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2023-11-27·23页·1.6 M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语文

考试时长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能够进行思维是人类的特权——正是思维的能力,使人类超越了自身体力上

的限制,取得了相较于其他生物而言更加令人骄傲的成就。人工智能是近年来引

起人们很大兴趣的一个领域,经常被简写成“AI”,它是否具有人的思维呢?

AI的目标是用机器尽可能地模仿人的精神活动,或许还能在这些方面最终改

善并超出人的能力。迄今为止,AI已经进展到何种程度呢?可以公正地说,AI虽

然的确做了许多聪明的事,但其对真正智慧的任何模拟都还远未成为事实。柯尔

贝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发展的电脑程序成功地模拟成一位精神疗法专家,以至

于某些病人发现自己宁愿要电脑而不要人类的医疗家,并且对电脑比对人类更愿

意袒露自己的内心。虽然这会给人一种电脑具有某种理解力的可怕印象,然而在

事实上它一点儿也没有,它只不过是遵循着某种相当简单的既定规则而已。

计算机下棋也许是机器被认为能够“智慧作为”的最好例子,因为一些机器

在与人对弈时实际已达到极受尊敬的“国际大师”的水准。其实,下棋机除了精

确的计算能力外,还大大地依赖于博学多闻。如果落子动作要求非常快,下棋机

总的来说比相当多的弈手都要高明一些,如果每一着允许的时间更长,则弈手的

表现相对地要比机器好。人们可以依照如下事实来理解这一切:电脑是基于准确

和快速的广义的计算来决策,而弈手则依赖于利用相对缓慢的意识作出“判断”。

一些人宣称人工智能已经为理解精神品质,譬如快乐、痛苦、饥渴等提供了

途径。以格雷瓦尔特的乌龟为例。它的行为模式在电池快用完时就要改变,

然后它以被设计好的行为方式补充自己的能量存储。这和人类或任何动物感到饥

渴时的行为非常类似。当瓦尔特乌龟以这种方式行动时,我们说它饥饿了,并非

错误的语言表达。动物在饥饿时,无疑存在某些类似的动作,但是动物的行为模

式的改变会更加复杂、更加微妙。

现在假设我们的仪器按照这些要求已被成功地制造出来。我们有什么权力去

宣称它的苦乐值为正时它确实感到快乐,为负时就感到痛苦呢?AI的观点是,我

们简单地从仪器行动的方式来判断。由于它以一种增加正值及避免负值的方式行

动,所以我们可以合理地把它的正值定义为快乐,把负值定义为痛苦——这一点

与人类对快乐和痛苦的感受是以结果而作出反应的一般事实也相吻合。然而,正

如我们都知道的,人类的事情实际上并不像这种描述这么简单:我们有时似乎特

地去招惹痛苦,或者故意回避某种快乐——很清楚的一点是,人类的实际行为是

由比这些复杂得多的判断依据所导引的。

仅靠计算不能唤起快乐或苦楚,不能恋爱或沮丧,它也不能具有一个真正自

发的目的。这一切难道不是“显而易见”的吗?

(选自罗杰彭罗斯《皇帝新脑》,有删改)

