保障总支出
1960 14.99
1970 39.27
1980 235.08
1983 339.91
A.货币主义政策得到推广 B. 解决了社会贫富差距问题
C.社会经济水平持续下降 D.政府的财政负担不断增加
25.下图是一幅描绘20世纪90年代世界“和平”的漫画。该漫画反映了
A.美国发挥大国责任维护世界和平 B.各国经济对美国的依赖程度很深
C. 解决环境问题成为全球首要任务 D. 大国强权政治加剧世界局势动荡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 《吕氏春秋》等典籍就已记载了舞蹈的起源。商代祭祀频繁,以乐神人,跳舞盛
行。周室初兴时,周公制礼作乐,把前代礼乐作了一番整理,对舞蹈的顺序、时间、器具,都有明
确的规定,舞蹈也由初时用于祭祀和国家典礼渐渐用于会宾游宴。自周秦而后舞蹈之道渐广
变化也逐渐增多。三国之际,魏武帝曾增损汉乐,晋仍沿袭其旧制,以太常官监督管理。唐武
后作《圣寿舞》,用舞者140人。宋承唐制,发明了队舞。元代郊庙宴飨的乐舞基本沿袭前代
样式,只是增设了各种乐队。明朝增设乐官乐舞生,以为郊庙典礼之用。至于清代, 一般郊庙
乐舞,和明朝差不多,但也保留着满族习俗的舞蹈。
——摘编自赵敏《中国古代舞蹈的起源与发展浅论》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甘肃省歌舞剧院编排的《丝路花雨》登台亮相,迎来了全国各地
人民的欢呼。舞剧本身以我国古代唐朝盛世作为文化背景,再现了敦煌艺术的博大精深外,焦
点更放在了“丝绸之路”,大胆创作的思路,让东方艺术走出了洞窟,进入了社会现实生活。舞
剧创作中,紧紧围绕时代需求,以“和平”为主题,运用神话色彩、民族风格、宗教元素作为主要
表现形式。成功诠释了我国古代胡腾、胡旋、霓裳羽衣、清商乐舞的灵动身影,由此标志着进入
当代敦煌舞蹈的开端。
摘编自李鑫《敦煌舞蹈文化传承与发展问题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舞蹈发展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70年代敦煌舞蹈得到发展的原因。(6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发展舞蹈的意义。(6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中因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既是一部不懈奋斗史,也是一部理论探索史,更是一部自身
建设史。百年来,党团结和领导中国人民奋斗的历程,也是党不断加强自身政治建设,以维护
党的政治纲领、政治路线,达到政治目标、完成政治便命的过程。党的政冶建设经历了断民主
主义革命时期的开创与探索、社会主叉革命与建设时期的发展与曲断、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城复
与转向,以及新时代的成熟与强化四个历史阶段,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
镇编自省行语《中国共产学百年政为建段的深寒及历史经验》
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发展,自拟一个能够反映其发展历程特征的论
题,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蹶)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15世纪末,地理大发现和新航路的开辟使对外贸易的范圈不断甘展,商品交换
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到16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已经占据重要地位,使西方挣既了部视
经商牟利的思想禁锢。这一时期,提倡最大限度地获取黄金、白银的重商主叉思想退速惬起。
在欧洲各国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重商主义思想家从商业资本的运动出发,竭力遮农萤币
财富,把货币等同于财富,黄金和白银就是财富的象征。这种重金主义或拜金主父的财富取
向,适应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生产方式的特点,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对货币资本的属望。
摘编自黎悦、魏忠《古近代西友经济掌中财事感思物翼变)
