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五校联考高三上学期1月联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2024-02-03·10页·1.2 M

东北师大附中、长春十一高中、吉林一中、四平一中、松原实验中学

2024 届高三联合模拟考试

历史科试题

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良渚古城遗址中(约 4500 年前)包含的 5 片墓地,可从丧葬制度与随葬品的数量、器

物与材质等方面划分出至少 4 种以上的等级:高级、较高级、中级、低级。基于不同

社会身份的人物在丧葬时的用玉制度或玉器配制待遇的不同,由此形成了分等级墓地

的现象。此现象揭示了

A. 长江流域农业经济的发达 B. 已出现明显的阶级分化

C. 玉制器皿已得到普遍使用 D. 开始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

2.《韩非子说疑》载:“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

者也。”其旨在

A. 强调五帝间权利的转移 B. 否定关于禅让制的传说

C. 强调君主应加强集权,防范臣下 D. 说明权利斗争异常激烈

3.秦并天下后,从政治和文化两方面整合“诸夏”,推动六国故民“秦人化”,力图塑造

新“秦人”认同。这一举措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秦法与六国旧俗的冲突,以及秦帝国

塑造认同方式的强硬,激起了六国故民的故国之思和反秦情绪最终造成秦帝国的崩溃

和新“秦人”认同的瓦解。据此可知,秦帝国崩溃是由于

A. 暴政引发 B. 法律严酷 C. 乱用民力 D. 缺少文化认同

4.历代帝王、达官贵人和民间收藏家十分重视收藏各种器物、字画、书籍等,针对古代

器物进行分类、著录。由于北宋统治者奖励经学,提倡恢复礼制,出现了对古物的收

集、整理和研究的热潮;墨拓术及印刷术的发展,为金石文字流传提供了条件。金石

学逐渐产生,其产生对史学研究

A. 其遗留的实物史料高度可信 B. 有助于全面真实了解北宋历史

C. 史学价值需与其它史料相佐证 D. 借助印刷术技术成果,真实可信

5.以诗证史是史学研究重要方法之一,表中诗人诗句反映了唐宋时期民族关系

时期 诗句 出处

“疆里虽重海,车书本一家。” 温庭筠《送渤海王子归本国》

唐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 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

旒。” 作》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

陆游《诉衷情》

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歌酒长春不夜,金翠照罗绮,笑语盈

曹组《声声慢》

盈。陆海人山辐輳,万国欢声。”

A. B. C. D.

6.明清时期,江苏松江府一些地区种棉花的占百分之七八十,福建漳州府和汀州府是烟

草专业户集中的地区;北京丰台草桥一带各村庄都种植花卉,被誉为“花乡”;苏州、

杭州以丝织业闻名全国;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材料表明

A. 赋税苛重影响经济发展 B. 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C. 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D. 生产呈现专门化趋势