注:格雷瓦尔特的乌龟:20世纪50年代早期制造的第一批人工智能电器

之一。这类电器能够在地面上四处爬行(因此被戏称作”乌龟“),还能寻找离得

最近的插座并自动充电。

材料二

意识,或者说是认知,是一种对于思想的发生过程以及我们控制这种思想过

程的能力的认识。如果承认意识是由物质过程产生的,那么从理论上来说,它们

是否可以被创造出来而且是在人工智能中被创造出来,答案应该是很清楚的。

丹尼尔丹尼特于1991提出一种思想模型,在这种模型中多股信号流同时

在大脑神经网络中传递。每一组信号流代表一种尚未发展为意识的原始念头,各

种同时出现的原始念头可能代替了对实体某些部分的互为补充或互为冲突的看法,

大脑在不断地处理信息、收集新数据的过程中,去除意识“草稿”中的某些部分

而加强另外一些部分,最终会从这些混杂物中得出一个单一的、完整的、圆满的

模式,也就是出现了清晰的思想。例如,一个司机一瞥之下看到有什么东西飞快

地窜过前面马路,一个原始念头可能对这个景象作出解释:可能是松鼠。第二个

可能倾向于是一只猫,第三种念头可能认为是鸟从头顶飞过的影子。把这样东西

的尺寸、速度、颜色的信息都考虑进去之后,司机的大脑很快能得出结论:是猫。

于是,草稿成了清楚的影像。

丹尼特并没有详细说明到底是什么样的物质机械装置使大脑具备了从一大批

原始念头中得出一个完整清晰的思想的能力,但是就像他自己承认的那样,意识

产生于过程,也就是从信号间作用的模式到稳定的现象模式的过程,与神经网络

系统有相似之处。那么同样,是否一个人工神经网络系统也可以得到类似于意识

的东西了呢?

现有的神经网络已经显现出一些特性,这些特性与一些简单的意识元素非常

相似。事实上人工神经网络已被证明,至少大体上来说,完全适合用以模拟那些

可能有大脑意识来源的所有物质机械装置。当然,所有这些并不包括有名的牛津

大学的物理学家罗杰彭罗斯倡议的物质机械装置。彭罗斯排除了所有的人工装

置可以模拟意识的可能。近些年来,彭罗斯并不被人工智能界欢迎。

(选自戴维弗里德曼《制脑者——创造与人脑匹敌的智能》,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认为人类拥有思维的特权,思维能力使人类超越了自身体力上的限制,

创造了很多成就。

B.材料一认为AI的目标是用机器尽可能地模仿人的精神活动,但其对真正智慧的

任何模拟都还未成为事实。

C.材料一认为AI并不能具有一个真正自发的目的,仅靠计算不能唤起快乐或苦楚,

也不能恋爱或者沮丧。

D.材料二用司机判断眼前的东西是猫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大脑经过处理信息、收

集新数据,就能产生意识。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针锋相对,两位作者在“AI能否具有人类的意识”这一

问题上,持截然相反的态度。

B.两则材料都涉及当下前沿的人工智能课题,语言都深入浅出,都善举大量具体

的实验案例,证明自己的观点。

C.两则材料观点鲜明,如材料一结尾作者用一个反问句表明观点,材料二结尾作

者则用一个陈述句亮明态度。

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属于科学论著,语言表达上概念精准,逻辑清晰,依据自己

的观点都有合理的推断。

3.下列不能用来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的观点的一项是(3分)

A.物理学家霍金认为,生物大脑和计算机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机器人可能会

不听从人类的指挥。

B.美国企业家埃隆马斯克认为,有意识的人工智能对人类文明将存在威胁,需

要在监管上更具有前瞻性。

C.ChatGPT作为一款聊天机器人,由计算机硬件执行程序,在执行过程中根据输

入输出规则生成文本。

D.美国人工智能实验室设计出“创造性对抗网络GAN”,“GAN”的作品色彩斑斓,

有自己的思考和风格。

4.材料一选自《皇帝新脑》一书,书名借用了安徒生“皇帝的新装”的寓意,材

料二选自《制脑者——创造与人脑匹敌的智能》一书。请结合两则材料的观点分

别分析作者取该书名的用意。(4分)

5.请根据材料一在下列方框处分别填写恰当的内容。(6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小题。

社戏(节选)

沈从文

萝卜溪邀约的浦市戏班子,赶到了吕家坪,是九月二十二。一行十四个人,八

个笨大衣箱,坐了只辰溪县装石灰的空船,到地时,便把船靠泊在码头边。掌班

依照老规矩,带了个八寸大的朱红拜帖,来拜会本村首事滕长顺,商量看是在什

么地方搭台,哪一天起始开锣。

半月来省里向上调兵开拔的事,已传遍了吕家坪。不过商会会长却拿定了主意:

照原来计划装了五船货物向下游放去。长顺因为儿子三黑子的船已到地卸货,听

会长亲家出主意,也预备装一船橘子下常德府。空船停泊在河边,随时有人把黄

澄澄的橘子挑上船,倒进舱里去。戏班子乘坐那只大空船,就停靠在橘子园边不

多远。

两个做丑角的浦市人,扳着船篷和三黑子说笑话,以为古来仙人坐在斗大橘子

中下棋,如今仙人坐在碗口大橘子堆上吸烟,世界既变了,什么都得变。可是三

黑子却想起保安队队长向家中讹诈事情,因此只向那个做丑角的戏子苦笑。

长顺约集本村人在伏波宫开会,商量看这戏演不演出。时局既不大好,集众唱

戏是不是影响治安?末了依照多数主张,班子既然接来了,酬神戏还是在伏波宫

前空坪中举行。凡事依照往年成例,出公份子演戏六天,定二十五开锣。并由本

村出名,具全红帖子请了吕家坪的商会会长,和其他庄口上的有名人物,并保安

队队长、排长、师爷、税局主任、督察等,到时前来看戏。还每天特别备办两桌

四盘四碗酒席,款待这些人物。

到开锣那天,本村和附近村子里的人,都换了浆洗过的新衣服,荷包中装满零

用钱,赶到萝卜溪伏波宫看大戏。因为一有戏,照习惯吕家坪镇上卖大面的、卖

豆糕米粉的、油炸饼和其他干湿甜酸熟食冷食的,无不挑了锅罐来搭棚子,竞争

招揽买卖。妇女们且多戴上满头新洗过的首饰,或镀金首饰,发蓝点翠首饰,扛

一条高脚长板凳,成群结伴跑来看戏,必到把入晚最后一幕杂戏看完,把荷包中

零用钱花完,方又扛起那条凳子回家。有的来时还带了饭箩和针线,有的又带了

香烛纸张顺便敬神还愿。平时单纯沉静的萝卜溪,于是忽然显得空前活泼热闹起

来。

长顺一家正忙着把橘子下树上船,还要为款待远来看戏亲友,准备茶饭,因此

更见得热闹而忙乱。家中每天必为镇上和其他村子里来的客人,办一顿过午面饭。

又另外烧了几缸热茶,供给普通乡下人。长顺自己且换了件大船主穿的大袖短摆

蓝宁绸长衫,罩一件玄青羽绫马褂,舞着那个挂有镶银老虎爪的紫竹马鞭长烟杆,

到处走动拜客。

第一天开锣时,由长顺和其他三个上年纪的首事人,在伏波爷爷神像前磕头焚

香,杀了一只白羊,一只雄鸡,烧了个申神黄表。戏还未开场,空坪中即已填满

了观众,吕家坪的官商要人,都已就座。开锣后即照例“打加官”,由一个套白面具

的判官,舞着个肮脏的红缎巾幅,台上打小锣的检场人叫一声:“某大老爷禄位高

升!”那判官即将巾幅展开,露出字面。被尊敬颂祝的,即照例赏个红包封。有的

把包封派人送去,有的表示豪爽,便把那个赏金用力直向台上掼去,惹得一片喝

彩。当天第一个叫保安队队长。第一出戏象征吉祥性质,对神示敬,对人颂祷。

第二出戏与劝忠教孝有关。到中午休息,匀出时间大吃大喝。休息时间,一些戏

子头上都罩着发网子,脸上颜料油腻也未去净,争到台边熟食棚子去喝酒,引得

观众包围了棚子看热闹。妇女们把扣双凤桃梅大花鞋的两脚,搁在高台子踏板上,

口中嘘嘘的吃辣子羊肉面,或一面剥葵花子,一面并谈论做梦绩麻琐碎事情。下

午开锣重唱,戏文转趋热闹活泼。

掌班走到几位要人身边来请求赏脸,在排定戏目外额外点戏。

大家都客气谦让,不肯开口。经过一阵撺掇,队长和税局主任是远客,少不了

各点一出,会长也被迫点一出。队长点“武松打虎”,因为武人点英雄,短而热闹,

且合身份;会长却点“王大娘补缸”,戏是趣剧,用意在于与民同乐。戏文经点定后,

照例也在台柱边水牌上写明白,给看戏人知道。开锣后正角上场,又是包封赏号,

这个包封却照例早由萝卜溪办会的预备好,不用贵客另外破钞。

最末一出杂戏多是短打,三个穿红裤子的小花脸,在台上不住翻跟斗,说浑话。

收锣时已天近黄昏,天上一片霞,照得人特别好看。一切人影子都被斜阳拉得

长长的,脸庞被夕阳照炙得红红的。到处是笑语嘈杂,过吕家坪去的渡头,尤其

热闹。方头平底大渡船,装满了从戏场回家的人,慢慢在平静河水中移动,两岸

小山都成一片紫色,天上云影也逐渐在由黄而变红,由红而变紫。太空无云处但

见一片深青,秋天来特有的澄清。在淡青色天末,一颗长庚星白金似的放着煜煜

光亮,慢慢地向上升起。远山野烧,因逼近薄暮,背景既转成深蓝色,已由一片

白烟变成点点红火。……一切光景无不神奇而动人。可是人人都融和在这种光景

中,带点快乐和疲倦的心情,等待还家。无一个人能远离这个社会的快乐和疲倦,

声音与颜色,来领会赞赏这耳目官觉所感受的新奇。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萝卜溪的酬神社戏,适逢秋天橘子收获时节,按惯例在伏波宫前空坪中连