材料二 英国经济自由主义的先驱者亚当斯密(1723—1790)从市场经济的角度论述
了经济自由。他生活于英国的重商主义时期,国家对商业贸易领域进行了过多干预和惫断,阻
碍了经济自由和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他对重商主义进行了猛烈批判,极力倡导“自由放任”原
则,经济人的自利行为自然会实现社会日的,“在这场合,像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他受着一只
看不见的手的指挥,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日的。也并不因为事非出于本意,
就对社会有害。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就
会的利益。
——携编自孙群郎《英关自由空又与财产权便公的交展安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重商主义的内容及影响。(8分)
2024 年高考备考精英联赛调研卷
高三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答案】C
【解析】结合材料可知,在中原文化的典型代表陶寺遗址中发现了良渚文化、石家河文化
及黄河下游的文化的部分遗存,从侧面说明周边文化向中原地区的传播与影响,故选 C 项。
材料反映的是其他文化对陶寺文化的影响,A 项与材料主旨不符;交通发达与史前文明特征
不符,排除 B 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 D 项。
2.【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墨子、荀子都主张崇尚贤人治理国家,体现了两者的社会责任感,
故选 B 项。儒家代表统治者利益,主张尊卑有序的社会秩序,故排除 A、C 两项;D 项与史
实不符。
3.【答案】D
【解析】图片材料反映了汉代注重渔猎活动,说明渔猎活动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故
选 D 项。农耕经济在汉代占据主导地位,排除 A 项;B 项从图片中无法得出;仅从图片无法
得出时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淡薄,排除 C 项。
4.【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安史之乱以后,节度使长期由武人或武人化的节度使
出任,导致西南动乱频仍。唐中后期任用文官担任地方节度使,不易滋生跋扈、割据风气,
故选 A 项,排除 D;材料反映的是对地方的管理,未体现中枢机构的变动,排除 B 项;C 项
与史实不符。
5.【答案】C
【解析】由图片可知,唐代的茶图突出人物形象的塑造,体现了唐代的繁华与高贵。宋代
的茶图突出场景的描绘,强调静谧和谐,这一画风的变化与宋代理学密切相关,故选 C 项。
商品经济的繁荣与“静谧”画面风格没有直接的联系,故排除 A 项;审美观念的变化是表现,
故排除 B 项;从材料无法得出唐宋时期制茶技术的变化,故排除 D 项。
6.【答案】A
【解析】由材料可知,元朝急递铺官员设置齐全及分工明确,为急递铺的正常运转提供了
保障条件,有利于急递铺效能的发挥,故选 A 项。急递铺设置的目的主要是传送公文,B 项
从材料中无法得出;C 项夸大了该举措的作用;D 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
高三历史参考答案 第 1 页 (共 5 页)
{#{QQABCQAEggCoABBAAQhCUwG4CkAQkACACCoOwBAMsAAAiBFABAA=}#}
7.【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了 朱 元 璋想减轻朱桓 之 罪而 未得 偿 ,说明 监察御 史对 皇权 有一 定 的制 约 ,
故选 B 项。朱桓贪赃枉 法,在 监察御 史 查访 后 予 以 处罚 ,说明 司 法 程 序 规范 ,故排除 A 项;
C 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中 监察御 史 郑士 元的 做 法是 本职 所在,而非御 史 权势失去控 制,
故排除 D 项。
8.【答案】D
【解析】材料强调 御 史出 巡必须遍告百姓 ,巡视公开 。这 样 一方面 便于御 史了解 当 地 民情 、
发现 监察线索 ,另 一方面 也便于政府 与 百姓 对 御 史的 监察 工 作进行监督 。所以,此举 旨在 加