7.1843 年签订的《虎门条约》规定,如果中国政府对其他各国有权利让与,“亦应准英

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也有同样规定。这是

一条损害中国主权特别严重的条款。此条款应为

A. 协定关税 B. 片面最惠国待遇

C. 领事裁判权 D. 投资设厂

8.1895 年 4 月 23 日,俄主动联合德、法向日本政府发出通知:“今日本国割占辽东,

既有危害中国之首都(北京)之虞,也让朝鲜国之独立有名无实,有碍维持远东之和

平,故今劝谕贵国确认放弃占领辽东半岛。”其出发点

A. 力图维护国际公平与正义 B. 加强俄德法的联合

C. 示好清政府以获取更多特权 D. 获取更多的在华权益

9.下图为国共双方兵力增减对比图表,从战略态势上看,人民解放军即将进入

A. 战略防御 B. 战略相持 C. 战略反攻 D. 战略决战

10.新中国成立后,党内一部分干部中存在要挤垮私营工商业的错误倾向,致使私营工商

业出现商品滞销、资金周转不灵、营业亏损等困难,关店歇业逐渐增多。毛泽东同志

针对错误的思想观念,进行了及时的教育、批判和纠正。毛泽东采取保护私营工商业

措施,旨在

A.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B. 稳定物价和土地改革

C. 恢复经济巩固政权 D. 实施社会主义改造任务

11.欧洲中世纪初,王权软弱,权力分散;而基督教占有大量土地和庄园,是西欧最大封

建主,教权高于王权;中世纪后期,王权逐渐强大,王权逐渐高于教权。此变化根源

A. 城市工商业的发展 B. 城市的兴起与自治

C. 大学的广泛建立 D. 教会势力的衰落

12.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相关统计,此表反映出近代人口迁移特点。正确的是

时间 15001850 年 18501945 年

主要移出地 欧洲、非洲 欧洲、亚洲

主要移入地 美洲 美洲

至 1850 年,黑奴约为 1500 18461924 年欧洲移出 4800 万,

人口迁移数量

万,为白人移民的 45 倍 18341941 年亚洲移出 12003700 万

——据邬沧萍《世界人口》编制

人口迁移的规模更大,时间更长 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迁移

从旧大陆向新大陆迁移 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A. B. C. D.

13.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指出,英国在印度斯坦造成社会革命完全是受极卑

鄙的利益所驱使,而且谋取这些利益的方式也很愚蠢。但如果亚洲的社会状态没有一

个根本的革命,人类能不能实现自己的使命?如果不能,那么,不管英国犯下多少罪

行,它造成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马克思意在说明

A. 殖民主义者犯下的罪行 B. 客观上传播了先进技术和思想

C. 资本主义侵略扩张本性 D. 具有破坏性和建设性“双重使命”

14.美国和拉美都曾经是欧洲的殖民地,独立后由于发展程度不同,美国与拉美文化的多

样性呈现出各自不同特点。下列属于美国和拉美文化相同特点的是

多源,混血社会 呈现出民主与法治特征

文化融合,具有多元性 以欧洲文化为主

A. B. C. D.

15.列宁在《论坚强的革命政权》一文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其至几

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但在有战争的情况下,这在客观上就不可能了。这

时,要么是灭亡,要么是进行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列宁意在强调

A. 革命发生的必然性 B. 革命发生的偶然性

C. 沙皇统治的残酷性 D. 一战的巨大影响

16.下表是 20 世纪中后期世界大事年表,从表中可以得出

时间 大事 时间 大事

1945 年 联合国成立 1993 年 欧洲联盟成立

1952 年 世界人民和平大会召开 1995 年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1956 年 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 2001 年 美国打着“反恐”旗号入侵阿富汗

1961 年 不结盟运动形成 2023 年 巴以冲突爆发

A. 联合国维护了世界和平

B. 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但世界并不安宁

C. 世界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D. 各国积极参与区域集团化以促进经济交流与合作

此资料来源于:(www.zx1s.com/),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52 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 分)

材料一

唐立国之初即改郡为州。贞观元年,鉴于州地域太小,数显过多,便设“道”,全国分

十道,每道派出采访使,为代表中央的具有督抚监察职能的官员,后增至十五道。景云二

年,唐政府正式置节度使,集军、政、财、监察权于一身……特别是边境藩镇,拥兵自重,

威专一方。由此导致“安史之乱”的发生。平定后,唐朝出现落镇割据。黄巢起义之后,

唐朝彻底失去了对藩镇的控制,已经名存实亡。

材料二

宋代地方行政组织分路、州、县三级,同时另有府、军、监等机构。宋仁宗时全国有

州府、军、监一级政区二百二十二个。《宋史职官志》说:“宋初革五季(五代)之患,

诏各镇节度会于京师,赐第(宅)以留之。分命文臣出守列郡”。宋还在行政首长之外又增

设“通判”一职。规定凡州府文件,必须经通判连署之后方能有效。宋还在州一级设“监

当”一职,制衡知州或知府的财政权。宋代的这些政治措施,虽然能防范地方造反或违抗

中央,但其弊端也很明显,便是造成内重外轻。

——以上材料摘编自林英男《唐宋时代地方行政体制和强干弱枝传统的形成》

(1)根据材料,简析从唐到宋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化趋势。(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宋两代地方行政区划设置产生的不同结果及对现代