演六天。

B.女人们成群结伴来看戏,有的还会带上饭箩针线或香烛纸张,富有乡土生活

气息。

C.“打加官”第一个就叫保安队队长,可以见出萝卜溪办会者对他有所忌惮和逢

迎。

D.排定戏目外额外点戏需封赏,会长“也被迫点一出”,此细节暗示了会长的吝

啬。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头写戏班子如约而至,接下来又写到“省里向上调兵开拔的事”,令人

感觉到一种寻常岁月隐约生变的气氛。

B.传统白话小说常以描摹衣饰来刻画人物,本文写社戏之日长顺走动拜客,就

使用了这种笔法来表现长顺的郑重守礼。

C.最后一段景物描写,同鲁迅《社戏》对归家途中的景物描写一样,都以自然

之美衬托了散戏后人们的失落与惆怅。

D.沈从文这里写社戏,同他在《边城》中写端午节一样,都是通过对民俗的

铺写描绘了存有世外桃源意味的乡土社会。

8.本文是如何描写社戏的仪式感的?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

9.文中记述社戏的筹备及演出过程,多处使用“依照往年成例”“照习惯”“照例”等,

含有哪些意味?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乙酉,以天神降,诏告在位,作《天圣降临视见记》。癸丑,(宋徽宗)诏:“天

下应道教仙经不以多寡,许官吏、道俗、士庶缴申所属附,急递投进,及所至,

委监郡守搜访。”九月辛卵朔,诣玉清和阳宫,上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吴天

玉皇上帝微号宝册。丙申,令洞天福地修建宫观,塑造圣像。

蔡京等奏甘露降侍郎厅,延福宫所奏竹生紫花黄蕊,秘阁槐枝连理。御笔曰:

“昨日仙鹤三万馀嘡盘旋云霄之上。”京又奏有仙鹤数万嘡蔽空飞鸣。又奏建州竹

生花,结成稻米,搬入城市,货粜所收数十万石。又奏穰县生瑞殺,安化县生芝草,

都计五万本。蔡京导主上酷好祥瑞。自古物以罕见为奇,岂有芝草五万本而仙鹤

数万嘡,竹生米数十万石以为祥瑞?此等诳诞之语,君臣同为诬罔,岂不贻笑于后

世哉?

上在藩潜时,独喜读书学画,工笔札,所好者,古器、山石,异于诸王。及

即位,谦恭雅尚,崇宁中,始命官访古图牒宫中。独观书临字,却去华丽之饰,

玩味竹石而已。使命伯氏俾朱动密取江、浙花石,其初得小黄杨木三株,以黄帕

覆之而进也,上大喜异。每花石至,动数十舟,号成纲矣。勐之纲为最,延福宫、

艮岳诸山皆仰之。纲运所过,州县莫敢谁何,殆至劫掠,遂为大患。

(节选自《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

材料二:

迹徽宗失国之由,特恃其私智小慧,用心一偏,疏斥正士,狎近奸谀。于是

蔡京以猥薄巧佞之资,济其骄奢淫佚之志。溺信虚无,崇饰游观,困竭民力。君

臣逸豫,相为诞谩,怠弃国政,日行无稽。昔西周新造之邦,召公犹告武王以不

作无益害有益,不责异物贱用物,况宣、政之为宋,承熙、丰、绍圣标丧之余,

而微宗又躬蹈二事之弊乎?自古人君玩物而丧志纵欲而败度鲜不亡者微宗甚焉,故

特著以为戒。

(节选自《宋史本纪二十二徽宗四》)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

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自古人君玩物而丧志纵欲而败度鲜不亡者微宗甚焉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委,“委派”之意,与《庖丁解牛》中“謋然已解,如土委地”的“委”意义不同。