强中 央集权 ,故选 D 项。该规定 是 规范御 史出 巡 的 行 为,而非限 制官员活动,故排除 A 项;
B 项 只 体现了 该规定 的部分 目 的,而非 根 本目 的,故排除 B;材料 并 未 涉 及 监察 官员 权力 的
变化,故排除 C 项。
9.【答案】B
【解析】由材料可知,鸦 片 战争爆 发 半年 后,清廷 的 军医 制度 依旧延 用之前经 验 ,与 近 代
战争 发 展严 重 脱 节,反映出 清政府军事配套服务 的 落 后,故选 B 项。材料没有 涉 及官员的 贪
腐问题 ,故排除 A 项;C 项说法 太过绝 对,故排除;D 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
10 .【答案】B
【解析】由材料可知,1865 年京师同 文 馆 的 翻译考试 注重对时 事 的 掌握 ,体现了 洋务 运
动时期学 习 西方的时代 需求 ,故选 B 项。洋务 运动期 间 ,学 习 西方 依然受到 部分 顽固势力 的
攻击 ,故排除 A 项;1905 年废 除 科举 制度后,实 行 学 堂 选官制度,故排除 C 项;洋务 运动
并 未 涉 及制度的变 革 ,故排除 D 项。
11 .【答案】A
【解析】由材料可知,20 世纪初 ,对 于川路 的 收回问题 中 央 与地方 产 生了明 显矛盾 ,故
选 A 项。材料未体现 资产阶级革命 ,故排除 B 项;戊戌 变法 标志着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 史 舞
台,故排除 C 项;D 项出现在 鸦 片 战争 后。
12 .【答案】C
【解析】材料中 蔡 和 森 对中国 早 期 历 史的 认 识,强调经济 基础 的重要 性 ,明 显受到 了 马
克思 主 义 史学的影响,故 C 项正确。材料 涉 及 思想界 对中国 早 期社会发 展认 识的态度,A 项
夸大 其影响;B 项中 “消 除了 ”说法 太绝 对;达 尔 文 进 化 论 是 自然科 学,蔡 和 森研究 的是 历 史
学,二 者之 间 没有 必然 的联系,故 D 项 错误 。
13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了在边区 政府 发 展 经济 过程 中,注重对 私营 经济 扶持 ,符合了 新民 主
主 义 经济的发 展 要 求 ,故选 D 项。材料强调的是中 共 对 私营 经济的 扶持 ,并非 对 纺织业 的管
理,排除 A 项;材料反映的是对 公营 经济 依旧持支持 态度,故排除 B 项;当 时 处于抗战 时期,
中 共 这一 做 法旨在为 抗战作 物 质准备 ,故排除 C 项。
高三历史参考答案 第 2 页 (共 5 页)
{#{QQABCQAEggCoABBAAQhCUwG4CkAQkACACCoOwBAMsAAAiBFABAA=}#}
14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了 1950 年至 1952 年,四川 达 县 注重 预防 接 种 ,涉 及人员 多 、范围广 ,
体现了 建 国 初 期对人 民 生 命 的关 心 ,故选 C 项。三大改 造 开始于 1953 年,故排除 A 项;1953
年开始 实 施 “一 五 ”计划 ,故排除 B 项;材料未 涉 及接 种预防 的社会 背 景,故排除 D 项。
15 .【答案】B
【解析】结合材料及所学可知,1978—1981 年山东省 和全国农 民 家 庭平均每 人全 年纯收
入 不 断增加 ,得益 于 家 庭 联 产承包 责任制实 施 解 放 了农 村 生 产力 ,故选 B 项。1992 年十四大
提出 建立 社会主 义市 场经济体制的 目标 ,排除 A 项;材料反映的是农 民 家 庭平均每 人全 年纯
收入 的 增加 ,无法得出 城乡差别缩小 ,故排除 C 项;D 项与史实不符,家 庭 联 产承包 责任制
下生 产资 料仍是 公 有制。
16 .【答案】D
【解析】由材料可知,波斯帝 国统治者强调 宗教 统一的 同 时,也 尊重 当 地的 宗教信仰 ,
这一 做 法有利 于缓 和社会 矛盾 ,进而维 护 帝 国统治的 稳定 ,故选 D 项。A 项与史实不符;维
护 宗教多样性 是为了 维 护 帝 国的统治,排除 B 项;对 宗教 的重 视并非 其 本质目 的,故排除 C 项。
17 .【答案】A
【解析】14 世纪 ,英王 为了 争 取 得 到大 学的 支持而 强化 皇权 ,所以 给 予大 学 许 多 特 权 。
到 了 15 世纪 末 ,皇权 得 到 强化,为 进 一 步 加 强统治,对 大 学特 权进行 了 限 制,故选 A 项。B
项发生在 启蒙 运动期 间 ;此 时 庄园 经济尚未解体,C 项与史实不符;教 育 的地位在 近 代 世界
发 展 史 上 不 断 提 升 ,故排除 D 项。