治国理政的启示。(9 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一

1793 年 6 月,雅各宾派上台的第二天,国民大会颁布了第一道土地法令,它规定已经

没收的逃亡的贵族土地及王室、教会的土地,均分成小块卖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允许他

们在十年内分期付款;使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得到迅速发展,小农经济在法国国民经济生

活中占有很大比重。大革命后,由于小土地经营占绝对优势,其内部缺少活力,也不具备

开放性,只能在封闭的传统农业生产范围内徘徊。尽管法国大革命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但农村并没有出现资本主义农业的长足发展的局面,而是进入了一个漫长的向资本主义农

业演变的过程。

——摘编自夏洪亮《论雅各宾派土地政策的得与失》

材料二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存在的弊端逐渐显

现。为了解决新时代农业生产中存在的新问题,中共及时调整了农村土地政策。党的十八

届三中全会强调,鼓励承包经营权“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

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2014 年,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

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要求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实

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三权分置”农村土地

政策的确立,是我们党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实际和我国具体国情对农村土地政策的

又一伟大探索。

——摘编自周超《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法两国土地政策调整的不同方面。(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 21 世纪初土地政策调整的重大意义。(6 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修昔底德陷阱”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提出,此说法源自古希腊

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使得战争无可避免的原因是雅典日益壮大的力量,还有这种力量在斯

巴达造成的恐惧”。格雷厄姆艾利森用这个概念来说明,一个新兴大国必然会挑战守成大

国的地位,而守成大国也必然会采取措施进行遏制和打压,两者的冲突甚至战争在所难免。

材料反映了美国学者对当今世界战争与冲突的看法,对此看法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

成、质疑、反驳、修改皆可),并结合中国现代史史实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

有据,表述清晰)(12 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 分)

材料一

在苏格拉底看来,雅典民主制极容易在一种盲目激情引导下作出种种错误的决策,以

致把它变成了某种天然合理、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力……整个中世纪的西欧在国家政治方面

基本上是没有民主可言,但来自古罗马文明和日耳曼原始文化的许多民主因素仍保持着活

力。更重要的是,西欧正静悄悄的发生了一些意义深远的事变——个人和民族两个层面上

的自由意识的觉醒,就是由这些事变促成的。

材料二

在“光荣革命”的酝酿时期,洛克的政治思想通过《政府论》下篇的法文译本而广为

传播,从而“为欧洲的立宪语言创造了前提条件”。他同意霍布斯关于人生而平等,国家起

源于社会契约的观点,但他不同意霍氏关于人们在订约建国时放弃了自己的全部自然权利

的看法。他“不仅完全从权利和自然权利的角度来为反抗的合法性做辩护,而且进一步把

反抗的权利赋予‘全体人民’,甚至将其赋予‘任何单独的人’,但为了保障个人的各项自

由权利,这种主权应当受到一些必要的限制,如何限制?首先人民的革命权,其次必须对

主权进行分割”。此外洛克还提出了“多数原则”,政府可以根据大多数人的意见管理国家。

——以上材料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洛克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5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洛克“为欧洲的立宪语言创造了前提条件”的史实

依据。并对其政治思想作以简要评价。(8 分)

东北师大附中、长春十一高中、吉林一中、四平一中、松原实验中学

2024 届高三联合模拟考试

历史科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

合题目要求。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C D C C D B D D C A C B C D B