B.粜,“卖出粮食”之意,与“籴”相对,古代有专门的店铺,可进行粮食买卖。

C.崇宁,皇帝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始于汉武帝。

D.济,“满足”之意,与《烛之武退秦师》中“朝济而夕设版焉”的“济”意义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宋徽宗信奉道教,下诏遍求道教经书,进献册封道教神君徽号的宝册,后又修

建道观,塑造神像。

B.宋徽宗在位期间,多次天降祥瑞,万鹤齐鸣,芝草生出,竹生石米,君臣大喜。

C.宋徽宗未登基时,喜欢读书学画,喜爱古器、山石,擅长写文章,与其他王爷大

不同。

D.宋徽宗即位后,官员投其所好,进献大量的花石,运送船只多达几十条船,极

奢侈。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此等诳诞之语,君臣同为诬罔,岂不贻笑于后世哉?

(2)纲运所过,州县莫敢谁何,殆至劫掠,遂为大患。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秋夕望月

张九龄

清迥江城月,流光万里同。

所思如梦里,相望在庭中。

皎洁青苔露,萧条黄叶风。

含情不得语,频使桂华空。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描写江城之月,化静为动,写出了月光的清明旷远,彰显了磅礴之势。

B.诗人描写梦中所见之景。他在梦里仿佛与月相望庭中,内心生出思念之情。

C.诗人通过感官和色彩描写,描绘出江城月下秋景图,笔触鲜活,状物生动。

D.诗人写诗围绕“望月”二字展开,以月光开篇,又以月光煞尾,一气呵成。

15.王国维说:“大家之作,其言情必也沁人心脾。”这一观点在诗歌最后两句是如

何体现的?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0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屈原列传(节选)》中,作者运用句内对比的手法,从文辞和内涵角度

对屈原的《离骚》进行评价的句子是:,。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的理想社会是在“,

”的情况下,成年人带几个孩子自由自在的生活在和谐的社会里。

(3)在《礼运》中,孔子描述的“大同”的理想境界中提到了社会上的特殊人群也

得到照顾的句子是:。

(4)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两句使用叠字,

增添了乡村远景的平静安详之感。

(5)《静女》开头交代了一对恋人的约会经过,“”表现了女子的羞涩、

调皮、可爱,“”表现了男子的老实、憨厚、痴情。

(6)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认为只有卓越的人,才能被后人

称赞。

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今年最火的词,当属“元宇宙”三个字。尽管已经_______________,但元宇

宙概念迄今仍没有清晰准确的定义。有人认为元宇宙会让人更有___________之感,

用户将置身“实体互联网”之中;有人概括出元宇宙的几大特征,称元宇宙不仅

是与真实世界平行的虚拟空间,更“和现实世界相互影响”。多元的声音

_______________,可以明确的一点是()。我们离元宇宙的世界有多远?这个

问题可能短期内不会有答案,但一些人挖空心思想从元宇宙概念中分得一杯“流

量羹”。

对待新鲜事物,保持好奇和探索的同时,也要保留一份审慎和理性。即使元

宇宙有可能成为了真实世界的延伸与拓展,每个人都应该警惕以科技和未来为名

义的忽悠。每个人仍需理性看待当前的元宇宙热潮,警惕任何以科技和未来为名

义的忽悠。不论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还是混合现实,中心词都是“现实”,这也预

示着离开了现实的支撑,终归是_______________无本之木。“基础不牢地动山

摇”,这样的道理不论在真实宇宙还是元宇宙,应该都是适用的。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驾轻就熟身临其境屡见不鲜空中楼阁

B.耳熟能详设身处地屡见不鲜海市蜃楼

C.耳熟能详身临其境不一而足海市蜃楼

D.驾轻就熟设身处地不一而足空中楼阁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元宇宙虽然目前还是一个尚未成型的新兴事物,但是似乎拥有广阔空间和多种

可能。

B.虽然元宇宙目前还是一个尚未成型的新兴事物,但是似乎拥有多种可能和广阔

空间。

C.元宇宙虽然似乎拥有广阔空间和多种可能,但目前还是一个尚未成型的新兴事

物。

D.虽然元宇宙拥有多种可能和广阔空间,但目前还是一个尚未成型的新兴事物。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无论元宇宙有可能成为了真实世界的延伸与拓展,每个人都应该警惕以科技和