18 .【答案】A
【解析】18 世纪 前期,英 国国 债 发 行 数量 不 断增加 ,这一 做 法有利 于 国家 集 中社会 资本 ,
促 进资本 的原 始 积累 ,故选 A 项。价 格 革命 发生 于新 航 路开 辟 后,故排除 B 项;从表格 信 息
中无法得出 政府 的 债 务 危 机,故排除 C 项;此 时 流 行 的是重商主 义 ,排除 D 项。
19 .【答案】A
【解析】德 意 志帝 国从 限 制工人 阶级 的活动,到 采取福 利 措施缓 和与工人 阶级 的 矛盾 ,
说明 资产阶级 在不 断 的调 整 统治 策略 ,故选 A 项。福 利国家的 建立 发生在 第 二 次 世界大战 后,
故排除 B 项;C 项与材料无关;材料 只能 说明在不 断 完善 ,排除 D 项。
20 .【答案】B
【解析】1914 年,正 值第 一 次 世界大战 ,戏剧《蒂珀雷里 的家 》中 男 主的 话 ,鼓励 大 家
参 与 战争 ,说明 戏剧 成为了 战争 动员的重要 手段 ,故选 B 项。法西 斯 主 义产 生 于 第 一 次 世界
大战 后,排除 A 项;现代主 义产 生 于 第 一 次 世界大战 后,排除 C 项;材料未反映地主和农 民
的 价值取 向,故排除 D 项。
高三历史参考答案 第 3 页 (共 5 页)
{#{QQABCQAEggCoABBAAQhCUwG4CkAQkACACCoOwBAMsAAAiBFABAA=}#}
21 .【答案】C
【解析】英 国 针 对 埃 及 民族 觉醒 的 局 面,多 次 武 力 示威 ,这从侧面说明 埃 及 民族 意识 加
强,故选 C 项。手段单 一与史实不符,近 代 殖 民 国家对 殖 民 地的统治 手段呈 现 多样 化,故排
除 A 项;1884 年 的 柏林 会 议 上 提出 “有 效 占 领 ”原 则 ,排除 B 项;英 国在 18 世纪 中后期 就已
成为 世界 殖 民帝 国,故排除 D 项。
22 .【答案】C
【解析】二战 期 间 ,黑 人 参 与 战争 为美国 赢 得 战争做 出了重要 贡献 ,有利 于战 后 黑 人 争
取 平 等 权 利运动,故 C 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 二战 期 间 黑 人的 贡献 与美国 政府 对 外扩 张没有
必然 的联系,故 A 项 错误 ;二战 期 间 ,美国 政府 尚未 废 除 种族 歧 视 条 例 ,故 B 项 错误 ;意识
形态的强化是在 二战 结 束 后,故 D 项 错误 。
23 .【答案】B
【解析】1966 年,苏 联 处于 勃列日涅夫执 政 时期,其对国 营 农场 进行改革 ,实 行 有保障
的 劳 动 报酬 制、社会保 证金 与保 险 制度,有利 于 提 升庄 员的 劳 动 积极 性 ,故选 B 项。赫鲁晓
夫 改革 以农 业 为重 点 ,故排除 A 项;苏 联一直都没有解 决 国 民 经济 比例 失 调的 问题 ,故排除
C 项;苏 联 历 次 改革只 是对 斯大 林模式 的 修修补补 ,并 没有 摆 脱斯大 林模式带来 的 种种 弊端 ,
故排除 D 项。
24 .【答案】D
【解析】由表格 数 据可知,从 1960 年到 1983 年,英 国社会保障 支 出不 断增多 ,且 增 长
速 度 快 ,这一 支 出会 增加政府 的 财 政 负 担,故选 D 项。材料体现的是 政府 对经济的 干 预 ,货
币 主 义 反对 凯恩 斯 所主张的国家 干 预政 策 ,故排除 A 项;B 项与史实不符;社会保障的 支 出
增多 不 能 说明 英 国社会经济 水 平持 续 下 降 ,排除 C 项。
25 .【答案】D
【解析】从 漫 画可 看 出,美国 披 着 “和 平 ”外衣 ,干 涉 插手 世界事务 ,加 剧 了 世界 局 势 的动
荡,故选 D 项。美国的强 权政 治不利 于世界 秩序的和 平 发 展 ,故排除 A 项;漫 画 并 未反映 各
国 间 经济的联系及环境 问题 ,故排除 B、C 两项。
二、非选择题(共 3 小题,共 50 分)
26 .(20 分)
【参 考 答案】
(1)特 点:起源 早 ,历 史 悠久 ;与 宗教 、政 治活动密切联系;受到 国家的重 视 ;在传 承 的
过程 具 有一 定 的 创 新性 ;体现 多民族 融 合。(8 分,任答 4 点即 可 )
(2)原 因:改革开放 ,思想 得 到 解 放 ;社会经济 持 续 发 展 ,提供了物 质基础 ;中华 民族 文
化 博 大 精深 ,营 养丰富 ;作 品 创 作 者的 积极推 动。(6 分,任答 3 点即 可 )
高三历史参考答案 第 4 页 (共 5 页)
{#{QQABCQAEggCoABBAAQhCUwG4CkAQkACACCoOwBAMsAAAiBFA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