1.B【解析】材料描述墓地随葬品的不同,形成分等级墓地的现象,即高级、较高级、

中级、低级,可见社会已出现明显的阶级分化,故选 B 项;原始社会农业经济虽已出

现,但是还比较落后,排除 A 项;C 项中的“普遍”表述过于绝对,且没有揭示材料

主旨,排除 C 项;D 项说的是分封制,故排除。

2.C【解析】此题为“目的”类选题,韩非将尧、舜、禹以及商汤、武王权力的转移描

绘成激烈斗争的结果,结合韩非所处的时代、法家的身份及主张,故选 C 项;A、D

反映的是材料现象,不是目的,故排除;B 项也不是材料主旨,故排除。

3.D【解析】秦统一后,通过推动六国故民“秦人化”,力图塑造新“秦人”认同的措施,

来维护政权的稳定,但激起六国故民的故国之思和反秦情绪,,是“秦人化”的失败,

故选 D;A、B、C 也是秦灭亡的原因,但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4.C【解析】宋代金石学产生保留一些史料,其真伪性也有待评估,需借助其它史料佐

证,故选 C 项,排除 A 项;资料对北宋历史的了解有一定作用,“全面真实”过于绝

对。排除 B 项;借助印刷术技术成果,不一定真实可信,排除 D 项。

5.C【解析】温庭筠《送渤海王子归本国》和陆游《诉衷情》分别描述的是唐代东北靺

鞨族、南宋的女真族,故选 C 项;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描写大唐盛世景

象的对外关系,排除 A 和 B 项;曹组《声声慢》描写北宋的社会繁荣,没能体现民族

关系,排除 D 项。

6.D【解析】材料叙述明清各地城市生产经营不同物产而闻名全国,现专业化地域化趋

势,故选 D 项;赋税材料没有涉及,排除 A;材料的经济现象无法证明小农经济开始

解体、小农经济开始解体出现在鸦片战争后。故排除 B;明清经济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但经济结构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故排除 C。

7.B【解析】此题是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能力,中国政府给于第三国有关权利,英人也

同样享有,故选 B 项;排除其它选项。

8.D【解析】沙俄不满足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占有大量领土,梦想扩大领土扩张,占据整

个东北,而日本割占辽东半岛,阻碍对东北扩张计划,故联合法、德施压,故选 D 项;

沙俄窥视中国领土,无法体现公平、正义,排除 A;B 项是材料中的现象,故排除 B;

“示好”不符合侵略者的本性,排除 C 项。

9.D【解析】此题是对解放战争过程的考查,结合 1948 年敌我兵力变化可知,解放军虽

然兵力还处于弱势,但决战时机成熟,故选 D 项;1946 年至 1947 年是防御阶段,排

除 A;解放战争没有相持阶段,排除 B 项;1947 年开始战略反攻,排除 C 项。

10.C【解析】私营工商业主要集中轻工业领域,它的生产有利于满足日常生活品的供应,

既有利于稳定社会,又能帮助国家度过经济困难,故选 C 项;抗美援朝、稳定物价和

土地改革,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A、B 项;材料与社会主义改造无关,排除 D 项。

11.A【解析】欧洲封建社会的两大政治力量:一为教权,另一个为王权,其演变进程:

初期相互利用扶持阶段,中期王权教权对抗、教权极盛阶段,13 世纪王权加强、教权

衰退。城市工商业的发展是其根本原因,故选 A 项;城市的兴起与自治与教会势力的

衰落是原因,但不是其根本原因,排除 B、D;大学的广泛建立与城市的兴起与自治

有关,与材料无关,排除 C 项。

12.C【解析】从时间和人口迁移数量两项可知时间跨度大,迁移数量多,正确,从迁

出地和迁入地两项判断出正确,故选 C 项;非洲是落后地区,属于欠发达地区,

错误,排除 A、B 项;美洲有美国等国家不属于发展中国家,欧洲属于发达国家错

误,排除 D 项。

13.B【解析】材料指出英国对印度的侵略,一方面掠夺巨额的财富,另一方面客观的改

变了印度,有利于其发展,有双重作用,但材料强调的是客观的积极作用而不是灾难,

故 B 项正确,排除 A 项;资本主义本性是扩张侵略,排除 C 项;双重作用不符合材料

主旨,排除 D 项。

14.C【解析】无论美国还是拉美的文化,都具有印地安人、欧洲移民、非洲等文化的影

响,正确,美国文化以英国文化为主,拉美以西班牙和葡萄牙为主,都属于欧洲文

化,正确,故选 C 项;美国多源,但不是混血社会,故错误,排除 A 项;美国建

立民主共和国,而拉美独立后大多都是独裁专制,错误,排除 B、D 项。

15.D【解析】一战给相对落后的俄国带来了巨大灾难,激化了各种矛盾,加速了革命的

爆发,故选 D 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无法调节,才能体现必然性,排除 A 项,

俄国革命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不是材料主旨,排除 B 项;沙皇残酷统治材料没有体

现,排除 C 项。

16.B【解析】从材料中“联合国成立、世界人民和平大会召开、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等

大事中可以得知:世界各国人民关注发展、极力维护和平,也就说明和平与发展已经

成为时代的主题;“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美国打着“反恐”旗号入侵阿富汗、巴以

冲突爆发”等事件中得知世界并不安宁,B 项正确;根据表格内容可以看出,当前世

界还有动荡,所以并不能说明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无法体现世界全球化趋势加强,

排除 A、C 项;材料内容也不能体现区域集团化的影响,排除 D 项。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52 分。

17.(15分)

(1)变化趋势:由地方专权到分权制约;

地方最高行政区划所辖范围逐渐缩小,数量却逐渐增多;

地方逐渐实行多层次管理;

地方管理模式在继承中有所创新。(6分,答出三点即可)

(2)唐:酿成“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

形成藩镇割据,五代十国的国家分裂局面。(2分)

宋:加强了中央集权;

地方官僚机构臃肿,行政效率低下;

导致宋与周边少数民族关系处于弱势;

引起北宋中期社会改革;

社会阶级矛盾尖锐。(中央集权1分,其余要点答三点3分,共计4分)

启示:坚决维护国家统一,防止国家分裂;

充分发挥地方政权建设的积极性;

地方自主和国家统一治理相结合;

加强执政党建设。(3分,答出一点2分,两点3分。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解析】

(1)此问难度系数较大,同时还应注意答题形式。唐“集军、政、财、监察权于节度

使一身”,宋“分命文臣出守列郡”,增设“通判”一职,规定,凡州府文件,必

须经通判连署之后方能有效。设“监当”一职,制衡知州或知府的财政权。得出

唐到宋从地方专权到分权制约;唐初设“道”,后增至十五道,“宋全国有州、府、

军、监一级政区二百二十二个”概括出地方最高行政区划所辖范围逐渐缩小,数

量却逐渐增多;据材料“唐立国之初即改郡为州。贞观元年,便设“道”全国分

十道,”“宋代地方行政组织分路、州、县三级,另有府、军、监等地方机构。”

得出地方逐渐实行多层次管理;地方管理模式在继承中有所创新。

(2)说明唐宋两代地方行政区划设置产生的不同结果:唐:“特别是边境藩镇,拥兵

自重,威专一方。可得出酿成“安史之乱”,唐由盛转衰。“黄巢起义之后,唐朝

已经名存实亡。”联系所学得出形成唐末藩镇割据,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据材

料“宋代的这些政治措施,虽然能防范地方造反或违抗中央,但其弊端很明显,

便是造成内重外轻。”结合所学可得出加强中央集权,行政效率低下,机构臃肿;

与周边少数民族关系处于弱势;以及社会改革、阶级矛盾尖锐等结论。启示可从

中央和地方关系、官僚机构及队伍建设入手考虑。

18.(12分)

(1)不同:法国:摧毁封建土地制度,维护大革命成果;中国:迅速提高社会生产力,

实现农业现代化;

法国:落后小农经济得到充分、长期发展;中国:向农业的规模化、集约

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法国:由地主土地所有制转向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中国:坚持农村土地

集体所有制前提;