未来为名义的忽悠。

B.即使元宇宙有可能成为真实世界的延伸与拓展,每个人也应该警惕以科技和未

来为名义的忽悠。

C.无论元宇宙有可能成为真实世界的延伸与拓展,每个人也应该警惕以科技和未

来为名义的忽悠。

D.即使元宇宙有可能成为了真实世界的延伸与拓展,每个人都应该警惕以科技和

未来为名义的忽悠。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

亚运赛事正酣,中秋佳节共度,,尽显“中国式浪漫”。通过亚运会,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呈现在世界面前。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人文盛会、江南情致,,为世界打开了一扇观察

中华文化的时代新窗。特别是开幕式上,国风少年以地为画、踏墨而舞,“一抹丹青”将时光

拉回千年前……“中国风”贯穿始终,“中国味”融入细节,“中国情”感动人心,中国元素刷新

了体育盛会的审美,拨动着无数人的心弦。文化是岁月的陈酿、时间的沉淀,不仅关乎过

去,。可以说,透过一届“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体育盛会,人们既能思

接千载,感受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能视通万里,看见中国的时代风采,见证新时代中国

的发展进步和精神风貌。

杭州亚运会如同一座桥,不仅让不同文化以体育为媒交流互鉴,更让活跃在某一地区

的特色项目映入大众视野。杭州亚运会把“你”“我”汇聚成了“我们”,架起亚洲不同国家和

地区人民沟通的桥梁,为多样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舞台,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

了强大动力.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

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2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

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4字。(6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北宋时,王安石勇于推行新法;抗战时期,像赵一曼这样的战士,勇于与敌

斗争;如今,中国科学家勇于探索,攀登科技高峰……尚勇是中国人的精神传统,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就是一部英勇奋斗史。

对此,你有什么样的感悟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语文

考试时长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能够进行思维是人类的特权——正是思维的能力,使人类超越了自身体力上的限制,

取得了相较于其他生物而言更加令人骄傲的成就。人工智能是近年来引起人们很大兴趣的

一个领域,经常被简写成“AI”,它是否具有人的思维呢?

AI的目标是用机器尽可能地模仿人的精神活动,或许还能在这些方面最终改善并超

出人的能力。迄今为止,AI已经进展到何种程度呢?可以公正地说,AI虽然的确做了许

多聪明的事,但其对真正智慧的任何模拟都还远未成为事实。柯尔贝在20世纪60年代中

期发展的电脑程序成功地模拟成一位精神疗法专家,以至于某些病人发现自己宁愿要电脑

而不要人类的医疗家,并且对电脑比对人类更愿意袒露自己的内心。虽然这会给人一种电

脑具有某种理解力的可怕印象,然而在事实上它一点儿也没有,它只不过是遵循着某种相

当简单的既定规则而已。

计算机下棋也许是机器被认为能够“智慧作为”的最好例子,因为一些机器在与人对

弈时实际已达到极受尊敬的“国际大师”的水准。其实,下棋机除了精确的计算能力外,

还大大地依赖于博学多闻。如果落子动作要求非常快,下棋机总的来说比相当多的弈手都

要高明一些,如果每一着允许的时间更长,则弈手的表现相对地要比机器好。人们可以依

照如下事实来理解这一切:电脑是基于准确和快速的广义的计算来决策,而弈手则依赖于

利用相对缓慢的意识作出“判断”。

一些人宣称人工智能已经为理解精神品质,譬如快乐、痛苦、饥渴等提供了途径。以

格雷瓦尔特的乌龟为例。它的行为模式在电池快用完时就要改变,然后它以被设计好

的行为方式补充自己的能量存储。这和人类或任何动物感到饥渴时的行为非常类似。当瓦

尔特乌龟以这种方式行动时,我们说它饥饿了,并非错误的语言表达。动物在饥饿时,无

疑存在某些类似的动作,但是动物的行为模式的改变会更加复杂、更加微妙。

现在假设我们的仪器按照这些要求已被成功地制造出来。我们有什么权力去宣称它的

苦乐值为正时它确实感到快乐,为负时就感到痛苦呢?AI的观点是,我们简单地从仪器

行动的方式来判断。由于它以一种增加正值及避免负值的方式行动,所以我们可以合理地

把它的正值定义为快乐,把负值定义为痛苦——这一点与人类对快乐和痛苦的感受是以结

果而作出反应的一般事实也相吻合。然而,正如我们都知道的,人类的事情实际上并不像

这种描述这么简单:我们有时似乎特地去招惹痛苦,或者故意回避某种快乐——很清楚的

一点是,人类的实际行为是由比这些复杂得多的判断依据所导引的。

仅靠计算不能唤起快乐或苦楚,不能恋爱或沮丧,它也不能具有一个真正自发的目的。

这一切难道不是“显而易见”的吗?