法国:农业经营形式单一;中国:农业经营形式多样化;

法国:农业经济发展缓慢;中国:农业经济迅速发展。(6分,答出3个方

面即可)

(2)意义:极大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维护了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

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共同富裕;

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科技化和现代化;

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6分,答出3点即可)

【解析】

(1)比较不同,可以从两国土地政策调整的目的、方向、土地所有制形式、经营形式、

发展速度等考虑不同点。此问难度较大,学生需要对材料进行概括,在此基础上

进行比较,找到比较点。

(2)意义可根据“我们党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实际和我国具体国情对农村土地

政策的又一伟大探索。”的提示得出极大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维护了广大农

民的切身利益。依据“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可得出促

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据“鼓励承包经营权“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

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可以得出有利于

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科技化和现代化;联系知识也可得出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

实现城乡共同富裕。这一要点对学生难度较大。

19.(12分)

示例:

我反对美国学者关于新兴大国和守成大国两者冲突甚至战争不可避免的谬论。外

国对于中国的崛起会影响和威胁到其本国的利益。这种自陷“修昔底德陷阱”的心

态,是绝对荒谬的。(2分)

首先,强国崛起只能追求霸权主义的主张并不适用于中国,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

“和而不同”的理念深刻影响着现代中国外交。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

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积极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万隆

会议上,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始终反对以战争手段来解决国际争端,积极促

成国际合作。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外交政策朝着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向调

整,走和平发展之路。进入21世纪,中国致力于与世界大国建立不同形式的伙伴关

系;积极构建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外交新路。积极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

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和平发展的诸多议

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同时西方大国更应反思历史、接纳中国,适当做出调整和让步,

若针锋相对则难免重蹈历史的覆辙。(8分)

总之,中国坚持合作共赢的和平外交理念,积极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世界大国

也应放弃隔阂与对抗,与中国共同走和平与发展之路。(2分)

【解析】

本题为开放性的小论文类型。但又区别常规小论文题。要求考生必须对材料观点

提出自己见解。并按照要求结合中国现代史相关内容进行论述。通过所学知识来论证

自己的观点,主要结合新中国初期和改革开放以后外交活动进行论述。提出其他论题,

言之有理即可,注意史论结合,最后要注意总结升华。

20.(13分)

(1)历史条件:古希腊的理性主义精神;

古罗马文明和日耳曼原始文化的许多民主因素;

文艺复兴时期个人自由意识的觉醒;

中世纪后期欧洲王权的强大和民族国家意识的增强;

对霍布斯政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民主政治实践的思考。(5分,答出5点即可)

(2)史实依据:人民主权、革命权利、民主代议、分权制衡。(4分)

简要评价:继承和弘扬了西方古典民主思想的精髓;

为法国启蒙思想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奠定了现代民主代议制度的理论基石。(4分,答出2点即可)

【解析】

(1)历史因素设问难度不大,根据材料简单归纳即可得分。据材料“雅典民主制极容

易在一种盲目激情引导下作出种种错误的决策”可推出古希腊的理性主义精神;

据材料“但来自古罗马文明和日耳曼原始文化的许多民主因素仍保持着活力”概

括出古罗马文明和日耳曼原始文化的许多民主因素;据材料“西欧正静悄悄的发

生了一些意义深远的事变——个人和民族两个层面上的自由意识的觉醒,”得出

文艺复兴时期个人自由意识的觉醒;中世纪后期欧洲王权的强大和民族国家意识

的增强等结论;据材料“在光荣革命的酝酿时期,《政府论》下篇的法文译本而

广为流传”可概括出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民主政治实践的思考;据材料“他

同意霍布斯关于人生而平等,国家起源于社会契约的观点,”概括出对霍布斯政

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2)史实依据,基本是对材料二第二段材料的概括,简单整理即可得出。评价要结合

所学从古典民主政治思想,英法资本主义代议制以及启蒙运动等角度即可。

此资料来源于:(www.zx1s.com/),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