(选自罗杰彭罗斯《皇帝新脑》,有删改)

注:格雷瓦尔特的乌龟:20世纪50年代早期制造的第一批人工智能电器之一。

这类电器能够在地面上四处爬行(因此被戏称作”乌龟“),还能寻找离得最近的插座并自

动充电。

材料二

意识,或者说是认知,是一种对于思想的发生过程以及我们控制这种思想过程的能力

的认识。如果承认意识是由物质过程产生的,那么从理论上来说,它们是否可以被创造出

来而且是在人工智能中被创造出来,答案应该是很清楚的。

丹尼尔丹尼特于1991提出一种思想模型,在这种模型中多股信号流同时在大脑神

经网络中传递。每一组信号流代表一种尚未发展为意识的原始念头,各种同时出现的原始

念头可能代替了对实体某些部分的互为补充或互为冲突的看法,大脑在不断地处理信息、

收集新数据的过程中,去除意识“草稿”中的某些部分而加强另外一些部分,最终会从这

些混杂物中得出一个单一的、完整的、圆满的模式,也就是出现了清晰的思想。例如,一

个司机一瞥之下看到有什么东西飞快地窜过前面马路,一个原始念头可能对这个景象作出

解释:可能是松鼠。第二个可能倾向于是一只猫,第三种念头可能认为是鸟从头顶飞过的

影子。把这样东西的尺寸、速度、颜色的信息都考虑进去之后,司机的大脑很快能得出结

论:是猫。于是,草稿成了清楚的影像。

丹尼特并没有详细说明到底是什么样的物质机械装置使大脑具备了从一大批原始念

头中得出一个完整清晰的思想的能力,但是就像他自己承认的那样,意识产生于过程,也

就是从信号间作用的模式到稳定的现象模式的过程,与神经网络系统有相似之处。那么同

样,是否一个人工神经网络系统也可以得到类似于意识的东西了呢?

现有的神经网络已经显现出一些特性,这些特性与一些简单的意识元素非常相似。事

实上人工神经网络已被证明,至少大体上来说,完全适合用以模拟那些可能有大脑意识来

源的所有物质机械装置。当然,所有这些并不包括有名的牛津大学的物理学家罗杰彭罗

斯倡议的物质机械装置。彭罗斯排除了所有的人工装置可以模拟意识的可能。近些年来,

彭罗斯并不被人工智能界欢迎。

(选自戴维弗里德曼《制脑者——创造与人脑匹敌的智能》,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认为人类拥有思维的特权,思维能力使人类超越了自身体力上的限制,创造

了很多成就。

B.材料一认为AI的目标是用机器尽可能地模仿人的精神活动,但其对真正智慧的任

何模拟都还未成为事实。

C.材料一认为AI并不能具有一个真正自发的目的,仅靠计算不能唤起快乐或苦楚,

也不能恋爱或者沮丧。

D.材料二用司机判断眼前的东西是猫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大脑经过处理信息、收集新

数据,就能产生意识。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针锋相对,两位作者在“AI能否具有人类的意识”这一问

题上,持截然相反的态度。

B.两则材料都涉及当下前沿的人工智能课题,语言都深入浅出,都善举大量具体的实

验案例,证明自己的观点。

C.两则材料观点鲜明,如材料一结尾作者用一个反问句表明观点,材料二结尾作者则

用一个陈述句亮明态度。

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属于科学论著,语言表达上概念精准,逻辑清晰,依据自己的观

点都有合理的推断。

3.下列不能用来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的观点的一项是(3分)

A.物理学家霍金认为,生物大脑和计算机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机器人可能会不听

从人类的指挥。

B.美国企业家埃隆马斯克认为,有意识的人工智能对人类文明将存在威胁,需要在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